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肾华片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证)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福辛普利为阳性对照药,评价中药复方肾华片治疗IgA肾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131例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福辛普利组(66例)和肾华组(65例),治疗12周,观察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中医主症积分等疗效指标以及肝功能、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的基线人口学特征及肉眼血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总病程、尿蛋白、中医主症积分、肾脏病理Kata—fuchi积分、肾小球积分、肾小管间质积分、血管积分、Lee分级情况等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周后福辛普利组和肾华组的24h尿蛋白分别较治疗前下降(0.26±0.92)g/24h和(0.26±0.95)g/24h(P〈0.0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福辛普利组和肾华组中医主症积分分别下降1.74±2.12和2.52±2.34(P〈0.01),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基线比较,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兼症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过程中两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与阳性对照药福辛普利相似,肾华片可以降低IgA肾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尿蛋白,明显改善临床证候,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IgA肾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调查,为中西医结合诊治本病的规范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中心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016例IgA肾病患者的人口学、中医证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探索IgA肾病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 出现概率在10%以上的中医症状包括阴虚、气虚、阳虚、湿热及血瘀症状;其中气阴两虚证最多(41.4%),脾肾阳虚证最少(8.1%);随着年龄的增长,脾肺气虚证患者比例下降,而脾肾阳虚证患者比例上升;兼证中湿热(31.6%)和血瘀(28.9%)最为常见。脾肺气虚、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证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脾肾阳虚证(P〈0.05);脾肺气虚、气阴两虚证血压水平显著低于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虚证(P〈0.05)。结论 气虚、阴虚是IgA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证型与尿蛋白、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预后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肾安方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蝠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肾安方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肾安方治疗,对照组以蒙诺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为56.67%(P〉0.05);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和血肌酐均降低(P〈0.05),治疗组肾小球滤过率和尿渗透压均提高(P〈0.05),且治疗组在提高尿渗透压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安方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肾乐胶囊治疗系膜增殖性肾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肾乐胶囊(以下简称肾乐)对系膜增殖性肾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和临床适应症。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苯那普利)为对照,将142例患者随机分为肾乐组(36例)、肾乐加苯那普利组(68例)及苯那普利组(38例)。观察血纤维蛋白原(FIB)、血脂、肾功能及尿蛋白定量等指标变化。结果:肾乐组总有效率虽较苯那普利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肾乐加苯那普利组治疗3个疗程后的疗效(89.74%)不仅优于苯那普利组,而且优于肾乐组(均P<0.05)。肾乐组与肾乐加苯那普利组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FIB、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中CH、TG、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苯那普利组(P<0.05);苯那普利组CH、TG、FIB无明显变化。结论:中药肾乐胶囊对系膜增殖性肾炎患者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的特点,疗效与肾脏病理学改变程度有关,病变轻者疗效优于病变重者。肾乐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应用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糖肾康饮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肾康饮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夹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对照组,在予以糖适平或胰岛素为基本降糖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糖肾康饮配合福辛普利治疗,对照组只予福辛普利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及24h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及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肾康饮联合福辛普利疗法降低早期DN患者UAER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福辛普利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复方仙草颗粒对IgA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一侧肾脏切除、反复尾静脉注射较大剂量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方法制备IgA肾病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福辛普利组、复方仙草颗粒小、中、大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分组给药,疗程8周。检测大鼠血清IgA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和肾组织TGF-β,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Western印迹)表达;进行肾小球系膜细胞计数和肾组织纤粘蛋白(FN,免疫化学法)表达检测。结果:(1)复方仙草颗粒各组大鼠血清IgA含量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均明显改善(P〈0.05,P〈0.01);福辛普利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IgA含量无显著改善(P〉0.05)。(2)复方仙草颗粒各组及福辛普利组TGF-β,mRNA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3)复方仙草颗粒各组及福辛普利组肾小球系膜细胞数及FN表达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复方仙草颗粒能减少IgA肾病大鼠尿蛋白,延缓肾小球硬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一13。表达与信号转导及降低血清Ig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缬沙坦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观察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等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7%,对照组为70.58%,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尿红细胞计数、尿蛋白定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4%,对照组为6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活血方配合西药缬沙坦治疗IgA肾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紫草地黄地榆汤”配合ACEI(笨那普利)西药常规治疗阴虚型、气阴两虚型IgA肾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3例,应用自拟中药方“紫草地黄地榆汤”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33例,单纯西药常规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尿蛋白、血尿、肾功能及免疫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为57.58%,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尿蛋白、尿红细胞明显下降(P〈0.05),血IgA明显下降(P〈0.01),而BUN、SCr、IgG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拟“紫草地黄地榆汤”配合ACEI西药常规治疗IgA肾病,不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血尿、尿蛋白,同时具有降低IgA肾病患者血清IgA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拟保。肾汤剂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给与自拟保肾汤剂和西医治疗,对照组50例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其完全缓解率26.0%和总有效率为92.0%(P〈0.05),尿蛋白量、血清肌酐、甘油三脂等改善明显(P〈0.05)。结论:配合自拟保肾汤剂可加速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激素+低盐饮食+利尿药+贝那普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粘度、ET水平均下降,血浆白蛋白、NO水平均升高;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改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百令胶囊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以环磷酰胺、激素特等及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75例)予以单纯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狼疮性肾炎(LN)活动指标,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的变化及两组在复发率和不良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79%,P〈0.05),治疗组在改善LN活动指标,尿蛋白,血浆白蛋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芪二至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气阴两虚型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的西医治疗,中西医组同时服用参芪二至汤;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Hcy、TG、TC、ALB、Scr、BUN、IL-17、IL-6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血清Hcy、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组患者的血清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中西医组的痊愈率31.71%、显效51.22%、有效17.07%。对照组痊愈率14.63%、显效51.22%、有效29.27%、无效4.88%,中西医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参芪二至汤联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型IgA肾病较单用西药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参芪地黄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精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参芪地黄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地黄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肾固摄活血通络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肾虚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糖尿病肾病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固摄活血通络中药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评分、糖代谢、肾功能、尿蛋白指标的变化,评价两组总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45%,对照组为63.6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尿蛋白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候评分、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Hcy、CysC水平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益肾固摄活血通络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暖宫消癥散结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痛经、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且中医证型为寒凝血瘀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口服优思明片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暖宫消癥散结汤,两组均治疗21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子宫压触痛、血清CA125。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8.57%高于对照组68.57%(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各主症及次症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子宫压触痛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A125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A125低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IgA肾病5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收治的疗程满5年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IgA肾病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用药情况分为中医组(n=63)和中西医结合组(n=68),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基线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组较中医组病情更重,对于轻-中度病理类型(40例,占30.53%),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中-重度病理类型(91例,占69.47%),与治疗前比较,中西医结合组UPRO显著下降(n=53,P<0.05),SCr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在各项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38,P>0.05)。5年患者累计生存率,中西医结合为97.1%,中医组为95.2%,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较中西医结合组不良事件更少。结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IgA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对于病理类型较重的IgA肾病,临床更倾向于中西医结合治疗,2组治疗均对远期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且中医组治疗具有更少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芪莲茅根汤治疗蛋白尿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实验性IgA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9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进行24h尿蛋白定量比较,连续观察6个月。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诱导制作SD大鼠IgA肾病模型,治疗组予芪莲茅根汤治疗,观察其对模型大鼠蛋白尿、肾功能及血浆蛋白的影响以及对肾脏病理的改善。[结果]临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68%(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4h尿蛋白定量比较,治疗组6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芪莲茅根汤有明显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减轻肾小球损伤,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的沉积,其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芪莲茅根汤具有保护肾功能,减少IgA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参芪地黄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精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参芪地黄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地黄汤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