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与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治疗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8-01间郏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6例难治性PCOS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3例。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B超组行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比较2组手术前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水平。随访1 a,观察2组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术后2组血清LH、T水平均显著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 a,2组排卵率、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治疗难治性PCOS的效果与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相同,是治疗难治性PCOS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阴道小卵泡穿刺术治疗耐克罗米芬(CC)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育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1例耐CC的PCOS不育患者,于月经净后3~7 d,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抽吸两侧卵巢内小卵泡。观察术后的月经变化、两侧卵巢窦卵泡数及性激素水平。结果穿刺后1例行未成熟卵体外培养后妊娠,2例术后8周内妊娠,其余患者月经周期有不同程度的缩短,术后血黄体生成素和睾酮水平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而两侧卵巢的窦卵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于耐CC的PCOS不育患者,单次经阴道小卵泡穿刺术能改善异常的内分泌,缩短月经周期,降低窦卵泡数,自然恢复排卵并妊娠。该手术操作简便、经济、无需住院,还可结合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由于复杂的内分泌环境使其对各种促性腺激素的反应不敏感,需要较大剂量促卵泡成熟而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卵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达到25%~30%,可避免OHSS。未妊娠者经阴道未成熟卵泡穿刺术(transvaginal immature follicle puncture,TV—IMFP)治疗可以减少卵巢的小卵泡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效果。方法46例PCOS不育患者分为两组,A组(n=21)行B超引导卵泡穿刺术,B组(n=25)卵泡穿刺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穿刺术前后血内分泌水平和卵巢窦卵泡数变化及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内分泌水平和妊娠率。结果穿刺术前后比较,两组两侧卵巢的窦卵泡数均显著减少(P〈0.01);A组血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水平有所下降,B组LH和T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穿刺术后3个月,两组空腹胰岛素(FINS)、LH和T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率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B超引导下经阴道卵泡穿刺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能更有效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和经阴道穿刺抽吸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IVF-ET助孕治疗的9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助孕前处理不同分组:52例曾在外院接受囊肿剔除术的患者为囊肿剔除组,46例促排卵前行经阴道行囊肿穿刺抽吸术的患者为穿刺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就诊因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的55例患者为参照组。比较不同手术组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以及与本中心一般IVF患者的临床结局差异。结果穿刺组窦卵泡数显著低于参照组[(10.41±4.69)vs.(13.68±7.78)个](P0.05)。囊肿剔除组和穿刺组的HCG日E_2水平[分别为(15 746.24±7 821.86)、(16 704.57±7 860.99)pmol/L]显著低于参照组[(21 082.45±10 316.09)pmol/L](P0.05)。囊肿剔除组和穿刺组的获卵数[分别为(11.37±5.98)、(10.84±6.01)个]显著低于参照组[(14.05±7.27)个](P0.05),但3组间双原核(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穿刺组的临床妊娠率(39.13%)呈低于囊肿剔除组(53.85%)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的IVF-ET临床结局与本中心一般IVF妊娠结局相似。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剔除术和穿刺术各有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种有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育的方法。方法对12例PCOS患者15个周期采用促性腺激素刺激卵泡发育,配合经阴道B超下卵泡穿刺术释放卵母卵泡,再行人工授精。结果15个周期中妊娠4例,妊娠率为27%;治疗后第2次月经周期中1例自然妊娠,其他病例在3个月内月经恢复正常,但之后5例月经周期延长,2例复发闭经;患者血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值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卵泡穿刺结合人工授精,能迅速阻断PCOS的病理环节,具有创伤较小、疗效确切、简便等优点,可作为治疗PCOS不育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B超应用于临床真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别行腹部B超与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诊断效果。结果 90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为异位妊娠,胚胎存活完整者为44例、输卵管流产者42例、输卵管破裂者4例。经阴道B超检查诊断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宫颈妊娠、子宫角部妊娠及残角子宫妊娠符合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P0.05。经阴道B超检查在假孕囊、胚芽、附件包块、原始心管搏动及盆腔积液检出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阴道B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效果较经腹部B超检查更具有优势,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卵巢妊娠的临床特征、有效诊治手段、相关发病机制以及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可能发生卵巢妊娠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2011~2016年期间确诊的40例卵巢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分成两个时间段(2011~2013年与2014~2016年)观察其时间趋势。结果 2014~2016年相对于2011~2013年,卵巢妊娠在异位妊娠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2.14%vs.1.03%,P0.05);6年间共有4例卵巢妊娠发生于ART助孕患者,且全部集中在2014~2016年阶段;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90.0%)、停经(47.5%)、阴道出血(25.0%);开腹治疗患者的住院天数[(9.5±2.1)d]显著长于腹腔镜治疗者[(5.2±1.9)](P0.05)。结论卵巢妊娠在异位妊娠中的占比近年来有增高的趋势,ART的普及或许是其一个特别因素;腹腔镜是其快速有效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经腹部超声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的异位妊娠患者,改为经阴道检查。分析包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回声,血流以及子宫内膜情况。结果 25例患者中,21例经阴道超声确诊,诊断率88%。其中18例输卵管妊娠,1例宫颈妊娠,2例子宫瘢痕处妊娠。1例卵巢妊娠误诊为输卵管妊娠,3例漏诊。结论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有很好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0.
警惕IVF-ET后宫内外同时妊娠(HP)的发生,及时诊断和处理异位妊娠,可以不影响宫内妊娠的预后。HP合并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情况容易漏诊和误诊,临床上一定要提高警惕。要时刻谨记急诊分诊标准,适时合理地对患者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阴道改良小卵泡穿刺抽吸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育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诊断为PCOS不育患者98例,按照是否进行小卵泡穿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妊娠及流产情况及研究组穿刺前后血清激素的变化。结果研究组OHSS发生率为4.09%,无流产发生;对照组OHSS及流产的发生率为16.32%,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LH(4.84±0.67)U/L、LH/FSH(0.93±0.26)、T(1.70±0.39)nmol/L及基础卵泡数(30.12±5.96)个均低于术前LH(8.89±1.67)U/L、LH/FsH(1.72±0.48)、T(2.12±0.59)nmol/L及基础卵泡数(35.22±6.52)个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间妊娠率无差异。结论B超引导下经阴道改良小卵泡穿刺抽吸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能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状况,减少卵巢基础窦卵泡数目,减少其后促排卵周期中OHSS发生率,降低流产率。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无排卵性不孕的原因.如果在常规诱导排卵的方法失败后,可采用辅助生育技术.而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是一种有效、经济、简便而且没有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治疗价值。方法对51例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行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单极电凝打孔,直径一般为2-4 mm,深度4-6 mm,两孔间隔约10 mm。手术前后监测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术后监测排卵情况并观察妊娠率。结果术后1个月血清FSH升高,LH、LH/FSH、T下降(P〈0.05)。术后自然排卵率84.3%(43/51),术后2年内妊娠39例,术后累积妊娠率76.5%(39/51)。结论腹腔镜卵巢打孔术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案,并且创伤小,术后粘连少,多胎妊娠率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卵泡发育时间段卵泡抽吸术对多囊卵巢患者的影响。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符合PCOS诊断标准的不孕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分别在卵泡发育期和卵泡成熟期穿刺抽吸卵泡。B超监测排卵后指导同房,观察未孕患者穿刺前及第1次穿刺后促黄体生成激素、卵泡刺激素、睾酮、窦卵泡数目;观察两组患者妊娠率,卵巢过激发生率、流产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用量。结果 1组患者多胎妊娠率较2组显著增高(P〈0.05);流产率、OHSS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1、2组未孕患者穿刺前较第一次穿刺后LH、T水平显著下降(P〈0.05);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组未孕患者第1次穿刺后较穿刺前窦卵泡数目显著减少(P〈0.05)。结论卵泡穿刺术可提高降低患者LH和T水平,减少窦卵泡数目,减少OHSS的发生率,临床可根据患者对促排卵药物的敏感性、卵巢被膜的厚度等选择着合适的时间进行穿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VM)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51例IVF长方案超排卵过程中出现OHSS早期征象时,充分知情后按患者意愿分成两组,实验组为即刻停药并于当天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6h后取卵,改行卵母细胞IVM治疗的21个周期;对照组为继续按常规治疗的30个周期。比较两组促性腺激素(Gn)用药天数、用药量、受精率、周期取消率、临床妊娠率及OHSS发生率。结果两组年龄、不育年限、基础内分泌、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实验组的卵泡刺激素(FSH)总用量、FSH用药天数、获卵数、OHSS(中、重度)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实验组周期ET取消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IVF周期超排卵中,当出现OHSS早期征象时改行卵母细胞IVM可显著减少促排卵药物的使用量,降低OHSS的发生风险及周期移植取消率,同时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8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腹腔镜卵巢打孔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4例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100%。手术时间平均(24.7±4.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4±2.4)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27.1±2.9)h,体温恢复时间平均(1.5±0.4)d,血象恢复时间平均(3±0.9)d。平均住院(4.5±0.41)d。术后随访1年,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内妊娠39例,半年内妊娠13例,一年内妊娠7例。74例有排卵,76例月经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操作简单,具有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术后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避免了输卵管因术后粘连导致的机械性不孕及药物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引起的多胎妊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并发症;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中常见的具有潜在危险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其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患者的内分泌状况、治疗方案、所用的促排卵药物剂量、种类以及是否妊娠密切相关。目前OHSS发病机制不明,临床上以预防为主。预防措施分为两级:初级预防为确定OHSS的高危人群,制定个体化促排方案,减少促性腺激素(Gn)用量等;次级预防是促排卵过程中调整方案以降低OHSS发病率。本文就降调节促排卵方案中高危OHSS患者的预防策略进行阐述,主要包括HCG诱导排卵策略的合理选择、全胚冷冻、Coasting、重组黄体生成素(rLH)诱导排卵;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诱导排卵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总体而言,针对OHSS高危患者,应制定个体化、不同环节、多种措施来预防OH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女性常见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发生率近10%。表现为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及超声显示卵巢的多囊改变。多数患者伴有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表现为高血压、高血脂、肥胖、胰岛素抵抗及糖耐量异常。  相似文献   

19.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ART)中药物刺激卵巢方案常见的严重医源性并发症。通过探讨其发病机制、妊娠结局和预防方案,进一步探索如何平衡控制性促排卵、患者身心健康、妊娠结局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找到既不损害妊娠结局又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最佳药物刺激卵巢方案。  相似文献   

20.
输卵管妊娠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和适应证的选择。方法3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左侧12例,右侧17例,子宫峡部瘢痕妊娠1例,未破裂26例,有出血倾向4例,血GHCG均高于正常值(51IU/L),B超均探及不均质软组织团块,孕囊大小平均2.80cm×2.16cm。采用Seldinger技术,超选择性患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经导管注入氨甲蝶呤(MTX)和5氟尿嘧啶(5-Fu)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术后定期检测血清β-HCG,盆腔B超,3个月后行输卵管造影,明确输卯管通畅与否。结果子宫动脉输卵管支增粗100%(30例),宫旁类圆形绒毛血管染色占90%(27例)。介入手术全部成功,术后终止妊娠28例,治愈率93.33%,血β-HCG下降至正常平均时间(16.5±8.6)天,月经恢复正常平均时间(33.6±8.9)天;2例失败患者术前血GHCG均高于9000 IU/L,均有宫外孕手术史,患侧子宫动脉造影见卵巢动脉参与供血,7例有生育要求者3个月后行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检查通畅率100%,2例宫腔内怀孕。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输卵管妊娠能终止妊娠,预防控制出血,保存患者的生育能力,扩大保守治疗的适应证。盆腔手术史、血β-HCG水平高(〉9000IU/I.)对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选择治疗时要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