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谭肝 《家庭中医药》2003,10(2):57-57
小梅是某市十二中学高三的学生,读书用功,乘巧伶俐。一天,同学跟她开了句玩笑,她以为人家觉得她太胖,便开始悄悄节食。一次她随父亲出去旅游,父亲才发现她每次吃饭时碗里只有几粒米饭。她轻声对父亲说:“我要减肥”。小梅不肯吃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她常常因为吃饭问题和父母争执,有时勉强吃一点,事后再偷偷吃泻药。父亲见自己的女儿越来越瘦,她父亲只好带她去医院向医生求助,医生检查后诊断小梅患了厌食症。黎小姐22岁那年觉得自己小腹太大,不吃早餐和午餐,吃晚餐时则把米饭倒掉,只挑小菜吃。不到一年,她的体重从48公斤降到…  相似文献   

2.
东火 《养生月刊》2003,24(12):555-556
刚刚我接了一个电话,是小沈打过来的,他向我诉说这几天来,心窝里饱胀不舒服,没有胃口,就是平时喜欢吃的东西也不想吃。小沈从事电脑维修行业已3年,常常是客户一个电话,他饭也顾不得吃,马上上门服务。  相似文献   

3.
碧潭 《养生大世界》2003,(10):56-57
绮云下班回家后,早早就开始做饭,并特意做了丈夫喜欢吃的红烧鲤鱼和麻婆豆腐。吃完饭,她冲了澡,并精心地用吹风机把头发吹了款新发型,这是今天刚从女友那里学来的。吹完后,她仔细地前后左右端详了又端详,觉得十分满意。然后,她给自己淡淡地敷施粉黛,喷上香水,立时,她觉得自己靓丽了许  相似文献   

4.
吕国梁 《家庭中医药》2003,10(10):22-23
小李今年25岁,是一家外资企业的文秘小姐。婚后3个月体重增加了5千克,同事都说她“发福”了。她是听在耳里,急在心上,吃了很多减肥药也不见效果。最近她面部又有色素沉着,月经竟也几个月不来,可多次化验,却又没有怀孕。在医院,医生仔细地询问了她以往月经的情  相似文献   

5.
夏天一群老人在一起乘凉聊天,我发现一位50多岁的妇女穿着长裤长褂。我问她:"你不热呀?"她说:"我怕冷,我里边还有衬衣衬裤,穿了两层。"她继续说:"这病得了10年了,吃了600多付中药,胃都吃坏了,还是没有好。"她说她时时都出汗,出完汗就觉得冷,  相似文献   

6.
据媒体报道,蓝女士过生日一家去饭店就餐。她生性喜吃芋头,就点了一盘葱油芋头,菜上来她就尝了一口,在嘴里嚼了几嚼觉得不对味,就吐了。可几分钟以后,她出现了咽喉肿痛、嘴唇麻木等症状。家人觉得这盘葱油芋头有问题,当即封存,送蓝女士去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7.
菊花鱼头汤     
累了一天,回到家,发现老婆缩在被窝里,眼睛睁都睁不开,她又犯头疼的毛病了!有心倒些开水给她喝,可一看冷锅冷灶的,我嘟哝一句,你这病啥时是头啊?摔门下了楼。在雪地里一步一滑,可肚子却在提意见,抬头看看,竟然走到同事老李的家门口了,要不,先到他家讨口热饭吃?  相似文献   

8.
晓琳是高三的学生,学习很好,非常不幸在高考前一个多月,却得了重感冒。妈妈去医院开了一大堆药,一古脑儿给她吃下去,感冒还没好,晓琳又来了例假。例假完时,感冒好了,可是下身很不舒服,又痒又痛,内裤每天换几次还是很脏。晓琳天天用PP粉冲水洗不但不见好,反而日重一日,甚至小便也痛起来。小琳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倒霉的  相似文献   

9.
杏林亭     
相传,东汉末年,华佗给一位妇人治病。华佗见她骨瘦如柴,脸似黄纸、两眼杏黄,认定她得了“黄痨病”,便对她说:“你这病一时治不好,先回去吧。”一年后,华佗见她病已好,身体很胖,脸泛红晕,便问她是谁治好的。妇人说:“没找人治过。”又问:“吃过什么药吗?”妇人答:“没有。”华佗惊奇,心想:“这病人没有吃药,病怎么会好呢?”于是又问她:“你平时除了吃饭菜之外,还吃了些什么?”妇人答:“只到山上采些野蒿头当饭吃。”“吃了多长时间?”“一个多月。”于是,华佗请她  相似文献   

10.
李玟作为一个当代当红艺人,可谓家喻户晓。其实,据说她自身条件并不优越,她是从小在美国长大的中国人。刚出道的李玟,美国人听她唱歌觉得不习惯,不够东方,中国人又觉得她语言有障碍,交流有问题。至于外型,身材远算不上高挑,丰满而又略显臃肿。  相似文献   

11.
吃春     
当院子里的第一朵花悄悄绽放后,天气还有点冷,市场部已挡不住满院淡淡的花香。我不禁想,"吃春"的时候到了。小时候,家里很穷,姐弟又多。但一到春天,全家人的心情都会雀跃起来。因为,母亲又要用她那一双灵手,做出一道道美味的花肴。  相似文献   

12.
我家圆圆真的名不符实,长得既不胖圆也不结实,整日里萎萎缩缩,更少有嬉戏跳跃之时。这也难怪,你看她吃饭,喊了很久才移步桌边,一端起碗就眉儿紧皱,伸出筷子便挑挑拣拣,一顿饭下来也不知吃了些什么,吃了多少。要是餐桌上有鸡蛋,她更是撒娇哭啼,连饭也不吃了。我好几次强迫她吃鸡蛋,也曾好言相劝,她都摇头拒吃。她说,吃了圆鸡蛋肚子要痛。嘿!好一个挑食的可笑借口!  相似文献   

13.
婆婆大人     
年关将至,一派祥和的气氛中,同事状态异常低迷。问她何故,她说:"黄世仁没催租,幼儿园老师也没找我约谈……甭猜了,我婆婆来了。"她婆婆是家政能手。料理水平接近《大长今》里的韩尚宫和《DH》里的Bree姐。婆婆起先赞美她的厨房纤尘不染灶具光可鉴人,吃了三顿外卖以后发现维护的秘诀就是压根不用。婆婆大惊失色,挽起袖子入厨做羹汤,她老公和儿子恨不能连舌头都吃下去,整顿饭她婆婆都在用悲悯的眼神望着他们。罐头夫人于是良心发现,  相似文献   

14.
爱还在,淑女老婆宽容出轨老公雷蕾是市图书馆的管理员,她的老公石凯俊朗洒脱,又有绅士风度,是她的最爱。雷蕾喜欢在一天结束工作之后,依偎在石凯的怀里说着情话,喜欢在流淌着缠绵的音乐声中做爱,然后,石凯跳下床,端来热水为她处理"善后事宜",再然后她会跑起来从冰箱里取出美国葡萄,坐在床边剥给他吃。  相似文献   

15.
《科学养生》2015,(1):61-62
店员告诉我,一位年轻女士说,《养生三记》她已经看了好几遍。她本人是学校的校医,懂医,从来不相信保健品。她爱人患痔疮,很严重,久治不愈。曾打电话咨询,我们介绍吃水苏糖和麦绿素,服用后果然见好,吃辣的都没犯病,口臭也没有了。其母亲耳朵里有湿疹,介绍吃麦绿素和矿元液,矿元液外涂还有止痒作用。其母用过之后说好使。春节期间,她动员公公、婆婆吃麦绿素和补氧胶丸,两位老人买保健品上了不少当,说啥也不信。她指着自己的脸说:你们看我吃的皮肤都白嫩了,真的是好东  相似文献   

16.
《科学养生》2012,(1):62-63
店员告诉我,一位年轻女士说,《养生三记》她已经看了好几遍。她本人是学校的校医,懂医,从来不相信保健品。她爱人患痔疮,很严重,久治不愈。曾打电话咨询,我们介绍吃水苏糖和麦绿素,服用后果然见好,吃辣的都没犯病,口臭也没有了。母亲耳朵里有湿疹,介绍吃麦绿素和润平粉,还可以把麦绿素片压碎涂抹患处。果然也有效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位中学教师 ,每天除了备课阅卷、管理学生以外 ,还要自学汉语文学本科课程和坚持写作 ,每晚都是深夜1点多钟才睡下 ,可是第2天清晨4~5点钟便醒了 ,不觉得累 ,而且精力充沛。亦许你会问 :这是怎么回事?不管你信不信 ,我可以说 ,这是得益于气功 ,而且是某次无意间意守心窝所得之益。我在高三毕业会考结束时 ,胃部莫名其妙地痛了起来。更要命的是 ,不能吃饭 ,包括粥和肉类、蔬菜类 ,一吃就胃痛。每次都是痛到深夜2 3点钟 ,豆大的汗水将全身浸透后痛才停止。眼巴巴看着别人在教室学习 ,我却四处奔波求医 ,中药、西药吃了很多 ,静…  相似文献   

18.
爱美与高寿     
王延群 《科学养生》2013,(12):42-43
笔者曾从媒体上看到两则百岁老人爱美喜俏的趣事。一是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104岁的长寿老人。她仍神采奕奕,红光满面。当记者给她拍照时,她马上整好衣服,端正姿势,双手放膝盖上摆了一个很精神的姿势。几张拍下来,她还是觉得不满意,说要换套衣服再拍。接着她又把帽子摘掉,一个劲地用手捋头发。正当记者按下快门之时,她却喊了句“停”,然后就径直往外  相似文献   

19.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寒冷的冬季吃些萝卜.既可消火、滋补,又可开胃、养生。凛冽的寒风中,守着一碗萝卜汤.觉得整个冬季都暖了。  相似文献   

20.
王明洪 《养生月刊》2017,(4):310-313
看过老电影《柳堡的故事》或《霓虹灯下的哨兵》的老一代观众,一定会对影片中的"二妹子"和"春妮"留下深刻的印象,她们的扮演者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老艺术家陶玉玲. 如今,陶玉玲已是82岁的高龄, 但艺术生命依然璀璨.2015年央视春晚,陶老演绎开场《四世同堂合家欢》,后又主演公益电影《一路梨花》.在八一厂,老同事们都叫她"小陶",时间长了,她总觉得自己不老,有时路人称她"老太太",她反而会觉得不适应."可能是我的心态比较年轻吧. "陶老如是说. 在她的养生辞典里,还有这样一句话:"老年人一定要学会自己找乐.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