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揿针留针疗法联合康复干预措施对中早期膝骨关节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排除脱落病例,最后观察组34例、对照组32例纳入统计。观察组给予揿针埋针联合常规康复干预,埋针穴位为犊鼻、内膝眼、血海、梁丘、阳陵泉、阿是穴,施埋24 h;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康复干预。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初次治疗结束时、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判患膝的疼痛程度;同时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定患膝的关节功能,采用主动屈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评定患膝的关节活动度,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初次治疗结束时,观察组VA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明显(均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VAS评分、WOMAC评分、ROM测定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33/34),优于对照组的81.3%(26/32,P0.05)。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1个月时稍有上升,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留针疗法联合康复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膝疼痛以及改善关节功能,揿针留针疗法对中早期膝骨关节炎的康复有趋利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早中期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口服美洛昔康片,每次7.5 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揿针治疗,取患侧梁丘、膝阳关、内膝眼、犊鼻、阴陵泉、阳陵泉、阿是穴等,每次8 h,每日1次。两组均1星期治疗5次,连续治疗2星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及Lysholm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WOMAC评分较治疗前下降,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WOMAC评分和Lysholm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配合药物治疗早中期老年膝骨关节疗效确切,并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揿针灵龟八法开穴法治疗中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的揿针干预,观察组加用灵龟八法开穴治疗。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WOMAC评分,并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较治疗均明显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揿针灵龟八法开穴能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热针配合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麦特兰德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热针治疗。治疗4星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及各项细胞因子(IL-1、IL-6、TNF-?)含量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OMAC量表评分及各项细胞因子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WOMAC量表评分及各项细胞因子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针配合关节松动手法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热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电热针治疗,对照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两组治疗4星期后观察临床疗效和WOMAC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WOMAC量表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针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仙灵骨葆胶囊。  相似文献   

6.
《光明中医》2021,36(10)
目的探究方氏头皮针飞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时间2019年7月—2020年10月,采用抛硬币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方氏头皮针飞针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比较分析临床疗效、膝关节JOA评分、WOMAC膝骨关节炎评定量表、VAS评分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39例(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30例(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的WOMAC膝骨关节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疼痛、综合积分等均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方氏头皮针飞针治疗,可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取得极佳的疾病治疗效果,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情况,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揿针埋针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疼痛不适、排尿症状及生活质量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两组在治疗后改善疼痛不适方面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揿针埋针治疗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操作简单,安全省时,动态留针,依从性好,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痛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透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透灸组、温针组,每组35例。针刺透灸组采用针刺、艾箱透灸治疗,温针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WOMAC总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OMAC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2个疗程后,针刺透灸组WOMAC积分与温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透灸组总有效率为94.3%,温针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透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配合护理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揿针埋针配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胃复安肌肉注射。比较2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第1、3、6天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第1天对照组平均秩次26.60治疗组平均秩次34.40,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第3天呃逆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揿针长时间留针疗效更显著,2组呃逆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埋针配合综合护理第6天疗效显著,第1天及第3天未优于对照组,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关节炎熏洗方联合西药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予骨关节炎熏洗方熏洗联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对照组单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两组治疗3周后观察并比较WOMAC膝关节炎指数、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WOMAC膝关节炎指数均比治疗前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幅度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为73.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0.87%,观察组为4.3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关节炎熏洗方对早期膝骨关节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揿针贴埋结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跖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跖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治疗组全程采用揿针贴埋结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结合后期揿针贴埋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第3次治疗后和疗程结束后晨起足跟痛的SF-MPQ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次、第3次治疗后治疗组SF-MP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SF-MP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贴埋结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跖筋膜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指压阳明经穴为主对于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KA)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指压阳明法配合常规康复)和对照组(单纯常规康复),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拇指按揉法按压足阳明经和足太阴经的穴位,并配合CPM机被动屈伸康复训练,对照组采取CPM机被动屈伸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评分)、膝骨关节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以及膝骨关节炎WOMAC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HSS评分、KSS评分和WOMAC评分改善程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SS评分、KSS评分和WOMAC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压阳明经穴为主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银质针温针灸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普通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予银质针温针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7天,观察临床疗效及ISOA指数、VA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53.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ISOA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ISOA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疼痛VAS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疼痛VAS积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温针灸治疗中老年膝骨关节炎疗效满意,可显著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改善其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赖小军 《河北中医》2016,(8):1209-1212
目的 观察刃针联合隔姜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50例予刃针联合隔姜灸治疗。2组均治疗6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性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差值为(32.20±6.24)分,对照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差值为(26.14±4.9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WOMAC评分与时间呈线性递减关系(Y=-5.35X+63.75,R2=0.99),而对照组不存在线性关系(Y=-3.11X+57.21,R2=0.68),提示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稳定。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治疗前后VAS差值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液流变学检查治疗前均存在1项及以上异常,其中治疗组3项以上异常者39例,对照组44例;治疗后,治疗组恢复正常率为87.17%(34/39),对照组恢复正常率为81.82%(36/4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红细胞沉降率(ESR)(6.98±2.07)mm/1h,对照组治疗后ESR(9.87±2.95)mm/1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刃针联合隔姜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并能改善WOMAC、VAS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随机分为揿针组和西药组各26例,揿针组用揿针埋针治疗,西药组口服西药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有效率揿针组80.77%,西药组61.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VAS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揿针组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揿针埋针治疗青春期原发性痛经较单用西药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联合常规体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体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薄氏腹针。结果: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治疗组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改善症状,疗效明显,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员利针联合温针对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就诊患者,共62例,将62例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温针灸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WOMAC评分、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WOMAC评分、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2周后两组WOMAC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分、V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 0.05),显示各组WOMAC评分疼痛、僵硬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幅度不同;治疗4周后,两组WOMAC疼痛、僵硬、日常生活能力、总评分及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均P 0.05)。结论: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效果好,可短时间内有效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温针治疗次之。临床应扩大员利针联合治疗在该病中的应用,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短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温针齐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温针齐刺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30min/次,每周3次,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WOMAC量表评分、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中医症状评分、WOMAC量表评分、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WOMAC量表评分、血清TNF-α及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齐刺法可有效改善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血清TNF、IL-1β水平,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60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采用国际公认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VAS评分、WOMAC指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86.7%和46.7%,对照组分别为73.3%和2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1、3、6个月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3、6个月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3、6个月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1、3、6个月各项WOMAC指数(总分、疼痛评分、关节僵硬评分及功能困难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3、6个月各项WOMAC指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3、6个月各项WOMAC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是一种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揿针埋针结合靳三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小儿脑瘫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靳三针疗法、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脾俞、肾俞、肝俞、太冲、足三里、内关等穴位揿针埋针治疗。治疗前后各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Ashworth积分、Gesell发育量表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埋针结合靳三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