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放射性脊髓病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放射性脊髓病又称放射性脊髓炎,是脊髓组织受到放射线照射,并在多种因素联合作用下使神经元发生变性、坏死而引发的疾病。1941年Ahlbom首次描述此病。随着放射治疗学的发展,因射线所致的神经损伤也越来越多,许多病人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放射性损伤,特别是放射性脊髓病日益引起各国学者的重视。关于本病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低者仅为1.2%,高者可达28.5%。目前,放射性脊髓病病因、发病机制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治疗中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不可避免地要接受一定的照射剂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这些组织和器官的损伤,尤其是胸部肿瘤与心脏位置毗邻,设计照射野时常不能完全避开心脏,即使在使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治疗的情况下,心脏或多或少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该文就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发病机理及放射性心脏损伤的无创检查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在肺癌、食管癌和乳腺癌等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部分肺组织因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剂量的射线照射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表现为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约为5%~10%。放射性肺损伤的高发病率限制了肿瘤的放疗总剂量,从而使放射治疗肿瘤的疗效下降,部分重度放射性肺损伤明显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
<正>肿瘤放射治疗尤其是浅表肿瘤的放疗,不可避免地使皮肤及皮下组织受到高剂量照射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甚至在放疗中后期出现皮肤大面积的放射性湿性反应,引起剧痛,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甚至中断放射治疗,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目前,临床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防治方法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5.
姜敏  吴荣 《医学综述》2012,(19):3228-3231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尤其是胸部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在胸部接受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心脏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照射,从而引起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近年来,随着大剂量放疗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RIHN也日益增多,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临床并发症,同时也是影响放射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脊髓损伤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脊髓损伤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放射性脑脊髓损伤与照射剂量、照射技术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引起脑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单侧颞叶损伤12例,双侧颞叶损伤8例,其中颞叶伴脑干损伤6例,颞叶、脑干、颈段脊髓损伤2例.放射性脑脊髓损伤部位的CT片表现为颅底线上指状低密度影;MRI片多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或混合信号.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脊髓损伤的范围与放疗照射野的大小和照射剂量有关.结论放射性脑脊髓损伤可根据临床表现、CT/MRI的影像学特征、结合病史做出诊断.脑脊髓损伤的范围与照射野技术相关.  相似文献   

7.
子宫颈癌经放射治疗后,约有3~5%患者并发严重放射性膀胱损伤。随病变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本文报道6例子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后的严重放射性膀胱损伤(年龄53~63岁,均采用钴~60远距离照射及腔内镭疗)。6例中,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4例,其中3例应用4%甲醛溶液150~200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鼻咽癌的解剖位置及其周围淋巴结分布的特殊性,其射野设计复杂,既要满足对肿瘤放射治疗的要求,又要注意保护晶体、视神经、脑干、脊髓等重要器官,而射线对腮腺的损伤常常被忽视,腮腺在鼻咽癌的常规放射治疗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体积和较高剂量照射而导致放射性损伤、发生口干症,显著影响了患者放射治疗后生活质量。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全新放射治疗技术,其增加放射剂量是提高鼻咽癌局部控制率,减少局部复发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肺癌常规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两种不同放射治疗方案中靶区及正常组织的受量。方法应用拓能公司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在20例肺癌患者的CT图像上设计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然后在CT图像上模拟常规射野照射。总剂量均给60 Gy左右。比较两种计划肺、脊髓等正常组织受量。结果常规照射和适形放射治疗相比较,肿瘤体积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脊髓的最大受照剂量、肺的V20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在靶区覆盖度、靶区适形度上均优于常规照射计划,且能减少肺的受照体积百分比,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药溃疡油防治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皮肤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溃疡油防治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在每次放疗结束后照射野皮肤外敷中药溃疡油至放疗疗程结束,对照组照射野皮肤予比亚芬软膏处理。比较2组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放射性皮炎分级、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照射剂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2组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均为100%,其中轻度放射性皮炎(Ⅰ级+Ⅱ级)治疗组22例(占73.0%)、对照组12例(占40.0%),中重度放射性皮炎(Ⅲ级)治疗组8例(占27.0%)、对照组18例(占60.0%)。2组轻、中度放射性皮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皮肤损伤发生的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提示溃疡油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中重度皮肤损伤的发生。皮肤放射性损伤出现于照射剂量40Gy以前治疗组7例(21.2%)、对照组18例(60.0%),出现于照射剂量40Gy以后治疗组23例(78.8%)、对照组12例(40.0%),2组皮肤放射性损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创面新生皮肤黏膜修复平均时间治疗组为(7.13±1.61)d,对照组为(9.68±2.23)d,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放射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以稳定和降低为主,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未见急性毒性或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溃疡油能有效地预防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加速创面的愈合,能减轻患者痛苦、减轻放射治疗副反应,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临床应用中药溃疡油治疗未见任何毒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减少局部摩擦对乳癌术后放疗皮肤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容  梁英  程娜  蔚如 《四川医学》2005,26(9):1041-1041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在放疗中受照射部位的皮肤很容易出现放射损伤。据统计肿瘤放疗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为91.4%,因损伤严重而被迫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58.1%。皮肤放射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同时因其造成放射治疗的被迫中断影响对原发肿瘤的治疗,降低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乳癌术后放疗的皮肤损伤尤为严重。现将我院乳癌术后放疗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减少腋下照射野皮肤摩擦对病人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前,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比较常见的方法之一.由于电离辐射对皮肤直接作用所引起的疾病称放射性皮肤损伤.在临床上,根据所用的放射源的种类不同、强度不同,照射面积以及部位的不同,可以引起不同程度的放射损伤.  相似文献   

13.
放疗病人的皮肤保护及放射性皮炎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对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在开始放射治疗前进行有关照射野皮肤的保护及护理常识宣教,对预防和减轻放射性皮炎的作用。方法对126例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病人在放疗前进行照射野内皮肤保护及放射性皮炎的防治知识宣教;在放射治疗期间对患者的放射性皮炎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治疗。结果经过放疗前健康教育,明显增加了患者对放疗相关健康常识和放射性皮炎防治知识的认知,降低了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论对患者进行放疗前皮肤保护及放射性皮炎防治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放疗顺利完成,能够降低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报告12例肿瘤患者(其中1例为良性肿瘤)在接受放射治疗2.4~17.6年后在照射野内发生放射性骨损伤,如放射性骨髓炎、骨质疏松(或硬化)、骨坏死及骨折形成,均由X线摄片证实。对受照的射线种类、能量、骨吸收剂量及产生骨损伤的情况作了分折,对放射性骨损伤的判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作了介绍,作者着重指出应避免对患骨进行穿刺诊断,因穿刺可引起创伤及继发感染影响愈合,对患骨的重复照射更为禁忌。  相似文献   

15.
放射治疗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所有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且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1].  相似文献   

16.
胸部放射治疗是食管癌、肺癌、乳腺癌和纵隔肿瘤等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位于中纵隔内的心脏在放疗时不可避免的受到照射影响,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包括急慢性心包疾病、心肌病、瓣膜功能不全、传导异常及冠状动脉疾病,统称为放射性心脏损伤(radiation- induced heart disease,RIHD)[1]。临床实践表明[2-3],胸部放疗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脏损伤,特别是放疗技术的改进(如调强放疗),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迟发性心脏损伤的发生率高达20%-68%。因此,早期发现放射性心脏损伤对提高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放射性心脏损伤无创性检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对心脏损伤情况。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调强和适形放射治疗的80例胸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脏受照体积、放射剂量和分割照射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研究,分析治疗后患者心电图情况。结果有38例患者心电图异常,其中有窦性心动过速患者24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4例,ST段下移患者6例,传导阻滞患者4例。结论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会导致心脏损伤,心脏损伤程度与放射剂量、照射方式、心脏受照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胸部恶性肿瘤患者常需要接受胸部放射治疗,其中胸部的两个重要脏器心脏和肺脏是最易受到放射损伤的部位,这不仅限制了肿瘤的照射剂量,从而也限制了疗效,也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时甚至成为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在放射性损伤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机制就是成纤维细胞的过  相似文献   

19.
臧爱民  吕鹏  王佳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39+143-139,143
胸部放射治疗可对心脏造成损伤,射线可损伤心包、心肌、冠状动脉、心内膜、心瓣膜及传导系统等。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病机制未明,损伤程度与照射剂量及范围等相关。心脏的放射损伤可引起心电图、影像、血液生化等变化。药物等可能对放射性心脏损伤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特别是腹部直接接受照射的患者,常并发急性放射性肠炎。严重的放射性肠损伤多发生在照射总量超过50Gy时,其发生率约为2.5%~25.0%,由于放射性损伤是作用于细胞复制过程,故同时接受肿瘤化疗的病人,即使照射总量不到50Gy,亦可致病。NAC为硫醇类化合物,是天然氨基酸L-半胱氨酸与GSH的前体,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对多种疾病GSH减少、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