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其主要来源于CD34+造血干细胞.依据其成熟状态的不同而发挥不同的免疫调节作用,如成熟树突状细胞(mDC)可激活T细胞促进免疫应答,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及调节性树突状细胞(DCreg)可负向调节免疫应答,诱导免疫耐受.DC在感染、免疫性疾病、移植免疫及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中的作用成为免疫学界研究的焦点.近年来DC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笔者就DC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最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其诱导初始型T细胞(ThO)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可引起T细胞异常,从而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是由于该过程异常而发生的。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最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其诱导初始型T细胞(Th0)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可引起T细胞异常,从而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是由于该过程异常而发生的。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免疫反应的产生首先是由抗原提呈细胞(APC)捕获抗原,经其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号传递给T,B淋巴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因此,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能否进行有效的抗原提呈直接关系到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的诱导,树突状细胞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显著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诱导免疫应答。在肿瘤免疫过程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着主导作用。T细胞的致敏、激活、扩增依赖抗原提呈细胞,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不是被肿瘤细胞提呈而是被APC提呈,而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最具免疫治疗活力的抗原提呈细胞。因而,它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其抗肿瘤作用目前主要在实验研究及临床I,Ⅱ期应用中。本文主要对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DC/CIK免疫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最有效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通过MHCⅠ、Ⅱ类途径将外源性抗原呈递给CD3+CD4及CD3+CD8+TC,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CTL,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同时激发免疫记忆保护。  相似文献   

6.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已知体内功能最为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PC),因细胞伸展如树枝状故名。其表面存在丰富的抗原捕获分子、抗原递呈分子及免疫共刺激分子等。经抗原刺激后的DC向淋巴结迁移,将其携带的抗原信息传递给相应的T淋巴细胞,启动并激发CD4 /CD8 T细胞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一种具有刺激初级免疫反应、调节免疫应答、诱导免疫耐受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msenllngcell,APC)。它也是唯一能够刺激静息型T细胞活化的APC,对调节T细胞免疫反应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C与自身免疫阡疾病特别是系捷性红斑狼疮(sy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是体内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1] ,免疫反应的产生首先是由抗原提呈细胞 (APC)捕获抗原 ,经其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号传递给T ,B淋巴细胞 ,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因此 ,AP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 ,能否进行有效的抗原提呈直接关系到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的诱导 ,树突状细胞的最大特点是能够显著激活初始T淋巴细胞 ,诱导免疫应答。在肿瘤免疫过程中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着主导作用。T细胞的致敏、激活、扩增依赖抗原提呈细胞 ,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不是被肿瘤细胞提呈而是被APC提呈 ,而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最具免疫治疗活力的抗原提呈细胞。因而 ,它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其抗肿瘤作用目前主要在实验研究及临床Ⅰ ,Ⅱ期应用中。本文主要对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能够刺激并致敏初始T细胞和启动早期免疫反应而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存在于外周组织中的未成熟DC主要参与捕获、加工处理抗原的过程,之后则进入淋巴器官分化为成熟DC并上调HIA—Ⅰ、Ⅱ类分子,CD80、CD86等共刺激分子及粘附分子的表达,诱导CD4^ 和CD8^ T细胞反应。国外研究表明,Ⅰ型IFN可以加速DC的分化和成熟。在Ⅰ型IFN存在下体外培养诱生的DC高表达HLA—Ⅰ、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及粘附分子,刺激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增强。本文对这一领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白血病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DC)作为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高表达MHC-Ⅰ类、Ⅱ类抗原以及B7-1/CD80、B7-2/CD86、ICAM-1等共刺激分子,能有效递呈白血病抗原,逆转机体对白血病抗原的耐受,启动特异抗白血病的T细胞应答。DC疫苗用于白血病传统化疗后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清除微小残留病变和防止白血病复发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1.
树突状细胞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是一组形态、结构和功能异质性并体内广泛分布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能刺激初始T细胞启动早期免疫应答,调节T细胞和B细胞应答,在免疫应答反应及免疫耐受的诱导调节中起重要作用。近年众多研究证实,DC及其生物学功能与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及肿瘤等密切相关,而通过调节DC功能来调控免疫应答,已显示出对上述疾病的防治效果。DC作为免疫监视的“哨兵”细胞,可从外周血迁移到肾脏组织,呈递外来和自身抗原于T细胞,其启动的免疫机制可能参与了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然而迄今尚不清楚。本文就其目…  相似文献   

12.
在身体内复杂的免疫细胞网络系统中,树突状细胞是最新近才被认识的。淋巴系造血细胞已被全面了解,具有向T淋巴细胞递呈抗原能力的树突状细胞被称作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并在启动免疫反应时起关键作用。已公认存在骨髓树突状细胞(DCI)和淋巴系树突状细胞(DC2),其可在异类抗原出现时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和免疫耐受,因为这些潜在的免疫调节功能,树突状细胞已被用于免疫治疗,尤其用于肿瘤免疫接种方面。抱着完全应用于癌症治疗的目的,作者实验室完成了关于人类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细胞(DC)其表面存在丰富的抗原捕获分子,抗原递呈分子,免疫共刺激分子,经抗原刺激后的DC淋巴结迁移,将其携带的抗原信息传递给相应的T淋巴细胞启动、激发T细胞免疫应答,特异地杀灭肿瘤细胞,有效地防治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增强放化疗敏感性,这种治疗采用的是患者自身诱导、  相似文献   

14.
白血病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DC)作为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高表达MHC-Ⅰ类、Ⅱ类抗原以及B7-1/CD80、B7-2/CD86、ICAM-1等共刺激分子,能有效递呈白血病抗原,逆转机体对白血病抗原的耐受,启动特异抗白血病的T细胞应答。DC疫苗用于白血病传统化疗后的免疫治疗已成为清除微小残留病变和防止白血病复发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5.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易发生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患者,其特异性免疫依赖于T细胞活性。本研究探讨CMVpp65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对自身T细胞的活化作用。采用具有高效转染非分裂细胞的慢病毒系统将CMV全长pp65基因导入鼠源性DC;采用CpG—DNA诱导DC细胞成熟;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方法测定T淋巴细胞抗原及IFNγ表达。结果表明:慢病毒感染DC的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50,最佳感染效率可达30%-40%;表达pp65基因的成熟DC能刺激自身naiveT细胞表达CD69;表达PP65蛋白的成熟DC能够刺激自身CD4^+或CD8^+T细胞分泌IFNγ。结论:pp65基因修饰、CpG—DNA诱导成熟的DC能体外激活CMV特异性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与肺癌免疫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APC),能摄取和加工递呈抗原,具有强大的激活CD8+、CTL及CD4+T辅助细胞的能力,控制着体内免疫反应的过程,在免疫应答中处于中心地位,因而成为肿瘤免疫反应的中心环节。DC可以在体外培养后用于体内免疫治疗,也可辅以细胞因子或其它因子如Flt-3等在体内扩增[1]。DC包括:朗罕氏细胞、间质树突细胞、并指状树突细胞等。人DC缺乏B细胞、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体外诱导免疫耐受性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产生的方法及其机制,利用人HLA-G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K562细胞并与DC共培养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80、CD86、ILT3和ILT4分子表达情况,同时采用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DC对T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表达的HLA-G1分子与树突状细胞作用后,DC表面免疫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下调,而抑制性分子ILT3、ILT4表达上调。HLA-G1作用后DC异基因抗原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明显下降。结论:HLA-G1分子可以在体外条件下,下调DC表面免疫共刺激分子水平,促进ILT3、ILT4表达,诱导免疫耐受性树突状细胞产生。  相似文献   

18.
<正>树突状细胞(DC)被确定为最有效的抗原递呈细胞(APC),操纵和刺激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DC通过促进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LT)和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的产生和增殖,在诱导保护性和治疗性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关键作用[1]。研究者已经报道过许多肿瘤抗原(Ag)负载DC诱导高效抗肿瘤免疫反应,在小鼠肿瘤模型和肿瘤患者试验中均有[2]。最佳治疗参数包括DC来  相似文献   

19.
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细胞[1],也是惟一能激活初始化T淋巴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在抗病毒的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2-3],同时在诱导免疫耐受和参与免疫应答的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4-5].  相似文献   

20.
潘春华  罗荣城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3):2147-2149
目的:探讨人工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免疫应答时的形态学证据及抗原递呈时胞浆内Ca2+的浓度变化,从而为DC的功能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生物学评价指标。方法:体外诱导人成熟DC,用光镜、共聚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特性、CD86和CD1a分布及DC与T细胞相互作用的形态学特征。以Fluo-3Ca2+荧光探针为标记,在与T淋巴细胞的瞬间接触时,分别检测DC群胞浆中总体Ca2+浓度变化和单个DC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果:人工诱导的DC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且细胞膜上表达丰富的CD86和CD1a分子;在T淋巴细胞存在时,DC迅速递呈抗原,并在总体细胞水平上和单个细胞水平上表现出了显著的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结论:人工体外诱导的DC具有典型的树突状形态,表达丰富的成熟标记CD86和CD1a;DC接触T淋巴细胞时迅速形成免疫应答"簇",细胞内Ca2+浓度发生瞬间变化可能与免疫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