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自身免疫病,归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青壮年男性最为多见,因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或致残,故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为了解住院官兵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情况,我们对35例从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住院患者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和肌腱韧带骨附着点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发病率极低,临床上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笔者举例2例,分析将强直性脊柱病误诊为其他病例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强直性脊柱炎的脊柱外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外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5例住院确诊为AS的脊柱外表现。结果:AS除了脊柱病变外,还可以有外周关节、心、眼、肾、神经、肌肉及全身表现,以外周关节表现为主是AS误诊的主要原因,肾脏、肺、髋关节受累可能提示预后不良。结论:临床对AS的脊柱外表现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外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0例门诊确诊为AS的脊柱外表现。结果:AS除了脊柱病变外,还存在心眼、肾、神经、肌肉及全身表现。以外周关节表现为主是AS误诊的主要原因。肾脏、肺、髋关节受累可能提示预后不良。结论:临床对AS的脊柱外表现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胸椎骨折误诊的原因。方法:对1例误诊的强直性脊柱炎胸椎陈旧合并新鲜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CT、MR检查结果进行讨论。结果:本病例经会诊后,多数专家考虑为化脓性脊椎炎或是脊柱结核,术中证实为陈旧骨折并椎旁血肿机化。结论:椎体骨折诊断有疑难情况时,除了鉴别化脓性脊椎炎、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外,还应考虑血肿机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外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0例门诊确诊为AS的脊柱外表现。结果:AS除了脊柱病变外,还有心、眼、肾、神经、肌肉及全身表现。以外周关节表现为主是AS误诊的主要原因。肾脏、肺、髋关节受累可能提示预后不良。结论:临床对AS的脊柱外表现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庄儒耀 《医学综述》2011,17(4):606-610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累及中轴关节。磁共振成像(MR I)可以发现和监测脊柱和骶髂关节活动性病变,比其它影像学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强直性脊柱炎也累及外周关节和附着点,MR I也可监测其病情活动。同时,MR I可以预测强直性脊柱炎治疗前后中轴关节病变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及时评价药物疗效并预测预后,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近年来,MR I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其评估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本文就此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迄今病因未明的以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通常发病隐匿,早期未发生骨和关节改变的病例易被误诊。本文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其误诊原因及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分级及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8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例资料,其中有28例行DR检查,22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级.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几乎100%侵犯骶髂关节,大多数累及脊柱,其它四肢关节亦有受累现象,影像学表现以关节面的骨质疏松、破坏、硬化、骨水肿、关节面不整及关节骨性强直为主要表现;发现Ⅰ级病例4例,Ⅱ级病例7例,Ⅲ级病例10例,Ⅳ级7例.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是不可或缺的,它即能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病变程度进行分级,又能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在发现早期病变方面MRI检查优越CT及X线检查,为早期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腰骶部疼痛伴僵硬,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可出现脊柱强直,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我科于2002年12月-2007年12月对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骨骼为主,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全身性疾病。是血清学阴性引起疼痛和僵硬的脊柱关节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属于风湿病范畴。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目前非风湿专科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不少病人被误诊,失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时机,导致病人关节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病人工作和生活。现将19例强直性脊柱炎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疾病[1],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最后引起脊柱强直,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类患者因关节融合,常造成腰椎穿刺困难,而颈部活动度降低和张口受限,造成气管内插管困难,现就我院2011年3~6月为3例重度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行6次髋关节置换术(麻醉6次)。  相似文献   

13.
肖后生 《安徽医学》2011,32(2):226-228
脊柱关节病(spondylarthritis,SpA)是以强直性脊柱炎为代表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总称,以脊柱和骶髂关节受累为主,可有不同程度的眼睛、口腔、肠道、肺、心脏及肌肉的病变,病理特征性改变是肌腱端和韧带附着点的附着端病,而脊柱和关节强直是SpA患者主要致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正>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的,并侵犯四肢关节和其他脏器的全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和髋关节,反复发作严重可致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使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并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笔者所在科11年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病史资料分析显示,强直性脊柱炎复发与自我管理密切相关,加强干预,杜绝疾病复发的诱因对防止疾病  相似文献   

15.
强脊定痛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周身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以炎性腰痛、肌腱端炎、外周关节炎和关节外表现为特点,主要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及四肢关节,表现为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韧带、椎间盘的钙化,椎间关节和四肢关节滑膜的增生,最终发展为骨性强直。本病病因至今不明,因此尚乏特效治疗。中医药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方面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创立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强脊定痛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1例病史10d、以急性关节炎为首发症状、骨盆X线片示双侧骶髂关节间隙模糊、HLA-B27抗原检测(+)的青年男性患者入院后误诊为AS的病历,提示因Reiter综合征与强直性脊柱炎同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其共同特点是HIJA—B27抗原(+)、男性发病多见、都可有骶髂关节炎及附着点炎改变以及都可有外周关节表现,在病初更易导致误诊,从而进一步提示病史以及非典型的皮肤及粘膜表现对Reiter综合征诊断及对预后评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氟骨症脊柱竹节样改变,多见于地方性氟中毒的患者。氟中毒临床主要表现为侵犯牙釉质和骨质。成为氟斑牙和氟骨症。主要是长期食用含氟量高的水及食物氟在体内大量蓄积所致。氟骨症在我国多个省市均有发生,尤以山西省运城地区(临猗县为主)因水含氟量较高表现突出,多发生于轻壮年。此病临床容易误诊。现就多年来。笔者将在临床上遇到的氟骨症脊柱竹节样改变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0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强直性脊柱炎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5例强直性脊柱炎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从症状、体征、影像学、实验室检查、遗传史方面进行鉴别诊断。结果35例均符合强直性脊柱炎修改纽约诊断标准,虽有腰椎间盘膨隆、突出影像,但与临床体征不一致。结论过份依赖影像学检查而忽视临床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缺乏认识,是误诊的根本原因。以临床检查为基础,辨证分析影像表现,方能提高诊断准确率,而不至于漏诊强直性脊柱炎、肿瘤等脊柱相关疑难疾病。  相似文献   

19.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和髋膝等各大关节,至今病因不明,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髋膝关节晚期严重畸形施行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目前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本身的病理特点,晚期脊柱骨性强直同时伴有髋膝关节骨性强直、严重的屈曲畸形、多关节受累,骨质疏松等,给关节置换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操作及术后功能恢复带来很大的困难。我院成功地为1名强直性脊柱炎双髋双膝完全强直卧床6年的患者一次麻醉下4关节同时进行了关节置换手术,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结合自己30多年的X射线临床诊断,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X线诊断谈一点个人见解。 1临床资料 本文收集早期强直性脊柱炎30例。病例选择标准:病程2—3年,间歇性下部腰痛,晨僵,无功能障碍及脊柱畸形患者,X线仅有骶髂关节改变。随着病变进展及治疗不当,还可出现腰痛进行性加重,亦会出现功能障碍或脊柱强直、畸形等。实验室检查血沉有不同程度增高,HL-B27抗原测定均为阳性,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