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讨论对寻常痤疮使用消痤饮结合红蓝光治疗的具体效果和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7月-2019年7月寻常痤疮患者9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三组,每组30例,1组为消痤饮组,口服消痤饮片;2组为红蓝光组,使用红蓝光治疗;3组为联合组,同时使用上述两组治疗方法。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GAGS(Global Acne Grading System,GAGS)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GAGS评分无差异,P 0.05;治疗4周和8周后,联合组GAGS评分明显低于消痤饮组和红蓝光组,P 0.05。消座饮组、红蓝光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依次为73.33%、76.66%和96.67%,联合组明显高于红蓝光组和联合组,P 0.05。结论:联合消痤饮和红蓝光治疗,能有效降低寻常痤疮面积,效果明显,可在各大医院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消痤饮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寻常痤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7年10月~2018年6月),随机分成三组后对消痤饮组30例实施单纯消痤饮治疗,对红蓝光组30例实施单纯红蓝光治疗,对联合组30例实施消痤饮联合红蓝光治疗,对比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痤疮综合分级评分、治疗第4周及第8周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两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寻常痤疮患者实施消痤饮联合红蓝光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姜黄消痤擦剂佐治寻常型痤疮的效果,总结临床上治疗寻常痤疮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16例寻常型痤疮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同时口服维胺脂胶囊。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姜黄消痤擦剂。结果4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消痤擦剂佐治寻常型痤疮-临床效果好,姜黄消痤擦剂与维胺脂胶囊、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应用是治疗寻常痤疮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五味消毒饮联合小剂量异维A酸治疗热毒型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收集9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予以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异维A酸口服,那氟沙星乳膏外用;对照组予以异维A酸口服,那氟沙星乳膏外用。每组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后观察皮损变化。结果:第2周、第4周、第6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分别为22.22%、53.33%、88.89%,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3.33%、28.89%、68.89%,观察组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疗程结束8个月后随访,观察组复发率(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小剂量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消痤搽剂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早晚外用姜黄消痤搽剂联合红蓝光照射,对照组早晚外用氯霉素酊,分析观察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0.3%,对照组有效率53.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姜黄消痤搽剂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性痤疮,整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卢晓 《陕西中医》2013,34(5):564-565
目的:观察愈痤饮配合面膜及外擦消痤酊治疗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口服愈痤饮(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夏枯草、丹参、郁金等)和外敷中药面膜(大黄、硫磺、苦参、白芷、川芎等)以及配合外擦消痤酊(大黄、苦参、百部、黄柏、薄荷)。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克拉霉素以及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时间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6%;两组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愈痤饮配合面膜外擦消痤酊治疗重度痤疮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疏肝消痤汤联合异维A酸胶囊及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临床价值。方法:参照纳入标准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80例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纳入中西医组(40例)与西医组(40例)。西医组予异维A酸胶囊,1粒/次,2次/d;阿达帕林凝胶,每晚局部薄涂1次。中西医组在西医组的基础上予疏肝消痤汤口服,2次/d。观察治疗后2组疗效及皮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皮肤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变化。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92.3%,优于西医组总有效率74.4%(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皮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LQI评分均较西医组低(P<0.05)。说明疏肝消痤汤联合异维A酸及阿达帕林凝胶可有效减轻患者皮损症状,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提高生活质量。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疗法联合中药疏肝消痤汤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刺络拔罐加中药疏肝消痤汤内服;对照组采用口服红霉素片及异维A酸胶丸。治疗期间记录两组患者痤疮皮损积分及用药安全性。结果:4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疗法联合中药疏肝消痤汤治疗痤疮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红蓝光照射联合青鹏软膏敷面对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78例(1例失访,不纳入统计数据)口服克拉霉素缓释胶囊和外涂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研究组98例(2例失访,不纳入统计数据)采用红光和蓝光交替照射,每次光照后配合青鹏软膏外敷。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7.5%,研究组总有效率81.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交替照射联合青鹏软膏对痤疮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和研究异维A酸胶丸(泰尔丝)联合清肝祛痤方治疗囊肿聚合性痤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 :50例囊肿聚合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异维A酸胶丸(泰尔丝)每次20 mg,每天2次口服。治疗组(n=30)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肝祛痤方,每日1剂,早晚分服,于治疗初始和2,4,8周时观察评价皮损改善,不良反应及16周时的复发情况。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45.0%。治疗组总皮损均数、炎症性皮损均数、非炎症性皮损均数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总皮损均数、炎症性皮损均数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非炎症性皮损均数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总皮损均数、非炎症性皮损均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炎症性皮损均数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异维A酸胶丸联合清肝祛痤方治疗囊肿聚合性痤疮疗效肯定,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红蓝光照射联合异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选择寻常痤疮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红蓝光照射联合异维A酸治疗,对照组仅口服异维A酸治疗。治疗2周和4周后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后的皮损评分。结果治疗2周时,观察组有效率为75%(45/60),对照组有效率为53%(28/60);治疗4周时,观察组有效率为93%(56/60),对照组为68%(41/60),治疗2周、4周2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4周后2组皮损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红蓝光照射联合异维A酸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自拟消痤汤结合火针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6例囊肿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消痤汤联合火针治疗,对照组口服异维A酸胶丸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进行疗效评定对比。结果参照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6例,有效率为87.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9例,有效率为69.6%。结论自拟消痤汤结合火针治疗囊肿型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LED红蓝光照射联合维胺酯胶囊治疗轻、中度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及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分组观察比较LED红蓝光照射联合维胺酯胶囊与单独维胺酯胶囊治疗面部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经LED红蓝光照射联合维胺酯胶囊治疗后2周、4周和8周的有效率分别为43.3%、72.2%及91.1%,单独维胺酯胶囊治疗后2周、4周和8周的有效率分别为5.7%、40.9%及76.1%,LED红蓝光照射联合维胺酯胶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维胺酯胶囊的疗效(P<0.01)。结论:LED红蓝光照射联合维胺酯胶囊治疗轻、中度面部寻常痤疮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徐玲 《中医临床研究》2010,2(21):26-26,28
目的:临床观察茵陈消痤汤治疗高中生痤疮。方法:选择本校高中生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玫芦消痤膏和维A酸乳膏西药治疗,观察组配合口服茵陈消痤汤,中西结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2.5%,观察组总有效率95.8%。结论:使用茵陈消痤汤治疗高中生痤疮有很好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陈丽敏  刘婧  唐彪 《河南中医》2014,34(1):124-125
目的:观察自血加地塞米松穴位注射联合消痤饮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中重度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用无茵注射器先抽取地塞米松1mL,再抽取患者静脉血5mL,立即注入双下肢足三里穴,每侧3mL,每周1次或2次,lO次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4个疗程。对照组单纯抽取患者静脉血(剂量同治疗组)作双侧足三里注射,疗程同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服用中药消痤饮加减治疗,根据情况连服2~4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63例(82.89%),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O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28例(44.44%)、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7%,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血加地塞米松穴位注射联合消痤饮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显著,起效快,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联合微晶磨削治疗中重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中重度寻常性痤疮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试验组采用微晶磨削、口服一清胶囊、外搽自制氯霉素酊剂;对照组采用口服一清胶囊、外搽自制氯霉素酊剂。分别于4周后、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4周后,试验组治愈率为12.9%,总有效率为72.6%;对照组治愈率为4.7%,总有效率为40.3%。8周后,试验组治愈率为43.5%,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治愈率为10.6%,总有效率为53.2%。试验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一清胶囊联合微晶磨削、外搽自制氯霉素酊剂治疗中重度寻常性痤疮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无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60例。两组均用中药治疗,联合组加用异维A酸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93.33%、单一组73.33%,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中重度痤疮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消痤汤联合氯甲酊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痤疮患肯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4例采用自拟消痤汤水煎服,氯甲酊外涂皮损处;对照组31例口服四环素胶囊,外用药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消痤汤联合氯甲酊治疗痤疮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清热毒胶囊与异维A酸软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3例中重度寻常痤疮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例,对比组31例。观察组使用火针治疗,7天1次,共治疗4次,并联合清热毒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连服1月;对照组予以异维A酸软胶囊口服治疗,每次1粒,每日2次。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愈显率(62.5%)明显高于对照组(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清热毒胶囊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而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祛脂消痤方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2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光疗组(47例)给予红蓝光照射治疗,中药组(47例)口服祛脂消痤方治疗,联合组(48例)采用祛脂消痤方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疗程8周。观察临床疗效和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愈显率为91.7%,中药组为78.7%,光疗组为68.1%;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组和光疗组(P0.05),中药组临床疗效优于光疗组(P0.05)。治疗后,三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症状评分低于中药组和光疗组(P0.05),中药组低于光疗组(P0.05)。结论祛脂消痤方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