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PLAU基因启动子区变异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根据NINCDS-ADRDA标准收集196例SAD患者,以20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PCR-RFLP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筛查PLAU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PLAU启动子区多态位点分型,采用病例-对照相关性研究方法,研究其与SAD发病的关系。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及它们与疾病的关联分析。结果:中国人群中的PLAU启动子区存在两个多态性位点-25C/T(rs2227579)和 43G/T(rs2227580)。-25C/T多态性位点CC基因型增加了SAD发病风险,43G/T多态性位点GG基因型增加了SAD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LAU)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32例VD患者(VD组)和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的多态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VD发病的关系.结果 VD组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C/C基因型53例(40.1%),C/T基因型72例(54.5%),T/T基因型7例(5.4%),C等位基因频率为67.3%,T等位基因频率为32.7%;对照组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C/C基因型39例(32.2%),C/T基因型63例(51.9%),T/T基因型19例(15.9%),C等位基因频率为53.3%,T等位基因频率为46.7%;两组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C/C基因型是VD发病的危险因素(OR=1.281,95%CI:1.098~2.577,P=0.037).结论 PLAU基因多态性与VD的发病相关,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C/C基因型可增加VD患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LAU(plasminogen activator urinary)基因单体型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hheimer,sdisease,A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对PLAU基因rs2227562、rs2227563、rs2227564和rs12255769位点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筛查,结果 rs2227563和rs12255769位点未发现单核苷酸的多态性,rs2227564和rs2227562位点分别具有C/T及A/G单核苷酸的多态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实验及对照组人群进行rs2227564和rs2227562两个位点基因型的检测,并对这两个多态性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检验,用SHEsis软件进行单体型分析.结果经病例-对照相关性分析表明PLAU基因rs2227564和rs2227562位点存在连锁不平衡(D'=0.827),研究对象中有C-A、C-G、T-A和T-G 4种单体型,其中AD组T-A单体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OR=0.189).C-A、C-G和T-G 3种单体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由PLAU基因rs2227564位点和rs2227562位点组成的T-A单体型可能降低晚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疆维、汉两民族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urokinase,PLAU)基因6号外显子rs2227564位点C/T多态性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联。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美国神经病学会、语言障碍和卒中-老年性痴呆和相关疾病学会制定的标准,选取诊断很可能是AD的患者209例(汉族98例,维吾尔族111例)及正常对照220名(汉族103名,维吾尔族117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检测两组PLAU基因6号外显子rs2227564位点C/T多态性。结果 AD组和对照组、维吾尔族、汉族PLAU基因6号外显子rs2227564位点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D组和对照组维、汉两民族间PLAU基因6号外显子rs2227564位点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中PLAU基因6号外显子rs2227564位点C/T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未发现新疆维、汉两民族PLAU基因6号外显子rs2227564位点C/T多态性与AD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i(GSTPi)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AD)的关系。方法 AD患者48例,按1:2匹配选择与AD患者同性别、同年龄、同文化程度、无血缘关系、认知功能正常、身体健康的96例老人作为正常对照,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GSTPi基因第5外显子rs1695位点和第6外显子rs1138272位点基因型。结果 rs1695位点存在A/A、A/G和G/G三种基因型;rs1138272位点存在C/C和C/T两种基因型,未发现T/T型。AD组和对照组rs1695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D组等位基因G的频率(32.3%)明显高于对照组(21.9%)(P=0.05)。AD组和对照组rs1138272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Pi基因染色体单体型G/T(即rs1695位点为等位基因G,rs1138272位点为等位基因T)的频率,AD组(9.1%)明显高于对照组(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STPi基因rs1695位点等位基因G和rs1138272位点等位基因T可增加AD发生的危险,尤其rs1695位点等位基因G可能与AD发病关系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嵌合蛋白1(chimerin1,CHN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APOE)基因多态性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使用TaqMan-PCR法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观察380例日本AD患者(包括327例迟发型AD与53例早发型AD)和380例非痴呆对照组CHN1基因启动子(rs3732315与rs1320875)及APOE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并分析与AD的相关性。结果CHN1基因启动子rs3732315上A/T多态位点与rs1320875上A/G多态位点分别与AD无明显相关性(P值分别为0.094,0.17)。进一步在LOAD,EOAD与对照组的比较中发现rs3732315AA基因型与rs1320875GG基因型与EOAD无明显相关(P值分别为0·055,0·065)。结论CHN1基因启动子区rs3732315与rs1320875多态位点与AD无明显相关性,但不能排除rs3732315AA基因型与rs1320875GG基因型微弱增加了EOAD的发病风险,其真正意义有待在大样本、多中心人群中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Nicastrin(NCSTN)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散发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发病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直接测序的方法对中国北方汉族359例SAD患者和331名正常对照者NCSTN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进行筛查,基因分型后,进行病例对照-相关分析.构建三种不同基因型启动子质粒,通过双荧光报告基因系统检测不同启动子质粒的转录活性.结果 ①中国北方人群中的NCSTN基因启动子区ATG上游2245 bp范围内存在3个SNP:-1216C/A(rs2147471),-796T/G(rs10752637)和-436C/T(rs1324738);②-1216C/A和-796T/G的基因型频率在各自的SAD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三种启动子质粒的转录活性差异无统计.结论 NCSTN启动子区SNP:-796T/G和-1216C/A,与SAD的发病具有相关性,但未发现这两个位点具有病理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探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2B,NR2B)基因GRIN2B近似启动子区(-2454bp至-1269 bp)变异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poradic Alzheimer's disease,SAD)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方法对中国北方汉族362例SAD患者和334例正常对照者进行GRIN2B近似启动子多态性及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APOE)分型。结果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GRIN2B近似启动子区除之前发现的-1447T/C(ENS10557853)和-1497G/A(rs12368476)多态性位点外,还存在-1887A/G(rs10845866)和-2315A/G(rs10845867)两个多态性位点。-1887A/G和-2315A/G多态性在SAD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基因型频率(P=0.841和P=0.298)无显著性差异,等位基因频率(P=0.605和P=0.409)也无显著性差异。无论是否携带APOEε4,-1887A/G和-2315A/G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也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近似启动子区(-2454bp至-1268bp)-1887A/G和-2315A/G变异与AD发病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的基因研究表明,膝关节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与白细胞介素类基因有关联性。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6基因多态性与女性膝关节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71例Kellgren/Lawrence评分大于2分的膝关节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患者及85例健康对照的广西汉族女性的静脉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两组白细胞介素16的 rs11556218,rs4072111,rs4778889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计算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分析白细胞介素16基因多态性与膝骨性关节炎的易感关联。 结果与结论:两组3个SNP位点的各基因频数在两组中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等位基因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单个位点显性模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在rs11556218的3种基因型的比较中,T/G基因型较T/T基因型的膝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显著减低(OR=0.41,95%CI:0.21~0.83,P=0.02);在rs4072111中,C/T基因型比C/C基因型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OR=2.36,95%CI:1.19~4.68,P=0.03)。结果证实,广西地区汉族女性人群白细胞介素16的遗传变异与膝关节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易感性关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α抗胰凝乳蛋白酶启动子区51(ACT51)G/T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实时定量荧光PCR和GeneAmp5700SDS软件检测544例AD患者和557例非痴呆对照者ACT51G/T的基因多态性,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与AD发病的相关性。结果ACT的G/G、G/T和T/T在AD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存在显著性,携带T/T基因型比携带G/G基因型个体显示出较高的AD发病危险性(OR=1.50,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提示ACT的T/T和G/T基因型、高龄和女性均为AD发病的危险因素,调整年龄和性别影响后T/T和G/T基因型均为AD发病的危险因素,且对AD发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其OR值分别为3.55和1.55,P值分别为0.000和0.01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ACT51T/T和C/T基因型、高龄和女性为AD发病的危险因素,共同影响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