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期摄入过量氟对大鼠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自来水,氟离子浓度0.344 mg/L)、低氟组(5 mg/L)、中氟组(10 mg/L)和高氟组(20 mg/L)4组。分别在饮水染毒第2、4、8个月末每组处死雌雄大鼠各5只。称取甲状腺重量,在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组织形态,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总四碘甲腺原氨酸(TT4)、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的水平,比较各组间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染毒4、8个月末,高氟组大鼠TSH明显降低(P小于0.05);氟染毒各组TT4和FT4水平在染毒2个月末均明显增加(P小于0.05),之后呈降低趋势;在染毒过程中TT3和FT3水平无明显变化(P大于0.05)。在染毒2个月末,染毒组大鼠甲状腺即出现增生小滤泡,胶质减少,少数滤泡变大,滤泡上皮细胞扁平;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滤泡增生更加活跃,滤泡腔变小,部分甲状腺还可见融合巨滤泡。结论长期摄入过量氟可导致甲状腺形态和功能异常,且暴露时间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过氯酸铵(AP)对大鼠甲状腺摄碘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阐述AP对甲状腺的毒作用机理,为预防和控制其职业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P低(130mg/kg)、中(260mg/kg)、高(520mg/kg)剂量组以及对照组(0mg/kg),每组5只,染毒13周后,检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摄碘(131I)率、钠碘转运体(NIS)mRNA表达、甲状腺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并观察甲状腺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各剂量组血清中游离甲状腺素(FT4)均明显降低(P〈0.01);高剂量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剂量组甲状腺摄131I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NIS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中、高剂量组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各剂量组SOD活力也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电镜观察显示,各剂量组甲状腺滤泡腔变小,基底膜增厚,滤泡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内质网严重肿胀或扩张。[结论]AP可抑制甲状腺摄碘,以致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并使NISmRNA表达代偿性增高。AP可对甲状腺产生氧化损伤,超微病理表现为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内质网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孕妇不同孕期碘营养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孕妇在妊娠不同时期碘营养水平、甲状腺功能与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酸消化砷 铈接触法测定尿碘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T4)、游离T3 (FT3 )、游离T4(FT4) ,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 (TSH) ,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脐带血滤纸片TSH。结果 妊娠早、中、晚期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 2 0 6 .3μg/L、16 1.4 μg/L、2 0 3.3μg/L ,尿碘值 <10 0 μg/L的比率分别为14 .6 %、17.1%、11.1%。孕妇血清T3 、T4水平明显高于婚检妇女 (P <0 .0 0 1) ;妊娠早、晚期妇女血清T3 、T4水平差异不显著 ;孕晚期妇女血清FT3 、FT4分别为 (2 .6 1± 0 .4 7)pmol/L、(5 .5 0± 1.5 7)pmol/L。妊娠晚期与妊娠早期、婚检妇女血清TSH水平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三组人群TSH频数分布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χ2 =1.138,P >0 .5 )。新生儿脐带血TSH中位数为 1.99mU/L ,>5mU/L的比率为 9.4 %。结论 ①在碘盐供应良好的地区 ,对孕妇不需要再补充碘盐以外的其他碘剂 ;②碘营养适宜、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所生新生儿脐带血TSH >5mU/L的比率 <10 % ;③用非妊娠正常人的FT3 、FT4正常值范围评价孕妇甲状腺功能容易造成错误诊断。  相似文献   

4.
苏秀莲 《工企医刊》2008,21(2):56-57
1 甲状腺功能检查进展 过去甲状腺功能检查主要是基础代谢率、碘摄取率和甲状腺扫描。现通常进行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检测,即血清总T3(TT3)、总T4(TT4)、游离T3(FT3)、游离T4(FT4)、促甲状腺激素(TSH)。95%~98%的甲亢病人血清TT3、TT4增高,以TT3增高更为明显。少数病人只有TT3增高,TT4则在正常范围内。FT3、FT4是有生物活性的部分。诊断价值优于TT3、TT4测定。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可以抑制垂体TSH的分泌,因此甲亢病人血清TSH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剂量碘与小鼠甲状腺器官特异性免疫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6组BaLB/c雌性小鼠,分别给予0,1 500,3 000,6 000,12 000及24 000μg/L的碘酸钾,饲养3个月后,测TT4、T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同时取甲状腺作免疫组化分析及病理切片分析。结果高碘可致小鼠弥漫胶质性甲状腺肿,可升高血清TT4、TSH,甲状腺IgG抗体的水平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SHRab)的阳性率,降低血清TT3。TT3、TT4、TSH与碘都呈显著剂量-反应关系,甲状腺IgG抗体及TSHRab阳性率水平从6 000μg/L组开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碘6 000μg/L以上碘剂量可诱发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小鼠甲状腺自体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孕妇硒碘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孕妇孕中、晚期硒碘营养状况。方法 用砷铈接触法测定尿碘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甲状腺素 (T4)、促甲状腺激素 (TSH) ,荧光光度法测定静脉全血硒。结果 孕中期血硒含量 (0 1375± 0 0 96 9) μg/ml及孕晚期血硒含量 (0 15 2 8± 0 0 85 9) μg/ml,远低于我国中硒区成人血硒值 (0 35± 0 0 2 ) μg/ml。孕中、晚期血硒含量无明显变化 (P >0 0 5 )。孕中期尿碘中位数为 2 4 9 3μg/L ,<10 0 μg/L者占 4 5 % ;孕晚期尿碘中位数为 2 4 1 2 μg/L ,<10 0 μg/L者占 12 5 % ,两期尿碘值自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孕中期血清T 4(15 7 0± 6 6 4 )nmol/L ,在正常范围者占 5 8 2 % ;孕晚期血清T4(12 4 4± 5 9 4 )nmol/L ,在正常范围者占 78 3%。孕中期血清TSH(中位数 3 9mU/L) >5mU/L者占 34 3% ,孕晚期血清TSH (中位数 6 9mU/L) >5mU/L者占81 8%。中晚期自身比较TSH >5mU/L与 >5mU/L的人数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广州市孕妇硒碘营养状况良好 ,孕晚期血清TSH >5mU/L者 (81 8% )较多 ,与尿碘、T4水平不一致 ,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碘对仔鼠甲状腺功能影响及硒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高碘摄入对小鼠仔代甲状腺的影响及硒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高碘组(I 3000μg/L)、单独补硒组(Se200μg/L)、高碘(I3000μg/L)+Se(200μg/L)组。各组分别饮用自来水、高碘水、加硒水和高碘加硒水,饲以纯系鼠饲科。4个月后,测尿碘,雌雄交配。观察14d龄仔鼠甲状腺病理变化,测定14d龄和28d龄仔鼠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总T4(T4)、总T3(TT3)和rT3水平。结果高碘组14d龄仔鼠出现弥漫胶质性甲状腺肿,高碘补硒组甲状腺肿减轻;14d龄仔鼠高碘组因清T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高碘加硒组(P〈0.05),而TT3有降低的趋势,高碘组TSH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高碘加硒组(P〈0.05);28d龄仔鼠血清TT4和TT3水平以及TSH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碘引起仔鼠甲状腺形态和功能异常改变,补硒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二巯基敌枯双所致甲状腺的形态改变 ,探讨二巯基敌枯双是否属甲状腺激素干扰物。方法 :Wistar大鼠 6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溶剂二甲基亚砜 ,实验组给予二巯基敌枯双二甲基亚砜溶液 ,剂量为 5 0 mg/kg体重。于实验组的给药第 5 d、第 10 d和第 2 0 d,分别放血处死两组动物。测定血清中 T4,TSH的浓度 ;取动物甲状腺称重 ,常规 HE染色 ,光镜下观察。结果 :各时间点实验组血清 T4,TSH的浓度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 (P>0 .0 5 ) ;实验组动物的甲状腺脏器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组织学观察到实验组在第 5 d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 ,有的滤泡出现局灶性增生斑块 ,第 10 d复层化的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继续增生 ,并向间质突出 ,形成实心芽 ,第 2 0 d实心芽向继发滤泡分化 ,出现了滤泡腔。结论 :二巯基敌枯双引起甲状腺增生 ,提示具有甲状腺激素干扰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秦巴山区4~14岁儿童碘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贫困山区 4~ 1 4岁儿童碘营养状况 ,对我省秦巴山区安康、柞水两县 831名 4~1 4岁儿童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 :两地尿碘中位数为 586.7μg/L,明显高出国家碘消除标准推荐切点值 1 0 0 μg/L,其中大于 80 0 μg/L的尿样占 2 6.5% ,尿碘水平年龄性别差异不显著 ;两地血清 TSH、T3、T4 中位数均在实验室正常范围之内 ,TSH>1 0 μ IU/ml的血样占 5.6%。结果表明 :两地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 ,但存在高碘个体 ,建议在儿童补碘的过程中切勿滥服碘制剂 ,防止形成高碘性甲状腺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碘对已形成甲状腺肿大鼠的影响。方法 复制Wistar大鼠甲状腺肿模型,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及实验对照组,实验组又分成5组,常规饲料中投放不同浓度的碘,饲养7个月后处死,将甲状腺组织常规方法固定并包埋,切片,HE染色核仁组织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甲状腺滤泡上皮高度与甲状腺滤泡腔面积。结果 实验组出现了胶质性甲状腺肿,不典型增生出现的百分率增加,甲状腺细胞的高度随饲料含碘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滤泡腔面积逐渐增大,实验组不典型增生区域的AgNOR颗粒数目增多。结论 高碘可使药物性甲状腺肿变成高碘性甲状腺肿,并使某些区域增殖活跃,有恶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探索饮水高碘摄入是否与人群血脂异常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方法 2006年国家碘缺乏病国际合作技术指导中心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地区的水碘抽样调查基础上,以各居民户水碘含量为线索,筛选高碘饮水居民81人和适碘饮水居民101人,采集静脉血.比较高碘组和对照组居民血脂(TG、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并利用分层分析排除年龄、性别的影响;比较两组居民各血脂指标异常检出率,得到相应高碘组血脂异常的RR值及其95%CI,分析居民饮水碘含量与居民血脂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高碘组居民血清中apoA1水平显著低于埘照组,其余血脂指标水平两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HDL-C过低异常率(16.88%)显著大于对照组异常率(7.22%),其余血脂指标异常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居民血清apoA1、HDL-C与饮水中碘含量呈负相关,对照组居民血清中各血脂指标与饮水水碘含量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饮用高碘水可能使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探索饮水高碘摄入是否与人群血脂异常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方法 2006年国家碘缺乏病国际合作技术指导中心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地区的水碘抽样调查基础上,以各居民户水碘含量为线索,筛选高碘饮水居民81人和适碘饮水居民101人,采集静脉血.比较高碘组和对照组居民血脂(TG、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并利用分层分析排除年龄、性别的影响;比较两组居民各血脂指标异常检出率,得到相应高碘组血脂异常的RR值及其95%CI,分析居民饮水碘含量与居民血脂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高碘组居民血清中apoA1水平显著低于埘照组,其余血脂指标水平两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HDL-C过低异常率(16.88%)显著大于对照组异常率(7.22%),其余血脂指标异常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居民血清apoA1、HDL-C与饮水中碘含量呈负相关,对照组居民血清中各血脂指标与饮水水碘含量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饮用高碘水可能使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探索饮水高碘摄入是否与人群血脂异常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方法 2006年国家碘缺乏病国际合作技术指导中心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地区的水碘抽样调查基础上,以各居民户水碘含量为线索,筛选高碘饮水居民81人和适碘饮水居民101人,采集静脉血.比较高碘组和对照组居民血脂(TG、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并利用分层分析排除年龄、性别的影响;比较两组居民各血脂指标异常检出率,得到相应高碘组血脂异常的RR值及其95%CI,分析居民饮水碘含量与居民血脂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高碘组居民血清中apoA1水平显著低于埘照组,其余血脂指标水平两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HDL-C过低异常率(16.88%)显著大于对照组异常率(7.22%),其余血脂指标异常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居民血清apoA1、HDL-C与饮水中碘含量呈负相关,对照组居民血清中各血脂指标与饮水水碘含量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饮用高碘水可能使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索饮水高碘摄入是否与人群血脂异常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方法 2006年国家碘缺乏病国际合作技术指导中心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地区的水碘抽样调查基础上,以各居民户水碘含量为线索,筛选高碘饮水居民81人和适碘饮水居民101人,采集静脉血.比较高碘组和对照组居民血脂(TG、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并利用分层分析排除年龄、性别的影响;比较两组居民各血脂指标异常检出率,得到相应高碘组血脂异常的RR值及其95%CI,分析居民饮水碘含量与居民血脂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高碘组居民血清中apoA1水平显著低于埘照组,其余血脂指标水平两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HDL-C过低异常率(16.88%)显著大于对照组异常率(7.22%),其余血脂指标异常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居民血清apoA1、HDL-C与饮水中碘含量呈负相关,对照组居民血清中各血脂指标与饮水水碘含量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饮用高碘水可能使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探索饮水高碘摄入是否与人群血脂异常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方法 2006年国家碘缺乏病国际合作技术指导中心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地区的水碘抽样调查基础上,以各居民户水碘含量为线索,筛选高碘饮水居民81人和适碘饮水居民101人,采集静脉血.比较高碘组和对照组居民血脂(TG、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并利用分层分析排除年龄、性别的影响;比较两组居民各血脂指标异常检出率,得到相应高碘组血脂异常的RR值及其95%CI,分析居民饮水碘含量与居民血脂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高碘组居民血清中apoA1水平显著低于埘照组,其余血脂指标水平两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HDL-C过低异常率(16.88%)显著大于对照组异常率(7.22%),其余血脂指标异常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居民血清apoA1、HDL-C与饮水中碘含量呈负相关,对照组居民血清中各血脂指标与饮水水碘含量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饮用高碘水可能使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初步探索饮水高碘摄入是否与人群血脂异常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方法 2006年国家碘缺乏病国际合作技术指导中心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地区的水碘抽样调查基础上,以各居民户水碘含量为线索,筛选高碘饮水居民81人和适碘饮水居民101人,采集静脉血.比较高碘组和对照组居民血脂(TG、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并利用分层分析排除年龄、性别的影响;比较两组居民各血脂指标异常检出率,得到相应高碘组血脂异常的RR值及其95%CI,分析居民饮水碘含量与居民血脂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高碘组居民血清中apoA1水平显著低于埘照组,其余血脂指标水平两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HDL-C过低异常率(16.88%)显著大于对照组异常率(7.22%),其余血脂指标异常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居民血清apoA1、HDL-C与饮水中碘含量呈负相关,对照组居民血清中各血脂指标与饮水水碘含量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饮用高碘水可能使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探索饮水高碘摄入是否与人群血脂异常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方法 2006年国家碘缺乏病国际合作技术指导中心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地区的水碘抽样调查基础上,以各居民户水碘含量为线索,筛选高碘饮水居民81人和适碘饮水居民101人,采集静脉血.比较高碘组和对照组居民血脂(TG、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并利用分层分析排除年龄、性别的影响;比较两组居民各血脂指标异常检出率,得到相应高碘组血脂异常的RR值及其95%CI,分析居民饮水碘含量与居民血脂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高碘组居民血清中apoA1水平显著低于埘照组,其余血脂指标水平两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HDL-C过低异常率(16.88%)显著大于对照组异常率(7.22%),其余血脂指标异常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居民血清apoA1、HDL-C与饮水中碘含量呈负相关,对照组居民血清中各血脂指标与饮水水碘含量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饮用高碘水可能使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探索饮水高碘摄入是否与人群血脂异常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方法 2006年国家碘缺乏病国际合作技术指导中心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地区的水碘抽样调查基础上,以各居民户水碘含量为线索,筛选高碘饮水居民81人和适碘饮水居民101人,采集静脉血.比较高碘组和对照组居民血脂(TG、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并利用分层分析排除年龄、性别的影响;比较两组居民各血脂指标异常检出率,得到相应高碘组血脂异常的RR值及其95%CI,分析居民饮水碘含量与居民血脂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高碘组居民血清中apoA1水平显著低于埘照组,其余血脂指标水平两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HDL-C过低异常率(16.88%)显著大于对照组异常率(7.22%),其余血脂指标异常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居民血清apoA1、HDL-C与饮水中碘含量呈负相关,对照组居民血清中各血脂指标与饮水水碘含量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饮用高碘水可能使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探索饮水高碘摄入是否与人群血脂异常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方法 2006年国家碘缺乏病国际合作技术指导中心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地区的水碘抽样调查基础上,以各居民户水碘含量为线索,筛选高碘饮水居民81人和适碘饮水居民101人,采集静脉血.比较高碘组和对照组居民血脂(TG、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并利用分层分析排除年龄、性别的影响;比较两组居民各血脂指标异常检出率,得到相应高碘组血脂异常的RR值及其95%CI,分析居民饮水碘含量与居民血脂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高碘组居民血清中apoA1水平显著低于埘照组,其余血脂指标水平两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HDL-C过低异常率(16.88%)显著大于对照组异常率(7.22%),其余血脂指标异常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居民血清apoA1、HDL-C与饮水中碘含量呈负相关,对照组居民血清中各血脂指标与饮水水碘含量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饮用高碘水可能使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步探索饮水高碘摄入是否与人群血脂异常存在流行病学关联.方法 2006年国家碘缺乏病国际合作技术指导中心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地区的水碘抽样调查基础上,以各居民户水碘含量为线索,筛选高碘饮水居民81人和适碘饮水居民101人,采集静脉血.比较高碘组和对照组居民血脂(TG、TC、HDL-C、LDL-C、apoA1、apoB)水平,并利用分层分析排除年龄、性别的影响;比较两组居民各血脂指标异常检出率,得到相应高碘组血脂异常的RR值及其95%CI,分析居民饮水碘含量与居民血脂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 高碘组居民血清中apoA1水平显著低于埘照组,其余血脂指标水平两组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HDL-C过低异常率(16.88%)显著大于对照组异常率(7.22%),其余血脂指标异常率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碘组居民血清apoA1、HDL-C与饮水中碘含量呈负相关,对照组居民血清中各血脂指标与饮水水碘含量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饮用高碘水可能使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