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与传统包皮环切术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目的 介绍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效果。 方法 手术适应证 :包皮过长和不完全包茎者 (包皮能外翻 ,但感觉紧 ,尤其在阴茎勃起时 )。患者自愿选择术式 ,2 5 6例 (A组 )包皮过长和不完全包茎患者施行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通过切除一段阴茎根部皮肤再缝合 ,使其远端皮肤向近端滑移 ,从而上翻包皮。同期的 2 6 5例 (B组 )行传统的包皮环切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出血、血肿、水肿、疼痛、感染等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为 (3± 1)ml,B组为 (10± 2 )ml (t=- 5 0 .36 ,P <0 .0 0 1) ;A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 (16± 4 )h ,B组为 (48± 16 )h(t=- 31.0 7,P<0 .0 0 1) ;A组术后发生创口水肿者 3例 ,伴出血、血肿者 2例 ,发生局部感染者 1例。B组术后创口出血、血肿 5 2例 ,水肿 80例 ,感染 2 6例 ,总并发症率为 4 0 % (χ2 =118.6 6 ,P <0 .0 0 5 )。所有对比项目在 2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比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209例不同术式环切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术式环切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1年起,共收治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209例,包茎85例,包皮过长124例。其中已婚者53例。行剪刀法包皮环切术59例,血管钳法包皮环切术31例,袖套法包皮环切术47例,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72例。结果改良术式(袖套法、根部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创口疼痛时间与传统术式(剪刀法、血管钳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统术式发生出血或血肿19例,伤口感染10例,阴茎水肿34例,包皮过长或过短8例;改良术式术后伤口感染2例,阴茎水肿5例,无出血或血肿及包皮过长或过短。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7.32%,其中传统术式并发症33.97%,改良术式3.35%,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已婚者性满意度提高23例,其中改良术式1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不同术式的适应证,根据患者情况灵活选择术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婚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包皮内板切除矫治包皮过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包皮内板切除矫治包皮过长的效果。方法:将150例包皮过长患者随机分为包皮内板切除组(A组)和传统包皮环切组(B组)。A组患者90例,保留冠状沟处包皮内板5mm,保留系带10mm,切除其余包皮内板,使阴茎的血管和神经保持完整;B组患者60例,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出血、血肿、水肿、疼痛、感染、等并发症以及阴茎外形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为(5±3)ml,B组为(22±5)ml(P〈0.001);A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为(12±4)h,B组为(36±10)h(P〈0.05);A组术后阴茎外形满意度98.3%,发生创口水肿者0例,伴出血、血肿者0例,发生局部感染者1例,总并发症率为1.1%。B组阴茎外形满意度75%,术后创口出血、血肿1例,水肿4例,感染2例,总并发症率为10%(P〈0.05)。所有对比项目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包皮内板切除矫治包皮过长手术比传统的包皮环切术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正>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有效方法~([1,2])。但传统阴茎头部包皮环切术存在术后伤口疼痛、出血、水肿、外型不美观及恢复慢等诸多问题~([3])。阴茎根部环切术是对传统术式的改进,但亦存在切除长度不够精确、术后吻合口狭窄等问题~([4])。针对阴茎根部环切术存在的问题我们对这一术式进行了改良,并将改良的阴茎根部环切术与传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包皮吻合器和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06—2018-03间在东莞市清溪医院接受手术的65例包皮过长患者,将行包皮吻合器手术的患者作为A组(34例),将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的患者作为B组(31例)。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疼痛评分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创面出血、水肿、感染、粘连和切口裂开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比较,包皮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创伤小、患者疼痛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改良套袖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改良套袖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改良套袖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患者58例.术中先标记包皮切除长度,在直视下于包皮内、外板做两个互相平行的环形切口,将两切口间包皮条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肉膜及皮下浅层血管和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 58例患者术中出血极少.切口整齐,术后切口无水肿、继发性出血、感染等发生,切口均Ⅰ期愈合,瘢痕少,阴茎外形美观.结论 改良套袖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术后并发症少,外形美观,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目的:探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65例。术中先标志包皮切除长度,在直视睛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互相平行的环形切口,将两切口间包皮条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肉膜及皮下浅层血管,并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65例术中出血极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形美观。结论: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脱袖式包皮整形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脱袖式包皮整形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87例.取包皮横行切口环形切开,于浅筋膜层次分离达到阴茎根部,环形切除多余皮肤.结果 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伤口水肿轻,恢复快,愈合后切口外形美观.结论 脱袖式包皮整形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包皮过长和包茎是泌尿外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方法有许多种,如袖套式包皮环切术、背侧剪开包皮环切术(传统包皮环切术)、血管钳夹包皮环切术、激光包皮环切术及器械环扎术等.我们对包皮过长、包茎患者156例分两组进行手术,一组采用阴茎根部包皮袖套状环切术,另一组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比较两组手术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改良切口的套袖式包皮环切术和包皮背侧切开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改良切口的套袖式包皮环切术和包皮背侧切开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切口的套袖式包皮环切术和包皮背侧切开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576例。将传统的包皮内、外板椭圆形切口改良为两个相对的曲线切口,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伤口水肿轻,恢复快,无皮下硬结,切口愈合后外形美观。结论:改良切口的套袖式包皮环切术和包皮背侧切开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板切除法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方法对96例包皮过长患者采用内板切除法行包皮环切术;同期对108例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对两组术后出血、感染、系带水肿及阴茎外形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出血均为2例(P〉O.05)两组术后均无感染发生。内板切除组术后发生2例系带水肿,而传统手术组术后22例系带水肿.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板切除组阴茎外形满意度96.9%,传统手术组为89.8%,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内板切除应用于包皮环切术疗效理想,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三种不同术式行包皮环切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防、处理办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传统手术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患者380例;包皮环切器治疗261例,包皮切割吻合器治疗89例.结果 各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12%、0.38%、12.35%;水肿发生率为5.26%、15.3%、7.86%;感染发生率为3.68%、4.59%、3.37%.结论 环切器组出血概率最低,水肿发生率最高,切割吻合器组出血概率较其他两组稍高,三组感染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HK型和Tara型两种包皮环套术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K型和Tara型两种包皮环套术对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4年5月~2008年5月的200例HK型包皮环套术和200例Tara型包皮环套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HK犁环套术(8.21±0.54)min,Tara型环套术(10.23±0.67)min 术中出血量:HK型环套术(0.78±0.14)mL,Tara型环套术(0.32±0.11)mL 术后出血:HK环套术2例(1%),Tara环套术0例 术后伤口感染和延迟愈合:HK环套术8例(4%)和Tara环套术3例(1.5%) 术后皮下线结和切口瘢痕形成:HK和Tara环套术均为0例.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包皮环套术治疗成人和儿童包皮过长和包茎操作简便、出血少、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伴有包皮严重粘连或尿道口病变的患者以开放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4.
成人包皮环扎术与环切术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包皮环扎术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包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至2011年438例成人包茎、包皮过长手术随机分为环扎组226例、环切组212例,并随访3个月进行疗效观察比较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分别为包皮环扎组(5±2)min和包皮环切组(32±6)min(P〈0.05)。环扎术不需包扎,护理简单,但伤口愈合时间明显长于环切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环切组。结论包皮环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术后并发症较多,增加了患者的经济、精神、生活负担,暂不值得临床推广,目前还是选择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成人包皮过长、包茎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商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效果。方法应用商环对240例患者(包皮过长208例,包茎32例)行包皮环切术,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240例,均行阴茎根部背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时间为10~15 min,术后均无出血、无商环断裂。术后轻微疼痛48例,明显疼痛8例。水肿64例,其中严重水肿1例。下环后未发生切口裂开和感染。随诊1个月,阴茎外形满意,包皮切缘平整,无狭窄环形成。结论商环行包皮环切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应用商环在儿童包茎及包皮过长治疗中的经验。方法:对2008~2010年551例儿童包茎、包皮过长手术(商环组342例,传统环切组2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传统环切相比,商环具有手术时间短(P<0.05)、不需包扎、切口工整等优点,但也具有伤口愈合时间长(P<0.05)、疼痛更明显等缺点(P<0.05)。结论:儿童包皮过长、包茎手术,应用商环与传统手术比较二者各有优缺点,但是商环优点更明显、更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DCSD)与商环在治疗包皮/包茎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就诊的包皮过长/包茎患者18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CSD组(n=93)和商环组(n=87),比较两者治疗包皮过长/包茎安全性和疗效等方面指标.结果 DCSD组和商环组手术时间分别是(6.36±1.09)和(7.23±1.10) min,术后24h疼痛评分分别是(1.94±1.08)和(2.89±0.98)分,术后7d疼痛评分分别是(2.08±0.89)和(3.74±1.01)分,愈合时间分别是(18.44±3.58)和(21.66 ±3.65)d,术后切开裂开发生率分别是2.2%和11.5%,术后满意率分别是86.0%和73.6%,上述指标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在术中失血量、术后水肿及感染发生率方面没有差异(P>0.05).结论 DCSD包皮环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愈合时间短以及外观满意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复方地奥斯明对于防治包皮环切术后包皮水肿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方法 152例拟行包皮环切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78例,术后给予抗感染、镇痛及抗搏起药物外,另给予复方地奥斯明(爱脉朗)口服7d,对照组74例,术后仅给予抗感染及镇痛药。术后1、3、7、14d随访观察,记录水肿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5例出现水肿,对照组13例出现水肿。两组水肿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爱脉朗对于防治包皮环切术后水肿具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