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由致病菌经肠道、血液或淋巴系统引起的腹腔感染,是在无腹腔内邻近器官直接细菌感染来源(如肠穿孔、肠脓肿)的情况下发生于腹腔的感染[1]。19%肝硬化腹水患者存在SBP,除非早期诊治,其死亡率达36%~70%[2]。因此,SBP的早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腹膜炎又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患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由病菌经肠道、血液或淋巴系统引起的腹腔感染,是在无腹腔内邻近器官直接细菌感染来源的情况下发生于腹腔的感染。发生率占肝硬化患者的3%~10%[1],占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的7%~23%[2],国外报道为肝硬化腹水患者的8%~15%[3]。SBP必须积极采用抗感染治疗,而合理选用抗生素,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笔者观察了单独用可赛舒(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和可赛舒联合氟罗沙星治疗SBP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  相似文献   

3.
2000~2004年,我们应用抗菌素腹腔灌注联合利尿剂治疗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5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郭翔 《肝脏》2011,16(6):509-510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原有肝病恶化的重要诱因。其发生率高,住院肝硬化患者SBP发病率为8%~30%,早期报道病死率达90%以上。近年来病死率下降至48%~57%。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可改善预后,本文探讨7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并SBP患者的诱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从而对SBP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以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5.
姜天俊  赵敏  闫慧颖  范荣  石磊 《肝脏》2005,10(4):294-295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无腹腔脏器穿孔而发生的腹腔急性细菌感染,最常发生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患者。其发生与肝病预后密切相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我们对肝硬化患者合并SBP的临床早期预警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分析腹腔灌洗及腹腔内注入抗生素对肝硬化并发难治性自发性腹膜炎(SBP)及顽固性腹水的治疗价值。方法 28例肝硬化合并SBP腹水的患者,均给予经静滴抗生素、利尿、输注白蛋白等对症支持治疗,之后行腹腔灌洗术,再向腹腔注入抗生素。结果给予支持治疗后,20例患者SBP症状无明显改善,腹水PMN>2.5×108/L,1例患者症状明显加重,7例患者腹水PMN<2.5×108/L;经腹腔灌洗加腹腔内注射抗生素治疗后,26例(92.86%)患者SBP症状消失,腹水消退。结论腹腔灌洗加腹腔内注入抗生素是治疗肝硬化合并难治性SBP和顽固性腹水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姜春燕  贾继东  王宝恩 《肝脏》2006,11(5):346-348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无腹腔脏器穿孔、炎症(如脓肿、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感染原因而发生的腹膜急性弥漫性细菌性感染,是晚期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住院肝硬化患者SBP发病率为10%~30%.最近一项为期2年的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显示,SBP是住院的肝硬化患者入院时或住院期间最常发生的细菌感染(138/527,24%)[1].  相似文献   

8.
汪洋  王玉芝  刘志 《山东医药》2009,49(48):93-94
目的探讨休克指数(SI)、心率(HR)和收缩压(SBP)在休克早期诊断腹腔内出血中各自的敏感性以及SI与患者失血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腹腔实质性脏器闭合性损伤病例的临床特点,将病例分为腹腔出血组和腹腔无出血组,观察SBP、FIR、SI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结果SI判断脏器破裂腹腔出血的灵敏度高于HR和SBP,但3个指标判断腹腔无出血的灵敏度不高。SI在〉0.7和〈0.7时判断是否有腹腔出血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HR和SBP结果同SI。出血量随着SI的增大而增多。结论SI在腹腔实质脏器闭合性损伤时较单纯SBP和HR更敏感,能较早估计患者的出血量、休克的轻重,对有些难以准确诊断出血量的患者存在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余贻汉  汪毅  屈银宗  郑莉  郭玉飞  计春燕  徐玲 《肝脏》2008,13(5):393-39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在肝硬化中发生率高达10%~30%,有报道由耐药菌感染者死亡率达40%~60%。本院于2005年7月-2007年6月共收治SBP患者39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内留置的方法治疗21例,并与对照组18例比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指无腹腔内局灶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条件下发生的急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培养有细菌生长,而且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0.25&#215;10^9/L。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在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中,SBP发生率为10%~30%。  相似文献   

11.
肝病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细菌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腹腔内无原发感染病灶的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腹膜炎。慢性肝病尤其是肝硬化伴腹水时,11%~29%的患者发生SBP,且复发率高、远期生存率低,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患者的住院和肝移植围手术期病死率。而腹水细菌培养耗时长、阳性率低,治疗以经验用药为主,本文回顾分析近年腹水培养阳性数据,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耐药性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肝硬化合并 SBP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腹水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在87例患者腹水中共分离出9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64株(69.6%),革兰氏阳性菌24株(26.1%),真菌4例(4.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7例(23.3%),产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菌株2例(16.7%);对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较高的抗生素为头孢类(23.3%~41.7%)及喹诺酮类抗生素(55.0%),对革兰氏阳性菌耐药性较高的是氨苄西林(72.7%)和哌拉西林(63.6%)。结论肝硬化合并SBP 患者往往存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且耐药现象比较明显。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报告合理选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3.
周霞秋 《传染病信息》2008,21(5):271-273
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的腹水感染称为自发性或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fitonitis,SBP),它是指无明显腹腔内感染源伴无菌腹水的继发感染。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发病率高达10%~32%,是肝硬化腹水患者中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现将近年来有关SBP的诊治概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晓光  蔡洪培 《胃肠病学》2002,7(6):376-378
自发性腹膜炎又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由致病菌经肠道、血液或淋巴系统引起的腹腔感染,是在无腹腔内邻近器官直接细菌感染来源(如肠穿孔、肠脓肿)的情况下发生于腹腔的感染[1]。SBP是导致肝硬化腹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10年来,随着对SBP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有所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病特点。方法本组SBP患者118例,分析其易患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及转归情况。结果在118例SBP患者中,47例并发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及其它部位感染;腹水细菌培养阳性9例(7.6%),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有效,结果好转75例(63.6%),死亡43例(36.4%)。死亡原因有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电解质紊乱。结论对于SBP患者,应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a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在腹水形成的基础上,无腹腔感染灶和脏器损伤,也无其它污染途径直接存在时发生的腹膜细菌感染,多见于晚期肝硬化和其它一些重症肝病患者及肾病综合症的患者,是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估计在8%~27%之间,病死率高达48%~57%[1].近年来,关于SBP的病原学、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灌洗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兰州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肝硬化合并SBP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静滴抗菌素并放腹水,补充血浆、白蛋白治疗,同时对治疗组患者采用温盐水腹腔灌洗和腹腔内注射抗菌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09%,优于对照组47.50%(χ2=7.4836,P0.05);治疗组病死率为17.39%,低于对照组37.50%(χ2=4.4159,P0.05),两组在有效率和病死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灌洗是治疗肝硬化合并SB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抗生素治疗方法。方法 28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接受头孢噻肟或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他啶治疗7天,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28例患者治疗后腹膜炎控制率为71.43%(20/28),死亡2例。结论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并发SBP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9.
大约有50%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患者在入院时已有腹水感染。因腹水而住院的肝硬化患者约有8%~30%发生SBP。因此,肝硬化腹水患者在入院初即应作腹腔诊断性穿刺,其目的有二:一是判定有无SBP,二是作为治疗效果的参照。活动性感染的治疗[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按照时间药物学的原则,探讨不同用药时间服用厄贝沙坦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采用动态血压检测的方法筛选出83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晨起服药组(41例)和晚上服药组(42例),均给以厄贝沙坦150~300mg口服,1次/d,共治疗24周。药物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监测的检查。结果两组的诊室收缩压(SBP)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两组的诊室收缩压(SBP)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血压结果显示,两组均能降低夜间SBP(P〈0.05,P〈0.01),夜间服药更能有效地降低夜间的SBP。晨起服药组的白天血压达标率(SBP〈135mmHg)为36.5%,晚上服药组的白天血压达标率为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晨起服药组的夜间血压达标率(SBP〈125mmHg)为29.2%,晚上服药组的夜间血压达标率为61.9%,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晨起服药组血压昼夜节律纠正率为19.5%,晚上服药组血压昼夜节律纠正率为52.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晚上服药可以有效地纠正夜间的高负荷血压,提高夜间血压达标率,改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