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尽管有学者肯定了侧卧位行经皮椎体成形的效果及安全性,但对于手术体位在术中对生命体征影响变化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手术中不同体位对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3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为2组,分别以俯卧位和侧卧位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术前仰卧位(T1)、转变手术体位后5 min(T2)、穿刺进针过程(T3)、注射骨水泥过程(T4)、骨水泥注射结束(T5)和术后仰卧5 min(T6)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俯卧位组T1、T2、T3、T4、T5时间点心率、呼吸频率均高于侧卧位组(P < 0.05).俯卧位组T2、T3时间点收缩压高于侧卧位组(P < 0.05).俯卧位组T5时间点血氧饱和度低于侧卧组(P < 0.05).说明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手术时采用侧卧位较俯卧位对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小,且侧卧位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分析高龄病人行俯卧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中不同时间节点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特点,为术中针对性加强病情观察,积极做好急救应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2017年104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病人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年龄≥65岁,均采取俯卧位局部麻醉下手术,持续观察并记录病人从术前仰卧5 min至术后恢复仰卧位5 min期间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以病人在术前仰卧5 min时间点(T1)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为基线对照数据,病人在转为俯卧位后5 min(T2)、骨穿刺进针过程(T4)、注射骨水泥过程(T5)、骨水泥注射结束(T6)4个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较大。变化特点为:T2、T4、T5、T6时间点的心率、呼吸频率均较T1显著增高(P0.05),T2、T4时间点的收缩压显著增高(P0.05),T5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高龄病人行俯卧位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某些时间节点的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大,直接影响病人的耐受性和手术安全。手术室护士应掌握变化剧烈的时间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应急措施,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两种手术体位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42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平均血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及患者舒适度的反应,选麻醉前、麻醉后10min、截石位后、俯卧位后及术中每30min为记录时间点。结果42例患者麻醉10min后至俯卧后30min内血压与麻醉前相比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在俯卧位后及麻醉辅助用药后下降。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稳定生命体征,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2种卧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368例,术中将368例患者按照手术体位分为俯卧位和斜侧卧位2组,分别记录2组患者手术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斜侧卧位组在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方面均低于俯卧位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安置斜侧卧位可缩短体位安置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中体位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和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俯卧位及斜侧卧位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PCNL)对椎管内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中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均行PCNL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俯卧位组(Ⅰ组)和斜侧卧位组(Ⅱ组).两组均选择椎管内麻醉,记录两组手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时间、灌洗液总量及穿刺成功率.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俯卧位及斜侧卧位后(T1),PCNL灌流开始后15 min(T2),45 min(T3)至术毕(T4)不同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呼吸频率(R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及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Ⅰ组、Ⅱ组在T1时MBP均有所下降,而在T2~4各时点MBP又逐渐回升,其中Ⅰ组T1与T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Ⅰ组RR、HR均高于麻醉前,T3、T4各时点与麻醉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Ⅱ组HR略有增快,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比较,Ⅰ组明显高于Ⅱ组(P<0.05).[结论]对于行PCNL手术患者,采取斜侧卧位较俯卧位术中患者不良反应要相对好且血流动力学较平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两种手术体位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42例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平均血压(M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及患者舒适度的反应,选麻醉前、麻醉后10 min、截石位后、俯卧位后及术中每30 min为记录时间点.结果 42例患者麻醉10min后至俯卧后30 rain内血压与麻醉前相比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在俯卧位后及麻醉辅助用药后下降.结论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稳定生命体征,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振动排痰机排痰时采取侧卧位和俯卧位哪种效果更佳。方法将50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且无振动排痰禁忌的患者随机分为俯卧位组及侧卧位组,观察两组的排痰效果。结果两组振动排痰后血氧饱和度均显著提高(P〈0.001),对血压无明显影响。俯卧位组较侧卧位组排痰量大(P〈0.001),哕音更快消失(P〈0.001),病程缩短(P〈0.001)。结论侧卧位及俯卧位振动排痰均有效,俯卧位排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老年患者术中注射骨水泥前应用甲氧明及麻黄碱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Ⅳ,Ⅴ组各20例,术中向病变椎体注入骨水泥前,Ⅰ,Ⅱ,Ⅲ组分别静脉注射甲氧明1,2,3mg,Ⅳ组静脉注射麻黄碱6mg,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比较5组骨水泥注入前及注入后1,2,5,10min时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结果Ⅰ~Ⅳ组均未发生低血压;与注骨水泥前比较,Ⅰ组血压与心率更平稳(P>0.05),Ⅳ组血压、心率明显升高(P<0.05);Ⅴ组血压降低、心率增快(P<0.05),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与注骨水泥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经皮椎体或成形术中,于骨水泥注入前静脉注射1mg甲氧明,可有效预防骨水泥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时安置斜仰卧位与截石位并用的新手术体位安置法对经皮肾镜取石患者安全舒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拟择期行经皮肾镜取石患者107例,分为传统组和实验组,其中传统组54例,安置传统俯卧手术体位;实验组53例,安置斜仰卧位与截石位体手术体位。观察两种安置体位方法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 BP、SPO2及意识症状)等的影响。结果安置体位后实验组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传统组有明显降低(P<0.05);安置体位后实验组血氧饱和度平稳正常,传统组血氧饱和度下降处于缺氧状态( P<0.05);安置体位后实验组意识(头晕或晕厥)症状改变明显少于传统组(P<0.01);实验组不能耐受体位和皮肤或肢体损伤的例数显著少于传统组(P<0.01);术后6 h麻醉效果消失后随访患者对疼痛的评价,实验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置斜仰卧位与截石位并用的新手术体位安置法对经皮肾镜取石患者更安全舒适,尤其适用于高龄、高危的经皮肾镜取石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自制15°斜坡垫肩背部斜仰卧位联合下半身截石位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术中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2月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109例,均行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镜取石术,其中55例采用自制15°斜坡垫肩背部斜仰卧位联合下半身截石位为试验组,另54例采用常规体位为对照组。比较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生命体征(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舒适度、术后残石率。结果:试验组体位摆放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残石率5.45%(3/55)低于对照组18.52%(10/54)(P<0.05)。结论:自制15°斜坡垫肩背部斜仰卧位联合下半身截石位应用于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手术,可缩短体位摆放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残石率,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关于经皮椎体成形中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不良反应影响的系统性研究非常有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中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9月经皮椎体成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4例167个椎体,根据麻醉记录对局部麻醉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射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射后0,3,5,10 min 6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结论: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射前相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射后0,3,5 min均出现平均动脉压下降,以3 min时最为明显(P〈0.05,P〈0.01),10 min时恢复到注射前水平;同时心率也表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射后0,3,5 min时间点明显加快,同样以3 min时最为明显(P〈0.05,P〈0.01),10 min时心率基本恢复到注射前水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射前后所有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注射前相比,注射后各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百分数均无明显变化。表明经皮椎体成形中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会对患者心血管系统产生一过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背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已被广泛用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现在亦被用于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目的:评估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病例共24例38椎,分为椎体压缩≥1/4组9例11椎和椎体压缩〈1/4组15例27椎。在C臂机透视定位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采用分次灌注、温度梯度灌注方法注射骨水泥。以目测类比评分及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前后疼痛缓解情况,日常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椎的高度变化。随访时间为12-56个月。结果与结论: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平均单个胸椎内注射骨水泥(4±1) mL,单个腰椎内注射骨水泥(5±1) mL。治疗±后复查X射线片见骨水泥分布良好,无神经根损伤或脊髓压迫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1 d、治疗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相同时间点目测类比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的改变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分次和温度梯度灌注骨水泥治疗胸腰椎转移性肿瘤,可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不论肿瘤转移椎体有无明显压缩,均能迅速缓解疼痛,是治疗椎体转移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及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不同体位患者120例,其中术中头高足低位组、头低足高位组、侧卧位组患者各40例.监测手术开始气腹前5 min(T1)、气腹后10 min(T2)及关闭气腹后5 min(T3),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气道峰压(Ppeak)各参数值的变化.术后随访患者不适症状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的SBP和DB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BP:F值分别为40.39,31.03,19.03;DBP:F值分别为33.44,17.86,11.79;P均<0.01).T2时间的SBP和DBP水平均高于T1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3时间的SBP和DBP水平均低于T2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T2和T3时间HR的变化均比T1时间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的前后3次测量值变化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高足低位组患者T2时间Ppeak水平高于T1时间;T3时间Ppeak水平高于T2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低足高位组患者T2、T3时间Ppeak水平均高于T1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T、T3时间PETCO2水平均高于T1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侧卧位组患者不同时间的Ppea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手术体位患者气腹前后各指标变化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头高足低位、头低足高位、侧卧位3组不适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5.0%,42.5%,15.0%,头低足高位组患者术后肩部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不同体位和气腹压力对患者的呼吸及循环功能均有影响,不同手术体位对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的发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体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雾化吸入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07年7月~2008年7月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给予抗炎、平喘、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在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下采取不同卧位进行雾化吸入。观察组采用坐位,对照组采用抬高床头30°卧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雾化吸入后观察组气喘缓解时间和有效排痰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lt;0.01),血氧饱和度雾化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1),呼吸、心率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1)。结论:患者采用坐位不仅能增加气体交换量,增加呼吸深度,迅速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通气,明显缩短患者有效排痰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作为两种微创治疗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应用多年,但争议颇多,且各有利弊。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的疗效。 方法:纳入100例患者,其中4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6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前按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术后1周。并摄X射线片测量测量椎体前缘与后缘比。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都有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恢复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矫形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经皮椎体成形组为3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为12.5%,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均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经皮椎体成形组通过术前术中使脊椎过伸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两组矫形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7例胰腺肿瘤患者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认真收集资料,准确评估,术后严密观察,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本组17例均成功接受治疗,其中治愈12例,术后发生胰漏3例、胆漏1例、腹腔大出血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结论细致观察和严格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将并发症发生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PPV)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05—2011—05江苏泗洪分金亭医院ICU收治的3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仰卧位组和俯卧位通气,两组均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分别监测两组患者在充分镇静情况下初始仰卧位及俯卧位通气1h、2h、4h、6h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02)、氧合指数(PaO。/Fi02)、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Sp0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呼吸循环指标。结果俯卧位组在动脉血氧分压(PaOz)、氧合指数(PaO2/FiO2)、SpO2等呼吸指标方面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问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循环指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状况,而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