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关个人控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控制感方面,而忽略了控制欲的影响.但有研究表明,控制欲对个体生活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本研究将控制欲和控制感结合起来,由控制欲的高低水平和控制感的高低水平构成个人控制的四种类型,即低控制欲-低控制感类型、低控制欲-高控制感类型、高控制欲-低控制感类型和高控制欲-高控制感类型,进而考察四种控制类型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控制感(Locus of Contro1)指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个体认识到控制自己生活的心理力量。Deneve与Cooper研究发现:自尊、乐观、控制感等与主观幸福感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而对于医学生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人格是其幸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从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大三、大五人格维度、自尊、心理控制源、自我概念等多方面论述了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就教师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理论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最后展望了教师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研究中值得今后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自尊、自我控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以哈尔滨工程大学216名贫困大学生和169名非贫困大学生为对象,采用自尊量表、控制圈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试,运用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非贫困大学生[(76.29±11.92)分vs(79.73±10.28)分,t=2.98,P=0.003];多元线性回归表明,自尊、自我控制二因素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R2=0.273,Beta=0.369/0.243,t=4.926/3.239,P=0.000/0.002),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二因素对非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R2=0.220,Beta=0.340/0.195,t=4.672/2.680,P=0.000/0.030)。结论经济上的贫困导致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降低;自尊反映了个体自我接纳和自我满意的程度,因此对贫困大学生主和非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都有显著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因此心理控制感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贫困大学生自尊、自我控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216名贫困大学生和169名非贫困大学生为对象,采用自尊量表、控制圈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测试,运用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非贫困大学生[(76.29±11.92)分vs(79.73±10.28)分,t=2.98,P=0.003];多元线性回归表明,自尊、自我控制二因素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R2=0.273,Beta=0.369/0.243,t=4.926/3.239,P=0.000/0.002),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二因素对非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R2=0.220,Beta=0.340/0.195,t=4.672/2.680,P=0.000/0.030).结论 经济上的贫困导致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降低;自尊反映了个体自我接纳和自我满意的程度,因此对贫困大学生主和非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都有显著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因此心理控制感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主观幸福感与疲劳、睡眠质量及心理安全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疲劳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心理安全感量表对山东省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80名临床医生施测。结果男女医生在脑力疲劳、睡眠总分、心理安全感总分、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幸福感总分与心理安全感总分、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呈正相关(P<0.01),与疲劳总分、躯体疲劳、脑力疲劳、睡眠总分、主观睡眠质量、使用睡眠药物、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及睡眠紊乱呈负相关(P<0.05);疲劳总分与睡眠总分、主观睡眠质量、使用睡眠药物、睡眠潜伏期、习惯性睡眠效率及睡眠紊乱呈正相关(P<0.05);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主观睡眠质量、使用睡眠药物、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持续性、睡眠潜伏期、躯体疲劳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结论临床医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疲劳、睡眠质量及心理安全感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理工科大学生依恋类型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理工科大学生依恋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两种成人依恋测量问卷———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以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256名理工科大学生测量其依恋类型和主观幸福感。结果方差分析显示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正性体验、负性体验以及总分等全部5个指标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依恋回避与负性情绪、正性体验和MUNSH总分有显著的相关(r=0.191~0.232);依恋焦虑与全部5个指标均有较强的相关(r=0.213~0.463)。结论理工科大学生的依恋类型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越低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理工科大学生依恋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两种成人依恋测量问卷--关系问卷(RQ)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以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256名理工科大学生测量其依恋类型和主观幸福感.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正性情绪、负性情绪、正性体验、负性体验以及总分等全部5个指标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依恋回避与负性情绪、正性体验和MUNSH总分有显著的相关(r=0.191~0.232);依恋焦虑与全部5个指标均有较强的相关(r=0.213~0.463).结论 理工科大学生的依恋类型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相关,依恋焦虑与依恋回避越低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越高.  相似文献   

9.
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研究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用人脸量表和SCL-90测量了301名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呈右偏态分布趋势,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心理健康是影响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企业员工的控制感对工作压力.工作满意感、工作压力-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缓冲作用.方法 采用工作压力量表、控制感量表、组织公民行为量表、工作满意感量表对山东省5家企业的20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 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感呈负相关(r=-0.28,P<0.01),与组织公民行为呈负相关(r=-0.25,P<0.01).在一定的工作压力下,控制感高的员工比控制感低的员工工作满意感更高(β=0.16,P<0.05);控制感高的员工比控制感低的员工组织公民行为更多(β=0.19,P<0.05).结论 工作压力与组织公民行为呈负相关关系,控制感对工作压力-工作满意感、工作压力-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具有正向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陆军新兵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并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和幸福感量表,统一指导语后对293名陆军某部新兵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1)自尊:(16.74±7.81)分,主观幸福感:幸福指数量表(5.43±2.56)分,人脸量表(5.26±1.37)分;除了"非独生子"新兵的幸福感(人脸量表)得分高于"独生子"新兵(P〈0.05)外,学历、家庭收入、生活区域、是否独子对新兵的自尊、主观幸福感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2)高自尊组新兵的主观幸福感高于低自尊组新兵的主观幸福感(P〈0.01)。(3)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P〈0.01),言语(量表)与非言语(人脸)幸福感之间一致性为0.57。结论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高自尊伴随高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分类和理论研究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伦理学等方面,其影响因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当代主观幸福感的确立,可作为个人生活满意度衡量依据,并将成为创建和谐小康社会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并借鉴家庭压力理论,将家庭性别分工和社会结构性因素作为分析框架,着重探讨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中国城镇夫妻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会受到自己或配偶的就业状态的影响。第二,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对于男性而言,自己就业与否与幸福感关系密切,但妻子是否就业不影响幸福感;对于女性而言,自己就业与否与幸福感无关,但丈夫是否就业会显著影响幸福感。这是不同性别的角色预期不同所致的。第三,夫妻相对就业状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中是不一样的:相比高教育程度的男性,自己就业对低教育程度男性幸福感的提升作用要更高;丈夫就业可以提升低教育程度女性的幸福感,但是对高教育程度的女性没有影响。这是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不同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4.
20060366长春市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0060367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在农村五保老人幸福度调查的信度和效度;20060368老年人的日常环境控制感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20060369北京社区老年男性干部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20060370郑州城区老年心身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学习成绩间的关系,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73名初中生为被试,以主观幸福感量表为工具,探讨了主观幸福感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发现:①不同年级、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纬度上差异显著;②主观幸福感中的认知成分和正、负情感体验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相关。结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主观幸福感的培养和引导。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4种慢性病患者对生活的总体感受及满意度,并探讨个体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控制源等因素对主观幸福感(SWB)的影响。方法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医学应对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42~82岁的87例慢性病患者(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梗死3组)施测。结果①慢性患者幸福感的平均数低于常模,但高血压病组的幸福感高于其他2组疾病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幸福感总分与回避和屈服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高社会支持组的幸福感高于低社会支持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④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对幸福感影响最大的因素为付费方式,此外支持利用、屈服和主观支持也与幸福感有密切的关系。结论住院慢性病患者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因素对他们的幸福感存在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社会支持与心理控制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及3个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对2750名成年被试进行测量。结果 社会支持水平和心理控制感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社会支持水平低下、外控心理倾向的人主面幸福度低,心理健康水平低;同进内外控制感对社会支持水平也产生影响,内在控制感强的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更多。结论 社会支持水平和心理控制感是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ICU护士工作家庭平衡、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现状,探讨工作家庭平衡、应对方式对ICU护士主观幸福感影响,为临床ICU护士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临床234名护士;运用主观幸福感量表测量护士主观幸福感,应用工作家庭平衡量表测量护士家庭平衡状况,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调查护士应对方式;采用相关分析分析护士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与工作家庭平衡、应对方式各维度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侵扰家庭与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维度成负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261~-0.127;侵扰工作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成负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342~-0.127;消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维度成负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357~-0.157;促进家庭与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维度成正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192~0.236;促进工作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成正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161~0.376;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维度成正相关(r>0,P<0.05),相关系数分布在0.185~0.324。多元回归显示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影响因素有:职称、经济水平、有无子女、工作家庭平衡、应对方式。 结论 临床护士本身及管理者通过调整工作家庭平衡、提高应对方式水平,提高ICU护士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用人脸量表和SCL-90测量了301名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呈右偏态分布趋势,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心理健康是影响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国人幸福感量表对医学院校461名医学生进行测试.结果:461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分为118分,最低分为30分,平均(57.62±18.91)分;不同性别、年级及学校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良好,但程度不强,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医学生的个人背景变项不是左右其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