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及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断慢性咳嗽提供依据。【方法】参考ABChang推荐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流程,并辅以诱导痰细胞分类检查,对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分类,并针对病因进行特异性治疗。【结果】用此方法对门诊61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分析,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占54.1%(33/61),鼻后滴漏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占24.6%(15/61),支原体感染占8.2%(5/61),双病因8.2%(5/61),病因未明4.9%(3/61),经过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有91.6%(56/61)患者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儿童慢性咳嗽常见病因有咳嗽变异性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支原体感染,针对病因治疗是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诊断和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我国于2005年制定的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程序,对146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病因给予特异性治疗。结果146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确诊131例,确诊率89.7%。其中鼻后滴漏综合征35例(24.0%),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7例(18.5%),咳嗽变异型哮喘21例(14.4%),变应性咳嗽13例(8.9%),感染后咳嗽11例(7.5%),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9例(6.2%),慢性支气管炎10例(6.8%),肺结核3例(2.1%),肺癌2例(1.4%),病因未明15例(10.2%)。131例确诊患者经特异性治疗后.120例(91.6%)咳嗽得到临床控制,11例(8.4%)咳嗽部分缓解。病因未明15例经对症治疗,咳嗽症状明显好转。结论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流程适合老年人慢性咳嗽病因诊断,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变应性咳嗽、感染后咳嗽等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针对咳嗽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及其特征,为临床医生对病因正确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08年6月期间因慢性咳嗽为主诉的儿科门诊及住院的患儿176例。询问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相关辅助检查和治疗后的反馈诊断等进行病因诊断与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慢性咳嗽上呼吸道炎症40例占22.8%(40/176),咳嗽变异哮喘32例占18.18%(32/176),支原体感染27例占15.34%(27/176),鼻后滴漏综合症25例占14.21%(25/176),过敏性咳嗽19例占10.80%(19/176),胃食管反流19例占10.80%(19/176),神经性咳嗽4例占2.27%(4/176),支气管异物3例占1.71%(3/176),病因未明7例占3.98%(7/176),而经过针对病因的个性化治疗,大部分患儿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未明有其特点,以哮喘相关性咳嗽.上呼吸道炎症为其主因。详细地询问病史是其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就诊的223例患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结果在资料中,明确病因者207例,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67例(30.0%、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漏综合征59例(26.5%),嗜酸性支气管炎28例(12.6%,胃食管返流25例(11.2%)、慢性支气管炎9例(4.0%),变应性咳嗽6例(2.7%,感冒后咳嗽5例(2.2%,其他病因8例(3.6%)。结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漏综合征、嗜酸性支气管炎、胃食管返流,大部分患者经特异性治疗后咳嗽消失或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方法对245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245例小儿咳嗽的原因有呼吸道感染后咳嗽(26.67%),支气管异物(20.83%),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5.00%),咳嗽变异性哮喘(12.92%)。小于1岁婴儿慢性咳嗽以呼吸道炎症后咳嗽和误吸母乳为主(62.71%),1~3岁小儿以气管、支气管异物和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为主(占70.09%),大于3岁儿童以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为主(68.92%)。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根据年龄段不同而异,主要病因有呼吸道炎症后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异物等,其病因较复杂,须根据咳嗽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反应来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6.
仝春冉 《工企医刊》2010,23(1):17-19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方法,减少慢性咳嗽的误诊误治。方法: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胸部X线、支气管激发试验、胃镜等检查,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关于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明确病因、并对病因分类、针对病因进行特异性治疗。结果:65例慢性咳嗽患者中,57例诊断明确,诊断率87.7%,其中咳嗽变异型哮喘(CVA)27例,占41.5%;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19例,占29.2%;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9例,占13.9%;胃-食管返流性咳嗽(GERC)8例,占12.3%;不明病因8例,占12.3%。结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胃-食管返流性咳嗽(GERC)是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87.7%),指南推荐程序有助于慢性咳嗽的诊断,其中询问病史及试验性治疗是确诊病因的重要环节,我国很多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须加强对慢性咳嗽的关注,进行规范化诊治。  相似文献   

7.
刘玉华 《现代养生》2014,(2):106-106
目的:对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促进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方法:以50例该病儿童为研究对象,借助病史采集、治疗史分析、试验室检查等手段确定病因,并予以统计。结果:病因分布:1)呼吸道感染咳嗽24例,占比48%;2)鼻后滴漏综合征14例,占比28%;3)咳嗽变异性哮喘10例,占比20%;4)异物吸入2例,占比4%。结论:呼吸道感染咳嗽和鼻后滴漏综合征是导致儿童慢性咳嗽的两大主要病因;儿童慢性咳嗽病因多样,但经过相应诊断,绝大部分能够得到明确诊断,可为后续治疗提供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人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诊断和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我国于2005年制定的慢性咳嗽病因诊断程序,对146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病因给予特异性治疗.结果 146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确诊131例,确诊率89.7%.其中鼻后滴漏综合征35例(24.0%),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7例(18.5%),咳嗽变异型哮喘21例(14.4%),变应性咳嗽13例(8.9%),感染后咳嗽11例(7.5%),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9例(6.2%),慢性支气管炎10例(6.8%),肺结核3例(2.1%),肺癌2例(1.4%),病因未明15例(10.2%).131例确诊患者经特异性治疗后,120例(91.6%)咳嗽得到临床控制,11例(8.4%)咳嗽部分缓解.病因未明15例经对症治疗,咳嗽症状明显好转.结论 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流程适合老年人慢性咳嗽病因诊断,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变应性咳嗽、感染后咳嗽等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针对咳嗽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针对病因实施治疗的有效率.方法 91例慢性咳嗽患者应用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进行病因诊断,并针时病因实施特异性治疗.结果 病因诊断率为90%(82/91),病因未明 10%(9/91),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占31%(29/91),病毒感染后咳嗽占18%(17/91),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占14%(13/91),鼻后滴漏综合征占8%(7/91),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占5%(4/91).82例明确诊断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治疗有效率 93.3%(77/82).结论 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能使大部分慢性咳嗽患者病因明确,针对性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及症状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宜春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就诊的非特异性慢性咳嗽患儿170例,按《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治指南(2013版)》中的诊断和鉴别流程对患儿进行病因初步诊断,随访15、30、90 d最终确诊,分析病因构成情况和症状分布特征。结果非特异性慢性咳嗽患儿病因明确诊断率为94.1%,病因不明率为5.9%。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是学龄前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其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上述3种病因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反流性咳嗽和过敏性咳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个月~3岁婴幼儿期原因不明的比例明显高于3~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3岁婴幼儿期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6岁儿童中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率明显高于感染后咳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动后加剧、湿性咳嗽、干咳在各病因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活动后加剧、干咳为主,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以湿性咳嗽为主,感染后咳嗽各症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学龄前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病因以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为主,其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性咳嗽;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和咳嗽变异性哮喘均存在对应的主要症状特征,可为早期病因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卢玉容  蔡强  蔡苗  陈华刚 《现代保健》2014,(23):119-120
目的:了解引起宜宾地区儿童慢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分析病因特点,指导临床诊治。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的标准,设计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调查表,对2011年5月-2012年5月本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共166例慢性咳嗽儿童进行诊治,并完成3个月随访,进而统计病因构成比。结果:病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76例(45.8%),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CVA40例(24.1%),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PIC)23例(13.9%),UACS 19例(11.4%),心因性咳嗽3例(1.8%),原因不明者5例(3.0%),不同病因在不同年龄间的分布是有显著差异的(P〈0.05)。结论:引起宜宾地区儿童非特异性慢性咳嗽前4位病因依次为CVA、CVA+UACS、PIC、UACS,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青岛地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构成、临床特征和治疗管理,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诊断和治疗建立规范化、标准化流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依据中华医学会2013年修订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标准,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咳喘门诊和病房诊断为慢性湿性咳嗽的726例合格病例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青岛地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构成比及治疗情况。结果 1)726例病例中前5位病因分别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47.1%)、呼吸道感染后咳嗽(PIC,24.7%)、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7.85%)、哮喘并感染(占6.74%)、胃食管反流(GERC,5.23%)。2)不同年龄儿童病因构成比不同,各病因咳嗽发作时间、痰液外观和细胞学分析不同。3)主要诊断修正率中多病因修正率高达55.55%,治疗以联合治疗为主,首诊3~4种药物联合治疗占45.31%。结论 1)青岛地区儿童慢性湿性咳嗽病因构成与慢性咳嗽病因构成不同。2)缺乏规范的治疗管理,修正诊断比例仍较高,提醒临床医生应重视临床疗效观察,注意多病因和病因不明的病例,根据观察、等待、随访的原则,及时修正诊断,调整用药,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分析患儿变异性哮喘(CVA)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组按照儿童CVA防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两组患儿均应用间接血球凝集法测定MP-IgM,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MP阳性率为41.9%,对照组的阳性率为1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MP-IgM阳性与阴性患儿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感染与变异性哮喘密切相关,可诱导CVA的发生与发展,MP感染的CVA患儿在CVA防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慢性咳嗽病因分布的特点.方法 以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为指导,对最终符合要求的136例,以咳嗽为主要或惟一症状,咳嗽持续时间≥8周,胸部X线片正常的患者进行病因分析.结果 经检查和治疗病因诊断明确者125例,病因不明者11例;其中单一病因者104例(83.20%,100/125),复合病因者21例(16.80%,21/125).其病因分布前4位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57例(36.31%,57/157)、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41例(26.11%,41/157)、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EB)17例(10.83%,17/157)、职业损害(分别为有害、有毒物质吸入等)10例(6.37%,10/157).结论 深圳地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CVA、UACS、EB,由于工业化程度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对吸入有害、有毒气体和粉尘引起咳嗽认识不足,要引起高度重视.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etiology of chronic cough in Shenzhen.Methods The chronic cough etiology was analyzed in 136 cases with the guidance of cough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2009 editions)published by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The cough was the main or sole symptom,the duration was no less than 8 weeks and chest X-ray film was normal.Results The causes of chronic cough was confirmed in 125 patients and was not definitely diagnosed in 11 patients by inspection and treatment.Cough due to single cause was found in 104 patients(83.20%,104/125),due to compound causes was found in 21 patients(16.80%,21/125).The first 4 etiologies were cough variant asthma(CVA)with 57 patients(36.31%,57/157),upper airway cough syndrome(UACS)with 41 patients(26.11%,41/157),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with 17 patients(10.83%,17/157),occupational injury(including harmful,toxic substances inhalation,etc.)with 10 patients(6.37%,10/157).Conclusion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chronic cough in Shenzhen is CVA,UACS,EB.Due to the developed industrialization,there is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the cough course of inhaling more harmful and toxic gases and substances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So thi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针对病因实施治疗的有效率.方法:91例慢性咳嗽患者应用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 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进行病因诊断,并针对病因实施特异性治疗.结果:病因诊断率为90%(82/91),病因未明10%(9/91),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占31%(29/91),病毒感染后咳嗽占18%(17/91),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占14%(13/91),鼻后滴漏综合症占8%(7/91),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占5%(4/91).82例明确诊断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治疗有效率93.3%(77/82).结论: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程序 诱导痰细胞学分类能使大部分慢性咳嗽患者病因明确,针对性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了解福建省福州地区儿童慢性咳嗽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为慢性咳嗽诊断的流程建立及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2008年制定的《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的标准,对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专科收集诊断慢性咳嗽的合格病例364例进行随访。所有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1)慢性咳嗽前3位病因分别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47.0%)、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28.6%)、呼吸道感染后咳嗽(PIC,15.9%)。2)各病因慢性咳嗽发作时间:CVA夜间(75.7%)、UACS清晨(74.8%)、PIC白天(80.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夜间88.2%)。3)各病因慢性咳嗽首诊3~4种药物联合治疗246例(67.58%)、5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28例(7.69%)(χ2=416.894,P<0.001)。4)各病因慢性咳嗽首诊和3个月随访用药情况:CVA以抗组胺类、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主;UACS和PIC以抗生素类、抗组胺类为主;GERC以促胃动力药、抑酸药为主。结论 1)各病因慢性咳嗽的临床咳嗽特征不尽相同,根据其特点可指导临床首次诊断和治疗。2)福州地区慢性咳嗽用药的多样性与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复杂性、动态修正诊断、用药习惯等因素相关,提醒临床医生诊治慢性咳嗽重视临床疗效观察、定期随访、及时修正诊断、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小儿慢性咳嗽的常见致病因素并探讨相关的治疗方案。方法 110例慢性咳嗽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因分类,并据此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或上呼吸道感染(27.2%)、上气道咳嗽综合症(25.5%)、咳嗽变异性哮喘(23.6%)为小儿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先天性呼吸道疾病、气道异物、心因性咳嗽及胃食管反流等病变比例相对较少。结论对小儿慢性咳嗽应明确病因,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方能取得预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姚宇枫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4):3748-3749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2010年2月~2011年2月对该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进行了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测定,并分析了MP感染与慢性咳嗽患儿年龄、X线胸片改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78例慢性咳嗽患儿中经MP-IgM抗体的测定为阳性的患儿有42例,占53.85%;对照组患儿中MP-IgM抗体检测阳性者5例,占8.33%,观察组的MP-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4.98,P=0.000)。1~3岁患儿的MP-IgM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儿(P<0.05)。80.77%患儿的双肺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以支气管炎所占比例最高。63例X线胸片改变的患儿中有42例MP-IgM抗体检测为阳性,21例MP-IgM抗体检测为阴性,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MP-IgM阴性率(χ2=8.29,P=0.009)。所有患儿均完成了1~3个月的治疗和随访,其中80.95%的患儿(34/42)1周内咳嗽明显减少,95.24%的患儿(40/42)1个月内咳嗽消失。结论:MP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关系密切,在对慢性咳嗽患儿寻找病因时,应常规进行MP-IgM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在不明原因慢性咳嗽中的患病率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对入选的慢性咳嗽患者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胸部X线检查、血嗜酸粒细胞分类计数、肺通气功能和组织胺激发试验或支气管扩张试验,根据检查结果做出CVA的明确诊断;并对CVA患者填写相关因素调查问卷.结果 473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确诊CVA 95例(20.08%),其中男44例(46.31%)、女51例(53.68%).相关因素分析显示CVA与多种因素有关.结论 CVA以春秋两季多发,与过敏史、哮喘家族史相关,可由呼吸道感染、吸入油烟或刺激性气体、运动及劳累诱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