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  胡艳  张巍颖 《临床医学》2010,30(4):32-33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机制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46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采用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每日2次,每次15~30 min;对照组使用传统诱导排尿及肌肉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结果试验组使用低频电刺激治疗44例排尿顺畅,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采用诱导排尿及肌肉注射新斯的明后27例排尿顺畅,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盆底肌肉低频电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效果显著,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具有可重复性,患者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盆底康复综合治疗仪生物电磁低频脉冲电刺激技术在治疗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产科分娩的100例发生产后尿潴留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产后常规护理,并采用传统诱导排尿法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盆底康复综合治疗仪生物电磁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排尿开始时间、首次尿量、需导尿比例等指标差异,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排尿开始时间为(30.52±9.73)min、首次尿量为(273.16±59.27)ml、需导尿比例为6.00%(3/5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56.17±12.42)min、(138.39±42.11)ml、22.00%(11/50);另外,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0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35/50),两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盆底康复综合治疗仪使用电刺激技术治疗产后尿潴留,可明显改善其产后尿潴留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预防产妇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3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例。2组产后常规护理相同,对照组产后给予常规尿潴留预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早期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治疗,比较2组产妇首次排尿时间、膀胱残余尿量和产后6~8 h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膀胱残余尿量显著短于、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对照组产后6~8 h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1. 54%、12. 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盆底康复治疗仪能缩短产妇首次排尿时间,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有效预防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产妇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56例产后尿潴留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诱导排尿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产妇的排尿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 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 57%(P 0. 05);研究组的首次排尿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残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产后尿潴留,可有效促进产妇排尿,缩短排尿时间,促进尿液排空,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疗法在治疗顺产后尿潴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顺产后尿潴留产妇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A组、B组、C组,A组采用新斯的明1mg肌肉注射联合低频脉冲刺激,B组采用新斯的明1mg肌肉注射,C组采用低频脉冲刺激,治疗后观察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和自行排尿率。[结果]A组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自行排尿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斯的明联合低频脉冲刺激能有效帮助顺产后尿潴留产妇自行排尿。顺产后尿潴留产妇经临床干预排尿后,仍有较多产妇存在排尿不尽现象,需寻求更多治疗方法帮助产后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康复综合治疗仪(YS-1普林格尔治疗仪)生物电磁低频脉冲电刺激技术,治疗产后尿潴留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经阴道分娩产后6-8h不能排尿或排尿不畅及剖宫产术拔除导尿管后不能自行排尿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诱导排尿方法进行常规护理(听流水声诱导排尿、热敷膀胱、温水会阴冲洗、开塞露塞肛门及蒸汽熏会阴等);观察组在进行常规产后护理的同时,应用康复综合治疗仪对关元、中极穴和骶尾部实施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3,P〈O.01)。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P〈0.05)。结论采用脉冲电刺激关元、中极穴及骶尾部治疗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减少了产妇产后出血和产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促进了子宫的恢复,是一种操作简单、无痛、无创、安全、疗效显著的临床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门诊就诊的轻中度SUI患者130例,根据病程的不同分为产后1年内组(52例)和产后1年后组(78例),均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每3~4天1次,每次30 min,10次为1个疗程,于1个疗程结束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完成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1个疗程后,产后1年内组的治愈率(84.6%)优于产后1年后组的治愈率(46.2%,P<0.01)。治疗有效率在产后1年内和产后1年后分别为98.1%和9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是治疗女性轻、中度SUI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对年轻、SUI程度轻者治疗效果更佳,提倡产后女性常规进行盆底功能筛查,尽早进行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和锻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焦虑抑郁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产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盆底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在经阴道分娩产妇中应用,能缓解产后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盆底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尿潴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08月4月我院诊治尿潴留且接受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7例,好转2例,未愈1例.结论: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能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有效治疗尿潴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训练,促进产后盆底器官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330例产妇随机分为综合组120例、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10例.综合组在产后第2天进行盆底肌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实验组在产后第2天单纯进行盆底肌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保健指导.产褥期满(即产后42 d)对3组产妇进行盆底耻骨、盆底肌(PC肌)张力评分、尿失禁程度及子宫缩复情况的评定,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综合组、实验组、对照组产妇盆底PC肌张力评分、排尿状况比较有显著差异.综合组、实验组产妇产后42 d各项检查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综合组与实验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有利于产后盆底器官功能的恢复,明显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在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24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手术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1例)与对照组(13例),分别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与膀胱功能训练+低频电刺激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临床指标以及术后肌力分级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有1例发生尿潴留,占9.0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77%(4/13)(P <0.05);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留置导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盆底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低频电刺激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对术后尿潴留起到预防作用,减少残余尿量,提升患者盆底肌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骶神经根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对脊髓损伤所致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患者,共治疗10天,应用排尿日记、生存质量评分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24h平均排尿次数减少,平均单次排尿量明显增加,平均尿失禁次数相应减少,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达71.4%;尿流动力学结果提示,刺激后最大膀胱测压容积显著增加,充盈末逼尿肌压力明显降低,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结论:骶神经根磁刺激通过抑制逼尿肌反射,增加膀胱测压容积,增加尿流率,从而改善尿频症状,减少尿失禁,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凯格尔运动训练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盆底肌锻炼自我效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频电刺激联合凯格尔运动训练.干预15 d,比较两组盆底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训练对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子宫切除术后重度盆底肌力减退的患者156例,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辅以阴道哑铃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照组在家中自行缩肛运动锻炼盆底肌肉。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手测及电测肌力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漏尿次数、漏尿量及对生活的影响程度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对照组各项评定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辅以阴道哑铃治疗重度盆底肌力减退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Meta分析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在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CINAHL,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中,全面检索2019年3月31日以前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Meta分析方法计算总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确诊的62例子宫脱垂患者接受神经肌肉刺激仪联合盆底肌肉训练,配合相应的护理,以提高疗效。结果:62例患者经治疗后随访3~6个月,均有明显好转。结论:采用神经肌肉刺激仪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子宫脱垂的同时加以有效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冯玲 《中国临床康复》2014,(33):5346-5350
背景:女性盆底肌生物反馈治疗仪已广泛应用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其原理是利用从患者身上测量的肌电信号,并结合生物反馈技术和电疗技术来治疗女性尿失禁。目的:探讨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治疗30例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治疗时间4-8周,设置刺激参数60 Hz、20-60 mA,反馈12 s指导患者收缩盆底肌肉,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盆底肌肉2 s快速收缩表面肌电最大值、盆底肌肉持续10 s收缩表面肌电平均值、盆底肌肉60 s耐受收缩表面肌电平均值变化,并观察每天漏尿次数。结果与结论: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肉2 s快速收缩表面肌电最大值、盆底肌肉持续10 s收缩表面肌电平均值、盆底肌肉60 s耐受收缩表面肌电平均值等较治疗前有明显增高(P 〈0.05)、平均每日漏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结果证实,盆底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可明显增加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肉收缩表面肌电值,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底肌电刺激对产后尿失禁产妇盆底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4月~2014年3月分娩后发生尿失禁产妇96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盆底肌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肌肉张力指标及尿失禁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静息压和收缩压高于对照组,盆底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仍存在尿失禁产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促进了产后尿失禁产妇盆底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音乐干预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对产妇产后尿潴留的作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尿潴留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则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增用音乐干预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各项治疗指标水平,干预前后盆底肌纤维收缩力时间,干预前后生活质量。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049,P=0.014)。研究组膀胱残余尿量、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t=6.023,P<0.001;t=3.443,P=0.001;t=3.531,P=0.001;t=3.381,P=0.001)。干预后研究组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收缩力时间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多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音乐干预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应用于产妇产后尿潴留的作用效果显著,可促进产妇的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中随机择选80例为研究对象,由计算机系统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病例数均等的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阴道哑铃训练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2个月的连续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肌恢复情况以及性功能障碍指标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恢复情况对比结果,研究组40例患者中有31例盆底肌力达Ⅲ级及以上,占比77.5%,而对照组40例患者仅22例达Ⅲ级及以上,占比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功能障碍指标方面,研究组在性欲望、性生活质量和性功能总积分方面,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患者性生活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