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卵巢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外泌体是细胞释放的超微囊泡状物质,含有核酸、蛋白等生物活性分子,可在肿瘤细胞及肿瘤微环境物质之间进行信息传递,通过介导新生血管形成、重塑肿瘤微环境、调节免疫等过程参与肿瘤进展转移以及耐药等病理过程,为卵巢癌发病机制的研究开辟了新思路。此外,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还可存在于外周血,可能成为新型的肿瘤诊断生物标志物,对肿瘤发生进展中外泌体分子机制的研究,为卵巢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CR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断增加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CRC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在CRC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通过调节上皮间充质转化、凋亡途径、信号转导、糖酵解、药物外排等影响化疗及放疗敏感性来影响CRC的生物学进程。目前外泌体与CRC耐药之间的关联阐明不够明确,其分子之间的变化机制尚不清楚,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分子机制的理解将有利于为CRC耐药的防治找到更可靠的治疗手段。文章主要就外泌体的生物特性及其在CRC放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外泌体蛋白AGR2表达差异与上皮性卵巢癌获得性耐药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顺铂(6、12、18、24μg/mL)处理细胞,筛选出大鼠卵巢癌耐药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超速差速离心法获得外泌体蛋白,纳米流式检测外泌体蛋白的粒径大小及颗粒浓度。通过qRT-PCR技术比较两组细胞系AGR2相关mRNA的转录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对外泌体中AGR2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细胞外泌体中蛋白AGR2表达差异与上皮性卵巢癌获得性耐药的关系。结果:NUTU-19肿瘤细胞生存率与化疗药浓度呈负相关;药物浓度的升高与耐药细胞株(NUTU-19R)死亡率相关性不明显。NUTU-19R细胞株AGR2相关mRNA表达水平高于NUTU-19细胞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UTU-19R细胞株AGR2蛋白表达高于NUTU-19细胞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外泌体蛋白AGR2高表达促进了上皮性卵巢癌获得性耐药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背景 三阴性乳腺癌由于分子表达模式的原因只能使用化疗和免疫治疗,但许多患者因为多药耐药的出现导致化疗失败.Rab27家族与外泌体的释放密切相关,目前已知大部分增强化疗药物外排的机制均由外泌体介导,但该家族两个成员Rab27a和Rab27b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明确.目的 本研究通过抑制Rab27蛋白家族的表达,探究其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耐药过程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siRNA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Rab27a和Rab27b的表达后,蛋白印迹法检测外泌体的分泌情况.检测Rab27a和Rab27b分别被抑制后在不同浓度顺铂、阿霉素和紫杉醇处理下的细胞活力,随后分别检测三种药物处理下抑制Rab27家族后肿瘤细胞的凋亡与坏死情况.最后检测分别抑制Rab27a和Rab27b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Rab27a的表达后,外泌体分泌显著下调,抑制Rab27b的表达对外泌体分泌无显著影响.抑制Rab27a和抑制Rab27b均会降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对顺铂、阿霉素和紫杉醇的耐受程度,提高肿瘤细胞在这几种药物处理下的细胞凋亡率,降低耐药相关基因IL-6、EGR1、ABCC3和ABCC6的表达,抑制Rab27b对肿瘤细胞耐药产生的影响明显强于抑制Rab27a.结论 Rab27家族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耐药密切相关,Rab27a可能通过直接影响外泌体的分泌参与耐药机制.Rab27b与Rab27a的分子机制不同,它可能通过调控其他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5.
手术结合化疗是卵巢上皮性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以R0为目标的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结合个体化的化疗方案的应用,使得部分患者5年生存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晚期患者的耐药与复发仍然是困扰广大临床医师与科研工作者的难题,而化疗耐药因其病因不清、机制复杂,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和热点。近年来围绕此问题开展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卵巢癌耐药的机制研究主要包括药物转运、药物代谢、细胞凋亡、DNA损伤修复、表观遗传学改变等,细胞自噬、肿瘤代谢、肿瘤微环境及肿瘤干细胞等在卵巢癌耐药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耐药机制的靶向药物治疗为提高化疗敏感性、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曹冬焱  沈铿 《中国医刊》2005,40(11):23-25
卵巢癌目前仍然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之难以早期发现,超过70%的患者诊断时已属于晚期.其规范治疗手段为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辅以多疗程联合化疗.多数(60%~75%)患者对初期治疗有反应而使其近期生存显著提高.但绝大多数患者终将复发并对化疗药物失去反应,即化疗耐药,这是最终影响卵巢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原因.因而,研究肿瘤产生耐药的机制,并在临床上预防耐药、对抗耐药并尝试逆转耐药就成为当前卵巢癌治疗中的热点和难题,成为提高卵巢癌的治疗率、改善卵巢癌患者生存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刘涛  熊焱强 《广东医学》2021,42(12):1512-1516
卵巢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早期诊断率低、复发率高和易产生化疗耐药,卵巢癌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均较差。外泌体是一种可以携带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到靶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是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换的重要工具,广泛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在许多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外泌体可以调节肿瘤微环境,介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分化、血管生成和转移,从而促进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其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耐药性检测、治疗及预后评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159-163
外泌体是一类由自体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样小体,参与细胞及内环境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信号传递。外泌体可以通过在肿瘤细胞和细胞外基质间运输细胞内的核酸、蛋白和脂类等物质,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甚至可以影响肿瘤的治疗。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近来,与乳腺癌相关的外泌体逐渐成为一项新的研究热点,并发现乳腺癌细胞可以刺激分泌某些特定类型的外泌体,并有望成为早期乳腺癌筛查的新型生物学标志。外泌体传递的核酸、蛋白质等物质在乳腺癌的发生、转移和治疗耐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外泌体也可以将抗肿瘤药物转运出乳腺癌细胞导致耐药。但外泌体作为肿瘤药物载体时,表现出极低的免疫原性和生物毒性,将为今后的肿瘤靶向治疗提供可行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清外泌体微小RNA(miR)-200c与组织神经纤毛蛋白1(NRP1)表达、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初级减瘤手术和辅助化疗的135例EOC患者,另外纳入30例良性肿瘤患者作为对照。术前3 d采集患者血清样本,提取并纯化血清外泌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miR-200c表达水平。术中收集135例EOC癌组织、48例癌旁正常组织和30例良性肿瘤组织样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评估组织NRP1蛋白表达。118例患者术后完成至少6个疗程的标准化疗方案,化疗完成后>6个月无复发视为化疗敏感。化疗耐药定义为原发性化疗难治性患者或化疗完成后≤6个月复发。结果:EOC组织中NRP1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肿瘤组织(P<0.001)。与良性肿瘤患者相比,EOC患者血清外泌体miR-200c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血清外泌体miR-200c水平可良好地区分EOC患者和良性肿瘤患者,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55(95%CI 0.921~0.989)。...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由外泌体介导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对硼替佐米(Btz)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在首次确诊骨髓瘤的患者中,针对 Btz耐受的类型采集外周血,行超速离心法分离血清中的外泌体,并用电镜技术、NTA法以及WB技术鉴定。用不同浓度的Btz 预处理骨髓瘤细胞,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再用不同浓度外泌体处理骨髓瘤细胞,通过MTS法检测经外泌体处理的瘤细胞对 Btz的敏感程度。搜索外泌体数据库exocarta,运用STRING绘制网络图和蛋白互作表格。结果外周血中分离出的囊泡主要分 布在200 nm以下,颗粒均值153 nm,众数140.1 nm。WB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Tsg101和Alix表达,外泌体表达呈阳性。 经外泌体预处理的骨髓瘤细胞对Btz的敏感度下降。在相同浓度Btz预处理条件下,随着外泌体处理时间、浓度的增加,骨髓瘤 细胞耐药能力愈强。数据库搜索到人血清外泌体蛋白ABCB1、ABCB4、PDCD6IP、EGFR等,其中EGFR为网络节点。结论一 定浓度的外泌体可作为信号载体介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对Btz的耐药。EGFR可能是引起外泌体促进骨髓瘤细胞Btz耐药的关 键蛋白。  相似文献   

11.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其早期诊断率低,晚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致死率极高.外泌体在循环系统中含量丰富,稳定作用于靶细胞,是携带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囊泡.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信的重要媒介,参与了卵巢癌细胞及其微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在卵巢癌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就外泌体在卵巢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诊断和治疗中...  相似文献   

12.
王冰  吴晓荣  辛晓燕  鲍晨  周国江  何娜 《西部医学》2014,(3):276-279,282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底物8(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pathway substrate 8, Eps8)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探讨Eps8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6例卵巢浆液性腺癌(其中化疗敏感型40例,化疗耐药型36例)组织、15例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及1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ps8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癌化疗耐药间的关系。结果Eps8在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在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化疗耐药型及化疗敏感型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s8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中高表达,其定位主要在细胞浆中,在化疗耐药型及化疗敏感型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UTP23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化疗耐药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4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和40例卵巢组织良性增生患者组织中的UTP23蛋白表达进行测定,并分析UTP2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化疗耐药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UTP23蛋白表达于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的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染色。上皮性卵巢癌患者UTP23低表达为46例,明显高于卵巢组织良性增生组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耐药组患者UTP23低表达为29例,明显高于化疗敏感组的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P23低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有无腹水、残余病灶大小等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有关(P<0.05)。UTP23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明显短于高表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UTP23表达与总生存时间相关[RR=0.587,P=0.032,95%CI:0.336(0.361~0.986)]。 结论 UTP23低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疾病进展、化疗耐药及预后等密切相关,提示UTP23可能作为一个新的判断化疗效果和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检测Gab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癌铂类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该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手术切除的107例患者浆液性卵巢癌组织、12例膀胱癌根治术中切除正常卵巢组织中Gab2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Gab2表达与临床分期,以及与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卵巢癌组织中Gab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且与肿瘤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临床分期有关,分期越晚表达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1例卵巢癌患者化疗敏感,46例发生耐药,化疗耐药患者Gab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化疗敏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b2可能成为预测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驱动蛋白家族成员2C(kinesin family proteins 2C,KIF2C)与卵巢癌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151例。其中铂类化疗敏感患者98例,铂类化疗耐药患者53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KIF2C在化疗敏感及化疗耐药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卵巢癌化疗耐药组织中KIF2C明显低表达。KIF2C及病理分期ⅢC期是影响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危险因素。结论 KIF2C有可能成为预测卵巢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的指标,并可能成为治疗化疗耐药卵巢癌患者的新型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蛋白质谱分析用于预测卵巢癌TP方案化疗敏感、耐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TP方案耐药和敏感的卵巢癌患者各20例,抽血进行蛋白质谱分析,比较不同敏感、耐药患者的蛋白质质谱差异。结果耐药组与敏感组的蛋白质谱分析比较,发现两组的蛋白质谱中存在M3819.54、M4474.06及M3158.49等3个差异蛋白。结论蛋白质谱分析法可用于预测卵巢癌TP方案化疗敏感、耐药,具有方法简便,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Survivin蛋白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urvivin蛋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为以Survivin作为分子治疗靶点的抗肿瘤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组织芯片技术联合免疫组化法检测27例卵巢癌、20例正常卵巢组织、30例卵巢良性肿瘤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行临床随访分析Survivin基因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的关系。结果:①Survivin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两两比较,Survivin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率与在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肿瘤中的表达率比较有差别,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蛋白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组织类型、病理学分级、患者年龄、是否绝经、有无腹水形成无关(P〉0.05)。②Survivin蛋白在卵巢癌化疗耐药组中高表达。结论:Survivin蛋白高表达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蛋白在卵巢癌以顺铂和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耐药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卵巢癌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π的表达与化疗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卵巢癌中谷胱甘肽S 转移酶 π(GST π)的表达与化疗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74例术前未治疗的上皮性卵巢癌进行GST π检测。结果 :74例卵巢癌中GST π阳性 5 5例 ,阳性率为 74.3%。卵巢癌中GST π的表达与病理类型无相关性 (P >0 .0 5 )。对首次术后有残余癌的 2 7例患者行化疗反应评价 ,GST π阳性者与阴性者的化疗反应率为 13.3%及 83.3 %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GST π阳性对耐药的预测值为 86 .7% ,GST π阴性对化疗反应的预测值为 83.3%。结论 :未治疗卵巢癌中存在着由GST π介导的内在性耐药机制 ,GST π的表达能较好地预测化疗反应。  相似文献   

19.
沈媛媛  武璁  陶可 《罕少疾病杂志》2012,19(3):47-53,64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而存活率低,对女性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尽管目前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使卵巢癌的存活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晚期患者即使经过系统治疗达完全缓解,仍有很高的复发率.而耐药又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Survivin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基因,其高表达使肿瘤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的耐受性增加,并介导肿瘤多药耐药的形成.鉴于survivin在卵巢癌细胞周期调控、凋亡与血管形成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索各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治疗方法,阻断survivin表达而拮抗其抑制细胞凋亡的能力,降低细胞凋亡的阈值,恢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进而使卵巢癌获得根治成为可能,从而避免卵巢癌细胞耐药和转移扩散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