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近10年来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等数据库,搜集关于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所有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 11 篇,合计 928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总有效率(OR =4.93,95%CI[3.23,7.52],Z = 7.40,P<0.000 01)及显愈率(OR = 2.99,95%CI[2.24,4.00],Z = 7.37,P<0.000 01)优于对照组;在减少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方面优于对照组(MD = -34.13,95%CI[-47.51,-20.75], Z = 5.00,P<0.000 01)。【结论】 针刺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但所纳入分析的文献质量有局限性,仍需要进行更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Meta分析对近10年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疗效评估。【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VIP)、美国医学在线(PubMed)、Embase、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 RevMan 5.4 软件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再进行 Meta 分析,以评价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涉及1 662位患者。结果表明:以总有效率为结局指标,针灸组与对照组比较,OR=6.19,95%CI[4.46, 8.57],P<0.000 01;以治疗后膀胱残余尿量、开始排尿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结局指标,针灸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均有明显差异(MD = -39.98,95%CI[-53.45,-26.52],P<0.000 01;MD = -127.96,95%CI[-173.13, -82.78],P<0.000 01;OR=0.18,95%CI[0.08,0.39],P<0.000 1)。【结论】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具有一定疗效,但仍需要高质量、设计更严格、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使用GRADE Profiler 3. 6进行证据级别评价。【结果】 共纳入20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1 5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药相比,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总有效率更高[OR=5.87,95% CI(3.89,8.84),P<0.000 01],降低VAS评分更具优势[WMD=-2.37,95%CI(-2.70,-2.03),P<0.000 01],结痂时间更短[WMD=-1.99,95%CI(-3.48,-0.50),P = 0.009],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更低[OR=0.11,95% CI(0.03,0.41),P = 0.000 9],安全性评价显示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24,95% CI(0.03,0.22),P = 0.21]。【结论】 针刺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更好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受纳入研究质量的限制,本研究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疗法与口服西药对照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Library等数据库。搜集并筛选相关的针灸疗法与西药对照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Man 5.3软件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4项研究,其中,高质量研究14项,包含治疗组1 459例及对照组1 417例。本研究结果显示:针灸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总有效率[OR = 2.79,95%CI(2.22,3.50),P<0.000 0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MD = -2.09,95%CI(-2.91,-1.27),P<0.000 01]、改良Kupperman评分方面[MD = -4.41,95%CI(-6.38,-2.45),P<0.000 1]均优于口服西药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单纯针刺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 = 2.57,95%CI(1.86,3.55),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灸疗法治疗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 = 0.32,95%CI(0.18,0.54),P<0.000 1]。纳入文献存在发表性偏倚的可能。【结论】 针灸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高于口服西药,值得在临床推广。但由于纳入文献中低质量研究占多数,结论可信度一般,此结果有待于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系统评价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MM)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美国医学在线(PubMed)、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收录的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 2020 年 10 月。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资料,采用Review Manager 5.4.1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 篇文献,含9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总有效率:针灸组优于对照组(RR=1.24,95% CI [1.16,1.31],P<0.000 01)。②治愈率:针灸组高于对照组(RR=2.39,95% CI [1.87,3.05],P<0.000 01)。③VAS评分:针灸组在改善VAS评分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WMD = -1.54,95%CI [-2.24,-0.83],P<0.000 1)。④不良反应率:针灸组低于对照组(RR = 0.09,95% CI [0.01,0.67],P = 0.02)。【结论】 针灸治疗月经性偏头痛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安全性较高,但由于所纳入研究质量欠佳,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医学在线(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检索并纳入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共89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组相比,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总有效率[OR = 3.30,95%CI(2.02,5.38),Z = 4.78,P<0.000 01]、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MD = -1.30,95%CI(-1.64,-0.96),P<0.000 01]、血尿酸(UA)含量[MD = -40.20,95%CI(-66.85,-13.55),P = 0.003]、疼痛持续时间[MD = -1.66,95%CI =(-2.09,-1.23),P<0.000 01]、疼痛缓解时间[MD = -1.67,95%CI =(-1.78,-1.57),P<0.000 01]疗效更佳。在改善症状体征积分方面,火针与西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火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更快、更有效地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血尿酸含量,近期疗效肯定。但鉴于纳入文献数量较少,高质量文献不多,尚需在今后临床试验中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火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SinoMed、美国医学在线(PubMed)、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查找火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3月。运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分析,采用 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改良Portmann评分、周围性面瘫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火针联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在提高总有效率[RR =1.19,95% CI(1.13,1.25),Z=6.74,P<0.000 01]、治愈率[RR=1.45,95% CI(1.23,1.71),Z=4.35,P<0.000 1]、改良Portmann评分[MD=4.40,95% CI(2.70,6.11),Z=5.06,P<0.000 01]、降低周围性面瘫症状积分[MD=-4.09,95% CI(-4.27,-3.91),Z=44.91,P<0. 000 01]方面优于单一疗法;安全性评价提示火针联合疗法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火针联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且相对安全,但鉴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少,研究质量较低,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刺络拔罐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美国医学在线(PubMed)、EMBase、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12月,收集关于刺络拔罐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8项研究,共1 503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刺络拔罐法或刺络拔罐联合针灸法与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相比,VAS评分[MD=-1.83,95%CI(-2.24,-1.42),P<0.000 01]、疼痛缓解 30%的时间[MD=-4.39,95%CI(-5.66,-3.11),P<0.000 01]、疼痛持续时间[MD=-1.94,95%CI(-2.71,-1.17),P<0.000 01]、止疱时间[MD=-0.82,95%CI(-0.98,-0.67),P<0.000 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MD=0.13,95%CI(0.05,0.33),P<0.00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刺络拔罐或刺络拔罐联合针灸的疗效优于抗病毒药(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且纳入研究中刺络拔罐或刺络拔罐联合针灸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 刺络拔罐或刺络拔罐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由于纳入研究质量不高,有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规范的随机对照试验,提供更加客观可靠的临床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The 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搜集关于中药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 RevMan 5.3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并根据 GRADE 方法对结果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 23 项 RCTs 进行 Meta 分析,共 1 909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①在降低洼田饮水试验(WST)评分方面,中药联合康复治疗优于单纯康复治疗[MD = -0.66,95%CI(-0.86,-0.46),P<0.000 01];②在提高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方面,中药联合康复治疗优于单纯康复治疗[MD = 1.59,95%CI(1.04,2.13),P<0.000 01];③在降低标准吞咽功能检查法(SSA)评分方面,单纯中药治疗优于安慰剂治疗[MD = -1.33,95%CI(-2.02,-0.65),P = 0.000 1]和空白组[MD = -9.19,95%CI(-10.17,-8.21),P<0.000 01]。根据GRADE评价,证据的质量为低级或极低级。【结论】 中药或中药联合康复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是有效且相对安全的;但该结论的证据质量等级不高,研究结论需谨慎对待,且需更多高质量、设计严谨、样本量充足的RCTs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以穴位埋线为主的中医疗法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及美国医学在线(PubMed)、ScienceDirect、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并纳入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按照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利用Cochrane手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RCT研究,合计13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组比较,穴位埋线组或穴位埋线加西药组能提高总有效率(OR=3.03,95%CI[1.94,4.73],P<0.00001),降低发作频率(WMD=-1.04,95%CI[-1.15,-0.92],P<0.00001),改善临床症状(WMD=-1.57,95%CI[-2.76,-0.38],P<0.00001)。【结论】穴位埋线法治疗癫痫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发作频率。但因纳入试验存在一定发表偏倚且质量偏低,故仍需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RCT予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音乐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Wanfang)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等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中有关音乐疗法联合常规疗法(试验组)对比单用常规疗法(对照组)治疗卒中后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Cochrane协作网的RCTs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以临床有效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为结局指标,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RCTs及1 0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 0.78,95%CI(0.73,0.83),P<0.000 01];试验组改善卒中后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 = -1.41,95%CI(-1.59,-1.23),P<0.000 01]。【结论】 音乐疗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优于常规治疗。由于纳入研究的总体质量不高,有待大样本、多中心、实施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热敏灸对产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后尿潴留患者156例,随机分为针刺+热敏灸组(52例)、针刺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针刺+热敏灸组取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穴位针刺治疗,热敏灸取肺俞、关元俞、中极穴位进行治疗;针刺组取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穴位针刺治疗;对照组用新斯的明1 mg肌肉注射,同时热敷腹部;均每日1次。观察各组患者的排尿情况及排尿时间。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15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3组,比较各组年龄、孕产史、导尿情况、尿潴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各组的总有效率为:针刺+热敏灸组94. 23%,针刺组84. 62%,对照组73. 08%。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142,P=0. 01)。对比各组排尿时间,针刺+热敏灸组与针刺组、对照组对比排尿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针刺组与对照组对比排尿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针刺联合热敏灸可有效改善产后尿潴留现象,优于单独使用针刺和西药治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美国医学在线(PubMed)、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六大数据库中关于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比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文献质量后,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并用Stata 12.0进行Egger检验以评价发表偏倚。【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合计6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评分(WMD = 21.09,P<0.000 01)、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的上肢评分部分(WMD = 9.17,P = 0.000 5)、改良版Barthel 指数量表(WMD = 21.38,P = 0.009)、腕背伸主动关节活动范围(WMD = 3.13,P = 0.01)和简易上肢功能评分(WMD = 8.91,P<0.000 01),且2组间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对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的上肢评分部分和改良版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发表偏倚分析,Egger’s test提示2组间研究没有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但由于纳入的部分文献质量较低、部分结果异质性较高,期望今后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对比单纯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Wanfang)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有关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对比常规西药联合丹红注射液(丹红组)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 Handbook 5.1.0 RC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以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个研究,合计2 02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丹红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RR = 1.16,95% CI[1.11,1.21],Z = 6.45,P<0.000 01),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MD = 5.49,95%CI[3.23,7.75],Z = 4.76,P<0.000 01);增加6-min 步行试验距离[MD=66.99,95%CI(54.10,79.87],Z = 10.19,P<0.000 01),降低血浆脑钠肽(MD = -253.75,95% CI[-310.29,-197.21],Z = 8.80,P<0.000 01)。【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但由于纳入本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偏低,此结论需谨慎对待,期望今后有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等数据库,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肾功能损害情况和死亡率。结果纳入研究的文献共8篇,均为中文文献。结果显示,SaO2合并效应值WMD=0.18,95%CI(0.11,0.24),P〈0.000 01;肾功能损害情况合并效应值WMD=-224.28,95%CI(-318.99,-129.56),P〈0.000 01;死亡率OR=0.31,95%CI(0.18,0.54),P〈0.000 1,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百草枯中毒有一定优势。但因目前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较低,可靠的结果有待更多高质量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苏娜  吴斌  卢静  徐珽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4):1154-1157
 目的 评价氨溴索对于术后肺保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ISI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纳入氨溴索对比常规/安慰剂对于术后肺保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系统评价(SR)和Meta分析文献,对纳入文献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参考纳入文献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论。结果 氨溴索对比常规/安慰剂组对于术后肺保护共纳入12个RCT。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0.55,95%CI(0.40, 0.74)], P=0.000 1。控制术后痰量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1.25,95%CI(1.09, 1.44)], P=0.001;术后咳痰容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1.24,95%CI(1.12, 1.38)], 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美国医学在线(PubMed)、科学网(Web of Science)、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由2名研究员各自独立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运用 TSA 0.9.5.10 Beta 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TSA)。【结果】 最终纳入 12 篇文献,共 1 446 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方法相比,穴位埋线联合中药能够提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OR=7.71,95%CI(5.13,11.59),P = 0.000],肠镜下疗效[OR=7.75,95%CI(3.26,18.38),P = 0.006],中医症状积分[SMD=-2.04,95%CI(-3.49,-0.59),P = 0.006],提示2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TSA显示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性纳入的研究同时穿过了传统界值和TSA界值,进一步肯定了穴位埋线联合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结论】 穴位埋线联合中药使用能够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与对照组(西药口服或西药肠内灌注)相比较,在治疗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目前纳入研究的质量较低,样本量较少,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其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系统评价雷火灸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美国医学在线(PubMed)、荷兰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国际循证医学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文献服务系统(CBM)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数据库,检索有关雷火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研究,语种限制为中、英文。由2名评价员分别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 2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用雷火灸比单用其他疗法临床总有效率更高[OR=3.06,95%CI(1.68,5.57),P = 0.000 2],鼻部症状评分更低[MD = -0.90,95%CI(-1.47,-0.33),P = 0.002],随访期总有效率也更高[OR = 7.78,95%CI(4.16,14.55),P < 0.000 01];其他疗法联用雷火灸后可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3.48,95%CI(1.94,6.25),P<0.00 01],降低鼻部症状评分[MD = -1.93,95%CI(-2.65,-1.21),P<0.000 01]。安全性方面:研究报告中未见有关不良反应事件的报道。【结论】雷火灸治疗AR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临床上既可单独应用,亦可与其他疗法联用以辅助提高疗效。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癫痫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以“针刺”和“癫痫OR羊角风OR羊癫风”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万方资源数据库,以“acupuncture OR needling OR prod”and“epilepsy OR epilepsies OR seizure disorder OR single seizure”等词组合检索PubMed、Google Scholar、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癫痫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资料,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以及STATA 14.0软件对其总有效率效应结局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合计82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针刺或联合其他常规药物疗法治疗癫痫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常规药物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94,95%CI(2.49,6.24),Z=5.85,P0.000 01];针刺对比西药治疗癫痫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4,I2=60%),本部分不可行Meta分析;针刺联合中药优于中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61,95%CI(2.18,9.74),Z=4.01,P0.000 1];针刺联合西药优于西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07,95%CI(1.24,7.65),Z=2.41,P=0.02]。结论:临床上针刺治疗癫痫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高质量文献太少,其可靠性偏低,因此上述结果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系统评价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心肾综合征Ⅱ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 Central、Embase、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中有关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心肾综合征Ⅱ型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Cochrane 手册推荐的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过文献筛选,共纳入8个研究,涉及639例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提高总有效率[OR = 3.38,95% CI(1.85,6.17), P<0.000 1]与心脏射血分数[MD=5.39,95% CI(3.81,6.97),P<0.000 01]以及降低血清肌酐水平[MD = -15.57,95% CI(-23.39,-7.75),P<0.000 1]方面均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但两组在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D = -0.40,95% CI(-0.95, 0.16),P = 0.16]与脑钠肽(BNP)[MD = -346.18,95% CI(-775.76,83.39),P = 0.1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纳入研究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心肾综合征患者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与心脏射血分数,以及降低血清肌酐水平方面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安全性较好。但因纳入研究的质量较低,研究结果有待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