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艳 《中国血液净化》2008,7(12):683-684
血管通路是进行有效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之一。大多数透析患者采用自体血管内瘘长期维持透析治疗,但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自身血管硬化或内瘘闭塞、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等原因使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但又需要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时,可采用人造血管移植。  相似文献   

2.
动静脉瘘是长期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部分患者因血管纤细不能接受动静脉瘘手术,需要借助于尸体血管手术,制成尸体血管瘘,用以透析维持生命。由于同种尸体动脉管腔大,管壁有弹性,内膜光滑,通畅率高,和患者自身血管近似,故植入人体后组织反应小,是作为生物支架的理想材料。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3.
血液透析患者必须有一个高通畅率的动静脉内瘘,虽然自身动静脉内瘘是最安全、方便的方法,但临床上许多患者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严重动脉硬化的患者,由于自身血管条件差,致使多次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失败。我科2000年1月-2005年1月共开展同种异体移植血管内瘘手术15例,为了维护移植血管内瘘的正常功能,提高其长期使用率,我们从加强宣教,正确使用移植血管内瘘,防止移植血管内瘘血栓形成和感染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有效的护理,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治疗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血管通路的功能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率及住院时间、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体动静脉内瘘 (AVF)具有并发症少 ,通畅时间长等优点 ,其三年通畅率可达80 %以上 ,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模式。但由于长期血液透析 ,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有内瘘狭窄和假性动脉瘤形成等 ,这些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透析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尽可能的利用自体血管 ,修复和治疗这些并发症 ,以维持血管内瘘的畅通。确保维持性透析患者的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5.
前臂血管转位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前臂血管转位术在非常规动静脉自体血管内瘘中的建立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臂贵要静脉转位、桡动脉转位、桡动脉与贵要静脉转位会师三种方法建立非常规自体动静脉内瘘。结果 93例手术无1例失败,其穿刺使用率为97.8%,透析血流量达180~250ml/min,1~3年通畅率桡动脉转位术略高于其他两种转位术,血管转位内瘘的主要并发症是感染1.1%、血栓形成4.3%、吻合口狭窄1.1%和瘤样扩张5.4%,1~3年通畅率分别为84.9%、73.1%和62.4%。结论 前臂血管转位内瘘对大多数的病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能够用于前期经多次血管通路操作的患者,在常规内瘘不能建立时优先于肘窝内瘘、上臂内瘘和血管移植内瘘被考虑,是采用自体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的第二选择。  相似文献   

6.
血透患者动静脉瘘的护理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血透患者的护理中,动静脉瘘的护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动静脉内瘘甚至可以说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为此,护士应做到以下几点。1向患者做好宣传讲解,要教会患者如何保护自身内瘘术前内瘘侧皮肤保持清洁,防止术后感染,保护血管,禁忌做动脉和静脉穿刺,术后抬高患肢,减少肿胀。每天检查血管吻合口是否通畅,如静脉侧扪到震颤,听到血管杂音,表示瘘管通畅,发现瘘管疼痛及震颤消失,即与医生取得联系,以便及时处理。必须保持瘘道口局部的清洁,发现有感染迹象应及时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7.
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各种术式的临床应用和选择。方法采用各种术式为322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术前根据血管条件进行术式选择,观察手术用时、成功率、内瘘成熟时间、血液透析时平均血流量等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22例患者共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380例次。鼻烟窝内瘘39例次,通畅率92.3%;前臂标准内瘘280例次,通畅率92.9%;PTFE人造血管襻式和直形内瘘分别45和7例次,通畅率98.1%;4例患者最终无法建立内瘘。结论各种术式应用中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具体条件选择手术方式。这些方法相互补充可延长的血管通路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血管内瘘狭窄的检测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血管通路的建立是患者长期血液透析的重要保障,然而随着透析生存期延长及糖尿病肾病患者日趋增多,血管通路狭窄己成为导致血液透析失败的重要原因。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经典的永久性通路,95%的尿毒症患者以此作为透析通路。用于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内瘘通畅的费用逐年增加,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估计,每年因血管通路建立和相关并发症住院的费用高达9.39亿美元。因此,建立并维持功能良好的血管内瘘作为血液透析血管涌路是肾科医师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相似文献   

9.
人造血管穿刺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通路的畅顺是保证血液透析成功的关键之一。由于内瘘血管的闭塞或狭窄难以维持时,必须及时进行改建或重建术,以保证患者达到充分透析。我院自1995年2月~1998年8月对2例长期维持性透析患者因自身血管差,动静脉内瘘术均2次失败后植入人造血管行血透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透析患者选择长期导管或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92例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分两组,分别采用长期导管(n=40)与自体动静脉内瘘(n=52)作为血管通路。观察1年内两组患者的血管通路的通畅率情况、营养、贫血纠正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1)两组人血白蛋白、血脂、贫血纠正情况无统计学差异;(2)长期导管组导管的1年通畅率高达95%,内瘘组为78.8%,两组有统计学差异(χ2=4.862,P<0.05);(3)导管组总住院日平均(14.2±5.3)d,明显短于内瘘组总住院日平均(30.0±4.4)d,有统计学差异(t=10.953,P<0.01);(4)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导管组为(7.07±8.02)mg/ml,内瘘组为(2.45±2.17)m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4,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选择使用长期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短期内在住院时间、血管通路的通畅率方面优于使用内瘘患者。  相似文献   

11.
人造血管内瘘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报道采用人造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尿毒症患24例,行聚四氟乙烯(FrrFE)人造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术,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HFD),透析器采用Fresenius F60。观察血流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人造血管通畅率100%,HFD时血流量均可达到300~450ml/min。术后感染发生率4.17%,血栓形成发生率8.33%,假性动脉瘤发生率4.17%;HFD低血压发生率37.5%,反超滤发生率12.5%。结论 人造血管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通畅率高、使用时间长和易穿刺等优点,是血液透析患移植内瘘的理想选择;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能为HFD提供足够的血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大隐静脉上肢移植内瘘的建立方法,观察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市海淀医院肾内科12名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经超声检查证实上肢无合适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且超声提示股部大隐静脉通畅。吻合动脉采用上肢肱动脉或桡动脉,静脉为肘正中静脉、头静脉或贵要静脉,J形或U形搭桥术式端侧吻合。观察动脉吻合口、静脉吻合口及移植静脉不同时段的内径,观察血液透析泵控血流量并计算透析充分性。结果所有患者内瘘术后全部即刻畅通,术后未见感染、血肿等并发症,1例患者于内瘘术后2.5月血栓形成并堵塞,1例于3月时堵塞。术后15d时动脉吻合口、静脉吻合口的内径分别为0.48±0.06cm、0.52±0.10cm(配对t检验,P=0.045);透析泵控血流量(内瘘使用1月)为270.8±32.0ml/min,尿素清除指数(Kt/V)为1.65±0.19,尿素清除率75.3%±3.3%。手术平均花费为人民币1807元。结论大隐静脉移植上肢内瘘术后并发症少,长期通畅率高,易于护理操作,透析充分性好,总体费用低,可作为难以建立透析通路患者的一种有效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3.
<正>健康通畅的血管通路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得以有效透析、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1]。动静脉内瘘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就是一条"生命线",是目前透析患者最理想的选择[2],它具有血流量充足、维持通畅时间长、穿刺操作方便、感染和出血的并发症少、可供长期反复使用等优点[3],在临床上普遍应用。我国目前绝大多数患者都是采取居家式定时返院透析治疗,因此内瘘的护理除了透析治疗中的护理外,患者透析结束回家后的自护也非常重要。近期我科发生1例动  相似文献   

14.
动-静脉内瘘是传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有些患者因自身条件不佳,反复穿刺,护理不当等导致内瘘血栓形成,使内瘘失去功能.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要维持内瘘的正常功能和提高长期通畅率,降低和避免血栓形成,护理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世界约有50多万血液透析患者,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健康通畅的血管通道,是其得以有效透析、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如何能长久地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避免发生内瘘阻塞是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关注的问题,做好内瘘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患者日益增多,且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自体表浅静脉血管条件差,常难以建立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内瘘具有表面积大、血管通畅率高、血流量大、易穿刺等优点,但是人工血管内瘘比较昂贵,穿刺技巧要求较高;且人造血管内瘘与自身动静脉内瘘不同,其管壁纤维受损后不能修复,仅靠管周结缔组织增生填充。因此,正确掌握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方法和相关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重要。我们于2004年2月至2007年10月对20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了人造血管内瘘,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反复使用的血管通路是长期透析患者的重要薄弱环节,内瘘的维持使用是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的关键,护士通过对内瘘穿刺质量的控制,可以不断提高穿刺技术,及时改进穿刺方式,降低内瘘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时间,从而使透析顺利进行,保证透析质量,可见内瘘的管理也是透析中心质量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血管通路临床常见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类型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血液净化中心4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自体动静脉内瘘、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长期静脉置管、临时静脉置管、直接动静脉穿刺5种不同类型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0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以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栓塞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42.86%),临时静脉置管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19.77%),自体动静脉内瘘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自体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首选。但在自体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时,其他4种仍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选择的重要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9.
长期维持血液透折的患者需有很好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穿刺是血液净化疗法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掌握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是血液透析护理最基本的操作技术,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可以减少患者穿刺时的疼痛。从而得以保证患者透析时充足的血流量达到理想的透析,是保证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顺利进行透析时必备重要条件。在近20年血液净化治疗中,对动静脉穿刺及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间经新建立的长期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访12~38月,评估以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聚四氟乙烯(PTFE)移植血管和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CTC)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的Kt/V值,比较三种长期血管通路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9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经AVF透析的患者68例;经PTFE移植血管透析的患者12例;经颈内静脉CTC透析的患者18例。AVF患者的年龄及感染的并发症较PTFE移植血管和CTC组低(P〈0.01);AVF患者栓塞的发生率较PTFE移植血管低(P〈0.01);CTC组患者在随访期间虽未发生栓塞并发症,但3例患者血流量不足;三种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Kt/V值大都〉1.2,以AVF为最高(与CTC相比P〈0.01)。结论经AVF透析患者的年龄较轻、栓塞和感染的发生率较低;AVF应是长期血管通路的首选,在AVF无法建立时,PTFE移植血管和CTC仍可作为较好的长期血液透析通路,均能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