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全麻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IH)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于本院行全麻手术的82例老年患者,分析其发生IH的危险因素。结果 82例老年全麻手术患者中发生IH 32例(39.02%),未发生IH 50例(60.98%);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低体温组相比,低体温组年龄≥70岁、开腹手术、麻醉时间≥2 h、体质量指数<24 kg/m2、术中输液量≥1L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分级、性别、术中失血量、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β=1.194,OR=3.300,95%CI=1.292~8.427)、开腹手术(β=1.018,OR=2.769,95%CI=1.071~7.155)、麻醉时间≥2 h(β=1.371,OR=3.938,95%CI=1.190~13.024)、体质量指数<24 kg/m2(β=1.340,OR=3.818,95%CI=1.439~10.130)、术中输液量≥1 L(...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年龄≥80岁卵巢癌妇女与年龄<80岁卵巢癌妇女进行首次外科手术的特点及短期结局。方法:选取1990—2000年州内所有医院出院数据库中接受首次手术的卵巢癌妇女。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比较年龄≥80岁及年龄<80岁的妇女人口统计学特征及短期结局的差异。结果:共选取了2471例患者,年龄≥80岁的妇女占总病例的7.0%(n=168)。与较年轻的患者相比,在大学医院常于急诊情况下将年龄≥80岁患者收入院(25.6%vs14.9%,P<0.0003),且接受手术的可能性较低(6.6%vs18.6%,P=0.001)。年龄≥80岁的卵巢癌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中位数为10d与7d,P<0.0001…  相似文献   

3.
背景:对老年人的重要次级预防治疗处方可能存在某种年龄偏倚。目的:评估因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住院的超老龄患者的心血管预防药物处方模式。方法:对加利福尼亚急性卒中原型登记中心年龄≥80岁和年龄<80岁的受试者进行比较,以评估年龄对出院时接受次级预防药物的影响。用于研究的预先指定的次级预防药物分为抗血栓药、降血脂药和抗高血压药。结果:总体而言,在研究期间,有260例年龄≥80岁和534例年龄<80岁的患者因卒中或TIA住院治疗。与年龄<80岁的患者相比,年龄≥80岁的患者接受抗血栓药物(P=0.002)和降血脂药物(P=0.005)治疗的可能性较…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偏头痛和慢性每日头痛(CDH)的发作,将其归纳可分为4组,包括:①头痛健康咨询;②药物治疗和替代治疗;③一般方案(急性和预防性);④社会支持。目的:本试验旨在比较偏头痛(M O)、先兆性偏头痛(M A)和CD H患者在过去12个月的偏头痛治疗情况。设计:向887例偏头痛行动协会成员邮寄调查问卷,回复率为60.5%(n=537),对其中438份问卷进行分析。根据国际头痛协会(IH S)诊断标准,对M O(n=117)和M A(n=239)患者进行分级,每月头痛发作≥15d的患者确诊为CD H(n=82)。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检验、方差分析(A NO VA…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入住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的12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进展为急性脑梗死分为急性脑梗死(n=41)和非急性脑梗死组(n=79),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对影响TIA发展为急性脑梗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60岁者较年龄<60岁者急性脑硬死发生率高(P<0.05);有高血压史、冠心病史、糖尿病史的患者发生率较高(P<0.05);经COX多元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是影响TIA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非急性脑梗死组患者首次发作距离治疗时间、血压、血糖及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急性脑梗死组患者(P<0.01)。结论影响TIA患者发展至急性脑梗死的因素为年龄、高血压病史及糖尿病病史,对于年龄大,有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应该注意TIA进展为脑梗死。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比较经阴道和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老年子宫内膜癌的效果。回顾性调查了171例(年龄>70岁)临床分期处于Ⅰ~Ⅲ期的患者,对两种手术各自的住院与手术记录以及发病率、死亡率及长期存活率进行了评估。128例患者接受了经阴道子宫切除术,43例患者接受经腹子宫切除术。医疗困难的患者在经阴道子宫切除组中更为常见(P=0.01)。经阴道手术与经腹手术患者该疾病的10年存活率分别为80%和78%(P=n.s.)。对Ⅰ期患者(n=30)进行单独分析时,阴道手术组(n=95)的10年存活率为83%,而经腹手术组(n=35)的10年存活率为84%(P=n.s.)。经阴道手术患者的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心脏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9例选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划分为70岁组(n=47)与≥70岁高龄组(n=42),均行心脏超声检测,对比两组检测结果。结果≥70岁组LVEF50%为59.5%,左心房内径≥39mm为69.0%,左心房内径≥50mm为73.8%,高于70岁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70岁组心源性死亡率为38.1%,高于70岁组8.5%,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高龄急性心梗患者应积极性心脏超声检查,强化危险因素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阐述荷兰单一中心首次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184例卒中连续患者的临床经验,特别强调对其中高龄患者的疗效。预后参数是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 Rs)和症状性脑内出血(SICH)。预后与年龄相关,在治疗的184例患者中有45(24%)例年龄≥80岁,139例年龄<80岁的患者中有62例(45%)以及45例年龄≥80岁的患者中有12例(27%)的预后良好,预后情况根据m R s评分为0或1分确定(OR2.21,95%CI1.06~4.46)。年龄<80岁和年龄≥80岁的患者中各有88例(63%)和16例(36%)患者的预后良好(m Rs评分为≤2分,OR3.13,95%CI1.55~6.30…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老年(年龄≥70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多因素分析评估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因素。结果:150名患者中,临床分期为Ⅲ-Ⅳ的晚期肺癌的患者例数为135例。约4/5患者是男性并且超过70%男性患者有吸烟史。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其中20%患者伴发慢性肺部疾病。单因素分析,经过综合治疗或者单纯手术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2月,29月)均高于仅接受最佳支持治疗的患者(10月,P<0.05)。女性患者(n=32)中位生存时间高于男性(n=118),分别为22月,14月(P<0.05)。80岁以上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月)明显下降,与70-75岁(16月),76-80岁组(13月)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6月内体重减轻(>5%)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于体重未减轻者,分别为12.07%,48.91%(P<0.01)。ECOG评分≤2分2年生存率明显优于ECOG评分>2分,分别为41.18%,20.8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减轻超过5%(HR=34.907,P<0.01)、年龄大于80岁(HR=10.91,P<0.01)和仅接受最佳支持治疗(HR=6.074,P<0.05)都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治疗可获益,女性,年龄相对较小,ECOG评分≤2分,接受手术治疗以及综合治疗者生存期较长,预后较好,体重减轻和仅接受最佳支持治疗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该项全国性研究目的是评估年轻直肠癌患者的治疗结果。方法:1993年11月至1999年12月的2283例来自挪威直肠癌计划的<70岁直肠腺癌患者被纳入该项前瞩性研究。将患者分为4组:年龄<40岁(n=45),40~44岁(n=87),45~49岁(n=153),50~69岁(n=1998),比较各组患者的肿瘤学特征、5年总体存活率,并评估行根治性手术患者(n=1354的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无瘤存活率。结果:与其他年龄段患者相比,年龄<40岁的患者有明显高发的低分化肿瘤(27%vs12%~16%;P=0.014)、N2期(37%v13%~18%;P=0.001)、远处转移(38%vs19%~24%;P=0.019)。在行根治性手术的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于湖北省武穴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62例)和非感染组(86例)。分析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制定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BMI)、血红蛋白(Hb)水平、手术时间、基础疾病、腹部手术史、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接台手术、急诊手术是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5 kg/m2、Hb<10 g/L、有基础疾病、有腹部手术史、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120 min、接台手术、急诊手术是腹部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60岁、BMI≥25kg/m2、Hb<10 g/L、有基础疾病、有腹部手术史、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120 min、接台手术、急诊手术是腹部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研究组采用急诊急救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73.17%(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39例(95.15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2例(78.05%)(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急救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与美国相比,目前日本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年龄平均较前者大10~15岁。但是,据长期观察发现,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更高。该研究旨在阐明患者年龄对联合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纳入了208例连续的首次接受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根据年龄患者被分为3组:<50岁组(n=52);50~59岁组(n=83);≥60岁组(n=73)。干扰素α-2b每日治疗,持续2周,随后每周3次治疗,持续22周,同时每日口服利巴韦林。208例研究对象中有116例(56%)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或减少剂量,其中老年组患者占多数:<50岁组、50~59岁组和≥60岁组的发生率分别为38…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BAL)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间于眉山市人民医院行Bla治疗的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纳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治疗效果,并根据疗效标准将其分为显效组(n=41)、有效组(n=84)与无效组(n=25),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合并基础性疾病种类、营养状况、器官功能衰竭情况、侵入性治疗及检查史、免疫功能与治疗效果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Bla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疗效的因素。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取样病原菌培养阳性率为90%,Bla治疗难治性肺炎患者的有效率为83.33%,不良反应率为18.00%;单因素分析发现,除性别与术中不良反应外,显效组、有效组及无效组患者年龄、合并基础性疾病数目、器官衰竭数目、侵入性治疗及检查史、营养状况、细菌培养结果、双重混合感染、耐药性病菌、免疫功能及病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Logisit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5岁、合并基础性疾病≥5种、器官功能损伤≥3、营养状况差、免疫力低下、病程≥10 d均是影响Bla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 更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老年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单中心老年起病CD(elderly onset CD,EOC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疾病进程。方法:回顾性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2002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断明确的新发CD且资料完整的221例患者。参照蒙特利尔CD分类标准,将患者进一步分为4组,包括EOCD组(年龄≥60岁,n=25)、中年起病CD(middle age onset CD,MOCD)组(年龄为41~59岁,n=46),青年起病CD(young onset CD,YOCD)组(年龄为17~40岁,n=131)和儿童起病CD(childhood onset CD,COCD)组(年龄为6~16岁,n=19),分别比较各组的临床特点及疾病远期预后。结果:EOCD组以女性为主(15/25,60%)。对于诊断时无吸烟嗜好的患者所占百分比,EOCD组(80%)低于COCD组(100%),高于YOCD组(70.2%)和MOCD组(69.6%)(均P<0.05)。对于诊断时合并肛周疾病的患者比例,EOCD组(...  相似文献   

16.
背景:在80岁以上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3h内静脉输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疗效尚不确定。目的:调查年龄≥80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并发症以及静脉输注tPA治疗预后的预测因素。方法:对加拿大阿替普酶治疗卒中疗效研究中前瞻性资料(n=1135)进行回顾分析,将静脉输注tPA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血清及房水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138例AR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不同分为60~69岁组(n=39)、70~79岁组(n=67)及≥80岁组(n=32)。采用ELISA检测患者房水及血清中PDGF、MMP-9水平;Spearman检验分析血清及房水中PDGF、MMP-9水平与年龄的相关性。根据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31)、预后较好组(n=107),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及房水中PDGF、MMP-9水平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血清及房水中MMP-9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血清及房水中PDGF、MMP-9水平联合检测评估ARC患者预后的AUC值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血清PDGF≥25.64 ng/L、房水PDGF≥35.00 ng/L、血清MMP-9≥177.38μg/L、房水MMP-9≥133.08μg/L是影响ARC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RC患者血清及房水中M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年龄在80岁左右的老年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的165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为2组:A组年龄70-80岁(n=132例);B组年龄≥80岁(n=33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合并症、手术结果及手术后并发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合并症的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术前常规检查中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白蛋白的量较A组患者低(p0.05)。年龄≥80岁胃癌患者的术前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较小于80岁的患者差(p0.05)。B组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及吻合口漏的发病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5),且超老年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延长(p0.05)。结论:年龄大于80以上的胃癌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营养状况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和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差异。方法 312例初发AMI患者分为非老年组(年龄<60岁,n=124)和老年组(年龄≥60岁,n=188),比较分析两组间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冠脉病变的特点。结果非老年组绝大多数为男性(84.7%),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阳性及心理压力较大者比例、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老年组,而高血压、糖尿病史在老年患者更为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冠脉病变以单支为主(56.1%vs 13.7%,P<0.05)、症状典型、并发症少、预后好,老年组冠脉病变以三支多见(53.4%vs 15.9%,P<0.05)、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3.3%vs 4.0%,P<0.05)。结论老年与非老年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不同,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我院近3年来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年龄均<80岁,发病时间<72h,具有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症状和体征,经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出血.排除重度高血压(收缩压≥24kPa,舒张压≥13.3kPa)、出血性疾病、溃疡病、近2个月有手术史、房颤或有严重心功能不全、重度肝肾功能损害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男69例,女17例,年龄45~69岁,平均61.4岁;对照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40~70岁,平均63.1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