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湖南省安化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飞跃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444-1445
目的了解2009年安化县居民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资料。方法收集安化县2009年居民死亡原因资料,按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2009年安化县居民死亡率为5.81‰,首位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2.32‰),第二位是恶性肿瘤(1.52‰),损伤中毒死亡居第三位(0.44‰),第四位、第五位分别为呼吸系统(0.36‰)与消化系统疾病(0.23‰)。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女恶性肿瘤死亡均以肺癌为最高。结论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影响安化县居民最重要的死因。建议开展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监测,建立医院门诊病例登记制度,以便及时分析发病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伤害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通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全死因变化趋势,为政府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和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老年保健效益指数(GEI)等指标对1999—2008年南通市老年人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9—2008年南通市老年人平均死亡率是3 747.75/10万,标化死亡率3 234.82/10万。10年来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速度2.00%。前5位死因不变,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消化系统疾病,男性的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但女性GEI普遍高于男性。呼吸系统GEI最高(男性0.625,女性0.676),损伤和中毒GEI较低(男性0.485,女性0.533)。结论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南通市老年人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同时还要加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及内分泌代谢疾病的防治,以提高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厦门市老年人口死亡特征,评价老年人口主要死因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趋势。方法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老年保健效益指数(GEI)等统计指标,对2002-2009年厦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9年间老年人口死亡总数为42 435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2.43%,平均死亡率为31.11‰。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等,前五位死因占总死亡的84.68%,全死因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占总死亡的90.59%。主要疾病的GEI顺位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数死因的GEI高于0.5,女性普遍高于男性。与1987-1997年统计结果比较,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各主要疾病的GEI也有所下降。结论厦门市老年人口主要死因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寿命的最主要原因,应当作为老年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分析2005-2014年浦东新区户籍老年人死亡情况,为老年人疾病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死亡率、构成比和老年保健效益系数(GEI)等指标,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浦东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死亡167800人,占总死亡数的85.56%。标化死亡率为24.62‰,疾病别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主要死因为慢性病,占88.51%。除内分泌营养代谢病和损伤中毒外,男性疾病别死亡率高于女性。女性GEI高于男性。损伤中毒和恶性肿瘤GEI最低,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GEI较高。男性恶性肿瘤GEI呈下降趋势。结论 浦东新区老龄化严重,应针对不同性别特点,优先关注老年人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加强意外跌倒自我防护和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人群健康意识和疾病防控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死因调查了解五峰县居民死亡率。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实施方案,将收集到的2551份死因调查资料(2004~2005年)进行分析。结果全县居民死亡2551例,死亡率为6.18‰,(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58‰,女性死亡率为5.71‰)。死亡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损伤中毒(1.6‰)、呼吸系统疾病(1.3‰)、恶性肿瘤(1.2‰)、循环系统疾病(1.2‰)、消化系统疾病(0.3‰)。结论五峰县居民死因:青年期以损伤和中毒占首位,中、老年期以恶性肿瘤为主要死因(肝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宫颈癌占第二位、肺癌占第三位;宫颈癌为该县妇女的主要死因),其次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期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南通市≥60岁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方法 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分类编码,计算≥60岁老年人死亡率、老年保健效益指数(GEI)等指标,分析主要死因.结果 南通市2011-2012年老年人平均死亡率为3 550.75/10万,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男性死亡率(3 865.46/10万)高于女性(3 264.22/10万),各年龄组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死亡率居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等.60~ 75岁组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75岁组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最高.男性全死因GEI为0.560、女性为0.636,其中呼吸系统的GEI均居首位.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应作为该市老年人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武进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死亡情况及死因顺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解常州市武进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死亡原因及死因顺位,探讨老年卫生服务相关内容与疾病干预措施。方法 以回顾调查的方法,对自1999年以来武进区60岁以上老年人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9-2003年武进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年平均死亡率为40.03‰、38.73‰、43.27‰、41.69‰和34.48‰;每年男性人群的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两者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分别为98.87、63.06、60.47、41.83、和30.77);死因别顺位显示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肺心病、意外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位居第8.10位之间,死亡率在0.13‰-0.23‰之间。主要死因特征显示循环系统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是主要死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是女性的2倍。自杀、车祸、意外跌落是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的主要死因。结论 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意外伤害。最终引起慢病的机体的一系列功能和器质性改变是较长时间形成的,因此干预老年人死因应从全人群做起,从青少年做起。  相似文献   

8.
糜跃萍  林玲  蔡波  韩颖颖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0):1187-1189
目的 了解南通市65岁以上户籍老年居民死因构成,为老年居民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南通市2005-2014年死因监测资料,采用老年系数、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死因构成等指标来评估65岁以上老年人的死因情况。 结果 2005-2014年南通市老年人口平均粗死亡率为4 513.6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 653.08/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4 978.98/10万,高于女性的4 122.13/10万(P<0.01)。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粗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χ2趋势=596.798,P<0.0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粗死亡率为4 089.76/10万,占全人群死因的90.61%。死因顺位前五位依次是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损伤中毒和内分泌系统,粗死亡率分别为1 887.41/10万、1 101.96/10万、788.77/10万、127.98/10万和92.68/10万。 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死因。应加强循环系统、肿瘤等疾病的防控和干预,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南通市2007—2008年60岁以上老年人主要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7—2008年南通市60岁以上老年人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卫生政策和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应用死亡率、老年保健效益指数(GEI)等指标分析2007—2008年南通市老年人死因资料。[结果]南通市2007—2008年老年人平均死亡率为3 737.17/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主要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年龄组分析显示,85岁~年龄组死亡率最高;60岁~、65岁~和70岁~三个年龄组中肿瘤死亡率最高;75岁~年龄组中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最高。全死因GEI男性为0.555、女性为0.611。呼吸系统的GEI最高。[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应作为本市老年人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东区老年人死亡状况及动态,为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据1991—2003年的死亡登记资料,以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江东区1991—2003年老年人累计143441人,占6.04%,累计死亡率50.65‰。老年男性死因第1位为恶性肿瘤(31.05‰).其次为循环系病、呼吸系病和中毒损伤,前4位死因共占86.12%;女性死因第1位为循环系病(33.62%)。其次为呼吸系病、恶性肿瘤和中毒损伤,前4位死因共占78.87%。老年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都有一定升高趋势,男性呼吸系病和女性中毒损伤死亡率有降低趋势。[结论]江东区老年人口的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病等慢性疾病,应针对这些疾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徐州市城乡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死因状况,为政府部门制定慢性病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徐州城乡居民1997-2006年慢性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6年徐州市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率为324.91/10万~350.19/10万,年均340.48/10万,占同期总死亡人数的57.85%~65.81%。主要慢性病年均死亡率(/10万),城市为341.34,农村为339.89(P〉0.05);男性为381.80,女性为295.86(P〈0.01);0~34岁为13.57,35~54岁为191.17,55~74岁为1290.05,75岁以上为6209.60。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年均标化死亡率(/10万)分别为150.25、9.48、77.99、95.67;标化减寿率城市居民分别为11.95‰、0.80‰、4.93‰、4.10‰,农村居民分别为14.99‰、0.33‰、2.86‰、2.84‰。[结论]慢性病严重危害徐州市城乡居民的生命和健康。  相似文献   

12.
柳艳静  赵清水  徐丽  李韵昉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85-2788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及主要死因,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房山区2007—2009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9年房山区居民年均死亡率433.64/10万,前5位死因的年均死亡率是脑血管病(114.56/10万)、心脏病(110.00/10万)、恶性肿瘤(97.94/10万)、呼吸系统疾病(38.60/10万)、损伤和中毒(35.55/10万)。男性年均死亡率258.20/10万,女性年均死亡率175.44/10万,城镇地区居民年均死亡率107.19/10万,农村地区年均死亡率326.45/10万。1~34岁人群均以损伤和中毒为首要死因,35岁以上人群以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为主要死因。结论 2007—2009年,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是导致房山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生活方式、生活工作环境及饮食结构均为可能的致病高危因素。因此,今后该区的卫生工作应强调疾病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对不同的目标人群、不同的危险因子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海安县2006-201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及寿命损失变化趋势,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海安县2006-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登记报告数据库及人口资料,进行恶性肿瘤死亡率、累积死亡率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各种率的时间变化趋势;采用简略寿命表计算去恶性肿瘤死因期望寿命和因恶性肿瘤死亡期望寿命损失百分率;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去恶性肿瘤死因期望寿命变化趋势;采用潜在减寿年数(YPLL)、标化潜在减寿率(SYPLL)、平均减寿年数(AYLL)进行减寿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海安县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231.99/105、111.79/105;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3.08%; 2006-2010年海安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0.58岁,去恶性肿瘤平均期望寿命为84.38岁,寿命损失3.80年;男、女性去恶性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平均每年分别增加了0.453 9岁和0.448 4岁,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P<0.05).1~69岁居民恶性肿瘤累计PYLL为62 352.5人年,AYLL为5.72人年,SYPLL为18.80‰.结论 海安县2006-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率各年份存在轻微波动,下降趋势不明显,仍位于全死因、减寿顺位第1位.应重点加强对严重影响居民期望寿命的主要癌种进行干预,应用适宜推广技术开展对高危人群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1975—2006年武汉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的变化并进行趋势预测。方法利用1975—2006年武汉市居民死亡资料,对武汉市1975—2006年糖尿病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利用灰色动态模型GM(1,1)预测武汉市2007—2012年糖尿病死亡率趋势。结果2006年武汉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为19.97/10万,较1975年上升了11.61倍,年平均递增率为8.23%,高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增长速度。女性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死亡率之比为0.63∶1。武汉市糖尿病年均高死亡率的前3位均为经济发达的汉口地区,江汉区最高,为11.56/10万,汉南区最低,为3.23/10万。所建立的灰色模型预测方程为Y(t)=26.43e0.07735(t-1)-24.71,预测到2012年武汉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将达到34.42/10万。结论武汉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上升趋势明显,提示应加强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唐县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流行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唐县2009~2011年居民全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水平的变化;分析各类恶性肿瘤流行趋势;统计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亡构成比等指标。结果高唐县2009-2011年居民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175.60/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长1.78%,男性增长高于女性;肿瘤发病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主要恶性肿瘤为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上升趋势最为明显。结论恶性肿瘤已经成为高唐县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是高发人群,肺癌和食管癌是下一步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杨永芳  邵英  肖义泽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694-2696
目的了解2006—2011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等对2006—2011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报告死亡率为70.80/10万,标化死亡率78.17/10万,居全死因第4位;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死亡率比为1.66;前5位恶性肿瘤死因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白血病。结论恶性肿瘤已成为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的主要致死疾病之一,且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的特点,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预防或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烟台市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分布情况,为制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烟台市3个死因监测点2004-2005年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5年监测点报告死亡21878例.年均死亡率为644.80/10万,男性为710.64/10万,女性为579.45/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为626.27/10万.男性为701.82/10万,女性为559.53/10万。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9373例)、恶性肿瘤(5539例)、伤害(2689例)、呼吸系统疾病(1749例)、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637例),占全死因的91.36%(19987/21878)。[结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伤害成为严重威胁烟台市城乡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