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闭塞病变(CTO)的介入治疗被认为是PCI中最大挑战之一。多个临床试验研究证明,裸金属支架(BMS)在CTO病变中的表现令人失望。药物洗脱支架(DES)作为PCI领域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技术,已有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可降低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率。但有关DES治疗更加复杂病变如CTO病变的安全性和疗效尚缺乏相关证据。此项为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旨在评价聚合物为基础的TAXUS支架治疗原发冠脉CTO的安全性和疗效。连续入选45例有症状表现的CTO患者进行非对照观察,入选仅CTO病变成功实施PCI术的患者。一级终点为随访6个月造影段内再狭窄和TLR,二级终点为随访30d及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结果显示,所有患者随访30d无MACE发生,  相似文献   

2.
约1/3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可发现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CTO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意义在于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并减少冠状动脉搭桥的需要。熟悉和掌握CTO病变介入治疗技巧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至关重要。现就CTO病变PCI术的基本和高级技巧,包括器械的选择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采用Corsair微导管和CrossBoss导管引导的正向夹层重入(ADR)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结果,验证Corsair微导管用于建立内膜下通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CTO PCI并使用Corsair微导管(Corsair组)或CrossBoss导管(CrossBoss组)引导的ADR患者141例,接受符合入选标准的CTO PCI 144例次。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CTO靶病变特征、CTO PCI术中结果、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并发症,并分析组间主要终点ADR技术成功率,次要终点导丝操控时间、PCI时间、策略使用次数、导丝用量、对比剂用量、院内MACCE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144例次CTO PCI入选本研究,Corsair组和CrossBoss组各72例次。Corsair组技术成功率(94.4%vs.77.8%,P=0.004)、ADR技术成功率(83.3%vs. 66.7%,P=0.021)均高于Cr...  相似文献   

4.
翟晓江 《山东医药》2009,49(23):56-57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性(CTO)病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30例(共142支靶血管)CTO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SCA)及PCI治疗。观察不同特征靶血管手术成功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98例(75.O%)成功完成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TCA),CTO靶血管闭塞长度≤20mm、病变角度≤45°、元或仅有微量桥侧支存在、无钙化、闭塞残端呈鼠尾状及闭塞时间≤12个月者的PCI成功率较高;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无不良心脏事件。结论经皮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CTO成功率高,且创伤小、易于压迫止血、并发症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并探讨老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特点。方法 入选1995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行PCI的CTO患者3 957例,其中老年组1452例(36.7%)。结果 老年组稳定型心绞痛比例低于非老年组,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比例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老年组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均高于非老年组(P<0.001)。老年组多支血管病变比例,左主干CTO比例,绝对性、截然闭塞(刀切状)、长度≥15mm、直径≤2.5mm及桥侧支CTO比例均高于非老年组(P<0.001)。老年组CTO靶血管成功率低于非老年组(P<0.05),完全血运重建比例也低于非老年组(P<0.001)。结论 老年CTO病变患者具有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多支病变所占比例偏高的特点,且病变程度复杂,增加了介入治疗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目前发现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CTO病变。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发展,CTO-PCI策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冠状动脉CTO病变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该文介绍冠状动脉CTO病变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与侧支循环的关系及CTO-PCI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CrossBossTM穿透导管(以下简称CrossBos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冠状动脉闭塞型支架内再狭窄(ISR CTO)病变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接受PCI治疗的因ISR CTO病变患者(7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PCI术中应用CrossBoss(Boston Scientific,Natick,MA,USA)。将患者分为研究组(PCI术中应用CrossBoss,n=26)与对照组(PCI术中未应用CrossBoss,n=47)。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CTO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特征与PCI技术成功率、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主要终点为PCI技术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PCI技术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88.5%比83.0%,χ2 =0.393,P=0.531)。研究组PCI手术时间(66±21)min,对比剂使用剂量(103±39)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CI技术成功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总体MACE发生率在研究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4%比15.4%,χ2 =0.043,P=0.836)。结论ISR CTO病变PCI术中应用CrossBoss安全、有效,并能减少手术时间与对比剂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女性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的临床特点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月12月CTO的连续病例,按性别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冠脉造影资料、PCI成功率以及院内并发症。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年龄大[(69±7)岁vs(59±11)岁,P<0.01],住院时间长[(11±5)dvs(8±3)d,P<0.01],糖尿病,高血脂以及高血压发生率比男性多(42%vs29%,51%vs42%,54%vs41%,均P<0.05),心功能不全明显高于男性(31%vs11%,P<0.01),且CTO闭塞时间超过12个月比例明显高于男性(57%vs39%,P<0.01)。典型心绞痛表现较男性少(58%vs76%,P<0.01),男性患者多有吸烟史和饮酒史(15%vs47%,18.1%vs32%,均P<0.05)。女性患者多支病变、病变残端刀切状,闭塞端≥15 mm,病变近端及病变处钙化比例均高于男性组(42%vs20%,42%vs29%,19%vs10%,均P<0.05)。女性CTO患者行PCI术成功率低于男性组(83%vs92%,P<0.01)。女性组CTO患者术后1年无主要心脑血管事件生存率(MACCE)低于男性组(P<0.05)。结论女性CTO患者人群年龄偏大,易感因素多,病变特征比较复杂,手术成功率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长闭塞时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2007年6月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发现有CTO病变并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358例患者。分组标准:病变闭塞时间≤12个月组(135例),病变闭塞时间>12个月组(223例)。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PCI结果以及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病变闭塞时间≤12个月比较,闭塞时间>12个月组的CTO患者老年患者(≥60岁)、糖尿病患者比例高(P<0.01),女性患者、高血压患者比例也高于闭塞时间≤12个月组(P<0.05)。闭塞时间>12个月组的CTO病变绝对性闭塞比例高(P<0.01),刀切状病变、长度≥15 mm或并发桥状侧支循环形成的CTO比例也均高于闭塞时间≤12个月组(均P<0.05)。两组病变和病例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91% vs 95%, 93% vs 97%)。两组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期间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无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MACE发生率1年随访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CI治疗闭塞时间较长的CTO病变也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和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成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能否改善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合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冠心病患者症状。方法 连续性纳入2018年4月~2021年5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CI的CTO患者,并将其分为3组:LVEF≥50%组、50%>LVEF>35%组和LVEF≤35%组。收集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分别采用Rose呼吸困难量表(Rose dyspnea scale, RDS)和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 SAQ)评估患者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症状,收集手术资料,分别于1月和1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共成功纳入1 076例接受PCI的CTO患者,LVEF≤35%的患者有114例(10.6%),其既往心肌梗死病史较多,NYHA心功能Ⅲ/Ⅳ级、多支血管病变和多支CTO病变的比例较高(P<0.01)。术后1月和1年随访时,CTO合并LVEF≤35%的患者呼吸困难和心绞痛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其改善程度与其他两组相似。结论 成功PC...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临床预后。方法选择107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CTO患者,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药物保守治疗的临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O患者行PCI成功率为86.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5.6%,1年以上随访左室射血分数PCI组为(53.8±10.5)%,药物保守治疗组为(46.1±7.9)%,两组比较P=0.022;左室舒张末期内径PCI组为(52.3±9.4)mm,药物保守治疗组为(57.8±12.4)mm,两组比较P=0.037。其余临床事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TO采用PCI治疗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重构,但其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必须谨慎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疗效。 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6例CT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分析PCI成功率、双侧造影有效率、微导管使用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经桡动脉行PCI治疗,PCI成功率为72.73%(48/66);使用微导管成功率较未使用者高,双侧造影成功率较非双侧造影高(P<0.05);经桡动脉行PCI治疗术后3、6、12个月LVEF呈逐渐上升趋势,较术前升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6.06%(4/66)。 结论对CTO患者采取经桡动脉PCI治疗成功率高,术中采用微导管及双侧造影可明显提高成功率,还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最佳药物治疗(OMT)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CNKI、VIP、ChiCTR和WanFang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PCI、CABG和OMT治疗CTO病变疗效比较的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2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3.6.2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3项研究,涉及29项队列研究和4项RCT,共计21 889例患者。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概率排序第一位的是PCI(53%),第二位是CABG(47%),第三位是OMT(92%);在全因死亡(ACM)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92%),第二位是PCI(92%),第三位是OMT(100%);在血运重建(RV)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100%),PCI(50%)和OMT(50%)并列第二位;在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4.
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病变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中最具挑战性的病变。在对CTO病变的探索中,人们发现对于那些闭塞血管支配的心肌尚有存活、血管供血区域较大、病变开通成功率高、风险性小的CTO病变,血运重建有助于带来相应的临床获益,如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减少心绞痛的发生等。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4岁,因反复胸闷痛3月于2008年5月21日入院,5月23日冠状动脉造影示:右冠状动脉近中段严重扭曲,右冠状动脉中段全闭,前降支及回旋支严重病变,建议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但家属要求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故决定行右冠状动脉中段PCI。患者右冠状动脉严重扭曲,为慢性闭塞病变(CTO),闭塞段较长,属PCI不易成功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成功对2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05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共70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中84例(12%)为CTO患者。按照CTO病变成功开通组(开通组)或未成功开通组(未开通组)分层观察患者2年生存率。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MACE包括心肌梗死、紧急血运重建、卒中或死亡。结果: 未开通组先前进行血运重建治疗的患者比例显著大于开通组(PCI分别为36% vs. 21%,P〈0.01),两组的其他基线特征相似。术中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夹层)在未开通组患者中更常见(分别为30.8% vs. 10.3%;P〈0.05),但没有影响院内MACE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和2%,P〉0.05)。开通组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开通组(96% vs. 83%,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成功为死亡概率的独立预测因子(HR:0.32,95% CI:0.18-0.58,P〈0.01)。结论:CTO病变PCI术后开通组的2年生存率较未开通组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 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oronary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以此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CTO病变行PCI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01月至12月住院经冠脉造影检查证实冠状动脉慢性闭塞并行PCI治疗的患者232例,按年龄分组,对比分析老年组[年龄≥60岁,平均(66.6±5.4岁]108例及中青年组[年龄<60岁,平均(51.3±6.3)岁]124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特点、闭塞血管开通率、围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老年组患者冠心病家族史比例低于中青年组,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中青年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闭塞病变血管支数及部位、平均造影剂用量、手术时间、应用导丝数量及球囊数量、支架植入数、闭塞病变开通率、随访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CTO病变行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和中青年CTO患者相当,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老年冠心病患者CTO病变的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经验总结探讨开通CTO对于患者临床症状、左室功能、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心内科病房住院接受冠脉造影、其中至少1支冠脉主支血管为CTO并接受PCI的患者,根据PCI手术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应用正向导丝技术处理病变。出院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的终点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中风、再次PCI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34名入选患者,CTO介入治疗成功316名,失败118名。PCI失败组患者既往接受PCI手术(P<0.01)或CABG术(P<0.01)显著高于PCI成功组,高龄和吸烟比例也显著高于PCI成功组。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病、高血脂、陈旧心梗及糖尿病等病史和心功能方面没有显著差别。PCI失败组两支CTO病变以及多支血管病变比率均显著高于PCI成功组患者(均P<0.01)。术后1年两组患者在死亡、心梗、中风和再次PCI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失败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高(P<0.01),介入术后进行择期CABG手术比例高于成功组患者(P<0.01)。结论: 开通CTO可显著降低患者心绞痛和CABG手术率,而死亡、心梗、中风和再次PCI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对残端模糊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手术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湘潭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断的84例残端模糊的CTO病变患者。根据是否使用IVUS指导导丝穿刺CTO病变近端纤维帽,将患者分为IVUS组(n=48)和造影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CTO病变特点、PCI手术疗效及手术特点。结果:IVUS组的总体手术成功率(93.75%对66.67%)、导丝直接正向通过CTO病变成功率(60.42%对36.11%)均明显高于造影组(P均0.05)。导丝直接正向成功通过CTO病变的患者中,IVUS组使用的导丝数量明显少于造影组[(1.57±0.51)条对(2.54±0.66)条,P0.05]。所有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靶病变血管重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严重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IVUS指导导丝穿刺残端模糊的CTO病变能提高手术总体成功率及导丝直接正向通过CTO病变成功率,减少导丝在直接正向通过CTO病变中的使用数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影响介入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6例经PCI治疗的CTO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TO患者行PCI治疗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CTO患者PCI的成功率为80%。术中并发症7.7%,分别是冠状动脉穿孔8例,心包压塞5例,支架血栓形成4例,严重心律失常(房扑、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22例,手术相关心绞痛6例。影响PCI治疗成功的患者自身因素有年龄(P=0.034)、高血压史(P=0.041)、糖尿病史(P=0.032)、发病至治疗的时间(P=0.008);病变相关因素有冠脉闭塞部位(P0.05)、冠脉分支迂曲程度(P=0.015)、闭塞血管远端缺如(P=0.044)及合并钙化(P=0.007)。结论:CTO患者进行PCI治疗的效果良好。患者的个人病史、病变特点及治疗是否及时是决定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