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对受精完全失败的体外受精 (IVF)周期及时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进行补救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 :取精卵共培养 16~ 18h后受精完全失败的 16个周期 ,及时将所有可见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进行补救ICSI。 结果 :行ICSI后 ,卵母细胞异常受精率为 17.9% ,正常受精率为 4 2 .7% ,正常卵裂率为79.6 % ,种植日优质胚胎率为 2 9.7%。 16个周期共移植胚胎 5 4个 ,平均每个周期种植 3.4个。共获得 3例妊娠 ,临床妊娠率 18.8%。 结论 :补救性ICSI是否有临床应用价值 ,主要与可供行补救ICSI的卵母细胞数量和取卵当日卵母细胞的成熟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两步活检一、二极体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IVF)和相应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8~12周龄雌、雄昆明小鼠。雌鼠促排卵,取成熟卵母细胞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序贯培养胚胎至囊胚孵出。分别于ICSI后激光透明带打孔活检第一极体,两步活检一、二极体,在受精后打孔同时活检一、二极体。比较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受精、卵裂、优质胚胎、囊胚形成、扩张和孵出情况。结果两步活检一、二极体和同时活检一、二极体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启动孵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完全孵出率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二极体活检不影响小鼠卵母细胞IVF和相应胚胎发育,而且可能有助于胚胎孵出,是安全可行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活检取材方法,以两步活检法为最佳极体活检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用短时受精进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时,去除卵子周围颗粒细胞的不同时间对短时受精后胚胎发育质量和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择行IVF助孕的原发和继发不孕,且本周期移植的患者323例,按照卵母细胞不同的脱颗粒时间分为A组103例和B组220例。A组移植短时受精后3h去除颗粒细胞发育的胚胎;B组移植短时受精后20h后去除颗粒细胞发育的胚胎,比较两组胚胎的临床指标和发育参数。结果在年龄、不孕年限、原发/继发、Gonadotropin(Gn)用量、Gn使用天数、移植日的内膜厚度等临床资料及卵母细胞数、meiosis II(MII)卵数、2PN卵数、3 PN卵数、1-pronuclei(1 PN)卵数、2-pronuclei(2PN)分裂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种植率等胚胎发育参数方面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3-pronuclei(3PN)卵数上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上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短时受精过程中,在确保患者正常受精的情况下,将剩余的卵母细胞保留颗粒细胞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体外受精后6h应对受精失败的补救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分析体外受精(IVF)后6 h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和half ICSI应对受精失败的优劣。方法16例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采卵当日选取4个卵母细胞行ICSI,其余卵行常规IVF(half ICSI组);39例IVF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在常规IVF后6 h补救ICSI(6 h补救ICSI组),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指标。结果6 h补救ICSI组的受精率和冷冻胚胎比率显著高于half ICSI组,(分别为P0.01、P0.05);两组的卵裂率和优质胚胎比率无显著差异,妊娠率、种植率和累积妊娠率也无显著差异。结论IVF后6 h补救ICSI可应用在所有IVF周期,ICSI指征明确;half ICSI只能应用于不明原因不孕患者。工作中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在优先选择IVF后6 h补救ICSI的前提下,结合应用half ICSI,可提高受精失败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前,常规体外受精(IVF)一般是在取卵后4~6h进行,精卵共孵育时间16~20h。文献报道受精前卵母细胞培养时间多少对结果无明显影响,缩短精卵共孵育时间也就是短时受精可提高胚胎质量和种植潜能。本研究对缩短卵母细胞的培养及精卵共孵育时间,卵母细胞受精后脱去及保留颗粒细胞的结局与常规IVF结局比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体外成熟(IVM)与体内成熟人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和妊娠结局。方法69例多囊卵巢或多囊卵巢综合征不育患者,分别行IVM治疗49个周期(IVM组)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29个周期(IVF组)。结果IVM组卵母细胞成熟率为65.4%。IVM组和IVF组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62.1%和77.2%,60.2%和91.2%,两组受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IVM组较IVF组卵裂率降低非常显著(P<0.01)。IVM组和IVF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分别为26.5%和12.6%,41.4%和22.9%,IVM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较低,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IVM组和IVF组卵母细胞受精后D2≥4细胞和D3≥6细胞胚胎数占受精卵数(2PN)的比例分别为24.5%和19.4%,67.0%和66.4%,IVM组较IVF组胚胎发育速度慢,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VM组D3优质胚胎形成率(23.7%)较IVF组(58.2%)为低,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卵母细胞IVM将成为一种选择性的辅助生殖技术。人卵IVM较体内成熟卵母细胞受精后2PN至卵裂期发育阻滞发生率高,胚胎发育速度慢和优质胚胎形成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授精前剥除部分卵丘细胞的卵母细胞的受精、胚胎发育和临床结局。方法授精前用机械法剥除卵母细胞外包裹的部分卵丘细胞,每个卵母细胞采用微滴法单独受精(A组)。对照组(B组)采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受精方式进行。比较两组受精率(2PN、1PN和3PN)、卵裂率(2PN、1PN和3PN)、优胚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结果 A组和B组的受精率分别是76.51%和73.74%(2PN受精率分别是60.64%,61.62%;1PN受精率分别是1.61%,0.86%;3PN受精率分别是10.44%,9.69%)、卵裂率分别是98.95%和99.17%(2PN卵裂率分别是97.02,98.01%;1PN卵裂率分别是100%,85.71%;3PN卵裂率分别是100%,100%)、优质胚胎率分别是60.75%,62.68%、临床妊娠率分别是63.89%,61.76%、种植率分别是48.00%,38.78%、流产率分别是9.09%,11.90%。所有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卵母细胞授精前剥除部分卵丘细胞不会影响IVF-ET的临床结局,为利用卵丘细胞进行非侵入性种植前遗传学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在纺锤体观察仪下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比较不同纺锤体观察情况的卵母细胞的ICSI结局。方法 2014年2~5月间,就诊于我中心的反复IVF失败、获卵数较少、高龄妇女、卵母细胞质量较差、胚胎发育差而导致可移植胚胎数少或者无可移植胚胎的患者30例,在纺锤体观察仪下行ICSI操作。观察卵母细胞受精情况和胚胎发育情况,并比较观察到纺锤体组和未观察到纺锤体组胚胎的正常受精率、异常受精率、总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结果 30例行ICSI助孕的患者,共获卵149枚,其中MII卵118枚;72枚MII卵观察到纺锤体,纺锤体观察率为61.01%;观察到纺锤体组和未观察到纺锤体组卵母细胞的总受精率(94.44%vs.80.43%)、正常受精率(83.33%vs.54.35%)、异常受精率(11.11%vs.26.09%)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观察到纺锤体组胚胎的卵裂率、可移植胚率和优质胚胎率低于观察到纺锤体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SI授精时观察到纺锤体的卵母细胞受精结果优于未观察到纺锤体的卵母细胞;使用纺锤体观察仪进行ICSI有助于避免纺锤体损伤,进而改善受精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胚胎发育以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93枚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解冻复苏,采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法受精,观察胚胎发育形态,经72h体外培养后移植。结果成熟卵母细胞解冻复苏率为75.6%,正常受精率为72.6%,卵裂率为88.7%,优质胚胎率为48.9%。共移植19例,9例妊娠,已分娩2例,临床妊娠率为47.3%。新鲜周期与冻卵解冻周期相比,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化冷冻方法对成熟卵母细胞的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时授精是否可以改善受精状况、胚胎质量和胚胎种植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唐都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患者资料共2 265个周期,根据授精时间长短分为短时授精组(n=1 066)与常规IVF授精组(n=1 199),比较两组患者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及胚胎种植率差异。结果与常规IVF授精组相比,短时授精组的受精率(81.79%vs. 77.79%)、正常受精率(73.95%vs. 68.78%)显著增加;进一步细化受精率指标显示,短时授精组的2PN受精率显著高于常规IVF授精组(P0.01),而异常受精指标3PN受精率和0PN受精率则显著低于常规IVF授精组(P0.01)。D3胚胎结局方面,两组之间的优胚率(55.93%vs. 56.09%)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短时授精组的胚胎种植率则显著高于常规IVF授精组(39.98%vs. 30.48%)(P0.01)。囊胚培养结果显示,与常规IVF授精组相比,短时授精组的囊胚形成率(73.64%vs. 61.47%)、优质囊胚率(66.55%vs. 54.20%)和优质囊胚形成率(49.01%vs. 33.32%)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短时授精可以显著改善受精率、囊胚质量和胚胎种植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脆性卵膜卵母细胞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受精、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的ICSI治疗周期。根据精子注射时卵细胞表现为脆性破膜即为脆性卵膜组共196个周期,通过倾向值匹配(匹配容差为0.05)进行1∶2匹配(匹配变量包括患者年龄、BMI、不孕因素、用药方案),产生对照组(无脆性破膜)392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受精率、卵细胞退化率、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1)受精及胚胎情况:脆性卵膜组的成熟卵细胞率(73.59%vs. 86.15%)、正常受精率(66.52%vs. 73.90%)、可用胚胎率(72.95%vs. 78.87%)、优质胚胎率(39.85%vs. 46.1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CSI后卵细胞退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8%vs. 4.28%,P<0.05);两组间卵裂率(98.86%vs. 98.32%)、囊胚形成率(52.09%vs. 51.80%)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临床妊娠结局:两组间胚胎种植率(37.43%vs. 46.53%)、临床妊娠率(52.88%vs. 59.24%)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脆性卵膜卵母细胞成熟率低,ICSI后受精率、可用胚胎率、优胚率均降低,卵子退化率升高,但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常规应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之前,常规体外受精(IVF)受精率低下很常见,大约有20%~35%的IVF患者会发生受精率很低(〈35%的卵子受精)甚至受精完全失败(所有卵子都不受精)。卫生部辅助生殖技术管理条例规定,在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治疗中,对以女方输卵管堵塞、排卵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或不明原因等不孕因素为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常规IVF失败后补救ICSI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常规IVF周期中受精完全失败或受精率低于 2 5 %时 ,应用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 (ICSI)技术进行再受精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分析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8月 ,在我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接受IVF ET治疗5 4 6个周期中 ,精子参数正常者行常规IVF ,受精失败或受精率低于 2 5 %行补救性ICSI 17个周期。采用常规超排卵方案治疗 ,取卵后 4~ 6h受精 ,16~ 18h后观察 ,发现未受精或受精率低于 2 5 % ,立即行补救ICSI,16~ 2 0h后观察受精情况。 结果 :10个周期受精率低于 2 5 % ,共有未受精卵 112个 ,其中MⅡ 期 89个 ;显微注射 89个 ,受精 5 0个 ,受精率 5 6.2 % ;共有 5例妊娠 ,3例单胎 ,1例双胎 ,1例流产 ,其移植胚胎包括来源于第 1d受精卵和补救性ICSI后受精卵 ;2个周期有冷冻胚胎 ,1例妊娠。 7个周期受精完全失败 ,共有未受精卵 79个 ,其中MⅡ 期 4 7个 ;显微注射 4 7个 ,受精 2 9个 ,受精率 61.7% ,5个周期有胚胎移植 ,1例妊娠。 结论 :补救性ICSI是常规IVF周期受精失败后的可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昆明小鼠体外受精模型观察巨噬细胞对小鼠卵受精率和囊胚形成率的影响。方法(1)预冷生理盐水注射小鼠腹腔,诱导巨噬细胞渗出,用贴壁法富集巨噬细胞。(2)取卵后随机把卵分成3组:对照组:小鼠卵单独培养,培养过程中无巨噬细胞共培养;实验组1:取卵后即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实验组2:受精50~55 h后与巨噬细胞共培养。观察各组小鼠卵受精率和囊胚形成率。结果受精率实验组1(72.0%)明显低于对照组(91.0%)和实验组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受精卵的囊胚形成率实验组2(78.2%)明显高于对照组(6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囊胚形成率实验组2(73.2%)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组1(分别为54.8%和50.0%),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巨噬细胞降低小鼠卵子的受精率,增加囊胚形成率,在8细胞形成前后添加巨噬细胞共培养,能最大程度增加囊胚形成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冻融兔卵母细胞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不同培养时间、不同激活方法,卵母细胞受精及胚胎发育能力。方法共收集兔卵母细胞470枚,玻璃化冷冻,解冻行ICSI后培养半小时,分为3组激活:组1(n=46):钙离子激活;组2(n=40):氯化锶(SrCl_2)激活;组3(n=33):无水酒精激活;再同样方法解冻一部分卵母细胞,ICSI后培养1 h,分为2组激活:组4(n=30):钙离子激活;组5(n=26):氯化锶激活;对照组(n=39):ICSI后直接培养,不激活。各组得到的囊胚玻璃化冷冻,受体兔HCG准备后,胚胎解冻后移植。结果卵母细胞解冻行ICSI后,组5的卵母细胞受精率、分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最高,分别为53.8%,26.9%和7.7%,所获囊胚的母兔可能怀孕。结论冷冻卵母细胞解冻行ICSI后,适当延长培养时间,使用合适的激活方法可能会提高卵母细胞的受精以及早期胚胎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6.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paternal smoking on testicular function, sperm fertilizing capacity,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blastocyst capacity for implantation. Rats of group A were exposed to cigarette smoke for 10 weeks. Rats of group B were exposed to the smoke of incense sticks for 10 weeks. Rats of group C served as a control group. Rats of group D were exposed to cigarette smoke for 7 weeks only. Experimental period was 10 weeks in all groups.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serum testosterone responses to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stimulation, androgen-binding protein activity in testicular cytosols, epididymal sperm motility, and oocyte fertilization rate, oocyte cleavage rate, and blastocyst development rate afte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 trials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in group A compared with groups B and C. In contrast, fertilization rate, cleavage rate, and blastocyst development rate after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procedur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groups A, B, C, and D. Both after IVF trials and ICSI techniques, the proportion of the alive offspring to the number of transferred oocytes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in group A than in groups B and C. Cigarette smoke-exposure results in a secretory deficiency of Leydig and Sertoli cells leading to an impaired epididymal sperm maturation process and diminished capacity of spermatozoa to penetrate oocytes. In addition paternal cigarette smoke exposure affects the embryonic ability for im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卵子激活剂CultActive在临床中能否提高无精子症患者冻融睾丸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后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8例行冻融睾丸精子ICSI助孕治疗的无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ICSI后是否进行应用卵子激活剂CultActive随机分为冻融睾丸精子组(n=107)和卵子激活组(n=81),对照组为新鲜睾丸精子组(n=129),分别比较了三组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促性腺激素用量、促性腺激素使用天数等临床资料的差异以及获卵数、受精率、2PN率、分裂率、优胚率、可利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等胚胎发育情况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促性腺激素用量、促性腺激素使用天数、获卵数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在2PN率、优胚率、可利用胚胎率上均高于A、C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在分裂率上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在受精率上明显高于C组(P<0.05),且显著高于A组(p<0.01)。B组在临床妊娠率上显著高于A、C组(p<0.01)。结论卵子激活剂CultActive可以提高冻融睾丸精子ICSI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II期卵母细胞质量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结局的影响。 方法 对ICSI中去除颗粒细胞后的MII期卵母细胞从第一极体、卵周隙和胞浆形态三者综合评价。按形态表现分为 5级 ,比较各级卵母细胞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及种植率、临床妊娠率。 结果 I级卵母细胞受精率、优质胚胎率 ,明显高于其他各级含异常形态的卵母细胞 (P <0 .0 1) ;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组 (P <0 .0 5 )。 结论 根据MII期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卵周隙及胞浆形态进行的卵母细胞分级可作为胚胎移植时选择胚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时差成像(time-lapse imaging,TLI)系统与常规胚胎培养的胚胎结局和临床妊娠结局,探讨基于TLI技术的胚胎优选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11月在我院行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的610个周期患者资料。按胚胎培养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培养组(n=543)和TLI组(n=67),常规培养组通过胚胎形态学评分优选胚胎,TLI组结合胚胎形态学和动力学方法优选胚胎。比较两组患者女方年龄、不孕年限、BMI、激素水平、胚胎结局、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等临床资料;再将两组根据女方年龄、获卵数和可用胚胎数进行分组,比较各亚组间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间的一般资料和获卵数、正常受精数、可用胚胎数、囊胚形成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LI组的卵母细胞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培养组(37.15%vs.35.30%)(P<0.05)。进行新鲜周期移植的两组患者在移植日的子宫内膜厚度和移植个数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LI组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较常规培养组略有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段,TLI组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较常规培养组均略有提升,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获卵数≥10个或D3可用胚胎数/移植个数>3时,TLI组的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较常规培养组均有增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LI系统可显著提高卵母细胞利用率,TLI优选模型是一种简单的胚胎优选方案;获卵数>10个或D3可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3时,TLI胚胎优选方案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较常规优选方案可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