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珠海市近10年性病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珠海市近10年性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及特点。方法对珠海市1996-2005年性病月报表及年报表等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珠海市性病平均发病率为357.94/10万,年平均增长4.57%,珠海市性病在全国处于高流行状态。梅毒、非淋球菌性尿道(宫颈)炎、生殖器疱疹呈上升趋势。梅毒年均增长达26.37%,淋病则持续下降,年均下降幅度为12.38%,HIV/AIDS则处于低流行状态;20~39岁性活跃年龄组占77.61%;经性接触传播占79.94%,其中非婚传播占62.91%;2002年起女性发病超过男性;15岁以下儿童性病以淋病为主。结论珠海市性病防治形势严峻,应加强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控制性病在珠海市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宁夏2003-2009年性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3-2009年宁夏性病/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方法对2003-2009年来源于宁夏5市的性病疫情报表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09年宁夏累计报告性病数为2719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3.43/10万;淋病从2005年以后有逐年下降趋势,梅毒、尖锐湿疣有明显上升之势,尤以梅毒上升较快。历年性病性别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人群均以中、小学文化程度者为多;性病患者各年度的职业构成以农民居首位。结论宁夏性病有增长趋势,性病疫情形势不容忽视,性病防治工作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3.
王贺成 《河北医学》2011,17(4):564-565
目的:了解承德市性病的流行特征,为性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果:2008年承德市累计报告6种性病(梅毒、艾滋病、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和生殖器疱疹423例,较2007年(295例)上升43.39%。其中男性发病数219例、女性发病数204例,男性发病数为女性的1.07倍;发病率为11.72/10万。6种性病构成比中,尖锐湿疣最高,占34.75%,其次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占23.04%;6种性病的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44.91%。结论:2008年承德市性病报告病例数较2007年有所增长,尖锐湿疣报告病例数超过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位居6种性病之首。主要传播途径为非婚性接触,提示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洁身自爱,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4.
海南省澄迈县1994~2001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1994-2001年澄迈县梅毒流行趋势及其特征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控制澄迈县梅毒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澄迈县皮肤性病防治所梅毒疫情上报资料分为4年段(1994-1997年和1998-2001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澄迈县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前4年共检出梅毒242例,平均年发病率为13.2/10万,后4年共确诊梅毒患406例。平均年发病率为21.9/10万。后4年比前4年增长幅度为67.8%。结论:澄迈县梅毒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为控制澄迈县梅毒流行态势,应及时制订性病防治规划,加大开展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宣传工作的力度,是当前性病防治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性罪错妇女11年性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通过对11年来性罪错人员性病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掌握性病在性罪错妇女中流行的特点,为政府部门对性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0年元月至2000年12月海南省妇女收容教育所被收教的性罪错妇女进行性病检查,统计其各种性病的发病人数,然后进行分析。结果 11年中共收教4780人,其中感染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尖锐湿疣、梅毒、生殖器疱疹、HIV共2967例,阳性率为62.07%,其中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1826例(38.20%)、淋病469例(9、81%)、梅毒414例(8.7%)、尖锐湿疣246例(5.14%)、生殖器疱疹11例(0.23%)、HIV阳性1例(0.02%)。结论 性罪错妇女六种性病的患病率很高,达62.07%,其中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为其主要病种,淋病的患病率逐年下降,梅毒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尖锐湿疣基本稳定,其流行特点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2年性病疫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公主岭市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283例性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性病发病率为21.4/10万,较2011年升了2.65%,其中Ⅰ期梅毒和隐性梅毒分别上升了10.41%和1350%,尖锐湿疣上升了6.10%.男女病例数之比为0.95:1,中青年占59.37%、职业分布农民、无业人员和商业服务分别占43.46%及25.44%和10.6%.结论:与2011年相比,公主岭市性病疫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魏兴武  闫保功 《农垦医学》1999,21(4):287-288
石河子市是自治区性病艾滋病监测哨点,1997年被自治区列为性病发病率居全疆第三位。为进一步掌握性病流行状况,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现将1998年性病疫情分析如下:资料来治市卫生防疫站及有关医疗卫生单位诊断并报告的性病病例。流行状况1.发病率:1998年共报告发现各类性病417例,发病率为1668/10万。2.病种构成:在规定监测报告的8种性病中.报告诊治有《种性病。其中淋病占病例总数的第一位.共284例.占6811%;其次为尖锐湿疣sl例.占19.43%;非淋菌性尿道炎44例.占10.55%;梅毒8例,占1.92%。3.性别与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8.
南宁市郊区地处南宁市城郊结合部,为了解核地区的性病发病情况,为性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总结了1990~1997年的性病疫情报告资料,分析如下。l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驻里区直各医院及市级各医疗单位,郊区各乡镇卫生院所报告的居住南宁市郊区经确诊为性病的疫情报告卡a2结果2.!发病时间及发病率:南宁市郊区1990—1997年共发病49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18/10万,见表1。2.2病种构成:1990$以来,南宁市郊区报告的性病病种有4种,淋病439例,占89.41%,尖锐湿疣23例,占4.68%。非淋菌性尿道炎18例,占3.67%,梅毒11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惠州市近5年性病报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当前的性病防治策略. 方法 对2008~2012年惠州市通过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性病病例进行流行性学特征分析. 结果 5年来惠州市共报告性病16919例,报告最多的是梅毒7135例,占42.17%,其中隐性梅毒占梅毒报告病例的60.49%;梅毒、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和尖锐湿疣逐年增加;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01∶1;性病报告数主要集中在20~40岁性活跃人群,60岁以上(8.36%)报告病例逐年增多;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家务及待业、工人、农民和商业服务;报告病例最多的是惠城区,共报告7929例,占总报告病例46.86%. 结论 目前惠州市性病报告病例数呈现逐年增长,梅毒的增加尤其明显,所以当前性病防治策略应当以控制梅毒作为切入点,依托性病门诊,加大对性病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5-2009年性病流行情况。方法:对该市26个性病监测哨点2005-2009年性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5-2009年分别报告性病4633例、5967例、6712例、6277例和5554例,年报告发病率为59.05/10万、74.46/10万、81.97/10万、76.38/10万和64.73/10万,年增长率分别为26.10%,10.09%,-6.82%和-15.25%,病种以梅毒、尖锐湿疣、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为主。近5年尖锐湿疣的构成比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30.95%降到2009年的17.72%,而梅毒的构成比则迅速上升,由2005年的21.01%上升到2009年的47.68%。结论:2005年以来,性病在武汉市仍未呈现下降趋势,形势不容乐观,需继续加强性病防治力度,尤其要加强梅毒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003年广州市性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进一步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年广州市性病疫情报病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广州市性病报告病例数为1893l例,年发病率263.36/10万,较2002年下降9.58%。8种性病中,除艾滋病上升外,梅毒、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均下降.病种构成中,以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比例最高,其次为尖锐湿疣,淋病居第三位。结论2003年广州市性病年发病率较上年下降,其中,梅毒、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明显下降,但HIV/AIDS的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HIV/AIDS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建县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性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年性病报告病例数291例,以梅毒、尖锐湿疣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09:1;2010年性病报告病例数为292例,以梅毒、尖锐湿疣为主,男女性别比为1:1,报告发病数以20~49岁年龄段为主,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和农民为主。结论:今后性病防治重点人群为20~50岁年龄段,职业以工人及农民为主。防治措施以加强宣传性病防治知识及推广100%使用安全套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菏泽市STD流行情况,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 PCR方法和RPR方法对泌尿生殖道和血清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1756例STD发病情况。结果 (1)1756例患中,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梅毒和生殖器疱疹的感染率分别是61.21%,42.99%,19.24%,10.14%,4.78%;(2)GU由1998年的52.48%降至2000年的40.92%,NGU和SY分别由1998年的23.54%,4.97%升至2000年的34.23%,8.67%;(3)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性病占38.38%,其中GU合并NGU为54.75%;(4)性病高发率集中于25-34岁年龄组。结论 菏泽市近几年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病种构成以淋病为主,但构成比逐年下降,而NGU和梅毒的构成比逐年上升,特别是梅毒上升幅度较大。性病患以性活跃人群为主。  相似文献   

14.
唐桂珍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388-1390
目的 探讨十堰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十堰市2004~2011年的性病疫情年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十堰市8年来梅毒发病率快速增长,年发病率从2004年的1.58/10万增长到2011年的21.71/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5.64/10万,梅毒在性病的发病顺位自2008年起位列首位.隐性梅毒增速较快,男女性别之比为1∶1.82,女性比例逐年增加.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占64.37%,职业以农民、无业、工人为主.结论 十堰市梅毒流行处于稳定增长期,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应在全社会加强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安全性行为,加强对高危和重点人群的监测,进一步规范梅毒的诊治等综合措施,以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芜湖市1990—2005年梅毒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探讨控制对策,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1990—2005年芜湖市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梅毒报告发病率从1990年的0.05/10万,上升到2005的15.82/10万,年平均增长率为186.26%,流行水平呈上升趋势(y=0.9997x-2.9578,r^2=0.7256)。梅毒在性病中的构成比从1996年的2.62%上升到2005年的12.92%,也呈上升趋势。男女构成比为1.12:1。发病年龄集中在25~44岁,占总数的69.8%,病人职业构成前三位分别为工人、家务待业、农民。传染来源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 应重视梅毒流行的快速增长,加强梅毒疫情监测,大力开展对高危人群的宣传、干预、检测工作,规范性病诊治,加强对孕产妇的梅毒血清检测,突出重点人群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通州区2010-2014年5种监测性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0-2014年南通市通州区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南通市通州区累计报告性病病例1 905例,年均发病率为33.51/10万。5种监测性病按年均发病率排列依次为:梅毒24.45/10万、淋病3.45/10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3.45/10万、尖锐湿疣1.88/10万、生殖器疱疹0.28/10万。梅毒发病率每年均占性病发病首位;淋病、梅毒及性病总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8.91、10.98、7.25、120.39,P<0.01)。20~49岁组性活跃人群发病率最高,占63.02%;职业以农民和家务待业为主,占74.49%。地区分布特征为城镇和流动人员较多的通海、金沙和兴仁片发病率最高。结论做好性病防治工作应切实加强疫情监测,规范性病诊疗,广泛宣传教育,针对重点人群做好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7.
格尔木市2004年—2007年性病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准确掌握格尔木市性病艾滋病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格尔木市性病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格尔木市2004年—2007年的性病艾滋病监测、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格尔木市2004年—2007年分别报告性病艾滋病164例、164例、283例和339例,年报告发病率为78.10/10万、78.10/10万、135.23/10万和161.43/10万,病种以非淋菌性尿道炎、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为主;男女性别比为3.251;年龄分布以(20~40)岁组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7.28%;中学文化发病数较多;工人和个体发病较高;非婚性接触是性病艾滋病的主要传染来源。结论:健全性病防治专业机构,做好性病疫情监测登记制度,加强对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性生活,推广使用安全套,对性病及时规范治疗是控制性病艾滋病流行,降低其发病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 性病是指健康者与患有性病的人通过性接触,病菌经皮肤、粘膜进入人体而引起传染的一种疾病。目前,我国主要有淋病、梅毒、非淋病性尿道炎、尖锐湿疣、软下疳、生殖器疱疹和阴虱,艾滋病等,尤其是淋病较多,占性病总数的81.6%,梅毒占4.7%,尖锐疣占6.1%,非淋病性尿道炎占9.25%,其它性病占0.25%。1999~2001年,我院对门诊就医的轻病患者未统计,对重病患者用电刀、电灼治疗10例尖锐湿疣,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青海省格尔木市艾滋病性病流行现状,为今后艾滋病性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2010年艾滋病性病疫情数据以及哨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年间共报告艾滋病性病2014例,其中HIV/AIDS 65例,性病1 949例;年平均发病率98.21/10万;男1 534例,女480例,男女=3.21;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3岁,其中(20~40)岁,占83.6%;职业以工人(29.1%)、个体(25.9%)、农民(9.5%)、干部(8.6%)为主;发病专率依次为非淋菌性尿道炎(29.5%)、尖锐湿疣(27.3%)、淋病(16.3%)、梅毒(12.5%)、生殖器疱疹(11.2%)、HIV/AIDS(3.2%)。结论:2001年—2010年格尔木市艾滋病性病疫情总体下降,但HIV/AIDS和梅毒发病率在逐年升高,预计此流行趋势在未来几年仍将持续,因此,实施艾滋病性病专病专防策略,落实健康教育、疫情监测、高危人群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探索推广艾滋病性病防控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控制艾滋病性病的蔓延、传播。  相似文献   

20.
张隆云 《海南医学》2012,23(21):130-131
目的探讨重庆市铜梁县2011年性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性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重庆市铜梁县性病疫情报病资料。结果 2011年铜梁县共报告性病790例,其中,梅毒所占比例最高,第二位为尖锐湿疣;感染病例以男性为主,高发年龄段为20~50岁;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职业以民工、农民等为主;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结论重庆市铜梁县性病防控形势严峻,在普通人群中开展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