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乡市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特征及其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新乡市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规律及其流行病学状况,为采取科学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以乡(镇)为单位对居民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并对发现的水源性高碘乡(镇)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检测水样2 625份,范围在2.0~963.8μg/L,水碘值在150μg/L以上的占45%;高碘水源呈片状分布,乡与乡、县与县连在一起,高碘地区与非高碘地区并存。8~12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536.8μg/L,甲状腺肿大率为4.2%。结论新乡市黄河冲积平原3个县所辖的23个乡(镇)为水源性高碘地区。  相似文献   

2.
鲁西北平原高碘地区分布特征及碘盐覆盖率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山东省西北地区水源性高碘地区分布和居民食用盐现状,为调整碘盐供应区域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每个被调查县(市、区)乡镇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不同方位各抽取5个村庄,每个村庄采集饮用水样2份检测饮水含碘量,采集5户居民家中食用盐样检测盐碘,调查饮水类型及水井深度。结果共调查了3个市的21个县(市、区)的279个乡镇,共采集检测居民饮水样本2852份,水碘中位数为125.40μg/L(0.50~1820.03μg/L);居民户碘盐覆盖率为95.1%;在279个乡镇中有121个是高碘地区(病区),受累人口516.69万。其水碘中位数为235.86μg/L(150.05~1820.03μg/L),碘盐覆盖率96.0%。高碘地区全部处于黄河以北黄河冲积平原,呈片状分布,与河南、河北的高碘地区相连成片。西南部地区的高碘水几乎都是浅层,西北部的高碘水则以深层居多。高碘水的含碘量与水井深度呈正相关。结论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存在既有浅井高碘水又有深井高碘水的独特现象,有121个高碘地区,碘盐覆盖率96.0%。这些地区应停供碘盐,开展健康教育、水碘和碘盐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沧州市水源性高碘的分布及高碘对人体的危害,为划定高碘地区或病区并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沧州市所辖的18个县(市、区)中,以乡(镇)为单位,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选取5个村,测定每个村的饮用水碘含量,采样数量依水源数而定。在确定的高碘乡中随机抽取10个乡,对乡中心小学200名8~10岁学生进行甲状腺触诊,并采集其中100名学生的即时尿样测定其碘含量。结果180个乡中水碘中位数高于150μg/L的乡(镇)有64个,占总乡数的35.6%,分布于沧州市12个县(市、区),高碘受威胁人口数为1 978 590。触诊检查了10个乡2 082名8~10岁学生甲状腺,甲状腺肿大率为9.46%。10个乡学生尿碘中位数范围为249.2~1 294.2μg/L。结论沧州市高碘分布广泛,应在高碘地区停止碘盐供应或寻找适碘水源以减少高碘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正1999-2006年,河南省在黄河冲积平原地带陆续发现了20个县(区)为水源性高碘地区[1-2]。为保护水源性高碘地区居民的健康,2008年开始在水源性高碘地区停供碘盐[3]。2016年国家制定了新的水源性高碘地区标准(水碘中位数100 μg/L)。根据2017年河南省水碘监测结果,安阳市、鹤壁市、焦作市、开封市、漯河市、濮阳市、三门峡市、商丘市、新乡市、信阳市、许昌市、周口市、驻马店市、郑州市14个省辖市的64个县7 791个行政村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山东省高碘水源分布和儿童甲状腺肿流行情况,探讨高碘对人体的危害.方法 在山东省郓城、嘉祥、东昌府3个县(区)的每个乡(镇)各抽取5个自然村,采集饮用水样检测含碘量,水碘测定采用砷铈氧化还原法.在饮水含碘量为150~300μg/L的13个乡(镇),每个乡分别选200名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触诊检查,从中选100例做尿碘检查,尿碘检测采用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再从100例中选50例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结果 3个县(区)均有高水碘乡(镇)存在,全部56个乡(镇)中,水碘超过150μg/L的乡(镇)有30个,其中水碘为150~300μg/L的乡(镇)有17个.在13个高碘调查乡(镇)中,有11个乡(镇)尿碘中位数超过400μg/L,其中3个已超过800μg/L;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有11个乡镇>5%,B超法有9个乡镇>5%,4个乡镇<5%.结论 黄河下游山东省境内存在着水源性高碘地区和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病区,表明水源性高碘对这一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应采取积极措施对这一地方性疾病进行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12年来非碘盐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处黄土高原,全省11个市(地)119个县(市、区),有4/5属于丘陵、山地。由于地质演化和积年累月的雨水冲刷,碘元素大多富聚在一些小型盆地,形成一些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但是,山西省是一个历史上的IDD重病区,1994年全省IDD普查结果表明:全省有91个县(市、区),779个乡(镇)为IDD病区,克汀病患者3733人,患病率0.6%.儿童甲肿率为17.2%。  相似文献   

7.
全国高水碘地区地理分布及高碘地区水碘等值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查清全国高水碘地区的分布状况,制作高碘地区水碘等值线图。方法在全国11个省份的129个疑似高碘县范围内,以乡为单位检测井水含碘量;采用公共卫生地理信息系统(PHGIS)软件,制作高碘地区分布地图和水碘等值线图。结果在11个省份的129个县发现有高碘饮水井,其中96个县有水碘中位数为150.300μg/L的乡,64个县有水碘中位数〉300μg/L的乡。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天津和北京7个省市的高碘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泛滥地区;山西省的高水碘地区分布在晋中盆地和大同盆地。结论全国高水碘地区的分布基本上呈片状,在片状的分布中存在小片状或灶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河北省居民饮用水高碘水源地理分布,划定河北省高碘区域.方法 在河北省11个市的173个县(市、区)中,以乡(镇)为单位,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选取5个村,当每个村的水源数量超过5个时,再按东、西、南、北、中各采1份水样;当水源数量少于5个时,采集全部水样;如遇集中供水,每村仅采1份水样.水碘测定采用砷铈接触法.结果 全省共调查了2049个乡(镇),检测水样19 352份,查出高碘乡172个.水碘范围为0.1~2840.4μg/L,其中水碘中位数<150.0 μg/L的水样为18 358份,占94.86%;150.0~<300.0μg/L的水样为565份,占2.92%;≥300.μg/L的水样为429份,占2.22%.水碘中位数150.0~<300.0μg/L的乡(镇)110个,≥300.0 μg/L的乡(镇)62个.高碘乡分布在河北省6个市的33个县中,涉及人口5 854 960人.沧州市高碘水源大多为深井水,井深与水碘量呈正相关(r=0.430,P<0.01).邯郸、邢台、衡水市多为浅井水,井深与水碘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60、-0.119、-0.121,P>0.05).结论 河北省6个市有高碘水源,主要集中于邯郸、邢台、衡水和沧州市.高碘水源所在地均处于地势低平地区,水源全部是地下水,高碘乡(镇)多数呈片状,少数以点状分布.  相似文献   

9.
沧州市水源性高碘病情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市水源性高碘的分布及危害情况,为今后我市高碘地甲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依照《河北省水碘分布调查实施方案》要求,按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开展调查。结果全市18个县共采水样919份,碘含量在0.15~2840.4μg/L之间,有21个乡(镇)水碘中位数在150~300μg/L之间,属于高碘地区;40个乡(镇)水碘中位数〉300μg/L,属于高碘病区。水碘含量与尿碘中位数之间有正相关关系,水碘含量越高,尿碘值亦越高。调查10个县20个乡(镇)8~10岁儿童4142名,发现甲状腺肿大273人,平均甲肿率6.59%。水碘含量与甲肿率之间有正相关关系,水碘含量越高,甲肿率亦越高。结论我市是高水碘危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做好水源性高碘的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是全国地方病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病区广,病情重,危害大。据流行病学调查,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高碘甲状腺肿以及地方性砷中毒等地方病,分布在全省17个市、120多个县(市、区),受威胁人口达7000多万,占全省总人口的70%以上。这些地方病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严重危害着病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病区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缺碘缺锰环境与软骨发育障碍的病因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克孜勒河流域环境某些微量元素的调查,结果表明:饮用河水中I、Mn、Cu、Zn、Fe、Ba微量元素含量偏低;Sr、Co、Cr比较高。其中锰低于国家饮水标准25倍。在地方性甲状腺肿严重流行区,发现软骨发育障碍患者16例,患者无明显智力障碍,平均身高1.25水,其中8例1.1米。头大面宽,四肢粗短,尤以小腿粗短弯曲更显著。骨骼X线片显示:肱、股、尺、桡、胫、腓、指、趾骨粗短,骨端膨大,骨质疏松,皮质变薄,骨干内曲侧皮质增厚,股骨颈短,股骨头扁小,髋内翻等特征。病区土壤全锰和有效态锰含量均较非病区低。据此,作者推测软骨发育障碍的病因,主要是机体缺锰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绒猴分7次口服200mg碘油后碘的排泄率及供碘有效期。方法;以药代动力学的方法研究碘的排泄过程。结果:分次口服碘油碘的半衰期和有效期较1次性口服等剂量碘油的半衰期和有效期延长。低碘绒猴的半衰期和有效期较正常绒猴有轻度缩短。  相似文献   

13.
缺碘地区补碘后孕期和哺乳期妇女碘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了解缺碘地区食用合格碘盐后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的碘代谢状况。方法 采用酸消化砷-铈氧化还原法检测2361例孕期及1809例哺乳期妇女尿碘。结果 孕期及哺乳期尿碘中位数均>200μg/L,但是其中30.41%孕妇及38.52%哺乳期妇女尿碘值<200μg/L。结论 在全民食盐加碘后,仍有部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存在碘营养相对不足的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居民内环境碘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全省8个地区45个县市居民内环境碘水平及地甲病病情研究,认为吉林省应用碘盐防治碘缺乏病.不仅可使7~14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控制在较低水平,而且也可以使居民内环境碘水平(尿碘,甲状腺吸~(131)碘率、血清 T_3、T_4、TSH)达到正常值。由此可确认该省碘盐防治碘缺乏病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学龄儿童碘缺乏病流行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北京市自1995年实行全民食盐加碘以来的防治效果及病情现状做出评价,以确定今后北京市碘缺乏病防治对策。方法 将1995~1995年3次病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学龄儿童甲肿率及尿碘中位数均已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合格碘盐使用率略低于90%。结论 北京市已提前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为巩固目前所取得的防治效果,应坚持常规碘盐监测工作。建议修订食盐含碘量的国家标准,将生产、加工食盐  相似文献   

16.
现行碘盐浓度与高碘甲状腺肿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碘缺乏病6年监测结果的分析以及与山西省高 地区甲状腺肿对比研究,探讨全民食盐加碘后尿碘浓度的变化是否会引起高碘甲状腺肿。方法:运用山西省6年病情监测结果及高碘地区调查资料。结果:(1)碘盐中位数逐年上升并趋于稳定,基本上控制在20-60mg/kg;(2)儿童尿碘中位数逐年上升,并稳定在300-400ug/L左右;(3)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逐提年下降,从1995年10.9%下降至2000年的3.7%;(4)高碘地区甲肿率为11.1%,尿碘中位数为1111.2ug/L。结论:现行碘盐浓度以及儿童尿碘中位数在400ug/L左右不会引起高碘危害。  相似文献   

17.
东山岛居民碘营养水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海岛居民碘营养现状,为有效落实科学补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不同碘盐覆盖率地区人群,调查居民户饮用水水碘含量、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以及0~2岁婴幼儿、8~10岁儿童、成人、孕妇、哺乳期妇女的尿碘水平。结果碘盐高覆盖率组儿童、成人、哺乳期妇女、0~2岁婴幼儿尿碘水平均在适宜范围;碘盐低覆盖率组成人、哺乳期妇女的尿碘水平则低于WHO推荐值,儿童也处于WHO推荐值的下限边缘;不同碘盐覆盖率地区孕妇尿碘水平均低于WHO推荐值。结论现有的碘盐浓度下海岛居民碘营养水平是适宜的,不存在碘过量的问题,海岛同样需供应碘盐;应高度关注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并将这部分人群监测纳入常规监测范围。  相似文献   

18.
佛冈县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为了解和评价现行加碘盐浓度是否满足中度缺碘地区不同人群的碘营养需求和进一步调整碘盐浓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中度缺碘地区各选择 1个市区 (城镇 )和农村作为调查点 ,调查 8~ 10岁学生、育龄妇女、孕妇、哺乳妇女及其婴幼儿的尿碘、哺乳妇女乳汁碘含量、学生甲状腺肿和家庭食盐碘含量。结果 盐碘中位数为 2 7.5 mg/ kg,碘盐覆盖率为 97.9% ,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为 75 .5 %。人群尿碘中位数为 2 0 4.3μg/ L,8~ 10岁学生、婴幼儿、育龄妇女、哺乳妇女、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 2 86 .7、2 37.1、187.6、172 .6、12 5 .6μg/ L,不同人群间尿碘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 P <0 .0 0 1) ,婴幼儿和学生的尿碘明显高于其他 3种人群。县城哺乳妇女乳汁碘明显高于农村 ( P <0 .0 1)。结论 认为现行的加碘盐浓度足以保证 5种重点人群的碘营养需求 ,但学生和婴幼儿的碘营养水平却有偏高趋势 ,因此 ,建议将现行加碘盐浓度 ( 35± 15 ) m g/ kg下调为 ( 30± 10 )mg/ kg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集不同时段8~10岁学龄儿童尿样对群体尿碘中位数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沿海和山区地区,沿海分别于上午8:30、9:30、10:30、11:30点,下午14:30、15:30、16:30点采集学龄儿童7批次尿样;山区于上午8:30、10:30点,下午14:30、15:30点采集学龄儿童4批次尿样。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方法和ATAGO UG-α数字式折射计测定尿碘含量和尿比重。结果沿海地区学龄儿童7批次尿碘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29,P=0.000),下午任一批次群体尿碘中位数均明显高于上午任一批次;山区学龄儿童4批次尿碘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740,P=0.052);学龄儿童尿碘含量与比重均呈正相关关系,各批次相关系数在0.5-0.8之间,P=0.000。结论上、下午学龄儿童尿碘水平有所差异,建议监测方案应明确尿样采集的时间;同时应关注尿比重对个体尿碘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