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血时不仅要鉴定ABO血型,还应做交叉配血实验,既便是ABO血型同型人之间进行输血,也必须这样做。交叉试验不配合,虽然不是经常出现,但若不警惕而误输入不配合血液,将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交叉配血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不合49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方法:1990年3月-2001年2月我院需输血治疗的患者输血前采用盐水及木板酶法交叉配血,发现配血不合49例。结果: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有:缗线状假凝集,冷凝集素所致非特异性凝集,MN血型抗体、湿型自身抗体、木瓜酶抗体和Rh血型抗体引起的凝集。结论:临床用血前交叉配血应选择能同时检测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的方法,确保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交叉配血中出现凝集标本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对67例在交叉配血中发生凝集的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67例凝集的标本中主侧凝集11例,包括患者检出不规则抗体7例,蛋白凝集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自身抗体1例;次侧凝集57例,包括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56例(其中1例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主侧凝集,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也呈阳性),献血员检出不规则抗体1例。67例在输血时经过配合性输注所需红细胞制品均未出现输血反应。结论:交叉配血时出现凝集,要进行原因分析,结合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鉴别凝集的性质,确保临床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柱凝集术(CAT)在尿毒症病人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需输血的尿毒症患者22例采用CAT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需输血的22例尿毒症患者中,116次交叉配血试验结果,CAT法阳性率,次测凝集21例(18.1%),主测凝集1例(0.86%);抗体分型:次测凝集21例中,IgG阳性7例,IgG C3阳性14例(66.7%),无单独C3阳性;主测凝集1例为抗E阳性.结论:由于尿毒症病人存在抗体分型的不规则性,认为交叉配血时采用CAT技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2000年6月12日,我院收治一足月妊娠孕妇.因属高危妊娠,加之胎心较快,决定作剖宫产术.由于术中出血800ml,主治医师要求输血400ml.化验室将一"B"型血与孕妇"B"型血作交叉配血,发现玻片法无凝集,试管法主侧有(+)凝集.  相似文献   

6.
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在交叉配血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微柱凝胶法及凝聚胺法对20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抗体筛查试验;对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患者进一步作抗人球蛋白试验;观察比较这两种交叉配血方法的配血相合符合率、自身红细胞抗体的类型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配血相合率为84.5%;凝聚胺法为90.3%(P〈0.05);②存在次侧凝集的32例肝硬化患者,其自身抗体的类型分别是抗-IgG+抗-C3d占56.3%,抗-IgG占31.3%、抗-C3d占12.5%;③交叉配血相合的176例肝硬化患者及交叉配血出现次侧凝集的32例肝硬化患者输血后均未观察到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凝聚胺法比较,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敏感性更高;肝硬化患者输血后出现的自身抗体其抗体类型多为抗-IgG+抗-C3d。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5岁,汉族,因患食管癌术后多次住院输血治疗,血型为B型,Rh(D)阳性。曾多次用凝聚胺配血相合,输悬浮红细胞12 U,无不良反应。此次住院再次申请输血,凝聚胺及微柱凝胶卡交叉配血主侧凝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意义和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确保输血安全.方法 对所有申请输血的病例,在输血前用微柱凝胶法检测IgG类不规则抗体,并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对抗体筛查结果阳性和交叉配血不合(指主侧或主次侧均凝集,以下同.)者进行核对、分析.结果 对14255 例申请输血的病例作不规则抗体检测及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阳性35例,阳性检出率0.25%,以妇产科为多,占91.43%;其交叉配血不合主要见于Ⅰ、Ⅱ、Ⅲ型抗筛细胞均阳性者(15/16).抗筛阴性而交叉配血不合有23例,以新生儿ABO溶血病居多(15/20).结论 抗筛阳性多见于妇产科病人,其配血不合多见Ⅰ、Ⅱ、Ⅲ型抗筛细胞均阳性者;抗筛阴性配血不合以新生儿ABO溶血病居多;抗筛阴性或阳性均应重视交叉配血,以确保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9.
高效价冷抗体导致血型鉴定错误及配血不合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病人血清中,往往含有一些冷抗体,能凝集所有人的红细胞[1]。我们发现1例典型病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26岁,因产后贫血2005年5月3日住本市第一医院。入院检查时鉴定血型为AB型,后决定输血时输血科仍定为AB型。但当与AB型血交叉配血时,发现配血不合,于是将其  相似文献   

10.
冷凝集素对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影响相关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清中高效价冷凝集素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ABO血型正反鉴定、吸收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用直接抗人球蛋白法、聚凝胺法,微柱法配血。结果:采用37℃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4℃冰箱过夜吸收后,再进行凝聚胺交叉配血或微柱法配血,可有效地排除冷凝集素的干扰,主次侧均无凝集。结论:重视高效价冷凝集素对婴幼儿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影响,高效价冷凝集素所至同型配血不合多为弱凝集,经水浴后凝集消失,证明交叉配血相合,但应加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或凝聚胺配血或微柱法配血,可以排除血清中可能含有其他不规则抗体;亚型同型配血(包括弱抗原与弱抗体配血)不合时也为弱凝集,但37℃水浴后凝集不消失,证明交叉配血不相合,为输血禁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中遇到的疑难配血问题,制定科学、有效和安全的输血措施。方法对临床输血过程中的疑难配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疑难配血病例中,ABO血型抗原减弱3例,抗-A、抗-B抗体减弱2例,自身冷抗体5例,病人有不规则抗体6例,献血员含有不规则抗体2例,ABO亚型2例。结论临床输血的血型鉴定必须正反定型联合使用,确保ABO血型准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型的鉴定和交叉配血应做自身对照,以便发现有无自身凝集;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患者输血时,需选择相应的抗原阴性、交叉配血相合的红细胞。  相似文献   

12.
1990年3月6日交叉配血时,发现由IgM抗—M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一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既往无输血史,因宫外孕手术需输血,血型鉴定为AB型,但与AB型血做交叉配血时,发现其血清凝集部分AB  相似文献   

13.
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提倡自身输血及成分输血,尽量避免或减少异体输血,是减少配血不合及输血反应的主要手段。若献血员与受血者血清(主侧)发生凝集应禁止输血;主侧不凝集次侧(献血员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凝集,必要时可少量、慢速输血;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聚凝胺技术在交叉配血和血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2例聚凝胺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722例聚凝胺配血试验中有21例主、次侧红细胞不凝集,其中5例为血透病人,另16例为加样量过大;4例病人血清有冷凝集素;2例受血者均为A型Rh(D)阳性;3例次侧有微小凝集,病人有自凝现象。结论聚凝胺试验使临床输血可靠安全,是值得临床广泛推广的配血方法[1]。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 1999年 1月发现 1名患者与多名同型献血员交叉配血盐水介质中主侧管出现凝集 ( ) ,经一系列实验室及血型血清学检查 ,证实为IgG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而导致的交叉配血假凝集。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摘要 患者 ,男 ,42岁 ,住院号 97- 6 0 6。因腰痛 1月 ,逐渐加重伴双下肢麻木 ,于 1998年 11月 5日以“胸8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住骨外科手术治疗。术中输A型全血 40 0ml,输血顺利 ,无输血反应。术后病理诊断 :孤立性浆细胞瘤。因重度贫血 (Hb6 0g/L) ,于 1999年 1月 11日申请输浓缩红细胞。与A型血交…  相似文献   

16.
ABO血型系统同型输血不合现象时有发生,我科在交叉配血时即遇到次侧凝集1例,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54岁,因为胃癌手术需要输血,送来受血者标本及四份献血者标本,将这四份献血者标本分别编为1、2、3、4号,经复查五份血标本的血型全为A型,其交叉配血的结果见表1。表1 3号血标本作为献血者配血结果试管1号2号3号4号主侧(-)(-)(-)(-)次侧(-)(-)( )(-)注:( )表示交叉配血发生凝集;(-)表示交叉配血阴性将次侧发生凝集的3号标本重新与受血者交叉配血后在37℃水浴箱孵育10 min,结果次侧依然发生凝集。将3号标本做自身对照试验为阴性。再将3…  相似文献   

17.
本室最近发现 1例较少见的IgG抗 -E引起的交叉配血不合 ,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患者 ,岳×× ,女 ,4 8岁 ,AB血型 ,CCDee。患子宫肌瘤住院 ,有输血史 (AB型血 ) ,患者因重度贫血 ,需输血 ,笔者用盐水法与几个AB型供血者交叉配血发现未凝集 ,再用Biovue柱凝集配血法配血 ,主侧出现 ( + + + + )凝集 ,次侧 (一 ) ,为查明原因进一步作如下检查。2 血型血清学检查2 1 血型鉴定 (正、反 ) :患者血型为AB型、RH(D)阳性。2 2 患者不规则抗体筛选 :用试剂红细胞 (美国强生公司提供 ) ;在抗人球蛋白介质中检查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高效价冷凝集素对红细胞凝集及交叉配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因紧急情况需要输血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电子交叉配血和血清学交叉配血,并进行血清血型检测和冷凝集素试验等.观察患者血清交叉和电子交叉主次侧配型的结果,记录患者在不同温度下电子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以及ABO血型的正反定型,分析患者的冷凝集素...  相似文献   

19.
<正> 患女,42岁。3月前在某院住院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型鉴定为AB型,并2次输AB型血800ml。1997年9月5日以同样诊断收住我院。入院当日血型鉴定报告为B型,与原AB型血型不符,但经反复鉴定血型均报告为B型。输血前与B型血作交叉配血试验。主、次侧均无凝集,遂输  相似文献   

20.
武进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51-2252
目的:探讨聚凝胺交叉配血试验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方法对我单位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494例输血患者与同型供血者进行聚凝胺法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在494例样本中,聚凝胺法试验中共发现3例由冷凝集所造成的假阳性;2例是因IgG类不规则抗体所导致的配血不合。结论聚凝胺交叉配血试验可有效检出IgG类不规则抗体,从而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配血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