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和掌握陕西省西安市2006年性传播疾病(STD)现状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安市2006年13个区(县)报告的STD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西安市13个区(县)2006年报告发病6129例,年发病率为75.97/10万。性病发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居报告发病首位和第2,均呈下降趋势;而梅毒、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呈上升趋势。结论 西安市STD流行虽有所控制,但低年龄组人群发病有所增加,因此,STD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仍需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2.
急性淋病临床流行病学监测宝丰县人民医院(467400)陈贺生,余娟淋病占性传播疾病的首位,已从沿海城市蔓延到乡镇农村,淋病以传染快,发病急,临床症状明显为特点。现将我们在临床中诊治的48例急性淋病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35例,女13例。年龄21~5...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浦东新区405例淋病患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法定的 8种性传播疾病之中 ,淋病己成为优势病种 ,是性活跃年龄人群中的一类重要疾病〔1〕。本文对上海市浦东地区 40 5例淋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以探讨目前淋病流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为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选择不同地理位置的 5所二级甲等医院性病专科门诊 ,收集门诊病例中确诊淋病患者共 40 5例。1 2 淋病诊断依据 《GB15975-1995淋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1 3 调查方法 采取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 ,调查…  相似文献   

4.
三邻甲苯磷酸酯中毒74例临床分析李慧展杨家琳牛青盟1995年4~6月,西安市未央区谭家乡红光等5个村发生周围神经病暴发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及病家面粉、麸皮中三邻甲苯磷酸酯(TOCP)检验结果确证,系因食用含有TOCP机油污染面粉所致。共发病...  相似文献   

5.
吸毒人群中性病艾滋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连市吸毒人群性病艾滋病感染情况,以便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流行,我们于2002年12月~2003年4月对大连市公安局戒毒所的175名吸毒者进行HIV、梅毒、淋病检查及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巴东县是湖北省艾滋病(AIDS)流行区之一,2003年该县被列为全国艾滋病示范区项目县。自1995年出现第1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先后开展了9次专题流行病学调查,截止2006年12月30日,共发现HIV/AIDS患者226例,为掌握巴东县AIDS流行特征及趋势,明确防治工作重点,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现将巴东县1995~2006年HIV/AIDS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发病概况1997年共收集到性病病例报告822例,报告年发病率为256.89/10万,比1996年增长7.22%。病种包括梅毒、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无艾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2流行病学资料2.1病种构成主要流行病种仍为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次之(见表1),生殖器疱疹发病率增幅最高达635.29%。2.2性别、年龄分布822例性病患者中,男性428例,占52.07%;女性394例,占47.93%;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09:1。14岁以下13例(1.58%),15~19岁37例(4.50%),20~39岁622例(75.55%),40岁以上142例(17…  相似文献   

8.
李凤  卫晓丽  陈志军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668-1669
目的描述并分析西安市2003年4-6月SARS流行特点。方法采用全国统一的SARS流行病学调查表收集资料。结果西安市2003年4-6月共发生11例SARS病例,其中9例为输入性病例,确诊病例未发生1例死亡;确定疑似病例累积71例,其中7例转为确诊病例,截止到6月8日,其余64个疑似病例全部排除。在SAILS流行期间共调查1代和2代接触者2530例。结论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和早期隔离,西安市未发生大的SARS流行,为非SAILS疫区。  相似文献   

9.
广西北海市1990~1994年淋病疫情分析广西北海市卫生防疫站梁健,杨家明淋病是性传播疾病(STD)中最常见、最广泛流行的病种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淋病发病增多,流行范围有不断扩大趋势。为了解和探索淋病的流行特点及趋势,以利指导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482例淋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法定的8种性传播疾病中,淋病是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病种,是性活跃人群中的一类重要传染病[1]。我们对482例淋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探讨目前淋病流行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淋病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1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2004年太仓市性病监测点门诊确诊为淋病病例,共482例。诊断依据按照《GB15975-1995淋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1.2调查方法采取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调查时采用一对一方式详细询问病史。2结果2.1年龄、性别分布482例患者中男性261例,占54.15%;…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市自1978年报告第1例淋病病人以来,性病发病率遂年上升,1999年上海市性病发病率居全国首位。但近年来淋病上升势头有所缓和,1999年比1998年下降了13.6%,而梅毒发病率明显上升,还出现了胎传梅毒,对HIV流行和优生优育都带来严重威胁。本旨在通过对1999年梅毒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并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揭示本市梅毒的流行特征,提出相应的防制对策。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正常人群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李伟,袁庆辉,罗述斌,陈大保,丁胜非,王缓,郭授衡,苏爱湘,刘文,张慧敏(湖南省卫生防疫站410005)为了解我省丙型肝炎(HC)的流行现况,为制订HC的防治策略及考核预防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2年4月...  相似文献   

13.
郑莹 《上海预防医学》1995,7(11):M002-M002
出中华预防医学会上海分会主办,国际流行病学学会(IEA),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合办,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中国抗癌学会肿瘤流行病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上海预防医学》杂志编辑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掌握辖区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探索病因和流行规律,为今后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1]分析1990-2005年丹东铁路地区传染病疫情。结果1990-2005年丹东铁路地区共发生甲类传染病1种(霍乱)86例,无死亡病例。乙类传染病8种共1724例,死亡1例(流行性出血热),发病顺位为病毒性肝炎732例,痢疾336例,肺结核226例,伤寒191,淋病155例,猩红热86例,流行性出血热5例,疟疾3例。  相似文献   

15.
安庆市1997年1—6月性病疫情分析钱昕(安庆市性病防治中心246001)据我市性病临测报告资料统计,1997年1—6月共报告性病4种257例,病种以淋病为主,占81.71%,分析如下。1流行概况1.1病种构成淋病210例占87.71%,梅毒9例占3...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地预防和控制病毒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本文对2006年3月-2007年3月确诊的吉林市乙肝患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找出乙肝高发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乙肝疫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起沙门氏菌和致泻大肠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报告南京军区总医院预防保健科(210008)张清英南京军区卫生防疫队阚劲松1996年4月驻某部队宾馆的旅游团74人聚餐,发生28例腹泻病人。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检验,证实为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报告如下。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阆中市2008 - 2016年梅毒及淋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阆中市制定防控梅毒和淋病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下载2008 - 2016年梅毒及淋病相关信息,并对该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阆中市2008 - 2016年累计报告梅毒1 692例、淋病109例。梅毒累计发病率21.55/10万,各年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χ2 = 860.006,P<0.001)。淋病累计发病率1.39/10万,淋病各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1.638,P = 0.002);2008 - 2016年地区分布中,梅毒以保宁镇(30.20%)、江南镇(5.97%)位居前2位,淋病以保宁镇(20.18%)、七里镇(11.93%)位于前2位;女性梅毒病例多于男性梅毒病例,男女梅毒病例性别比为0.91∶1,男性淋病病例多于女性淋病病例,男女淋病病例性别比为1.60∶1;梅毒以20~79岁年龄段人群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7.41%,淋病以20~49岁年龄段人群为主,占总发病数的71.56%;职业分布中,两病均以农民为主,梅毒病例中农民占49.17%,淋病病例中农民占44.04%。结论 阆中市梅毒和淋病疫情仍然相当严峻,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防控,以减少梅毒和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公安县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效果,为今后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我县2004年至2005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疫情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2004年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18.23/10万,比2003年上升19.26%。发病率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113.8/10万)、乙肝(60.56/10万)、痢疾(19.01/10万)、淋病(6.70/10万)、伤寒(5.42/10万)。2005年传染病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107例,死亡8例(其中狂犬病4例),年发病率为207.11/10万,死亡率为0.78/10万,病死率0.38%。发病前5位的病种次为肺结核(106.65/10万)、乙肝(48.75/10万)、痢疾(19.07/10万)、血吸虫(14.45/10万)、淋病(4.32/10万)。占报告病例的93.31%。从分析结果看,我县传染病疫情总体趋势平稳,局部存在小流行,应加强疫情监测,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市淋病、梅毒流行特征,对1990-2004年淋病和梅毒的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