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17例产后出血及可能出血的患者施行改良B-Lynch缝合术的方法及效果.结果:对15例剖宫产出血患者及2例经阴道分娩后产后出血患者实行改良B-Lynch缝合术,所有病例止血效果满意,无晚期产后出血,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效果较好,且子宫复旧及月经恢复情况均正常.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操作简单、安全,在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尤其是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子宫弥漫性出血方面,效果确切,是一种有效的可避免子宫切除的高效的外科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Lynch缝合法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行剖宫产术中出现产后出血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应用B-Lynch缝合法止血(观察组),40例应用传统方法进行止血(对照组),将2组有效率、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等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B-Lynch缝合法是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Bakri球囊填塞与B-Lynch缝合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65例剖宫产术中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分为两组,术中行宫腔Bakri球囊填塞法止血(Bakri组)35例,行B-lynch缝合止血(B-lynch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B-lynch组有1例加用子宫下段填纱后止血,1例术后返回病房后仍出血加用介入栓塞止血;Bakri组1例术中加行子宫动脉结扎术止血,两组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术。Bakri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术后2小时、术后24小时)、输血量均少于B-lync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kri组术后1例发热,B-lynch组术后3例发热,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结论:Bakri球囊填塞和B-Lynch缝合对剖宫产术控制产后出血量均有较好的疗效,Bakri球囊填塞操作简单、止血快,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后者,疗效更优于BLynch缝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入院时间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58例,按产后出血处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产后出血处理方法,观察组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58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随机选择30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对比两组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病例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其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以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因血液循环不良或再出血而再次手术或子宫切除,无并发症发生,子宫复旧、月经复潮时间无异常.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及安全易行等诸多优点,早应用可避免增加输血、感染机会以及失血性休克、DIC的发生,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外科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即子宫三明治缝合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防治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50例,35例行宫腔纱条填塞术(对照组),15例行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观察组),对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 140.00±184.00)mL]、输血量[(684.00±118.00)mL]低于对照组[(1 507.11±300.62)mL,(900.00±170.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93.33%)与对照组(82.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0,P=0.328)。结论:子宫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纱条填塞术应用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能够降低出血量及输血量,提高止血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8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宫腔填塞纱布及子宫动脉结扎法)和观察组(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时用肝针"8"字缝合子宫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而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产妇62例,32例采用肝针"8"字缝合术止血法(肝针缝合组);30例采用传统止血方法,其中15例采用宫腔填塞止血法(宫腔填塞止血组),15例采用盆腔血管结扎法(盆腔血管结扎组).比较3组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肝针缝合组与官腔填塞止血组和盆腔血管结扎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切除子宫数、术后感染、二次手术例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宫腔填塞止血组与盆腔血管结扎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针缝合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术中能有效止血、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因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的病例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20例治疗后宫缩好转,出血减少,无继发产后出血,成功地保留了子宫,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可靠、且能保留子宫等优点,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止血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效果、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产褥病率。结果 1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8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子宫切除率、产褥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显著,产后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交叉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应用子宫捆绑缝合术治疗的57例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例资料,根据缝合方法分为子宫交叉捆绑术组(n=35)与B-Lynch缝合术组(n=22),比较两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1)交叉捆绑术组止血有效率97%,B-Lynch缝合术组为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交叉捆绑术后随访现未发现并发症,B-Lynch缝合术后有1例发生宫腔粘连。(4)交叉捆绑术组术后随访期间有2例正常妊娠,B-Lynch缝合术组术后随访未发现再次妊娠的病例。结论剖宫产术中施行子宫交叉捆绑术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方法,而且其并发症少,对子宫的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减少出血的手术方法及治疗规范。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3例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妇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结局。 结果23例患者中保留子宫19例,包括13例无胎盘植入和6例非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通过胎盘边缘切口剖宫产术结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植入病灶局部切除、宫缩剂、B-Lynch缝合术等止血措施保留了子宫。切除子宫4例,均为穿透性胎盘植入患者,次全子宫切除术2例,全子宫切除术2例。23例患者平均出血量为(750±355)ml,其新生儿均存活。 结论应用子宫胎盘边缘切口结合预防性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和(或)髂内动脉及子宫B-Lynch缝合术等止血方法,对减少凶险型中央性前置胎盘手术中出血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剖宫产术中联合用药对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1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9例。实验组患者行剖宫产术时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和葡萄糖酸钙联合使用进行止血,对照组患者行剖宫产术时用米索前列醇和葡萄糖酸钙进行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以及手术后1天的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联合用药对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Bakri球囊填塞与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时治疗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按剖宫产术中不同的手术止血方法分为2组,宫腔Bakri球囊填塞法止血组(Bakri组)32例,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组(UCS组)61例。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Bakri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U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S组失败的2例均行全子宫切除术,Bakri组失败的1例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而成功保留子宫。结论:Bakri球囊填塞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剖宫产术时中央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Bakir球囊填塞、B-Lynch缝合对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止血手术方式将产妇分为两组,Bakir组(n=56)行Bakir球囊填塞,B-Lynch组(n=56)行B-Lynch缝合。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产后相关指标、止血成功率。结果 Bakir组手术时间(46.73±8.21)min短于B-Lynch组(58.24±9.48)min(t=6.868,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均少于B-Lynch组(t=9.055,9.961,12.167,P0.05)。Bakir组患者的输血量(1.86±0.51)U少于B-Lynch组(2.89±0.76)U(t=8.421,P0.05)。两组住院时间、产后感染、子宫复旧不良、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akir球囊填塞、B-Lynch缝合止血成功率及安全性相当,但Bakir球囊填塞操作时间更短,出血量、输血量均较少,止血快,对产后出血的应急控制效果要优于B-Lynch缝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欣母沛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2009年06月至2011年03月入我院行剖宫产手术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对比两组产妇术后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术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2小时和24小时出血量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使用欣母沛,能够明显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术后出血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大出血患者34例,随机分组并予以常规缝合及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产妇均未出现死亡病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指标发现,24 h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发生子宫切除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治疗中,通过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患者,采用3种手术止血方式,分别为背带式缝合术(B-Lynch组,40例)、方块式缝合术(Cho组,40例)和宫腔纱条填塞法(对照组,20例),记录各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观察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Lynch组与Cho组平均手术时间(68.46±9.53分钟和70.13±10.01分钟)及术中、术后出血量(342.19±26.33 ml、412.25±28.31 ml和351.27±27.16 ml、419.63±29.05 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97.24±11.35分钟,526.49±31.13 ml、543.48±34.26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组和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32.5%和35.0%)显著高于B-Lynch组(7.5%)(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中出血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能够有效止血,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l5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PPP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胎盘植入的PPP 40例(研究组),单纯PPP 53例(对照组)。结果:研究组中前次剖宫产为未经阴道试产者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术前双侧髂内动脉预置球囊、放置输尿管支架、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术中/术后输血、子宫切除及术后转入ICU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术前介入组与无术前介入组的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次剖宫产未经阴道试产是PPP患者发生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胎盘植入是PPP产后出血、术中/术后输血、子宫切除及术后转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介入未能显示减少了PPP胎盘植入患者术中出血量。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以降低PPP胎盘植入的发生率,PPP合并胎盘植入术中出血难以控制,术前应多学科共同讨论,出血凶猛采取止血措施无效时应果断行子宫切除术,重视个体化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0例有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孕妇全部采取剖宫产手术方法,实验组手术后给予经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并静滴缩宫素;对照组在手术后采用静滴缩宫素。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术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同时观察米索前列醇使用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剖宫产术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米索前列醇使用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有效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且用药安全、方便,易掌握,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