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在10~16岁的43位错患者上进行。以肌电图为指标,检测性别对颞肌和咬肌肌电幅值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受试者在正中颌位的颞、咬肌的紧咬电位明显高于女性的紧咬电位,安氏Ⅱ类颞、咬肌的紧咬电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而安氏Ⅰ类颞,咬肌的紧咬电位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受试者做开闭口运动时,男性颞肌电位明显高于女性,而咬肌开闭口电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单侧咬合接触对咬肌和颞肌正中咬合最大紧咬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单侧咬合接触状态下最大紧咬时 ,双侧咬肌和颞肌前束的电位活动 ,探讨此二肌的功能特点。方法 :9名正常男性大学生 ,采用EM2型肌电仪检测自然状态下正中最大紧咬和单侧咬合接触 (一侧咬棉条 ,另一侧咬合不接触 )状态下正中最大紧咬时 ,双侧咬肌和颞肌前束的电位。结果 :自然状态下正中最大紧咬时 ,双侧颞肌前束肌、双侧咬肌肌电值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单侧咬合接触正中最大紧咬时 ,咬合接触对侧颞肌前束肌电值明显降低 (P <0 0 5 ) ,咬肌肌电值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正中咬合时 ,是否有咬合接触关系对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有明显影响 ,而对咬肌的肌电活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错患者颞肌和嚼肌肌电与正常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是口腔主要疾病之一。本研究在 10— 16岁 73位安氏 类、 类错患者上进行 ,以肌电图为指标 ,对错与正常的颞肌和嚼肌肌电幅值做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错者的平均肌电幅值低于正常 ;正中颌位错者的颞肌肌电幅值与正常有显著性差异 ,而嚼肌肌电幅值与正常无明显差异 ;做开闭口运动时 ,错与正常的颞肌、嚼肌肌电幅值无明显差异 ;错与正常的颞肌肌电均高于嚼肌肌电  相似文献   

4.
错畸形是口腔常见病之一。本研究以 10~ 16岁的恒牙错畸形患者 4 9人 ,经过功能分析分为功能性 类、功能性 类和非功能性错三组 ,前二者为肌源性错 ,后者为非肌源性错。分别测试颞肌与嚼肌在正中位、开闭口位的肌电电位。结果表明 ,肌源性与非肌源性错在正中位和开闭口位的肌电电位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无论肌源性或非肌源性错颞肌肌电幅值均高于嚼肌肌电幅值。  相似文献   

5.
谢燕  刘郁 《北京口腔医学》1997,5(1):15-17,28
错He是口腔主要疾病之一。本研究在10-16岁73位安工I类、Ⅱ类错He患者上进行,以民图为指标,对错He与正常He的颞肌和嚼肌肌电幅值做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错He者的平均肌电幅值低于正常He,正中颌位错He者的颞肌肌者电幅值与正常He有显著性差异,而嚼肌肌电幅值民正常He无明显差异;做开闭口运动时,错He与正常He的颞肌、嚼肌肌电幅值无明显差异,错He与正常He的颞肌肌电均高于嚼肌肌电。  相似文献   

6.
刘郁  张茂先 《北京口腔医学》1997,5(3):96-97,125
错He畸形是口腔常见病之一。本研究以10-16岁的恒牙He错He形患者49人,经过功能分析为功能性Ⅱ类、功能性Ⅲ类和非功能性错He三组,前二者为肌源性错He,后者为非肌源性错He。分别测试颞肌与嚼肌正中He位、开闭口位的肌电电位。结果表明,肌源性与非肌源性错e在正中He位和开闭口位的肌电民位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无论肌源性或非原性错He颞肌肌电幅值均高于嚼肌电幅值。  相似文献   

7.
错的肌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错是一种以牙齿排列不齐,咬合关系错乱为特征的疾病,其功能状况如何,是否可以引起口颌系统的功能紊乱,尚有争议。本研究采用数字化八道肌电仪,对安氏Ⅰ、Ⅱ、Ⅲ类错的姿势位电位和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电位进行了与正常(牙合)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各组间无明显差别,均为:姿势位电位颞肌后束>二腹肌前腹>颞肌前束>嚼肌;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电位:嚼肌>颞肌前、后束>二腹肌前腹。说明安氏错与这两种肌电活动无必然联系,本文对此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侧合紧咬的肌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EM_2型肌电仪分别测试10名男性青年学员在牙尖交错位(ICP)最大紧咬,右侧最大紧咬和左侧最大紧咬时咬肌(MM)和颞肌前束(TA)的肌电值。结果发现,ICP最大紧咬时,双侧同名肌的肌电值无显著差别;例最大紧咬时,工作侧TA的肌电值大于非工作侧,工作侧MM的肌电值小于非工作侧;咀嚼习惯、尖牙、组牙及非工作侧能干扰对该结果无明显影响。这对于认识咀嚼肌的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定量分析安氏Ⅲ类错患者咀嚼肌在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的肌电活动特点及其与颅面形态的相互关系。方法 :从我院正畸科门诊咨询人群中 ,根据安氏Ⅲ类错患者的纳入标准选择受试者 2 1名 ,平均年龄 12 .3岁 ;根据个别正常组纳入标准选出 2 0例 ,平均年龄 12 .8岁作对照。使用美国Myotronic公司生产的K6 I型口颌系统功能检查仪中的肌电仪作EMG记录。对每一位受试者同时记录左、右侧颞肌前份和嚼肌在牙尖交错位的最大自愿紧咬 (MVCMaximumVoluntaryClenching)的EMG。并拍摄X线头侧位片 ,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ICP位时 ,安氏Ⅲ类受试组的左、右侧嚼肌的EMG肌电值均小于安氏I类受试组 (P <0 .0 5 ) ;而两组在ICP位时 ,颞肌前份均有较明显的肌电活动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安氏Ⅲ类错ICP位的咬肌及颞肌前份EMG平均电压均与PP GoGn呈负相关关系 ,而颞肌前份的EMG平均电压与SN MP负相关 ,与NBa PtGn正相关 ;咬肌的EMG平均电压与L1 MP负相关。结论 :个别正常人与安氏Ⅲ类错患者颞肌前份的EMG值无显著性差异 ;安氏Ⅲ类错患者的嚼肌EMG值低于个别正常人 ;咀嚼肌功能状况对颅颌面形态有一定的影响 ,咀嚼肌功能强大 ,则面部呈短面形趋势 ,反之 ,面部有长面形趋势。  相似文献   

10.
磨牙症患者咀嚼肌肌电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磨牙症对咀嚼肌功能的影响以及咀嚼肌受损的肌电表现。方法收集24例磨牙症患者和16例无磨牙症学生分别作为磨牙症组和正常组。用Bio PAK口颌功能诊疗系统测量双侧颞肌前束(TA)、咬肌(MM)、二腹肌前腹(DA)和胸锁乳突肌(SCM)在姿势位、牙尖交错位(ICP)最大紧咬和吞咽时的表面肌电活性。结果磨牙症组姿势位时TA和MM的肌电幅值明显高于正常组,而ICP最大紧咬时TA和MM的肌电幅值明显低于正常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时2组各肌肉的肌电幅值没有明显差别。磨牙症组ICP最大紧咬时TA和MM的不对称指数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磨牙症患者的咀嚼肌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颞肌前束和咬肌在姿势位呈高电位,而在ICP最大紧咬时呈低电位。  相似文献   

11.
侧He紧咬的肌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M2型肌电仪分别测试10名男性青年学员在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右侧He最大,紧咬和左侧He最大紧咬时颞肌前束的肌电值。结果发现,ICP最大紧咬时,双侧同名肌的肌电值无显著差别;侧He最大紧咬时,工作侧TA的肌电值大地非工作侧;工作侧MM的肌电值小于非工作侧;咀嚼习惯,尖牙He、组牙He及工作侧He干扰对该结果无明显影响,这对于认识咀嚼肌的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高度的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颞肌前束、咬肌肌电的影响。方法:73例TMD患者随机分为3组,戴用不同高度咬合板使咬合距离分别增加3mm、5mm、7mm,比较分析戴板前和戴板后即刻测量的双侧颞肌前束(TA)和咬肌(MM)肌电电位。结果:在静息及紧咬状态下,戴用不同高度咬合板即刻测量的TA及MM肌电电位均明显低于戴板前的测量值(P<0.05);紧咬状态下5mm和7mm咬合板对MM肌电电位的降低程度显著高于3mm组。结论:咬合板是治疗肌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高度为5mm和7mm的咬合板降低咀嚼肌肌电的能力较3mm咬合板更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咬合支持丧失患者修复前后咀嚼肌肌电的变化。方法:对24例咬合支持丧失患者进行常规修复,记录不同时期双侧咬肌和颞肌前束在下颌姿势位及牙尖交错紧咬位时的肌电活动,分析肌电幅值、不对称指数及咬肌/颞肌活动指数的变化。结果:(1)修复前后下颌姿势位肌电变化,咬肌肌电幅值和不对称指数在不同时期无明显变化(P〉0.05);颞肌肌电幅值和不对称指数在义齿戴用3个月以上后显著小于义齿早期(P〈0.05);咬肌/颞肌前束活动指数在各时期均小于0。(2)修复后牙尖交错位紧咬时肌电变化,咬肌及颞肌前束肌电幅值在戴牙3个月后显著高于戴牙早期(P〈0.05);不对称指数与初戴牙时接近(P〉0.05),较戴牙1周及1个月显著减小(P〈0.05)。咬肌/颞肌前束活动指数值在各时期均接近0。结论:咬合支持丧失患者进行咬合重建过程中,咀嚼肌肌电活动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肌电测量可为咬合重建效果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50名TMJDS患者进行了姿势位和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双侧颞肌前束、颞肌后束、嚼肌及二腹肌的肌电检查,并以50名同龄健康人作为对照观察。结果表明TMJDS患者关节区疼痛侧颞肌后束姿势电位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余各肌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TMJDS患者的颞肌前束、嚼肌肌电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余各肌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电生理检查可望成为对TMIDS诊断及判断疗效的一种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可复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翼外肌上、下头进行肌电分析,探索翼外肌在关节盘前移位状态下的功能活动。方法:通过MR检查选取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颞下颌关节病患者17位,在牙尖交错位紧咬、MMP、中度张口状态下,分别测量其关节盘移位侧翼外肌上、下头的肌电位。结果:所有患者翼外肌下头的肌电位从闭口到张口呈递增状态。11位患者翼外肌上头的肌电位从闭口到张口逐渐升高;6位患者的翼外肌上头在牙尖交错位时肌电位较高,MMP时肌电位小幅下降,但进一步张口后电位没有上升,甚至略有下降。结论: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与翼外肌上头的功能活动紧密相关。翼外肌上头的肌强直和关节盘形变是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的头位变化对咀嚼肌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以30例健康正常[牙合]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肌电图仪(EMG)测试下颌姿势位和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5种头位姿势的颞肌前束(TA)、颞肌后束(TP)、咬肌(MM)、二腹肌前腹(DA)的肌电幅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姿势位和紧咬位时,与正中头位相比,头左倾和右倾状态时咀嚼肌的肌电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咀嚼肌在头位左倾和右倾变化过程中所受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李勇  王惠芸 《口腔医学》1991,11(2):69-71
本研究对50例夜磨牙者及30例对照者平衡侧(牙合)干扰进行检查,同时测每位受试者姿势位及牙尖交错位时双侧颞肌前束、颞肌后束、嚼肌及二腹肌前腹的肌电活动。观察到夜磨牙者(牙合)干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夜磨牙症与(牙合)干扰之间有一定联系;(牙合)干扰可引起升颌肌牙尖交错位紧咬电位降低,但对姿势位电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夜磨牙症的肌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例夜磨牙者和30例对照者用EM2型肌电仪测双颞肌前束、后束、嚼肌和二腹肌姿势位和ICP紧咬平均电位值。结果表明夜磨牙者各肌姿势位电位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夜磨牙者有颌面肌紧张现象;夜磨牙者嚼肌和颞肌后束ICP紧咬平均电位低于对照组P<0.05),而颞肌前束和二腹肌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OSAHS患者戴用下颌前移矫治器对咀嚼肌肌电活性的初期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7例使用下颌前移矫治器治疗的OSAHS患者,分别在戴用前和戴用1周后利用Bio-EMGⅢ肌电图仪记录在息止位、最大紧咬位时颞肌前束、咬肌的表面肌电图,对比分析左、右侧同名肌肉的不对称指数,以及颞肌前束/咬肌的活动指数在戴用前后的变化。结果:戴用下颌前移矫治器后在息止位和最大紧咬位:1)各组肌肉肌电幅值均未见明显变化;2)各咀嚼肌的不对称指数均未见明显变化;3)颞肌前束/咬肌的活动指数明显增加(P<0.05)。结论:OSAHS患者戴用下颌前移矫治器1周后出现了颞肌前束相对咬肌肌电活动强度增加的变化,应对其进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Twin—block矫治器(TB)治疗下颌后缩安氏Ⅱ1类错耠儿童咬肌(masseter muscle,MM)厚度变化。方法选取下颌后缩安氏Ⅱ1类错耠儿童15例,分为TB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超声成像技术测量0、1、3、6个月两组受试者姿势位及紧咬位MM厚度,计算各指标均值和厚度不对称性指数,并比较组间及组内在不同时间相应指标的差异。结果①TB治疗过程中,MM在姿势位及紧咬位厚度先减小后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②MM厚度不对称性指数显著性下降,肌肉不平衡性改善。结论TB能消除异常肌功能状态,去除错殆形成的不利因素,改善口颌肌肉协调性,是一种良好的肌肉训练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