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血、末梢预稀释血、末梢全血模式下血常规检测对血小板(PLT)、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体检的15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静脉血、末梢血,并用静脉血、末梢预稀释血、末梢全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三者的精密度变异系数。结果静脉血检测下的白细胞水平低于末梢预稀释血和末梢全血,红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末梢预稀释血和末梢全血,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预稀释血与末梢全血的白细胞水平、红细胞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末梢预稀释血的血小板计数高于末梢全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全血检测与静脉血检测的各项指标变异系数明显低于末梢预稀释血,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全血检测的各项指标变异系数要稍低于静脉血,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脉血、末梢预稀释血、末梢全血模式下血常规检测的PLT、WBC、Hb及RBC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应合理选择血常规检测模式,提高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模式检测血常规对血小板(PLT)、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以及红细胞(RBC)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对静脉血、末梢预稀释血及末梢全血不同模式下PLT、WBC、Hb及RBC等各项血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血常规各指标的检测精密度。结果与末梢全血和末梢预稀释血相比,静脉血的WBC水平较低,但PLT、RBC及Hb水平较高(P0.05);末梢预稀释血的WBC、Hb及RBC检测结果与末梢全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梢预稀释血的PLT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末梢全血(P0.05);末梢预稀释血的PLT、WBC、Hb及RBC检测精密度均大于静脉血和末梢全血(P0.05),且中、低浓度标本的末梢预稀释血PLT、Hb和RBC检测精密度超过参考范围上限;而末梢全血与静脉血的PLT、WBC、Hb及RBC检测精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血、末梢全血与末梢预稀释血不同检测模式下PLT、WBC、Hb及RBC等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异,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血常规检测模式,提高检测结果对临床诊治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红细胞压积(HCT)对床旁检测(POCT)全血C反应蛋白(CRP)结果的影响。方法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作为比较方法(IMMAGE 800),免疫比浊法检测全血CRP作为试验方法进行POCT。分别检测正常HCT、低HCT、高HCT全血标本的CRP和配对标本的血清CRP,利用HCT的校正公式,对全血CRP检测结果进行校正,统计两种方法检测CRP的一致性。结果正常HCT标本,两种方法检测CRP的结果一致(t=1.34,P>0.05),相关性良好(Y=0.996 X+0.063,r=0.992)。POCT在测定异常HCT标本时,校正前全血CRP与血清CRP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HCT组:t=3.25,P<0.05;高HCT组:t=3.56,P<0.05),但对所得值进行换算校正后,其结果与IMMAGE 800所得结果一致(低HCT组t=1.53,P>0.05;高HCT组t=1.78,P>0.05)。结论 HCT超出正常范围的标本做全血CRP检测时,结果经校正处理后,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末梢血全血和静脉血血清样本降钙素原(PCT)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末梢血全血PCT检测结果应用于临床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3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疑似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集末梢血、静脉血行PCT检测,通过直接比较、计算结果相对偏差等方法判断两种类型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末梢血全血、静脉血血清等两种类型标本之间PC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末梢血全血PCT检测结果为x轴,静脉血血清PCT检测结果为y轴,两者之间回归方程为y=0.834x+0.301,相关系数r=0.995 0(P0.05)。在0.5ng/mL和2.0ng/mL两个医学决定水平处,末梢血、静脉血两种类型样本之间PCT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100.0%和98.0%。结论末梢血全血、静脉血血清之间PCT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末梢血样本检测PCT可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吴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8):2148-2149
目的探讨采集血标本后放置不同时间对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上机检测的影响。方法对135例患者采集末梢全血,138例患者采集静脉全血,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管混匀抗凝,然后分别放置0、10、30min后在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记录对比3个时间测定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末梢全血患者的0、10min的结果与30min的结果比较(白细胞数升高,血小板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全血患者的0、10min的结果与30min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高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的准确性,血标本采集后最好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上机检测,尤其是末梢全血应采集放置10min后检测,建议最好用静脉血代替末梢全血检测患者血常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同类型标本血糖水平的差异。方法收集2017年2-5月于南京市栖霞区妇幼保健院就诊患者及体检者的末梢血及静脉血标本104例。比较罗氏血糖仪检测的末梢血(末梢血POCT组)、静脉全血(全血POCT组)、静脉血浆(血浆POCT组)、静脉血清(血清POCT组)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的静脉血浆(血浆生化仪组)、静脉血清(血清生化仪组)的血糖水平;验证罗氏血糖仪的精密度及线性范围。结果3台罗氏血糖仪的批内CV和批间CV均小于7.5%,符合判定标准。罗氏血糖仪检测的静脉全血血糖水平在1.1~24.4 mmol/L呈线性,R 2>0.95;静脉血清血糖水平在0.6~25.3 mmol/L呈线性,R 2>0.95,均符合线性要求。血糖水平<6 mmol/L的检测结果中,全血POCT组血糖水平低于其余各组(P<0.05);血糖水平为6~10 mmol/L的检测结果中,全血POCT组血糖水平低于血浆POCT组、血清POCT组、血浆生化仪组及血清生化仪组(P<0.05)。各组检测的血糖水平两两之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0.99,P<0.05)。结论罗氏血糖仪检测精密度高,具有良好的线性,末梢血、静脉血浆、静脉血清等标本在血糖仪上的检测结果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罗氏血糖仪检测静脉全血时需进行一定程度的校正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方法 分别检测该院近期健康体检者末梢血和静脉血,对2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共采集100例末梢血液标本(末梢血组)和100例静脉血液标本(静脉血组),末梢血组标本白细胞(WBC)计数、血红蛋白(Hb)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大于静脉血组中,末梢血组标本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压积(HCT)、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计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均小于静脉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MC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血和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差异显著,静脉血各计数值能准确反映血常规变化,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POCT)测定患者血糖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结果的差异。方法应用POCT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糖尿病患者40例的空腹、餐后末梢血、静脉血清及抗凝全血进行检测。结果 40例患者空腹、餐后末梢血、静脉全血、抗凝血清分别用POCT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采用POCT血糖仪进行检测结果最低,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最高。结论 POCT血糖仪最好用于空腹末梢血血糖的监测或血糖过筛实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那种方式采集的血更适合用来做血常规检测。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11月在该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志愿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规程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检验。检测项目为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分别对两组样本进行重复性验证,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并对静脉血进行不同时间段的检测,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检测发现,末梢血检测重复性不如静脉血。静脉血和末梢血的WBC、RBC、HGB及PLT的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后3h内,静脉血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h后,PLT值则出现明显下降(P〈0.05),WBC、RBC、HGB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液检验的结果存在差异且末梢血没有静脉血稳定,建议临床上还是应该尽量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快速手指血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75例细菌感染和52例病毒感染患儿手指血全血及静脉血血浆hs-CRP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患儿全血与血浆hs-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低、中及高值组血浆与指血hs-CRP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指血标本可替代血浆标本用于hs-CRP检测,是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快速、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 ABX‐MICROS‐6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患者静脉血与末梢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区别.方法应用 ABX‐MICROS‐6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60例患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标本的血常规.结果同一患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X‐MICROS‐6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结果存在差异,需对末梢血血常规结果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为血常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对本院门诊与住院儿科80例患者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用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比较分析静脉血和末梢血的差异;比较得到静脉血和末梢血8种指标的变异系数(CV值)。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显示,两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的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末梢血各参数的变异系数(CV)值大于静脉血。结论学龄前儿童测定血常规时选用乙二胺四乙酸盐加以抗凝的静脉血为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葡萄糖氧化酶法与血糖仪法测定静脉血或末梢血血糖值的结果,为即时检验(POCT)提供质量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35例患者,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静脉血浆的血糖值,用血糖仪法检测静脉血及末梢血中的血糖值。结果血糖仪法所检测静脉血、末梢血中的血糖值均低于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静脉血浆的血糖值,氧化酶法血浆血糖值与POCT法检测末梢血的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OCT法检测静脉血的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值与酶法血浆血糖值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BX-MICROS-6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患者静脉血与末梢血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区别。方法应用ABX-MICROS-6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60例患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标本的血常规。结果同一患者的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X-MICROS-6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结果存在差异,需对末梢血血常规结果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5.
陈勇  王静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9):4509-4510
探讨不同采血方式对血常规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选取1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集静脉血、对照组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的检测,比较和分析两种不同采血方式的临床价值。静脉血中RBC、PLT、Hb、Hct值优于末梢血液,差异显著(P0.05);静脉血WBC值明显比末梢血低(P0.05);两组MCH、MCHC、MCV值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血比末梢血更加可靠和准确,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6.
血糖仪末梢血与静脉血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GT-1630血糖仪测定手指末梢血、静脉全血血糖与Microlab300半自动生化仪测定静脉血清血糖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门诊查血糖的患者,用日本京都GT-1630血糖仪同时测定手指末梢血及静脉全血血糖,然后静脉全血1h内离心,在生化仪上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简称GOD法)测定血清血糖。结果末梢血与静脉全血血糖以及静脉血清血糖(GOD法)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全血血糖仪法结果与GOD法静脉血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血糖结果比静脉血清血糖结果偏低,在使用GT-1630快速血糖仪检测末梢血血糖时结果须乘以校正系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照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末梢血和静脉血行血常规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及其相关指标。结果两种采血部位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静脉血的WBC、Hb、MCV、MCHC的水平明显低于末梢血(P<0.05);RBC、PLT水平明显高于末梢血(P<0.05);HCT、MCH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WBC、MCV、PLT即刻的血常规检测水平与6 h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与3 h的检测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RBC、Hb不同时间点的检测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应当按照规范在3 h内完成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末梢血及静脉法血糖检测与己糖生化分析仪血清血糖激酶法血糖检测的相关性,研究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血葡萄糖、静脉全血血糖与全自动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探讨临床血糖检测的可靠性.方法 对250例成年来自本院住院病人,年龄性别不限,用美国强生公司血糖仪测定末梢血微量法、静脉全血微量法,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静脉血己糖激酶法(VG)分别进行血糖测定,结果末梢血微量法、静脉全血微量法、VC的结果分别为(9.6±4.0)mmoL/L、(9.4±3.9)mmol/L、(11.3±4.1)mmol/L.血糖仪测定末梢血微量法、静脉全血微量法这2组结果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血糖仪结果和静脉血清(浆)在生化仪上血糖结果均有一定的差异(P<0.001),存在着方法学误差[1].结论 快速血糖仪体积小、操作简便、血糖检测速度快,而且具有需血量少、痛苦小等优点,适合用于临床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为临床新生儿血常规检验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100例,同时采集末梢血和静脉血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淋巴细胞计数(LY)、单核细胞计数(MO)、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嗜碱性粒细胞计数(BA)、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10项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末梢血与静脉血的WBC、NE、RBC、HGB、HCT和PLT 6项指标平均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Y、MO、EO、BA4项指标平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末梢血并不能完全反映循环系统血液的整体情况,因此临床遇到结果存疑时,建议进行静脉采血复查,以免造成误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血常规检验中末梢血与静脉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实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患者与100例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受检者均分为两组,即静脉血组与末梢血组。静脉血组受检者采集静脉血进行检验,末梢血组受检者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种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末梢血组与静脉血组受检者的中间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末梢血组与静脉血组受检者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不同时间点静脉血样本实行血常规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较末梢血,血常规检查抽取静脉血具有明显的优势,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且可冲服检测,为减少血常规检验受其他因素影响,血液样本尽可能在3h内检测,以此消除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