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为新疆卫生资源“十二五”期间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秩和比法(RSR)对全疆14个地州市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医师、护士、设备以及补助收入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全疆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分成四档,一档(多):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二档(中等):哈密、昌吉、巴州、博州;三档(偏少):阿勒泰、塔城、伊犁、吐鲁番、克州;四档(少):阿克苏、和田、喀什。[结论]全疆各地州卫生资源配置存在明显差异,乌鲁木齐以及北疆、东疆地区人均卫生资源拥有量均高于南疆地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 全面了解2019年与2013年湖北省卫生人力资源变化情况,为提高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统计年鉴2019年湖北省各市州卫生人力资源数量,采用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对湖北省2019年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分析,并采用比较研究与2013年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湖北省卫生人员总数增长了37.0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疆南疆地区甲肝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进一步减少甲肝发病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5地州2013年的124例甲型肝炎散发病例为研究对象,进行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新疆南疆5地州甲肝发病的主要因素为发病前接触甲肝患者、使用土井水、喝生水习惯、生吃瓜果卫生差、就餐卫生差、饭前不洗手这6个因素,其中饭前不洗手、喝生水习惯和就餐卫生差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进一步加强新疆南疆五地州基础卫生设施建设,改善供水系统,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大对现有土井的消毒力度,有望减少新疆南疆地区甲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新疆南疆地区2012-2016年度691 700例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的筛查结果,了解新疆南疆5地州44县市近5年度新生儿2项疾病的检出情况。方法采集新生儿足跟血于专用滤纸,分别采用化学荧光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干滤纸血片中苯丙氨酸(Phe)、促甲状腺素(TSH)浓度。结果新疆南疆地区5地州44县市近5年691 700例新生儿经筛查确诊苯丙酮尿症98例,检出率为0.142‰;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90例,检出率为0.130‰。结论 2012-2016年度新疆南疆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高新疆偏远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对于患儿早期诊治,以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疆卫生人力资源存在着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及配置不平衡等问题,尤其新疆南疆三地州卫生人力资源的匮乏急待解决。根据卫生事业发展需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实际,满足全体人民基本卫生服务需要的目标,按照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原则,建议增加当地卫生人力资源数量、提高基本卫生人力素质与能力、不断调整优化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和布局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现有政府公布的统计数据,建立三种预测模型,预测2016-2020年湖南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需求情况。 方法 利用湖南省卫生统计摘要中收集的2002-2013年湖南省医院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及护士数,采用SPSS 21.0、SAS 9.2和Excel 2007构建、拟合和评估线性回归模型、曲线回归模型和灰色模型,从中选择最优拟合模型,对2016-2020年湖南省医院所需的医院人员、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和护士人数进行预测。 结果 采用预测模型灰色模型(±s(%)=2.99±2.15),指数模型(=2.29E-40×e0.05x),线性模型(=-4.93E7+24 643.75x),灰色模型((t)=439 123.94×e0.10(t-1)-386 044.94)对2016-2020年湖南省医院人员数等卫生人力资源需求情况进行科学预测。预测结果为2016-2020年湖南省医院人员数、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人数逐年增长,到2020年,医院人员数达到331 775人,比2013年增长49.1%,执业医师数达到131 203人,比2013年增长39.4%,注册护士数达到272 352人,比2013年增长116.6%。但执业助理医师数所需人数2020年为24 644人,比2013年减少35.2%。 结论 2016 -2020年湖南省卫生人力资源所需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该预测结果可为湖南省“十三五”规划期间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不含兵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为卫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对全疆卫生人力资源指标包括: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管理人员,配置按人口、地理面积、经济水平分布进行评价。结果 2014年全疆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管理人员数分别为5.8、2.07、2.21、0.26,卫生人力配置与人均卫生人力资源拥有量高于全国总体要求。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处于0.3~0.4,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介于0.8~0.9,按经济分布的基尼系数介于0.4~0.5。结论全疆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均衡,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按地理分布的公平性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2009—2013年甘肃省14个市、州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为进一步推动本省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行的科学性建议。方法收集2009—2013年全省及14个市、州卫生监督人力资源有关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截至2013年年末,甘肃省14家市、州卫生监督机构在岗人员较2009年减少了34.28%,5年年均增长率为-9.96%,人员编制总数561人,较2009年减少了31.50%,5年年均增长率为-9.03%,卫生监督员总数414人,较2009年减少了38.39%,5年年均增长率为-11.41%。平均每个卫生监督机构拥有监督执法人员38.21人。每万平方公里及每万常住人口拥有卫生监督人员数量,各市、州相差较大。结论甘肃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卫生监督人员编制数和实际在岗人数方面不能满足全省卫生监督的各项实际工作任务。按照服务人口计算,卫生监督人员的配置率较低,未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监督人员在地区间分布不均衡,要加强卫生监督机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卫生服务需求角度预测我国大陆地区的卫生人力资源总量的变化趋势,分析卫生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公共卫生人力发展规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1994-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获得我国大陆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总量、卫生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数据.利用ARIMA模型对我国大陆卫生总费用、年末总人口等资料进行经典时间序列模型拟合及预测,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卫生人力资源需求总量的预测.结果 1993-2009年我国卫生人力资源总量呈递增趋势,但相比于其他卫生资源增速缓慢.预测得出2010-2014年末我国卫生人力资源需求总量将分别达到1 076.02万人、837.52万人、1 073.37万人、1 076.02万人和1 075.94万人.结论 我国未来卫生人力资源总量缺口依然巨大,急需进一步补充,建议进一步加大卫生人力资源经费投入,在增加卫生人力资源数量的同时,努力提高卫生人力资源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宜昌市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及人员构成和分布现状,为卫生部门制定卫生人力规划、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1年宜昌市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构成和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对比。结果 2011年宜昌市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为21861人,全市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5.38人、执业(助理)医师2.05人和注册护士2.19人,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例为1:1.07。结论宜昌市各类卫生人力资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国市级城市平均水平,而且卫生人力资源过度集中于市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1—2019年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现状,预测2020—2024年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变化趋势。方法 基于2011—2019年卫生资源相关数据构建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我国2020—2024年卫生人力、卫生物力、卫生财力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2020—2024年医疗卫生资源总体呈增长趋势,到2024年医疗机构床位数量增长至1 204.47万张,年均增长率为6.26%;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量分别到达501.66万人和663.03万人,医护比为1:1.32;卫生总费用增至122 480.8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3.04%,其中政府、社会、和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分别为25.4%、52.1%、24.4%,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11%、16.54%、10.19%。结论 医疗机构床位配置进一步提升、卫生筹资水平逐步提高,但医疗机构数量发展缓慢、医护结构倒置、注册护士仍不足,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精准对接人民差异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12.
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测算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该论述了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测算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以需方(居民健康)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需要为基本依据,采用卫生服务需求、需要量法来测算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数,其中卫生服务的需求和需要指标主要是两周实际就诊率、两周需要就诊率、年人均实际住院率和年人均需要住院率;卫生人力资源的指标主要是门诊医生数、住院医生数和其他卫技人员等。作运用该方法,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卫生服务需求和需要的指标值,测算出四川省卫生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和需要量,并结合现有人力资源状况,来配置和调整卫生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对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房屋、设备等卫生资源的调查分析,发现乡镇卫生院房屋建设情况较好,房屋面积达到《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要求,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床位设置质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需求,卫生人力不足,尤其防保人员较少,设备仍需进一步配置和更新。  相似文献   

14.
泰州市卫生监督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泰州市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力资源现状,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泰州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泰州市平均1万人口仅配备0.45名卫生监督员,人力资源数量明显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而在监督人员学历结构方面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泰州市卫生监督人力资源数量不足、工作负荷过重、专业结构不够合理, 应适当增加卫生监督人员编制,引进和培养法律、工程、检验、卫生管理等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预测北京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需求量,为制定卫生人力规划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04—2011年北京市常规统计数据资料,运用人力人口比值法预测2020年北京市医疗机构卫技人员需求量和医护比结构。结果:从人员数量看,2020年卫技人员将达到308577人;从专业结构看,2020年医师数和护士数分别为108316人和148122人,医护比为1∶1.4;从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看,2020年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医师数和护士数仍远远低于三级医疗机构。结论:2020年北京市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数总量相对充足,但医护比例不合理,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和护士配备不足。建议保持卫技人员总量充足的优势,调整卫技人员专业结构,重点加大全科、护理等专业人员配置。  相似文献   

16.
温静  姜峰  丁勇  王久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6,(14):2581-2584
目的 测算落实2011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内容所需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力配置,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1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的服务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工作,制定调查指标。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由调查员在被调查的39个社区进行多次现场测量。依据测量指标平均单位工作时间、每年工作量、每天工作时间3个方面来测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际所需人力配置。结果 3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辖区总人口达82.11万人,每社区平均管理2.1万居民、工作人员为(13.51±2.1)人,每万人口卫生人员实际配置为6.41人。被调查的544名卫生服务人员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人员占67.59%;大专以上学历者占76.97%;高级职称只占11.09%;有编制的占52.02%。按目前实际上报工作量测算配置为8.58人,测算结果高于目前实际配置水平。结论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配置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人力投入, 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5~2009年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人才数量及流失情况,并通过2005~2009年的数据,预测2010~2020年卫生监督机构人才需求量和平均每年需要补充的人员数量。方法通过趋势预测法预测2011~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并利用人力/人口比值法预测2010~2020年所需卫生监督机构人才数量,在掌握流失率的基础上,预测平均每年需要补充的人才量。结果 (1)按照2015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1万人配备1名监督员和1万人配置1.5名监督员的标准,2015年底需要达到138 057名监督员,2020年底需要达到212 691名监督员;(2)2006~2009年卫生监督人才平均流失率为1.10%;(3)分别按照以上配置标准,要达到2015年的人才需求量,从2010年开始每年需要补充9 499名卫生监督员。要达到2020年的目标人员量,从2010年开始每年需要补充14 346名卫生监督员。结论 (1)卫生监督人才流失日益严重,需要调整人才管理策略;(2)卫生监督人才缺口较大,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陕西省结核病防治人员现状,评价配置公平性,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全省结核病防治人员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等情况.运用基尼系数评价各县、区结核病防治人员人口分布公平性.结果 全省结核病防治人员总数为571人,其中省级29人,市级平均5.6人,县级平均4.5人.全省结核病防治人员20~29岁占13.7%,30~39岁占35.7%,40 ~ 49岁占30.8%,50岁以上占19.8%;本科及以上占20.7%,大专占42.6%,中专占31.9%,其他占4.9%;高级职称占6.0%,中级职称占32.6%,初级职称占48.5%,其他占13.0%.省市县专职人员综合素质评分省>市>县.县级结核病防治人员人口分布基尼系数为0.3.结论 陕西省市、县级结核病防治人员数量不足.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全省专业人员学历和职称以大专和初级职称为主.省级专业人员学历和职称水平最高,其次为市级.县级结防机构专业人员以中专学历和初级职称为主,综合素质较低,数量按人口配备比较均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与预测新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效率的发展趋势,找出与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为提升新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效率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2011—2019年新疆统计年鉴及国家卫生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借助灰色预测GM(1,1)模型分析预测2019—2025年新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效率。 结果 2010—2018年,新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数及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数均呈逐年增长趋势,截止至2018年,分别为603.0万人次及11.9人次;床位使用率、出院人数、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数均呈S型变化,截止至2018年,分别为42.9%、4.7万人、8.0日及0.8床日。通过灰色模型预测得,2019—2025年诊疗人次数、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数、出院人数均呈上升趋势,预测至2025年,分别增加到1 106.04万人次、15.73人次及4.81万人次;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均呈下降趋势,预测至2025年分别下降到39.52%、7.07日及0.77床日。 结论 未来几年,新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服务效率仍处于西部地区中等偏下水平,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提升诊疗服务效率的基础上,加大对住院服务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口医疗服务利用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兵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兵团2004年和2010年两次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对参保人口的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利用和医疗费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与2010年相比,参保职工两周患病率由211.8‰上升到390.2‰,两周就诊率由81.6‰上升至95.0‰,年住院率由106.9‰上升至145.9‰,未住院率由19.4%下降到14.1%,经济困难是未利用住院服务的主要原因,次均就诊费用年增长率为4.1%,次均住院费用年增长率为5.7%。结论:兵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定程度地促进了职工对门诊及住院医疗服务的利用,但医疗费用增长较快,补偿水平不高,尚不能完全保障职工合理的医疗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