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对头孢呋辛不良反应报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对武汉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2009~2010年收集的107份头孢呋辛ADR报告,参考药品说明书等对报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7例ADR/ADE报告中,给药方法不合理102例(95.33%),超药品说明书中推荐剂量用药28例(26.17%),无指证用药11例(10.28%)。结论:头孢呋辛不合理用药情况较严重,应加强ADR的监测与报告,合理使用头孢呋辛,减少或避免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魏博南  张四喜  张杰  张永凯 《安徽医药》2019,23(7):1473-1476
目的 分析康艾注射液超说明书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HIS信息系统,调取某院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所有长期医嘱中使用康艾注射液的老年(≥60岁)病人,共1 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574例,其中男性366例,女性208例,医嘱共779条。根据临床诊断对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文献对适应证、给药剂量、给药方法、给药途径、溶媒选择、配伍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调查住院病例574份,其中214例(37.28%)282条医嘱(36.20%)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其中超适应证用药135例(23.52%)169条医嘱(21.78%),给药剂量不足17例(2.96%)33条医嘱(4.24%),超疗程4例(0.70%)4条医嘱(0.51%),混合配伍27例(4.70%)36条医嘱(4.62%),超溶媒类型及用量31例(5.40%)38条医嘱(4.88%)。结论 老年病人使用康艾注射液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明显,主要表现在疗程随意性大、超适应证用药,给药剂量不足,溶媒选择不适宜等。应加强干预措施,尤其是在老年病人这一特殊群体的临床治疗中更应确保其规范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院血液肿瘤病房住院患儿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我院血液肿瘤病房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的住院病历中抽取97份病历,包含3 548条医嘱,对其中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 548条医嘱中超说明书用药医嘱1 509条(42.5%),依次为无儿童用法用量用药1 260条,溶媒不适宜用药139条,超适应证用药136条,超给药频率用药94条,超剂量用药61条,超疗程用药18条,超给药途径用药14条,超年龄用药12条,部分医嘱存在多种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用药对象主要集中在幼儿期和学龄期,青春期患儿医嘱中超说明书用药医嘱比例最高(47.1%),其次为幼儿期(45.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用药医嘱及超说明书用药医嘱最多,抗组胺用药医嘱中超说明书用药医嘱比例最高(78.3%),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糖皮质激素等。结论:超说明书用药现象在儿童血液肿瘤病房普遍存在,具有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为兼顾临床需求与用药安全,应加强监管力度,并要求与患儿签署超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主动筛查手术中超说明书用药,保证术中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青岛妇女儿童医院22365台手术医嘱,除溶媒以外的87种药品相关共计200548条医嘱,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类统计分析。通过检索Up To Date循证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及PubMed等数据库对临床普遍使用的重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循证学论证。结果存在超说明书现象的药品共计58种,占66.67%;共有59896条超说明书医嘱,占总医嘱数的29.86%,其中超适宜人群40.51%、超适应证19.90%、超给药途径19.29%、超给药剂量14.14%及超禁忌证6.16%。除地塞米松超说明书用药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循证学证据充足外,其他均需进一步论证。结论术中超说明书用药主要为超适宜人群。部分无循证学依据却频繁使用的药品需加强监管及不良反应监测,以保证给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吴洁芳 《中国药房》2015,(8):1044-1047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我院中成药、化学药或生物制品的处方11 000张,含用药医嘱29 981条,涉及药品850种,依据《处方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药品说明书等,判断超说明书的用药医嘱,统计分析并评价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超说明书用药处方2 784张(25.30%)、医嘱4 307条(14.37%)、涉及药品218种(25.64%),表现为改变给药途径(35.52%)、剂量不足(19.53%)、溶剂配伍不合理(16.81%)、适应证不符(12.17%)、超剂量用药(8.40%)、超人群用药(5.18%)、超人群及适应证用药(1.37%)、超适应证及给药途径用药(1.02%),4 307条超说明书用药医嘱中60.25%是合理的。结论:超说明书用药在临床中客观存在,大部分有药理及文献报道依据,也存在部分用药隐患;建议充分评估其安全、合理性,提高安全、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药物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ADR)特点,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我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443例血液系统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给药剂型与途径、临床表现、药品品种、临床转归情况、是否超说明书使用等。结果一般ADR 313例(70.65%),严重ADR 130例(29.35%);男258例(58.24%),女185例(41.76%);60岁以上老人所占比例最高(53.05%)。涉及药品品种10类61种,最多为抗肿瘤药(51.92%);药品剂型以注射剂(59.14%)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60.72%)为主;用药后0~3 d内发生ADR(223例)比例最高;39例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ADR临床表现以血小板减少/出血和凝血障碍为主;痊愈124例(27.99%),好转278例(62.75%),未好转31例(7.00%),不详10例(2.26%)。结论血液系统ADR比较严重又比较隐秘,应加强防范与治疗,以减少及预防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说明书用药对高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宁波市第二医院电子病历中为期6个月的≥80岁高龄患者的用药及ADR。结果 共有108例患者纳入研究,给予医嘱1 084条(平均每例患者10.04条),其中超说明书用药122条(占总医嘱数的11.25%),有18例患者发生了19例次ADR(16.7%),患者至少有1种超说明书用药的(n=65)发生1次ADR(n=17例),要比按说明书用药患者频繁(n=43对1例)。说明书内用药的962条医嘱中发生ADR的是7条(0.73%),而超说明书的122条医嘱中为12条(9.8%)。结论 高龄患者中使用至少1种超说明书用药引起的ADR显著高于按说明书用药。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了解热毒宁注射液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探讨其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7年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符合纳入标准的热毒宁注射液ADR报告共1 452例,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溶媒、联合用药情况,以及ADR发生时间、累及器官系统与临床表现、处置与转归情况等,按相关定义划分为一般的、新的、严重的ADR,对照说明书,从适应证、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溶媒、疗程等方面评价热毒宁注射液用药合理性。结果:1 452例热毒宁注射液ADR报告中,一般的ADR 1 390例,新的ADR 233例,严重的ADR 62例,新的严重的ADR 26例。发生较多的是<10岁的儿童,有837例(57.64%);1 112例(76.58%)ADR发生在用药前30 min;联合用药596例(41.05%);不合理用药所致ADR中,无适应证41例(2.89%),剂量不合理286例(19.70%),给药途径不合理25例(1.72%),超疗程37例(2.55%),溶媒不合理18例(1.24%);ADR累及系统/器官1 665例次,主要为皮肤系统995例次(59.76%)。结论:热毒宁注射液ADR例数较多,但严重的ADR例数较少,最常见的是过敏反应,且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情况,临床应加强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某院门诊处方中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情况,提出规范的超说明书用药建议。方法 按处方的时间顺序分段抽取某院2018年7~9月的门诊处方5000张,包含16 750条医嘱和涉及271种药品,依据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和处方的基本信息,对每条医嘱逐项判断是否与药品说明书相符,统计分析超说明书用药的类型及合理性。结果 在5000份抽样处方中,超说明书处方占27.16%,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占21.43%,超说明书使用的药品占11.44%,超适应人群占33.69%,超给药剂量和频次占31.25%,超给药途径占23.40%,超适应证占11.66%,在3590条超说明用药医嘱中有不同级别证据支持为2922条,占81.39%。结论 某院门诊大部份超说明书用药均有诊疗规范、指南专家共识、临床试验证据的支持,但还须加强超说明书用药的规范化管理,规避超说明书用药风险,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性调查某院老年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超说明书现状,分析其临床使用合理性。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基础依据。方法:调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老年住院患者住院医嘱。采取随机抽样方法,筛选部分患者医嘱,依据药品使用说明书,对其适应证、用法用量、用药疗程、适用溶媒的合理性,进行有效分析。结果:调取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的老年住院患者1 433人,住院医嘱总数1 516例,超说明书用药医嘱1 505例,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为99.27%。其中超说明书医嘱中超适应证(10.17%),超用法用量(10.83%),超疗程(99.40%),配伍禁忌(4.85%),超溶媒量(0.80%)。其中4个科室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为100%,主要原因是超疗程和超用法用量。在此期间发生过5次不良反应事件,有3例属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在我院老年住院患者中使用率相对较高,被广泛应用于我院多个科室。一方面希望超说明书合理用药情况能够被证实,相关负责人能够根据现状参考相关数据,使得说明书更加精细化。另一方面,面对药品的超说明书不合理使用情况,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且医院应该对其制定相应措施,使得老年患者的用药问题得以合理化管理,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集的407例抗菌药引起的ADR/ADE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7例ADR/ADE报告中,ADR362例(88.94%),ADE45例(11.06%),涉及抗菌药36个品种,其中以头孢菌素类构成比最高(41.28%),其次为青霉素类(21.87%)和喹诺酮类(14.50%);ADR/ADE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63.49%);构成比前5位药品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克林霉素,阿奇霉素,阿洛西林;严重ADR/ADE构成比为4.42%,无死亡病例。结论:抗菌药引发ADR/ADE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提高医护人员对ADR/ADE的警惕性与监测水平,以保证用药安全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调查并分析2015年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门诊生殖中心超说明书用药现状,为我国制定超说明书用药政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抽取该院2015年门诊生殖中心所有处方,依据药品说明书,判断其用药医嘱是否超说明书,分析各超说明书类型、各类药品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以及比较不同等级循证医学或文献证据支持的超说明书用药记录在超说明书用药总量中的构成比;另外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人群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共抽取门诊生殖中心处方46 621张,分析处方用药医嘱90 951条,按处方或用药医嘱计,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8.76%、35.70%。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包括超适应证(56.25%)和超剂量(39.55%)2种,两者之和占所有类型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总量的95%以上。不同年龄段女性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不同,≤29岁女性组、30~39岁女性组与≥40岁女性组的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分别两两比较,无论按处方或按医嘱计均为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超适应证用药发生率居前两位的是甾体性激素类药物(45.11%)和生长激素(31.26%)。比较3类不同循证医学证据的超说明书用药记录在超说明书用药总量中的构成比,权威性较高证据支持的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占超说明书用药医嘱总量的比例越高。结论 2015年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门诊生殖中心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普遍,合理评价门诊生殖中心超说明书用药,认为超说明书用药比较合理。为保护合理的超说明书用药,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3.
王晓燕  周文  张一弛  郝丽娜 《中国药事》2018,32(9):1301-1308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2016年醒脑静注射液所致14例不良反应报告,对患儿年龄、用药原因、用法用量、使用溶媒、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及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等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和规律。结果:醒脑静注射液本身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中1~3岁儿童占57.14%;非说明书适应证用药患儿占80%;以5%葡萄糖为溶媒所致的ADR达78.57%;儿童使用醒脑静注射液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达71.43%。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使用过程中应明确其功能主治,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媒更安全;减少超药品说明书用药;3岁以下患儿在有替代药物的情况下,不使用醒脑静注射液;生产厂家应加强醒脑静注射液用于儿童的安全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汇总统计2010-2011年我院上报的482例ADR,对患者情况、药品种类、药物成分、药物辅料、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82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物品种共有146种,其中抗感染药34种(23.29%),居引发ADR的品种数的首位;紫杉醇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引发ADR的数量分别位居前3位;ADR主要为全身性损害。结论:临床应关注药物的分子量和注射剂所用辅料,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以确保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林琳 《中国药房》2014,(10):878-88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药房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2013年6月,每天随机分层抽取门诊处方100张,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比较处方中的适应证、适应人群、给药剂量、给药频次、给药途径、禁忌证与说明书的相符性,不符者即为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结果:共抽取3 000张处方,占6月总处方数的3.35%。超说明书用药处方315张,占抽取总处方的10.5%。按类型分类居前3位分别是给药频次(57.5%)、给药途径(26.7%)及适应人群(6.7%);按科室分类居前3位分别是小儿内科(67.6%)、皮肤科(14.9%)及耳鼻咽喉科(2.9%)。超说明书用药中,医护人员不规范操作占85.7%;无大量临床研究数据支持、循证医学证据不足占15.9%;有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超说明书用药占1.9%。结论: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复杂,为了保障患者及医院的合法权益,提高用药安全,医院应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超说明书用药程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上海市皮肤病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门诊和住院病房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上报的302例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给药途径、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汇总和分析。结果 302例ADR报告中,女性(54.6%)高于男性(45.4%)。抗感染药物ADR居多,占27.8%。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口服和静脉滴注为主,其构成比分别为70.2%和24.8%。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涉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1.6%)和消化系统(15.9%)。结论 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症,以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该院10年间中药注射剂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其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规避用药风险.方法:检索2010—2020年该院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系统的涉及中药注射剂的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共上报120例中药注射剂致ADR报告,一般的ADR 118例(包括新的、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2017年某院儿科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奉城医院儿科门急诊处方及住院医嘱,根据最新版药品说明书,判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对超说明书用药类型、患儿年龄段和医师职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7年儿科门急诊处方及住院医嘱超说明书用药占比分别为1.44%、1.30%,涉及口服药32种,注射剂16种。门急诊处方及住院医嘱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主要为无儿童用药信息(70.95%、68.21%)、超年龄用药(10.24%、13.91%)及超适应症用药(8.30%、9.27%)。排名前5位的超说明书用药药品分别为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利巴韦林注射液、阿昔洛韦、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患儿年龄越大,门急诊处方及住院医嘱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越低(P<0.05),医师职称越高,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奉城医院门急诊处方及住院医嘱均存在一定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应加强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强化医务人员培训,尽量减少或避免超说明书用药,保障儿童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了2015-2018年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筛选符合要求的不良反应报告,记录相关信息,结合指南和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要求的报告有180例,男女性比例接近,>70岁的老年人最多,构成比为24.44%;发生时间在用药10~30 min的构成比最高,达35.00%;主要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有97例(占53.89%),其次表现为全身性症状,有32例(占17.17%);不良反应发生涉及药品共有32种,引发不良反应排前3名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分别为注射用血塞通、舒血宁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结论 应加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儿童专科医院心内科的全年度门急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超说明书的合理用药现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汇总2021年度心内科门急诊处方在每日经前置处方审核系统审核后的所有阳性不合理处方,经药师、医师联合复审判定出假阳性不合理用药处方,再根据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判定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抽取2021年度心内科门急诊所有处方共计84 821张,经合理用药软件点评得到不合理阳性处方335张,包含360条药品信息条目。经儿童心血管专科临床药师、医师联合复审前置审核系统筛出的阳性不合理处方后,判定假阳性不合理处方169张,涉及医嘱条目189条,其主要原因为儿科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未在系统中完善以及系统无法审核处方医嘱的临床特殊事宜备注而导致的系统误判。排除系统误判,累积超说明书用药条目144条,其中超说明书适应证用药81条(56.25%)、超说明书用法用量45条(31.25%)、超说明书重复用药8条(5.56%)、超说明书药物相互作用用药8条(5.56%)和超说明书给药途径用药2条(1.39%)。结论 儿童心内科门急诊存在一定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主要表现为超适应证用药和超用法用量。医院可通过不断完善超说明书用药规范化管理和系统规则进一步规范儿童心内科门急诊的合理用药,以期全方位提升临床的合理、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