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顿抑,甚至心肌细胞凋亡;而冬眠状态的动物心肌可以耐受缺血达几个月.引起动物冬眠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类似于δ阿片受体,人工合成的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右旋2-丙氨酸,5-亮氨酸脑腓肽)也可以引起类似冬眠的保护效果[1].  相似文献   

2.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顿抑,甚至心肌细胞凋亡;而冬眠状态的动物心肌可以耐受缺血达几个月.引起动物冬眠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类似于δ阿片受体,人工合成的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右旋2-丙氨酸,5-亮氨酸脑腓肽)也可以引起类似冬眠的保护效果[1].  相似文献   

3.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顿抑,甚至心肌细胞凋亡;而冬眠状态的动物心肌可以耐受缺血达几个月.引起动物冬眠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类似于δ阿片受体,人工合成的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右旋2-丙氨酸,5-亮氨酸脑腓肽)也可以引起类似冬眠的保护效果[1].  相似文献   

4.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顿抑,甚至心肌细胞凋亡;而冬眠状态的动物心肌可以耐受缺血达几个月.引起动物冬眠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类似于δ阿片受体,人工合成的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右旋2-丙氨酸,5-亮氨酸脑腓肽)也可以引起类似冬眠的保护效果[1].  相似文献   

5.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顿抑,甚至心肌细胞凋亡;而冬眠状态的动物心肌可以耐受缺血达几个月.引起动物冬眠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类似于δ阿片受体,人工合成的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右旋2-丙氨酸,5-亮氨酸脑腓肽)也可以引起类似冬眠的保护效果[1].  相似文献   

6.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顿抑,甚至心肌细胞凋亡;而冬眠状态的动物心肌可以耐受缺血达几个月.引起动物冬眠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类似于δ阿片受体,人工合成的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右旋2-丙氨酸,5-亮氨酸脑腓肽)也可以引起类似冬眠的保护效果[1].  相似文献   

7.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顿抑,甚至心肌细胞凋亡;而冬眠状态的动物心肌可以耐受缺血达几个月.引起动物冬眠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类似于δ阿片受体,人工合成的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右旋2-丙氨酸,5-亮氨酸脑腓肽)也可以引起类似冬眠的保护效果[1].  相似文献   

8.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顿抑,甚至心肌细胞凋亡;而冬眠状态的动物心肌可以耐受缺血达几个月.引起动物冬眠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类似于δ阿片受体,人工合成的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右旋2-丙氨酸,5-亮氨酸脑腓肽)也可以引起类似冬眠的保护效果[1].  相似文献   

9.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顿抑,甚至心肌细胞凋亡;而冬眠状态的动物心肌可以耐受缺血达几个月.引起动物冬眠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类似于δ阿片受体,人工合成的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右旋2-丙氨酸,5-亮氨酸脑腓肽)也可以引起类似冬眠的保护效果[1].  相似文献   

10.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能会导致心肌顿抑,甚至心肌细胞凋亡;而冬眠状态的动物心肌可以耐受缺血达几个月.引起动物冬眠的物质结构和功能类似于δ阿片受体,人工合成的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右旋2-丙氨酸,5-亮氨酸脑腓肽)也可以引起类似冬眠的保护效果[1].  相似文献   

11.
背景 阿片类药物是治疗中、重度疼痛的主要药物,长时间应用可出现阿片诱发的痛觉过敏和耐受,而增加药物剂量可造成更严重的痛觉过敏和耐受,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阿片类药物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目的 通过对近年δ-阿片受体在痛觉过敏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行总结,帮助读者了解国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趋势和进展.内容 就δ-阿片受体的结构、分布、生理功能和δ-阿片受体的抗痛觉过敏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得出如下结论,通过抑制δ-阿片受体磷酸化、敲除δ-阿片受体编码基因和应用δ-阿片受体拮抗剂等方法,可抑制痛觉过敏和耐受的形成.趋向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δ-阿片受体抑制痛觉过敏的作用达成共识,δ-阿片受体有望成为临床疼痛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气管插管可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等血液动力学反应[1-4].布托啡诺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可激动κ、δ受体,对μ受体有弱的拮抗作用,具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5,6],可用于诱导气管插管[7].  相似文献   

13.
前期的研究关于阿片类药物预处理的心肌保护效应,主要集中在心脏上的阿片受体在这种保护效应中的作用及信号机制.然而最新的研究已经发现通过中枢(侧脑室内,鞘内)注射吗啡预处理可以直接激活中枢阿片受体,同样可以模拟经典的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PC)心肌保护效应,并且发现中枢神经系统3种阿片受体均参与介导了这种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痛觉的干预和神经递质的释放等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阿片受体,激动药及其拮抗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物大脑内发现阿片样活性肽,在医学上具有极大的意义。特别在1975年末分离出甲硫氨酸脑腓肽、亮氨酸脑腓肽,以及1976年初的β-内腓肽。Martin等在1976认定人体的的阿片受体是多型种的,当时在狗的脊髓中发现了mu、Kappa(κ)、Sigma()和delta(δ),随后又发现在大脑中有数种μ受体的亚型,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5.
阿片受体介导心肌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阿片受体参与了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调节作用,阿片类物质通过激活心肌阿片受体能模拟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作用.心肌阿片受体的激活所产生的早期时相和后时相心肌保护作用的信号途径涉及Gi/Go、蛋白激酶C、酪氨酸激酶和ATP敏感钾离子通道等途径.在心脏外科手术或者冠心病等心脏病的治疗中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并尝试联合其他心肌保护药物如莨宕碱类药物来保护心脏必将成为临床心肌保护的趋势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心肌阿片受体参与了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调节作用,阿片类物质通过激活心肌阿片受体能模拟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的作用。心肌阿片受体的激活所产生的早期时相和后时相心肌保护作用的信号途径涉及G i/G o、蛋白激酶C、酪氨酸激酶和ATP敏感钾离子通道等途径。在心脏外科手术或者冠心病等心脏病的治疗中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并尝试联合其他心肌保护药物如莨宕碱类药物来保护心脏必将成为临床心肌保护的趋势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背景 μ、κ、δ、ε、σ及λ等多种阿片受体广泛存在于体内各器官,它们各自有其特异的内源性配体,发挥不同的生物效应,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器官的保护作用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目的 综述阿片受体激动剂对I/RI器官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内容 阿片受体激动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建立猪体外循环(CPB)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模型对δ阿片受体介导的CPBMI/R损伤早期时相的心肌保护效果、作用机制以及线粒体KATP通道的角色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心肌保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24只成年家猪(30~35k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δ阿片样受体激动剂脑啡肽组(D组)和脑啡肽+线粒体KATP通道阻滞剂组(D+K组),每组8只,常规建立CPB模型,主动脉阻断同时灌注改良St.Thomas停搏液.每组于CPB前、主动脉开放时、CPB结束时、停机后1、2h检测冠状静脉窦血肌钙蛋白(TnT)含量,相应时间点监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和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分别于CPB前和停机后2h取左心室心肌,作心肌组织Gia蛋白的表达、PKC的表达和ATP含量的测定.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再灌注损伤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1)D组的心功能改变明显优于C和D+K组.(2)C和D+K组TnT的升高比D组明显.(3)D组心肌ATP含量较C和D+K组高.(4)透射电镜下C和D+K组呈现出明显的MI/R损伤表现,而D组的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较轻.(5)和C和D+K组以及正常心肌相比,D组Gia蛋白和PKC的表达更为明显.结论 (1)CPB前1h应用一次δ阿片受体激动剂脑啡肽(DADLE)能产生明显的早期时相心肌保护作用.(2)Gi蛋白-PKC-线粒体KATP通道途径是δ阿片受体介导的猪CPB MI/R损伤早期时相心肌保护中一条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19.
阿片受体在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阿片受体激动在缺血预处理限制心肌梗死(心梗)范围作用中的地位。方法 建立在体家兔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对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在离体兔心模型上,观察阿片受体激动剂吗啡代替短暂缺血刺激,对随后发生的急性心梗范围的影响,并用纳洛酮及蛋白激酶C阻断剂Chelerythrine分别进行干预。电镜观察吗啡预处理对离体心脏缺血心肌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结果 在体心脏模型上,5min缺血及10min再灌注的预处理可显著缩小随后30min缺血引起的心梗范围(P<0.01);在预处理前10min或30min、缺血前5min给予纳洛酮均可使预处理所产生的限制心梗范围的作用消失。离体心脏经历5min全心缺血及10min再灌注的预处理后,可缩小心梗范围(P<0.05);在缺血前如给予吗啡预灌注15min,亦可缩小心梗范围(P<0.05),其作用可被纳络酮或Chelerythrine分别阻断。30min缺血后心肌线粒体等超微结构严重受损,如给吗啡预灌流,心肌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阿片受体激动参与了缺血预处理的心肌保护;吗啡预处理可以减轻缺血心肌损伤及产生限制心梗范围的心肌保护作用;吗啡是通过心脏局部的阿片受体介导,激活蛋白激酶C从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 瘙痒是椎管内阿片类药物镇痛的常见并发症,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阿片受体和非阿片受体都起到一定作用,中枢性μ阿片受体可能是其主要机制.椎管内阿片类药物所致的瘙痒常规抗组胺治疗无效,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效果明确,但因逆转镇痛效果而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其他治疗药物如κ-阿片受体激动剂、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丙泊酚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瘙痒,但其有效性存在争议. 目的 探讨阿片类药物诱发瘙痒的可能机制,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内容 就近年来阿片类药物诱发瘙痒的发生机制及目前存在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趋向 最近鉴别出的瘙痒特异性μ1D阿片受体(μ1D-opioid receptor,MOR1D)为椎管内阿片类物质所致瘙痒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