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和预防接种情况。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儿童系统管理保健情况和预防接种情况调查表对抽取的样本入户进行定量调查。结果:有45名儿童的母亲在产后有医务人员到家中访视,占91.8%,2人未接受产后访视,还有2人记不清,各占4.1%。平均访视次数为3.2次。产后访视主要由村卫生室医生进行,占88.9%,乡镇卫生院医生访视占8.9%,市县妇幼保健所医生访视占2.2%。97.8%的产后访视在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进行;受访儿童建卡率100.0%,绝大部分按时接种疫苗。接种中,有97.3%的医务人员告知了孩子家长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原理、禁忌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有1.8%的医务人员未告知,还有0.9%的家长不知道医务人员是否告知。结论:调查地区儿童保健管理较系统和全面,预防接种工作开展较好,但仍需要提高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的应急反应能力与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市90年代中期农村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情况,1997年11月~1998年3月我们对全市35所乡镇(中心)卫生院、68所村卫生室的儿童保健工作和483名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为开展农村社区儿童卫生保健综合服务,实行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全面实施《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目标提供了依据。1 资料和方法1.1 调查内容 为我市农村1997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情况。重点评估了3岁以下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乡、村,户帐、卡、册符合率和乡镇卫生院儿保人员配备及儿保门诊硬件配套设施等。1.2 …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服务基本情况,为提高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服务能力提供相关建议。方法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通过项目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西藏日喀则市和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共4个县32所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情况、儿童保健人员、设备和药品配置、开展的服务内容及门诊设置进行调查。结果 32所乡镇卫生院共有专职儿童保健人员7人,平均每所0.22人,每千名5岁以下儿童拥有0.21人,学历以大专为主。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设备:总体平均配备率为32.8%;药品配置:总体平均配备率为65.4%;儿童保健服务开展情况:总体平均开展率为36.2%,总体平均单独设置门诊率为4.0%。结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人员数量缺乏,学历偏低;基本设备和药品配备率不足;儿童保健服务开展内容较少且单独设置门诊率低,儿童保健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接种疫苗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是儿童预防保健的重要措施之一。该项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其效果及家长对儿童免疫接受程度,但不安全注射在广大基层卫生机构时有发生。为了解注射过程的局部消毒质量及室内微环境的污染状况对安全注射的影响,我们对本市各乡(镇)卫生院及部分村卫生所接种室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对14个乡镇卫生院和47个村卫生所的预防接种室内空气、操作台面、预防接种人员手等样品进行检测。①酒精浓度:用酒精比重计进行测定;70%~75%(V/V)为合格。②注射室内空气细菌总数测定用平皿暴露法,室内放置3个点,暴露5min,置37…  相似文献   

5.
静安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评价儿童家长对静安区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情况。方法在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各抽取50名儿童家长,使用统一制定的结构式问卷对儿童家长展开调查,分别了解儿童家长对6项不同预防接种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较高,其中对门诊环境的满意度最低(85.1%),对医生接种技术满意度最高(99.2%)。76.9%的家长对6项服务均表示满意。家庭经济条件是家长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童家长对静安区预防接种服务满意度较高。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家长对预防接种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增加。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改善接种环境和硬件设施,以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桂芝 《职业与健康》2006,22(7):518-519
我市儿童计划免疫服务由以村接种小组为单位分散接种疫苗,2001年全面施行了以乡镇卫生院计划免疫门诊集中式定点定时接种。为了解儿童免疫服务模式改变后,儿童家长对儿童免疫接种的需求情况,2003年12月,我们对新泰市青云办事处辖区内1 131名儿童家长进行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门诊服务的不满意情况,发现预防接种门诊需要改善的服务领域,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方法在10家预防接种门诊各抽取100名儿童家长,使用统一制定的问卷对儿童家长展开调查,分别了解儿童家长对12项不同服务的不满意情况。结果 924名儿童家长总体不满意度为6.3%,有17.7%的儿童家长对等候时间较长最不满意,13.1%的儿童家长对硬件设施不满意,11.6%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门诊的卫生状况不满意。人员态度、接种体检、卫生状况和接种流程是儿童家长对门诊预防接种服务不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童家长对接种门诊硬性和软性条件均有不满意,预防接种门诊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并改善接种环境。  相似文献   

8.
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加强常规免疫合作项目在广西4个项目县2004年出生儿童的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制定免疫规划传播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对2004年出生的852名儿童的监护人进行预防接种信息情况调查。结果79.69%的家长知道孩子在出生时要接种疫苗;69.48%的儿童监护人能主动带孩子去接种疫苗;父母亲知道要接种疫苗的比例远大于外祖父/母和其它监护人,是否知道要接种疫苗与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显著相关;56.81%的监护人常带儿童到乡镇卫生院接种;47.89%的儿童监护人知道孩子出生时要办理预防接种证;49.30%的儿童监护人知道在预防接种时要提供儿童的身体健康情况。结论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重要性理解不够,自主接种意识薄弱,需提高公众对免疫规划服务的主动需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桂林市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接种服务的需求。方法在桂林市每个县区选取2个预防接种门诊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调查3岁以下儿童母亲(或父亲) 30名,采用调查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和对接种服务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 045名儿童家长,调查对象对预防接种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7.2%,各项知识的知晓率在32.3%~99.9%之间,预防接种知识中,"有必要接种疫苗否"的知晓率最高,"免疫规划疫苗预防的疾病"的知晓率最低。农村和城镇儿童家长知晓率无差别,有1个孩子父母和有2个及以上孩子父母知晓率无差别,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降低而下降。儿童家长对常去的接种单位的服务质量满意度较高,满意者占98.7%。家长对预防接种最关注的是疫苗安全(96.6%)和服务质量(62.8%),大部分家长希望得到的接种服务是减少排队时间(79.8%)和医生对所接种疫苗及相关知识多做解释(66.0%)。结论桂林市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总体较高,部分知识仍需加强。今后应优化预防接种服务,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济南地区麻疹接种儿童家长对于麻疹强化和麻疹知识掌握水平;并为今后该地区的麻疹强化推广实施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随机选取济南地区各社区预防接种服务中心以及农村卫生院接诊麻疹强化接种儿童共2000名;对其家长的麻疹及麻疹强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相关调查。结果家长的麻疹及麻疹强化知识获得途径较为分散,无明显集中的现象,其中政府宣传556人(27.8%)、医护人员445人(22.25%)和电视报纸385人(19.25%)为三种最主要的途径。目前济南地区家长对于麻疹及麻疹强化相关的掌握程度为:认识不足占15.95%;有较好认识占71.3%;完成掌握占12.75%。总的知晓率为84.05%。结论目前济南地区儿童家长对于麻疹知识掌握程度总体较好,但麻疹强化推广中家长意识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中国部分贫困地区乡、村两级5岁以下儿童保健服务提供的质量状况。方法对卫生人员进行访谈、知识技能的考核、提供服务过程的观察及对就诊的5岁以下儿童家长进行访谈。结果 儿保人员的检查诊断以及治疗方面基本达到了项目要求;乡、村儿保人员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良好,服务态度令人满意。但分析也反映出,乡、村儿保人员在儿科检查的知识方面及村级儿保人员在掌握使用抗生素剂量的知识方面不能令人满意。结论 今后应继续提高贫困地区乡、村级儿童保健服务的质量,特别是要加强对乡级医生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分工现状,为进一步完善职责分工和签约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7月采用典型抽样、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江苏省3个县(区)18个乡镇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医生、护士、公卫医生、村卫生室医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乡镇卫生院医生主要参与疾病诊疗护理(91.8%)、健康教育(67.6%)、转诊服务(50.5%)、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50.5%)等工作;护士主要参与疾病诊疗护理(85.0%)、健康教育(61.5%)工作;公卫医生主要参与预防接种(65.9%)、老年人健康管理(51.2%)、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51.2%)工作;村卫生室医生主要参与医疗服务和绝大部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农村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任务范围广,既参与医疗服务又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促进了医防融合,但存在护士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未充分发挥、公卫医生对自身工作职责不清、村卫生室医生工作负担较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卫生部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理事会/儿童疫苗基金合作项目》(GAVI项目)在贵州省地区(州、市,下同)、县(区、市,下同)、乡(镇,下同)、村级及县级医疗机构的实施情况,根据各级不同的工作重点进行实施情况调查。方法采用查看相关资料和现场实地调查的方法。结果各级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管理比较混乱,18个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88.9%、36个乡级卫生院的86.1%、34个县级医疗机构的79.4%其HepB在本级帐面上收发核对不符;50.0%县级CDC、72.2%乡级卫生院、50.0%县级医疗机构的HepB帐物现场核对不符;50.0%县级CDC、52.8%乡级卫生院、55.9%县级医疗机构的HepB上、下级收发核对不符。HepB接种数据报告不完整,2003年有76.5%、2004年有55.9%的县级医疗机构未上报HepB接种数据。HepB接种率处于较低水平,调查2003年1月1日~2004年10月31日出生儿童HepB1接种率为81.2%,HepB1及时接种率为21.6%,HepB全程合格接种率为38.8%。结论为确保贵州省GAVI项目达到预期目标,亟待完善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加大GAVI项目工作的督导力度。  相似文献   

14.
长宁区0~6岁非户籍儿童保健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长宁区0~6岁非户籍儿童的卫生保健现状与需求。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按照1∶1配对的方法,抽取长宁区北新泾街道0~6岁户籍与非户籍儿童共计436例,对家长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 【结果】 非户籍儿童的系统保健管理率低,仅19.18%,户籍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高达80.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户籍儿童的体格生长发育较户籍儿童差,非户籍儿童体重、身高低于P10的儿童明显较户籍儿童多;户籍儿童与非户籍儿童家长对儿童系统保健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户籍儿童家长对营养疾病的知晓率及儿童保健项目的知晓率中只有预防接种较户籍儿童高,其它内容均较户籍儿童低。 【结论】 非户籍儿童的保健状况较户籍儿童差,应加强对非户籍儿童家长保健知识的宣传,儿童保健管理真正从户籍儿童向属地化儿童转变。让非户籍儿童享受基本、均等化的卫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3,自引:11,他引:33  
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卫生资源效率低、预防保健工作滑坡、对村级卫生机构监管弱化。乡镇卫生院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服务能力不高、卫生服务缺乏活力、基本工作经费得不到保证、农民基本卫生需要与有效需求相差甚大。制约乡镇卫生院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政府财政对农村卫生的投入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适应,没有形成稳定可持续的补偿机制和有活力的运行机制。因此,乡镇卫生院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明确政府责任,加大改革与投入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加强监管和规范医疗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江苏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的县城为例,借鉴DMIC整合医疗服务发展模型的9大维度对县、乡、村医务人员慢性病整合服务协作的工作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医务人员跨机构慢性病协作提供改善方向。方法:采用典型抽样和多阶段随机抽样相结合,对278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村医在整合协作工作中参与度最强,但人力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低;县、乡、村医务人员均对开展跨机构协作工作表示高度认可,但实际协作水平低;县、乡、村连通的卫生信息平台尚未建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新疆墨玉县实施乡村一体化进程的跟踪,总结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适宜模式。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收集该县实施一体化前后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运行情况及村民就医可及性,采取座谈会及访谈形式掌握该县一体化实施的进程和方法。结果墨玉县自2011年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以后,分4个实施阶段运行,并形成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部署,县级医疗机构协助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管理村卫生室,县级医疗机构帮扶村卫生室"的县乡村一体化新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结论该县在硬件设施建设、人员招聘管理和业务制度建设等方面均有值得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西部农村地区医疗机构门诊患者治疗常见病的就诊机构选择,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收集我国西部11省的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门诊患者常见病就诊机构选择情况,采用非条件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和卡方检验分析就诊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 233名样本,其中45.5%选择乡镇卫生院。样本来源机构、省份和受访者性别、教育程度、职业、月收入、医保类型等自身因素对患者的选择意愿有显著影响。就诊机构的"距离"、"收费的合理性"、"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及"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是就诊选择的主要外部原因。结论:男性、务农务工群体、教育程度较低、收入较低的患者,倾向于在级别较低的医疗机构就诊;农村居民对村卫生室的医疗需求多为方便、及时,对较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如县级及以上医院)的需求则定位于更好的服务态度和技术水平,因此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应更注重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而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应着眼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的可负担性及满足患者较高层次的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9.
实施乡(镇)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对于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组织关系和服务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综合效益将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调查了福建省龙岩市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的现状和基本做法与管理模式,对开展乡村一体化管理成效进行了分析:1.乡村医疗机构得到合理布局;2.完善了乡(镇)卫生院的整体功能,增强了基层卫生组织的活力;3.加强了村级卫生组织的建设与管理;4.稳定和提高了乡村医生队伍;5.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