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背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再狭窄等并发症越来越引起关注.目的:系统评价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材料与人体相容性的研究.方法:计算机检索 Embase(1980/2011-08)、MEDLINE(1966/2011-08)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1-08)、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筛查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收集发表的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生物相容性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中文献,对可降解心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总结.结果与结论:当血管内皮化完成之后,生物可降解支架如期降解,从而克服了支架本身作为异物的血栓源性,抑制早期血栓形成及晚期新生内膜增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效降低了再狭窄的发生率.同时,生物可降解支架还可作为药物局部投放的载体,达到有效防止支架置入后血管急性闭塞和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瞿浩  李玫  袁萍  郭琴 《中国临床康复》2011,(42):7881-7884
背景:选择和开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脑血管支架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系统评价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相关文献,客观分析生物可降解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1980/2011-08)、MEDLINE(1966/2011-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1-08)、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有关可降解脑血管支架生物相容性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文献,进行可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共纳入24篇文章,15篇有关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动物实验结论均显示,多种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可抑制内膜增生,防止血栓形成,再狭窄发生率低,生物相容性良好;9篇有关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临床应用文章显示,可降解脑血管支架可减少再狭窄,改善患者预后,其安全性能尚待更长期的观察。提示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支架置入材料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其减少再狭窄率的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背景:选择和开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脑血管支架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目的:系统评价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相关文献,客观分析生物可降解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及预后。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1980/2011-08)、MEDLINE(1966/2011-0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1-08)、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有关可降解脑血管支架生物相容性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文献,进行可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共纳入24篇文章,15篇有关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动物实验结论均显示,多种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可抑制内膜增生,防止血栓形成,再狭窄发生率低,生物相容性良好;9篇有关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的临床应用文章显示,可降解脑血管支架可减少再狭窄,改善患者预后,其安全性能尚待更长期的观察。提示可降解脑血管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作为支架置入材料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其减少再狭窄率的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存在的问题,研究可降解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方法:以"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相容性"为检索词,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9-06);以"degradable.drug-eluting stent,compatibility"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9-01/2009-06),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以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冠状动脉内皮化的程度和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为评价指标.纳入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相关的文献;排除研究其他类型支架的文献.结果:计算机初检得到236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33篇文献进行分析.现今药物支架的载体材料大都是不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经过长时间的人体腐蚀,材料本身会老化、脱落,就会在血管组织内形成小块,从而可能引起晚期的不良反应.而如果采用生物可降解的材料作为药物载体材料,那么就有可能减少晚期不良反应的出现.生物可降解支架,既可暂时支撑管壁,保持血管通畅,又能抑制早期血栓形成及晚期新生内膜增生,还可作为药物局部投放的载体,达到有效防止支架置入后血管急性闭塞和降低再狭窄发生率.结论:相对于不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血液和组织相容性是人工心血管材料广泛应用中的丰要问题之一.一种性能优良的心血管支架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合适的扩张比、足够的柔韧性和顺应性、材料易消毒、微环境易控制性等,置入后必须保证能让细胞很好的贴附生长,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一个里程碑,但支架内再狭窄却严重地限制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支架内再狭窄的机制十分复杂,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仍存在许多难点,只有彻底揭开支架内再狭窄的内在机制,才能有效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随着表面技术的迅速发展,可通过对心血管置入材料表面改性来提高材料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力学性能及抗腐蚀行为,可为开发性能优良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以"生物力学,生物相容性,置入后血管再狭窄"或"biomechanics,biocompatibility,in-stent restenosi"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与检索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及CNKI数据库(www.cnki.net/ index.htm),在标题和结果:一个理想的心血管支架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合适的扩张比、足够的柔韧性和顺应性、材料易消毒、微环境易控制性等等,置入后必须保证能让细胞很好的贴附生长,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目前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的确切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减小置入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就显得日益紧迫,置入后血管再狭窄除了与支架本身的抗腐蚀性,杨氏模量,屈服强度,材料柔顺性等生物力学有关外,还与置入后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增殖、纤维组织细胞增生等生物相容性有关.结论:选择优秀的支架除了必须高度满足可靠合适的扩张性、优效的可视性和微环境易控性等,还应具有良好的材料生物力学性及生物相容性,就目前来看生物可降解支架有着极优秀的开选择优秀的支架除了必须高度满足可靠合适的扩张性、优效的可视性和微环境易控性等,还应具有良好的材料生物力学性及生物相容性,就目前来看生物可降解支架有着极优秀的开发潜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不同材质的血管内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分析不同血管内支架材料置入后抗凝血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变化。方法:以计算机检索方法在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CNKI:2002/2007)检索关于不同血管内支架材料置入后抗凝血性、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的变化的自身前后对照实验,检索词为"血管内支架、药物涂层材料、再狭窄"。检索后对每项研究的资料结果进行提取、分析。结果:共有19项实验2731例血管内支架置入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血管内支架置入后血管脉狭窄率均较术前降低,随访结果显示药物涂层支架较金属裸支架能明显减低再狭窄率,支架形态良好,无变形,支架处血流通畅,无血管内再狭窄发生。同时对比得出血管内支架置入后的炎症过程的激活对血管内皮的增生与再狭窄起着重要作用。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动静脉狭窄的成功率高,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特别是药物涂层支架能够显著降低血管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但由于纳入试验少,证据的强度不足,其他有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有待更多证据加以评价。  相似文献   

8.
背景:支架置入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目的:探讨不同心血管支架材料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管狭窄及血管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网1995-01/2011-06文章。检索关键词为"心血管支架,老年冠心病,内皮素,血管再狭窄"。结果与结论:单纯球囊扩张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漫性血管病变、血管壁损伤、血栓形成、炎性刺激的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较中青年明显增多,术后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比中青年高;金属裸支架置入降低了单纯球囊扩张靶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及血栓形成、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改善了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药物支架有效制止了血管弹性回缩和负性重塑,使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显著下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血小板活化与支架再狭窄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09)和Pubmed数据库(1990/2009),以"冠状动脉支架,血小板活化,生物相容性"或"coronary artery stent,platelet activation,biocompatibilit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纳入主题内容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支架置入后血小板活化与支架再狭窄关系联系紧密的文章;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结果: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损伤血管壁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内皮细胞、血小板和炎性白细胞释放的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最终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是导致再狭窄的根本原因.文章研究了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血小板活化与支架再狭窄的关系及其各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并展望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发展前景.结论:生物可降解支架不仅能够将再狭窄的可能性降至最小,而且提供了对抗血栓的保护作用,这些都为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支架材料学特性、生物相容性与置入后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的材料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及其置入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09)中进行文献检索,语言设定为中文;在Medline数据库(Pubmed:2000/2009)中进行文献检索,语言设定为英文.检索词为"冠状动脉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并发症".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最后共纳入16篇文章.结果:支架材料的选择在减少机体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减少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人体医用材料,对支架各方面性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可靠的扩张性和力学持久性、良好的柔韧性和几何稳定性、尽可能小的外径,优异的血液相容性和耐蚀性,而支架上述特性都依赖于材料的力学和物理特性.结论: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降低了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率,具备优良特性的生物可降解支架也日益受到重视.在置入心血管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时,除提高血管开通的成功率外,还应密切注意并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杨震 《中国临床康复》2014,(34):5449-5454
背景:大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药物涂层支架较金属裸支架的支架再狭窄率低,但药物涂层支架并不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发生率,而且长期随访的临床注册研究显示其可能会增加支架晚期血栓事件。目的:评价可降解、不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及裸金属支架置入治疗心肌梗死后患者心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9例采用生物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治疗,83例采用不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治疗,74例采用金属裸支架置入治疗。对比3组支架置入12个月内晚期管腔丢失和支架再狭窄,以及24个月时的主要不良心脏反应。结果与结论:置入12个月时,裸支架组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多于可降解和不可降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P 〈0.05),3组间支架再狭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置入24个月时,3组死亡、心因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靶病变血运重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种支架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2.
任凤霞  马骊 《中国临床康复》2011,(12):2241-2244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支架材料及置入后炎症因子变化的关系。方法:以"冠状动脉支架,生物相容性,炎症因子,细胞因子,血栓"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网1998-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面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或Mata分析类文章。结果: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有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血管的损伤,促进体内细胞释放炎症因子,通过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的表达,能很好的反映支架置入后局部血管损伤程度和炎症水平。药物涂层支架能够显著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发生率及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率,但显著增加晚期支架血栓形成。通过凝血系统各因子水平评估,药物涂层支架置入前后充分地抗血小板治疗能够降低支架血栓的发生。结论:支架置入体内后与血液及血管壁接触可产生炎症和致敏反应,因此支架置入前后应充分控制炎症状态和抗凝血治疗。  相似文献   

13.
背景:支架置入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目的:探讨不同心血管支架材料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管狭窄及血管内皮素含量的影响。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网1995-01/2011-06文章。检索关键词为"心血管支架,老年冠心病,内皮素,血管再狭窄"。结果与结论:单纯球囊扩张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漫性血管病变、血管壁损伤、血栓形成、炎性刺激的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较中青年明显增多,术后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比中青年高;金属裸支架置入降低了单纯球囊扩张靶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及血栓形成、各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改善了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药物支架有效制止了血管弹性回缩和负性重塑,使老年冠心病支架置入中远期靶血管再狭窄率显著下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背景: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有效防治措施,是国产和进口支架材料会有什么区别吗?目的:比较新型国产EXCEL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进口Cypher永久聚合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冠状动脉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置入支架的不同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EXCEL支架组(n=130):置入新型国产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支架组(n=129):置入进口永久聚合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结果与结论:256例患者完成随访,失访者3例,其中EXCEL支架组1例,Cypher支架组2例,失访率为1%。两组患者各有2例发生急性和亚急性血栓,Cypher支架组患者有3例发生晚期血栓。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置入后18个月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生存率为98.8%,置入后亚急性血栓发生率1.56%。提示,EXCEL生物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Cypher永久聚合物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方面的近期及远期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者均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余吉西 《中国临床康复》2011,(38):7201-7204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架置入治疗后的炎症反应以及其严重程度与再狭窄明显存在相关性,医学工作者试图从中寻找新思路预防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提高治疗质量。目的:评价各种干预措施以及监测手段在冠状动脉置入术后炎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前景。方法:电子检索EMbase(1980-01/2011-05),MEDLINE(1966-01/2011-0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1-05)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筛查相关文章的参考文献。中文检索词"冠状动脉支架,炎症因子,炎症,CRP,再狭窄",英文检索词为"Coronary stent,inflammatory cytokines,inflammation,CRP,restenosis"。结果与结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支架置入后炎症反应明显加重,使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添加地塞米松、塞来昔布、瑞舒伐他汀等可更大程度上降低支架置入后炎症反应。动物试验发现使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可减少支架置入段新生内膜的形成和缩小炎症面积。提示各种干预措施可降低支架置入后炎症反应从而降低远期再狭窄的发生,可进一步改良加以应用于临床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16.
梅敏杰 《中国临床康复》2014,(25):4057-4061
背景:随着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以及血管支架材料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目的:综述这几种支架材料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从建库到2014年3月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关键词为“脑血管病,支架,生物相容性”,英文检索关键词为“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ents, biocompatibility”。结果与结论:按释放方式可将脑血管支架分为球囊扩张式支架与自膨式支架。最初应用的支架材料主要为裸金属材料,由记忆合金、医用不锈钢、钽、钴、镍钛合金等制成。由于金属支架置入后会释放金属离子,易致血栓形成,再狭窄率高,后来对其表面进行改性,出现了涂层支架与覆膜支架。支架置入治疗的围手术期并发症主要有过度灌注综合征、急性血栓形成、血管破裂和远端血管栓塞、血管痉挛和穿刺相关并发症,远期并发症主要是支架置入后再狭窄问题。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支架材料和制作工艺的不断改进,血管支架置入治疗将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背景:药物洗脱支架明显降低了再狭窄率,但永久聚合物涂层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同时,阻碍血管完全内皮化进程,促使再狭窄发生,且永久聚合物涂层可引发晚期血栓等并发症。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糖尿患者置入国产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后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并与置入金属裸支架患者进行比较。方法:实验组选择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首次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治疗,置入国产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EXCELTM),并以同期行金属裸支架置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7例为对照组,随访12个月以上,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结论:实验组129例,对照组83例完成(13.5±3.5)个月随访,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有8例及12例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45),对照组靶血管血运重建及再发心绞痛多于实验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冠状动脉造影的定量分析提示实验组最终丢失指数小于对照组(P〈0.05),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国产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可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减少再狭窄,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安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