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许佳萍 《全科护理》2021,19(2):244-247
目的:探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ICU收治的160例机械通气病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营养状况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血糖、总蛋白、清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病人中应用基于肠内营养耐受评估的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有助于缓解胃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陈娟 《循证护理》2023,(6):1086-1088
目的:探讨营养序贯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病人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病人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行传统分次定量鼻饲护理干预,观察组行营养序贯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10 d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gA、IgG、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序贯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病人可改善营养状况,提升免疫力,加快机体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徐丽梅 《全科护理》2012,10(28):2596-2597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卒中昏迷病人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昏迷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同时加强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营养支持第7天的营养状况;随访3个月~12个月,观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营养支持第7天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能改善脑卒中昏迷病人的营养状况,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序贯肠内外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序贯肠内外营养支持。比较2组营养状况、康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营养支持1周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肠内外营养支持可改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其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行肠内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营养组20例,机械通气24 h内开始肠内营养,给予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支持.观察记录机械通气天数、住ICU及住院时间和营养支持时间以及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测定血清蛋白质(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血红白蛋白、上臂肌围等.结果 营养组的前白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他营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组在机械通气天数、住ICU时间和治疗费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营养组患者APACEHE Ⅱ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较好地提供营养,有利于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尽早脱机,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住院时间和营养支持时间以及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测定血清蛋白质(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血红白蛋白、上臂肌国等.结果 营养组的前白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他营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叉(P>0.05).营养组在机械通气天数、住ICU时间和治疗费用 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营养组患者APACEHE Ⅱ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较好地提供营养,有利于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尽早脱机,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缩短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住院时间和营养支持时间以及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并测定血清蛋白质(白蛋白、前白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对预防重症病人肠内营养性腹泻的效果。[方法]纳入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208例为研究对象,以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内营养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腹泻情况、会阴皮肤评估情况以及营养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会阴评估工具评分与腹泻发生率(5.48分±1.33分,1.92%)均优于对照组(7.52分±1.64分,9.62%)(P0.05);观察组病人的血清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肠内营养护理可降低ICU病人肠内营养治疗期间的腹泻发生率并优化病人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王晶晶  卢菁  王莉 《全科护理》2014,(25):2317-2319
[目的]观察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及发生医院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 ICU监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医院感染、VAP 及死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病人中应用可降低治疗风险、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外科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预防性护理程序,更好地完成肠内营养支持,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方法]选择腹部手术后需行营养支持10d以上外科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程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程序,比较两组营养支持完成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状况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各项指标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程序能够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和完成营养支持治疗,促进护理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肠内营养乳剂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将102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后给予留置胃管,用输液泵均匀鼻饲肠内营养乳剂(瑞高),对照组患者给予自制匀浆膳。观察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体重、中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应用肠内营养乳剂营养支持后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体重、中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均明显增高,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肠内营养乳剂瑞高作为肠内营养支持,有效地改善了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0.
屈莉  古长维  周小荣 《全科护理》2012,10(22):2020-202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将296例EICU机械通气病人分为观察组134例和对照组162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病人转出EICU时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意外脱管率、肺部感染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时间、住EICU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EICU机械通气病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有益于医患双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颅脑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医院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实验组予以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后营养状态和免疫状态,记录2组营养支持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营养7 d后CD_3~+、CD_4~+、CD_4~+/CD_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电解质紊乱、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能够改善ICU颅脑损伤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营养液中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营养指标[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B)]、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脱机成功率和MOD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GB、ALB、P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6、IL-1、TNF-α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ω-3PUFA早期肠内营养可缩短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减低炎性因子,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采用持续经泵滴注进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的机械通气病人.是否监测胃残留量,观察其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ICU内接受机械通气、需肠内营养支持的危重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8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持续经泵滴注方法;观察组采用2006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草案)提出的持续经泵滴注方法,观察患者鼻饲期间有无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结果 观察组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2006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草案)提出的EN方法,是适合危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最佳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化吸痰方案对ICU气管切开患者护理效果及其安全性研究。方法:选取本院ICU在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9例气管切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吸痰法,同时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浅部吸痰法结合纤维支气管优化方案,并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肺部感染和气管黏膜出血发生率,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气管黏膜出血发生率15.0%及肺部感染发生率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入住ICU时间(6.94±1.32)d、机械通气时间(3.79±1.21)d、住院时间(14.62±2.11)d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ICU气管切开患者优化吸痰方案,结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缩短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减少肺部感染和气管黏膜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我院接收的48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ICU病房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呼吸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通气不良、VAP、胃肠胀气、损伤压迫等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监护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干预前APACHE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APACH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治疗,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对撤机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 ( 30例 )和肠外营养支持组 ( 30例 ) ,观察撤机的时间 ,同时在营养支持前 1天及营养支持第 8天观察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肠内营养支持组撤机时间明显早于肠外营养支持组 (P <0 .0 5 ) ,2周内的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肠外营养支持组 (P <0 .0 1) ;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在营养支持后较前升高明显 (P <0 .0 5 )。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符合生理状态 ,较肠外营养有更好的营养效果 ,能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增加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4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4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送检标本细菌检出阳性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护理组送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7%,对照组阳性率为45%;护理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标准化处理流程在ICU肠内营养后胃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100例接受肠内营养后并发胃潴留的ICU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胃潴留常规处理,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100例接受肠内营养后并发胃潴留的ICU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胃潴留标准化处理流程,连续干预7 d后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喂养情况、营养指标、促胃动力药物用量以及误吸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肠内营养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7 d对照组前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明显降低(P<0.01),干预后7 d观察组前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较入组当日无明显变化(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氧氯普胺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标准化处理流程能够提高ICU肠内营养并发胃潴留患者的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和肠内营养占比,改善营养状况,减少促胃动力药物用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