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远视性弱视与近视性弱视的疗效。方法通过散瞳验光筛选出286例(572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分为远视性弱视组、近视性弱视组进行综合治疗,并将各类弱视分为轻、中、重三组进行疗效比较。治疗包括配戴合适眼镜、遮盖健眼或交替遮盖、精细目力作业训练及弱视治疗仪的应用。结果远视性弱视基本治愈率为77.69%,近视性弱视基本治愈率为36.54%。不论轻度弱视组中度弱视组还是高度弱视组,均以远视性弱视基本治愈率高于近视性弱视,且远视性弱视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近视性弱视。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弱视治疗的疗效与屈光不正的性质密切相关,远视性弱视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近视性弱视,且治愈快。必须探讨一种新的治疗近视性弱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对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疗效。方法:招募3~9岁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及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48例(其中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18例36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30例30眼),所有患者排除其他眼病,在屈光矫正、合理遮盖的基础上接受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的训练。初期训练以提高视力为主,视力达0.6以上者加上脱抑制训练及双眼视功能训练。比较训练前、后的视力及双眼立体视变化情况。结果: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共18例36眼,其中轻度弱视组13眼,中度弱视组19眼,重度弱视组4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共30例30眼,根据弱视程度分为轻度弱视组5眼,中度弱视组13眼,重度弱视组12眼。治疗60次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治疗60次后立体视有明显提高,且与屈光度无关(P>0.05),与初始视力及治疗后视力均呈正相关(P<0.05),与屈光参差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4D数字化弱视斜视矫治系统联合传统的弱视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3~9岁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和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儿童的视力并改善其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3.
不同屈光状态弱视儿童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屈光状态儿童弱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弱视儿童86例(150眼),其中远视性弱视77眼,近视性弱视38眼,混合散光性弱视35眼,比较评价三组治疗效果。结果远视性弱视组治愈68眼(88.3%),近视性弱视治愈24眼(63.2%),混合散光性弱视治愈11眼(31.5%),三组治愈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远视性弱视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近视性和混合散光性弱视。  相似文献   

4.
王雨蒙  刘虎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8):1370-1374
近视与近视性屈光参差导致的弱视治疗难度大,效果差,一直是弱视治疗的难点。角膜接触镜、角膜屈光手术、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有效提高弱视眼的视力,为矫正近视性和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提供新的方法。本文拟讨论以上各方法在近视性和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误诊为交感性眼炎和其他眼底疾病,误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原因。方法对初诊为交感性眼炎的2例和初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5例患者进行散瞳眼底检查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部分行靛青绿血管造影检查,观察病情追踪随访。结果2例初诊为交感性眼炎的患者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5例初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中2例为脉络膜转移癌,1例为老年黄斑变性合并陈旧性大泡性视网膜病变,2例为下方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伴黄斑浅脱离。结论对眼底病患者要重视散瞳详细检查眼底,对激素引起的色素上皮屏障功能损害,要注意与交感性眼炎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吸烟与核性白内障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吸烟与发生核性白内障的关系。方法眼科门诊患者360例通过裂隙灯、检眼镜检查,观察并记录晶状体混浊情况。晶状体252例有一定混浊(均为双眼)。不吸烟组162例,晶状体混浊101例;吸烟组198例,晶状体混浊151例。结果不吸烟组核性晶状体混浊59例,单纯核性晶状体混浊36例,非核性晶状体混浊42例;吸烟组核性晶状体混浊110例,单纯核性晶状体混浊68例,非核性晶状体混浊41例。两组比较核性及非核性晶状体混浊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大量吸烟可增加核性白内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各类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29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散瞳检影后配戴矫正眼镜,同时行遮盖、红闪治疗以及精细目力训练,3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根据视力提高情况调整遮盖比例和戴镜度数。结果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最差,近视性弱视次之,散光性弱视和远视性弱视疗效较好。结论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弱视的性质和弱视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Nd:YAG激光对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52例830眼分别为Elschnig珍珠样小体性、皱褶性及纤维化性后发性患者行白内障YAG激光治疗,对Elschnig珍珠样小体性、皱褶性后发性白内障采用十字形切开法,对纤维化性后发性白内障视纤维化程度采用开罐式切开术或十字形切开法。根据不同的病变类型选择不同的激光参数,激光后分别于1wk;1mo和3~6mo进行随访眼压、视力及眼部情况。平均随访时间2.72mo。结果:Elschnig珍珠样小体性后发性白内障390眼,激光后眼压保持正常者385眼,视力有所提高者386眼(99.0%);皱褶性后发性白内障320眼,激光后眼压保持正常者320眼,视力提高318眼(99.3%);纤维化性后发性白内障120眼,激光后眼压保持正常者113眼,视力提高者118眼(98.3%)。结论:根据后囊膜混浊的程度和视力的情况灵活选择激光参数,确保高比例有效的脉冲能量,是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Nd∶YAG激光对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52例830眼分别为Elschnig珍珠样小体性、皱褶性及纤维化性后发性患者行白内障YAG激光治疗,对Elschnig珍珠样小体性、皱褶性后发性白内障采用十字形切开法,对纤维化性后发性白内障视纤维化程度采用开罐式切开术或十字形切开法。根据不同的病变类型选择不同的激光参数,激光后分别于1wk;1mo和3~6mo进行随访眼压、视力及眼部情况。平均随访时间2.72mo。结果:Elschnig珍珠样小体性后发性白内障390眼,激光后眼压保持正常者385眼,视力有所提高者386眼(99.0%);皱褶性后发性白内障320眼,激光后眼压保持正常者320眼,视力提高318眼(99.3%);纤维化性后发性白内障120眼,激光后眼压保持正常者113眼,视力提高者118眼(98.3%)。结论:根据后囊膜混浊的程度和视力的情况灵活选择激光参数,确保高比例有效的脉冲能量,是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葡萄膜炎的病因与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原因葡萄膜炎的原因,不外内因性及外因性二大类。Allanc.Woods.Gilbert.等从炎症的形态学上,将内因性葡萄膜炎分为弥蔓性和肉芽性炎症。德、美、英等国的葡萄膜炎的研究者,最近都倾向于此分类法。Woods 分类表:肉芽性葡萄膜炎A 由体内非化脓性微生物病原所致。①梅毒,②结核,③布氏杆菌病,④钩端螺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两例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色素上皮产生损伤性浆液性脱离,挫伤后两天内作荧光素血管造影,发现病变与中央性浆液性脉络膜病及黄斑部退化合并视网膜色素上皮浆液性脱离相同。过去未见到这样病例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屈光参差及其与弱视程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双眼屈光参差程度与弱视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1 0 4例远视性屈光参差与 1 3例近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作屈光参差及双眼视力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远视性屈光参差组中 ,屈光参差程度与视力差关系密切 ,屈光参差程度越大 ,视力差越大。而在近视性屈光参差组中 ,二者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远视性屈光参差与双眼视力差明显相关。近视性屈光参差例数少 ,尚需积累资料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水平性共转性斜视矫正术为临床上常见手术。但手术时移动水平眼肌的数量,尚有不同的算法,兹将我院通常使用的计算方法及其疗效,作一统计分析;对象和计算方法对象:系我院1972~1980年共8年期间收治的水平性共转性斜视患者134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67例。年令:7岁1例、10~19岁46例、20~29岁65例、30~39岁19例、超过40岁的3例。共转性内斜视68例,共转性外斜视48例,交替性内斜视9例,交替性外斜视8例,废用性外斜视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诊断性研究论文的评价原则及医学期刊论文中诊断性研究论文常见的有关方法学方面的错误。方法 仔细研读有关文献,总结诊断性研究论文的评价原则:通过举例的方法,来说明常见错误之所在。结果 结合有关文献,提出评价诊断性研究论文的9条原则,指出医学期刊中诊断性研究论文常见的方法学错误有8种。结论 临床医生和医学期刊编辑应加强对诊断性研究的方法学习,以提高诊断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与可信性,尽量减少将那些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白内障是导致世界范围内儿童盲的主要原因,其中先天性膜性白内障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的先天性白内障,由于晶状体纤维在母体内发生退行性变,皮质逐渐被吸收形成先天性膜性白内障。先天性膜性白内障临床表现类似于后发性白内障,但无屈光能力,因此先天性膜性白内障也被称为假性无晶状体。目前,国内外关于先天性膜性白内障的报道较少,而针对先天性膜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更少。明确先天性膜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对基因遗传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和晶状体发育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近视性屈光参差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的近视性屈光参差可破坏双眼视功能,导致斜视、重度视疲劳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择业与生活质量。但目前近视性屈光参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防控和矫治近视性屈光参差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本文将对近年来近视性屈光参差病因学和矫治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为深入认识近视性屈光参差的发病机制和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自1835年以来,文献上对Graves病的命名已有12种之多,作者主张称为“内分泌性眼病”。作者将此症分三类:毒性甲状腺肿性突眼,水肿性突眼和内分泌性眼肌病。作者统计分析263例,其中,毒性甲状腺肿性突眼41例(女31,  相似文献   

18.
光凝疗法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失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近20余年来国外广泛开展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特别是采用全视网膜光凝疗法,取得可喜的成绩。显著减少严重视网膜病变患眼的视力丧失率,改善视力预后。在目前尚无彻底根治和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药物的情况下,光凝治疗不失为一种防止视网膜病变失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致盲性,光凝治疗历史及现状、效果、治疗的基本原理,光凝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方面,包括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和副作用,光凝器的选择,治疗方式等作一概要综述。并呼吁开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普查普治。  相似文献   

19.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是常见的急性致盲性眼部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与上方裂孔引起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相比,下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发率较高。因此,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至关重要。本文中笔者对下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性病传染性眼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病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危害极大。多种性病可累及眼部,导致性病传染性眼病。为加强防治工作,本文回顾有关文献,对梅毒性眼病、淋菌性眼病、包涵体性结膜炎和性病淋巴肉芽肿性结膜炎等多种性病传染性眼病,从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