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准确率的临床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官强  陈亚娟 《吉林医学》2012,(5):1033-1034
目的:比较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中的诊断准确率,探讨上述方法在肝癌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肝癌患者的肝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肝脏MRI的有关数据,比较两种成像方法在肝癌病变中的检测能力。结果:肝癌CT与MRI的影像学比较各不相同,肝脏MRI对肝癌的准确率为96.0%,明显高于CT动态增强检查的84.0%。结论:相对于肝脏增强CT,MRI在肝癌的诊断准确率都比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125-127+131
目的研究分析CT与MRI诊断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本院接受膝半月板和关节软骨损伤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膝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各48处。对48例患者实施CT与MRI诊断,且参照关节镜下具体的诊断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关节软骨诊断,其关节镜检出例数为48例,其检出率为100.00%,CT扫描诊断的准确率为83.33%,而MRI扫描诊断的准确率为91.67%,MRI扫描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扫描诊断(P0.05);CT检查与MRI检查在Ⅰ期诊断准确率、Ⅱa期诊断准确率、Ⅱb期诊断准确率、Ⅲ期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Ⅳ期诊断中,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0%(MRI扫描)和40.00%(CT扫描),MRI扫描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扫描(P0.05);在半月板诊断中,其关节镜检出例数为48例,其检出率为100.00%,CT扫描诊断的准确率为81.25%,而MRI扫描诊断的准确率为93.75%,MRI扫描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扫描(P0.05);CT检查与MRI检查在Ⅱ期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Ⅲ期诊断中,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67%(MRI扫描)和58.33%(CT扫描),MRI准确率高于CT扫描(P0.05)。结论与CT诊断相比,MRI诊断实施于Ⅲ级半月板损伤、Ⅳ期关节软骨损伤,其诊断的准确率相对较高,而使用CT与MRI诊断实施于其他分级膝半月板及关节软骨损伤,其获取的诊断准确率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和MRI在诊断腔隙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MRI扫描以及CT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情况。结果:在病灶定位中,CT检查的准确定位例数为54处,病灶定位准确率为62.1%(54/87),MRI检查的准确定位例数为84例,病灶定位准确率为96.5%(84/87),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相比,MRI检查的病灶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CT检查(P0.05)。结论:在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中,CT检查、MRI检查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MRI检查能够更为准确地检出病灶,成像的清晰度更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T增强扫描与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61例拟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计算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CT增强扫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2%、70.0%、8 5.3%。MRI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1%、80.0%、93.4%。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方面均具有较高准确性,可以充分考量患者病情与经济情况,选取适当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甲状腺结节CT及MRI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该院接受检查和治疗的8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将MRI和CT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进行比对,比较MRI和CT对甲状腺结节诊断效果。结果 8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病理学检查发现77例患者为良性,5例为恶性;82例患者CT扫描检查发现50例患者为良性结节,3例患者为恶性结节,漏诊和误诊29例,诊断符合率为64.6%(53/82),MRI对甲状腺结节检查发现61例为良性,4例恶性结节,漏诊和误诊17例,诊断符合率为79.3%(65/82),MRI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CT,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和CT在甲状腺结节临床诊断方面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应用价值,而MRI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符合率高于C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鉴别中使用核磁共振(MRI)以及CT检查的应用价值,为提升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诊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共计48例纳入到本次观察研究,全部患者均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肿瘤直径为0.50-9.14cm,直径平均值为(2.42±1.01)cm,其中均接受MRI检查以及CT检查的患者共有27例,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分析比较MRI、CT两种检查方法对此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经过分析,发现MRI检查中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有26例,诊断符合率为96.3%,CT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有21例,诊断符合率为77.8%,两种诊断准确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MRI在各种类型(结节型、弥漫型、巨块型)的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中,MRI检查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诊断准确率更高,其在肝肿瘤的临床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赵健 《大家健康》2016,(6):34-34
目的:探讨 CT 和 MRI 在诊断腔隙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 MRI 扫描以及 CT 检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情况。结果:在病灶定位中,CT 检查的准确定位例数为54处,病灶定位准确率为62.1%(54/87),MRI 检查的准确定位例数为84例,病灶定位准确率为96.5%(84/87),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相比,MRI 检查的病灶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 CT检查(P <0.05)。结论:在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中,CT 检查、MRI 检查都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MRI 检查能够更为准确地检出病灶,成像的清晰度更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16层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方法诊断小肝癌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和MRI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影像学特征,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肝癌诊断效果.方法 将64例患者按所选择CT检查或选择MRI扫描各分为CT组和MRI组,将其检查结果和手术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MRI和CT增强扫描对小肝癌诊断的准确率分别93.33%和95.65%(P>0.05).结论 16层螺旋CT...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MRI与CT在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差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展开研究,均行CT检查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RI对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游离的诊断准确率均达到100.0%,明显高于CT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总检出率为94.8%(55/58),明显高于对照组70.7%(4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在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更高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更大,但CT检查同样有其自身优点,临床可结合实际选择合适检查方法,并将两种方法积极结合,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MRI与CT两种技术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影像学进行研究,探究上述两种方式在该类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2015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来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的6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进行MRI和CT扫描检查,并作病理检查,对比分析MRI和CT扫描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用时和准确率。结果 60例SPTP患者行CT扫描检测后的检测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其检查正确率为100%,60例SPTP患者行MRI扫描检测后的检测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其检查正确率为1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扫描诊断平均所用时间为(33.2±4.7)min,而CT扫描诊断平均用时为(19.2±3.1)min,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19,P<0.05)。结论 MRI和CT扫描诊断方法用于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正诊断的准确率高;并且两种扫描方式特征性明显,CT可清楚区分囊壁钙化情况,MRI可明显查看出血情况,两者结合可帮助临床SPTP疾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陈丽娜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6):100-102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采用CT及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60个结节)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采用CT及MRI诊断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者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比较CT、MRI两种检查方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结果,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诊断准确率为58.33%,MRI诊断准确率为83.33%。两种诊断方式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为87.50%,特异性为81.82%,均明显高于CT(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查,MRI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更高,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与MRI在小肝癌病理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差异。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的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比较其动态增强CT扫描、MRI扫描资料,分析动态增强CT和MRI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研究小肝癌患者38例,经增强CT和MRI诊断,动脉期、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病灶的显示率分别为90%、70%和80%。结论增强CT扫描和MRI在小肝癌的诊断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临床上可联合应用两种方法对小肝癌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MRI用于病毒性脑炎诊断中,对其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9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先对其实施CT检查,再采用MR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进行评价。结果 MRI诊断病毒性脑炎准确率为94.87%,与CT76.92%相比,MRI疾病诊断准确率相对更高(P0.05);MRI诊断病毒性脑炎误诊率为2.56%,与CT17.95%相比,MRI相对更低(P0.05);MRI漏诊率为2.56%,与CT漏诊率5.13%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MRI用于病毒性脑炎中诊断价值较高,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可降低误诊率与漏诊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依据,保障患者健康,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诊断肝癌准确率方面的对比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肝癌患者62例作为样本,以31例为一组,将其分为CT组与MRI组两个组别。CT组采用肝脏增强CT检查,MRI组采用肝脏MRI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肝内病灶、肝外病灶查出数,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准确情况。结果:MRI组31例患者,检查发现肝内病灶(3.00±0.16)个,30例检查准确,准确率96.77%。与CT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肝外病灶查出数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肝脏CT而言,肝脏MRI用于肝癌的诊断,可发现更多的肝内病灶,诊断准确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将其应用到肝癌的临床诊断过程中,使肝癌患者可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家碧 《求医问药》2014,(21):51-52
目的:对比分析用CT检查和MRI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性。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100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被确诊患有鼻咽癌。我院使用CT检查和MRI检查对这100例患者的鼻咽部和颅底部进行扫描,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从鼻咽部进行扫描时,用CT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率为50%,用MRI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率为80%。在从颅底部进行扫描时,用CT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率为30%,用MRI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率为78%。无论是从鼻咽部进行扫描还是从颅底部进行扫描,用MRI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检查,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进行CT检查相比,用MRI检查诊断鼻咽癌的准确率更高。因此,进行MRI检查可作为临床上筛查鼻咽癌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青松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9):1678-167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与MRI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登封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并行CT与MRI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 72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检出96枚病灶,各型病灶数量及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和MRI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和MRI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病灶扫描多呈高-等-等、高-低-低、高-等-低信号,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快进快出"。CT和MRI显示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病灶包膜特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诊断效能方面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肝脏增强CT扫描与肝脏MRI检查诊断的准确对比。方法选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肝癌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经彩色超声实施初步筛选,确诊为小型或者中型的病变之后,再实施肝脏CT增强扫描与肝脏MRI筛查,两种检查方式需要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肝脏MRI检查的诊断准确度要显著高于肝脏增强CT扫描检查诊断,两者之间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诊断当中,肝脏MRI检查的诊断准确度要高于增强CT扫描检查,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及CT对评估胰腺癌术前分期及可切除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4月36例胰腺癌患者的MR及CT的表现。结果 MR对胰腺癌术前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8.7%,而CT对胰腺癌术前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4.6%,MR及CT两种检查方法比较胰腺癌各期术前分期总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及CT在临床上对于评估胰腺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高,为胰腺癌的切除性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在胰腺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中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进行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CT、MRI对肿瘤残存和病灶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TACE治疗后分别采用CT诊断和MRI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肿瘤残存和病灶稳定性的诊断价值。结果:CT诊断的敏感性为64.7%,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76%;MRI诊断的敏感性为94.1%,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96%,MRI诊断肿瘤残存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诊断(P<0.05)。结论:MRI对进行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后的肿瘤残存和病灶稳定性情况的诊断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准确率高的特点,对原发性肝癌TACE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硬化伴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且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肝硬化肝癌的34例(44个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MRI及CT多期动态扫描,且影像学资料完整,比较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硬化伴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组34例患者共44个病灶,CT共确诊病灶39个,诊断准确率为88.64%;MRI确诊病灶40个,诊断准确率为90.91%,MRI诊断准确率稍高于CT,但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无明显放射损伤,可多角度、多方位显示病变,扫描时间短,分辨率高,其对小肝癌诊断敏感度更高,定性准确度稍高于CT,且对肝癌血供及包膜强化特点显示较好,可作为肝硬化伴肝癌的首选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