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比分析了20例正常人(40只眼),23例青光眼(32只眼)的眼部超声结构参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参数,发现前房变浅,晶状体增厚,视神经变窄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力指数升高,视网膜中央动、静脉血流量减少及睫状动脉血流速度增高和血流量增加是诊断青光眼的重要指标,尤其对低眼压性青光眼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研究青光眼眼部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测青光眼55只及正常眼52只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比较结果表明:青光眼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Vs、Vd均值降低,RI升高,与正常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光眼视盘血流速度减低,支持血管因素学说在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损害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利蓉  李雪梅 《铁道医学》1998,26(4):225-227
目的 了解糖尿病及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从而为其眼部微循环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图像对30例(60只眼)糖尿病人,18例(36只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及18例(36只眼)正常人的眼动脉(O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进行了测定。同时将糖尿病患者中出现网膜病变(CR)与未出现病变者(NDR)的血流参数进行对照。结果 糖尿病和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眼部动  相似文献   

4.
杨焰 《广州医药》2000,31(3):59-60
目的:讨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眼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对30例(60只眼)糖尿病患者及18例(36只眼)正常人的眼动脉(O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进行彩色多普协液血流显像检查,比较各组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ED)和阻力指数(RI)。结果:糖尿病患者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和E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分别〈0.05及〈0.01)。结论:糖  相似文献   

5.
邢虎  赵峰  王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9):1111-1112,11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眼底尚无改变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CDFI对42例(84只眼)糖尿病人和18例(36只眼)正常对照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舒张期峰值流速(E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是检测无眼底改变糖尿病患者CRA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用彩色多谱勒显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测22例开角型青光眼患与18例正常人的眼动脉(O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开角型青光眼的OA及CRA的Vmax,Vmin,Vmean均降低,阻力指数升高(P<0.01)。结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在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林  曾碧丹  姚达强  邱少东 《广东医学》2006,27(8):1165-1166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观察全身或局部应用葛根素治疗青光眼后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共61例(122只眼)随机分成A组(全身用药组)30例(60只眼)和B组(局部用药组)31例(62只眼)。A组应用葛根素全身静脉滴注;B组应用1%葛根素(达靓)眼液点眼治疗。用药时间均为14d。治疗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检查,测定血流参数为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两组治疗前各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除B组OA血流改变不明显外,两组其他被观察的动脉血流供应增加,血流阻力指数降低;A组改变更明显(P〈0.01)。结论全身或局部应用葛根素治疗青光眼均有改善血流供应的作用,在相同用药时间里全身用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抗青光眼手术对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青光眼26只手术前后(1周内)和正常眼40只进行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检查,比较各组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青光眼术后视网膜中央动脉PSV和EDV较术前明显加快,RI明显降低,P<0.05;但与正常眼比较,PSV和EDV仍明显慢,RI亦大,P<0.05。结论:抗青光眼手术治疗降低眼内压,可使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异常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9.
Huber  K.  Plange  N.  Arend  O.  Remky  A.  廖新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41-41
目的:青光眼的眼球血流动力学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认识到血管功能紊乱可能对发病产生作用后。为探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与正常志愿者间眼球血流动力学差异,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测定球后血管血液流速。方法:15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NPG)及15例健康志愿者接受球后血管的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查。患者与志愿者的性别、年龄相匹配。测量眼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及阻力指数(RI)。结果:在NPG患者中,视网膜中央动脉的PSV及EDV显著较低,而视网膜中央动脉与眼动脉的RI较高。结论:CDI作为一种无创性技术,可进一步评估眼球的血流循环状态,特别是对于存在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患者(如NPG患者),可发现球后血流动力学下降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郭海芳  刘善达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145-145,148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42例(84只眼)正常人和38例(76只眼)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结果: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峰值血流速度(Vd)显著降低,阻力指数(RI)显著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速度降低,微循环阻力增加,引起血流灌注不良,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评价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时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糖尿病及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眼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从而为其眼部微循环提供有效的监测手段。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图像对30例(60只眼)糖尿病人,18例(36只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及18例(36只眼)正常人的眼动脉(O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进行了测定。同时将糖尿病患者中出现网膜病变(DR)与未出现病变者(NDR)的血流参数进行对照。结果糖尿病和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眼部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PSV)和舒张期血流速度(EDV)显著低于正常人(P值分别<0.05及<0.01)。血管阻力指数(RI)较正常人高。同时DR组与NDR组比较的结果为前者的PSV和EDV值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测定糖尿病和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眼血流参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PSV、EDV值也许是其最敏感的参数  相似文献   

12.
肖勇 《中外医疗》2010,29(15):176-176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用于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我院眼科经眼底(光学)检查证实为视网膜脱离的38例患者共40只患眼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超声检查视网膜脱离患眼40只,所有患眼玻璃体内均可见异常光带,38只患眼异常光带上有彩色血流显示。结论单用二维超声对于部分不典型病变,易于眼内其它病变相混淆。结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鉴别视网膜脱离与非视网膜脱离性玻璃体内光带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摘要)研究生朱益华导师曾令柏(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昆明650032)关键词青光眼,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血流速度,小梁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775采用UItramark-9型双动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A...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血管因素在中晚期青光眼患者视功能损害机制中的作用,选择中晚期青光眼患者27例,52眼,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测定每眼的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速度,并选择年龄,性别与患者相匹配的正常人25例,50眼为对照组。结果显示,青光眼组的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及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流速度明显降低,阻力指数明显增高,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开角型青光眼之间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CDFI对青光眼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史百放  陈力迅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08-1109
<正> 1999年至2001年,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对青光眼手术前后视网膜中央动脉(CRA)血流参数的变化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确诊为青光眼且拟行手术治疗患者,共46例(63只眼)。其中男27例(38只眼),女19例(25只眼)。年龄56~74岁,平均(59.15±11.20)岁。正常对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眼底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CDFI)观察眼底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眼动脉(OA),血流收缩期峰值(PSV)、舒张末期速度(EDV)、阻力指数(RI)、血管内径(D)、血流量(Q)。结果高血压Ⅰ、Ⅱ期收缩期峰值升高,血流量增多,Ⅲ期收缩期峰值增高,但舒张末期速度降低,血流阻力指数增高,血管内径变窄,血流量减少,以视网膜中央动脉表现明显。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准确检测高血压眼底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结合眼底镜观察能为临床诊断分期及治疗提供准确、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检测糖尿病对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致盲性并发症,其进展与微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视网膜缺血缺氧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具有直接显示血管病变的解剖结构上的改变,同时能够提供丰富的血流动力学信息的功能。因而,为探讨糖尿病对眼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糖尿病患者眼动脉(OA)、睫状动脉(PCA)和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视网膜瘤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美国Acuson128xp/10、HP8500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视网母细胞瘤28例(30只眼),正常儿童对照组14例(28只眼),测其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的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组视网膜中央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及阻力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升高,舒张末期血流速度较正常组显著降低。结论:彩色多普超声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Graves眼病(GO)眼血流参数变化。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检测40例(80只眼)正常人和38例(51只眼)甲亢患者以及22例(36只眼)GO患者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和视网膜中央静脉(CRV)的最大流速(Vmax)和最小流速(Vmin)。结果:GO组和OA、CRA的PSV、EDV、TAMX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甲亢组(P〈0.001),CRV的Vmax、Vmin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和甲亢组(P〈0.05)。而正常对照组和甲亢组之间眼血流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OA、CRA的RI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能够理想显示GO眼血流灌注状况。②轻、中度GO的OA、CRA、CRV流速增快可能继发于眶内炎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视网膜脱离的形态、部位、范围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别对 40例正常人(39只正常眼)和4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41只患病眼)进行视网膜脱离光带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结果 视网膜脱离大都具有解剖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即玻璃体暗区内见呈"V"、"Y"、"T"、弧形光带以及倒"人"字形光带等,光带后端与视乳头相连,两端连于锯齿缘或球壁(P﹤0.05).视网膜脱离组与正常组相比视网膜中央动脉的阻力指数增高,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P﹤0.05) 结论高频超声有助于确诊视网膜脱离及其形态、部位、和范围,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CR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