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自主神经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自主神经活性的变化,并观察替米沙坦和氨氯地平对它们的影响。方法:99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和安慰剂组,测定治疗前后的自主神经活性,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存在自主神经调节异常,SDNN和HF明显降低,LF降低不明显,LF/HF比值明显增加;替米少坦治疗3月后迷走神经活性明提高(HFt,P〈0.05),交感张力明显降低(LF/HF↓,P〈0.05),氨氯地平和安慰剂治疗后交感和迷走神经张力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自主神经损害;主要是述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占优势;替米沙坦可调节高血压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失衡,抑制交感神经张力,提高迷走神经张力,而钙离子拮抗剂对自主神经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体质分型冠心病患者机体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特点与意义。方法:纳入210例冠心病患者,行中医体质测评与判定,并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归纳分析不同中医体质分型其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RMSSD、PNN50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中,体质分布气虚质最多(30%),其次是血瘀质(23.3%),其余依次是痰湿质、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以及特禀质。冠心病气虚质、痰湿质、血瘀质这三种体质时阈指标HRV:SDNN、SDNNI、RMSSD、PNN50均降低,与平和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ANN指标气虚质组与平和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组SDNN、SDNNI降低,与痰湿质及血瘀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组RMSSD、PNN50与血瘀质组比较,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痰湿质组比较也有一定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偏颇体质与平和质比较其心率变异性降低,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张力增大,迷走神经张力降低,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之间的协调平衡破坏,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的心率变异性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悸寒/热证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自主神经张力(交感和迷走)相关性。[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平行对照方法,将141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寒热证候归入实热、实寒、虚热、虚寒4组。观测HRV指标,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频域指标TP、LF、HF、LF/HF。使用DMS动态分析软件,人工修正、去除伪差,自动分析24h连续心电信号(动态心电图)后,获得HRV各项指标。[结果]寒热辨证分组:热证82例(58.2%,82/141),其中实热32例,虚热50例;寒证59例(41.8%,59/141),均为虚寒证。SDNN、SDANN、RMSSD热证与寒证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虚寒组均大于虚热组(P0.05)。TP、LF、HF热证与寒证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LF/HF热证组高于寒证(P0.05);频域指标TP、HF、LF/HF虚热与虚寒均有显著差异(P0.05),TP、HF虚寒大于虚热(P0.05),LF/HF虚热组大于虚寒组(P0.05),LF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虚实与自主神经总张力相关,寒热与自主神经功能交感和迷走神经的张力平衡相关,热证与寒证自主神经总体能量无显著差异(P0.05),热证组交感活动相对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率震荡(HRT)、心率变异性(HRV)特点研究,探讨HRT与HRV在不同ACS患者中的特点及HRT与HRV间的相关性。方法ACS患者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各40例,选择4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计算HRT指标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TS)及HRV指标SDNN、RMSSD、PNN50、HF及LF,同时分别研究TO或TS与SDNN、RMSSD、PNN50、HF及LF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TO值升高,TS值明显降低(P〈0.05或P〈0.01);心率变异指标SDNN、RMSSD、PNN50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ACS患者行组间比较,3组TO、TS值及RMSSD、PNN50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UAP组比较,STEMI组心率变异指标SDNN降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O与SDNN、HF、LF分别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LF关系较为密切(r=-0.544)。TS与SDNN、RMSSD、PNN50、HF和LF分别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HF的相关性最强(r=0.646)。结论ACS患者心率震荡现象明显减弱,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STEMI患者表现尤为明显;TS主要与心脏迷走神经的张力有关,TO可能与迷走和交感神经的共同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心率变异性变化特点.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测定87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采用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仪连续记录24h.采用动态心电图HRV分析软件分析SDNN、RMSSD、PNN50、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比值的结果.结果 1级组SDNN、RMSSD、PNN50、HF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不大(P>0.05),而LF、LF/HF比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2级、3级组SDNN、RMSSD、PNN50、HF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LF及LF/HF比值较对照组增高(P<0.05).与1级组比较,2级和3级组HRV值中SDNN,RMSSD、PNN50、HF均低于1级组(均P<0.05),而LF及LF/HF比值均较1级组增高(均P< 0.05).与2级组比较,3级组HRV值中SDNN、HF均低于2级组(均P< 0.05),而LF较2级组增高(P<0.05).RMSSD、PNN50、LF/HF比值较2级组差别不大(P>0.05).结论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升高程度与肝阳上亢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相关,心率变异性的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病情参考指标,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广州市越秀区不同中医体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探讨出现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易感体质。方法: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中医体质分型标准分为9种并进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检测。结果:与平和质相比,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全部窦性心搏N-N间期标准差(SDN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均降低(P0.05,P0.01),阳虚质全程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升高(P0.05),阴虚质、血瘀质RMSSD均降低(P0.05,P0.01)。与平和质相比,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均降低(P0.05,P0.01),阳虚质、痰湿质LF/HF均降低(P0.01),湿热质、血瘀质LF/HF均升高(P0.01)。结论:对于还没出现糖尿病的"未病"老年人,体质为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者,必须重点防范。对于已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体质为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特别是后三者,可通过控制血糖、调节饮食、规律作息、运动锻炼等手段,从改善体质入手,防范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QT离散度(QTd)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入选2008年6月到2009年12月期间糖尿病患者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55.6岁±18.5岁,糖尿病史5年以上,基础窦性心律心率低于60次/min,动态心电图检查早搏30/h。观察组41例患者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疗程为8周;对照组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所有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均进行QTd的测量及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2组患者基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2组QTd和HRV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QTd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DNN、RMSSD、PNN50、HF增高,LF、LF/HF明显减低(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DNN、RMSSD、PNN50、HF增高,其中PNN50、HF增高明显(P0.05),LF、LF/HF明显减低(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心率偏慢的患者进行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QTd和HRV,从而降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及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心绞痛不同证型与血液流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芳芳  黄文 《北京中医》2004,23(6):327-328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常见的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型分别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方法 采用北京普利公司生产的LBY N6型血液流变仪 ,测量和计算出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 ,采用心血管功能仪测定微循环半更新时间、微循环平均滞留时间。结果 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型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气虚血瘀型 (P <0 .0 5~ 0 .0 1) ,气虚血瘀型微循环半更新时间、微循环平均滞留时间较气滞血瘀型显著延长 (P <0 .0 5 )。结论 气滞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有着不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可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儿童心率变异性(HRV),从而了解哮喘患儿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分别对32例非急性期哮喘患儿(其中轻度哮喘20,中度7例,重度5例)和20例健康正常儿童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两组儿童的HRV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比较.结果:HRV中反映交感神经张力的主要指标低频(LF)、24h每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和24h正常R-R间期的标准(SDNN),哮喘组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1、P<0.05);而反映迷走神经张力指标的高频(HF)、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一定时间内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次数所有心动周期次数的百分比(pNN50),哮喘组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反映交感神经张力与迷走神经张力平衡指标的频比LF/HF,哮喘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也显著(P<0.05).结论:非发作期哮喘儿童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与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方法 应用24h 全信息动态心电监测仪,分别测定单纯MI 组(39 例),MI 合并T2DM 组(20)例,正常对照组(24 例) HRV 的时域指标: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和爱丁堡指数(pNN50);频域指标:低频(LF)反应交感神经张力,高频(HF)反应迷走神经能力,低/高比率(LF/HF)反应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均衡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单纯MI 组SDNN、HF 显著降低(P<0.05),rMSSD、PNN50差异无显著意义.MI 伴DM 组与对照组比较,HRV 时域指标SDNN、SDANN、PNN50 显著降低,HF 降低、LF/H F 升高有显著意义.与单纯MI 组比较,SDNN、HF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比较无显著意义.结论 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HRV 降低可能与糖尿病性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肌缺血程度较单纯心肌梗死严重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桂枝汤加减口服,每日1剂;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弥可保,每次0.5 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率变异性指标[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 MSSD)、全程记录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个数与总R-R间期个数的百分比(PNN 50)、低频(LF)、高频(HF)、LF/HF]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治疗后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3.7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SDNN、r MSSD、PNN 50、LF、HF、TGF-β1水平明显升高,IL-6、TNF-α、LF/HF及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SDNN、r MSSD、LF、HF明显升高,IL-6及心悸、胸闷、疲倦乏力积分和总积分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SDNN、r MSSD、PNN 50、LF、HF、TGF-β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IL-6、TNF-α、LF/HF及各症状积分和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桂枝汤加减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炎症状态,纠正心脏自主神经失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型和NYHA心功能分级与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关系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心率变异性指标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研究方法:采用HOLTER检测系统检测了112例冠心病心衰患者HRV的中的SDNN、SDNNI、RMSSD、PNN50及常用的图解法指标中的三角指数,并以2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率变异性指标中SDNN、RMSSD、PNN50、三角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DNNI无统计学差异。冠心病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中心气阴虚、心气阳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心阳虚脱证心率变异性逐渐减低,SDNN、SDNNI、三角指数有统计差异。随患者心功能的下降,SDNN、SDNNI、RMSSD、三角指数有下降趋势,心功能III、IV级与心功能I、II级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PNN50随心功能下降减低,各级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SDNN、pNN50及三角指数进入回归方程,是影响心功能分级重要因素,回归方程=4.364-0.013SDNN-0.045pNN50-0.025三角指数。研究结论:CHF患者心功能随HRV减低而明显减低,反应自主神经受损情况的HRV指标可能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更敏感,对CHF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提示意义,HRV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冠心病心衰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活血补肾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心率变异性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活血补肾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颈交感神经对CSA的影响。 方法: CSA患者(肾虚血瘀型)4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活血补肾汤和颈舒颗粒,观测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眩晕积分并测定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相关指标:心率全部窦性心率间期的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N intervals,SDNN)、低频(low frequencies,LF)、低频/高频(LF/HF)。 结果: 治疗后SDNN明显升高,LF、LF/HF显著降低(P<0.05);同时患者症状体征及眩晕改善程度与SDNN、LF、LF/HF有明显的相关性(r=0.545),而且眩晕程度与SDNN、LF有显著依存性(P<0.05)。 结论: CSA患者存在HRV降低现象,活血补肾汤可能通过改善HRV,降低交感神经张力而发挥临床效应;颈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是CSA的发病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桂枝汤对糖尿病大鼠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重塑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弥可保组和桂枝汤组,每组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弥可保组给予弥可保混悬液0.15 mg/(kg·d)灌胃,桂枝汤组给予桂枝汤4 g/(kg·d)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灌胃7周。采用生理参数遥测系统检测大鼠的心电图并计算心率变异性(HRV),包括时域分析的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频域分析的低频(LF)、高频(EF)、总功率(TP)及LF/EF;检测室间隔和左心室心肌匀浆中酪氨酸羟化酶(TH)、胆碱乙酰氨基转移酶(Ch AT)、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营养因子(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桂枝汤组大鼠SDNN、RMSSD和LF、HF、TP增高,而SDANN和LF/HF降低;大鼠室间隔和左心室Ch AT增加、TH/Ch AT降低,室间隔和左心室GAP-43、CNTF增加,而室间隔NGF降低(P0.05或P0.01)。与弥可保组比较,桂枝汤大鼠SDANN和LF/HF降低,RMSSD、LF、HF和TP升高;大鼠室间隔和左心室Ch AT、GAP-43、CNTF增加,TH/Ch AT降低(P0.05或P0.01)。结论桂枝汤可预防糖尿病大鼠心脏自主神经损伤,减轻自主神经重塑,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人参、麦冬、五味子、桑寄生等)对窦性心动过缓疗效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40例动态心电图长期、反复检查均为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自身前后交叉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原发疾病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口服安慰剂,4周后均停止口服药物2周,再交叉口服安慰剂和参松养心胶囊4周.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前后的症状、心率及心律变异性.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窦性心动过缓症状改善、心率升高,而且SDNN、SDANN、SDANNindex、RMSSD、PNN50及HF值降低,LF及LF/HF值升高,较治疗前或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可能存在交感、迷走神经平衡破坏,参松养心胶囊可以通过抑制迷走神经张力和相对提高交感神经张力来恢复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提高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心率并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短程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MHD患者101例,于透析次日安静、平卧状态下进行5rain短程HRV检测,观察时域指标SDNN、rMSSD、TI及频域指标TP、HF、LF、VLF、LF/HF,分析血透患者的短程HRV变化特点。结果MHD患者短程HRV频域指标TP、HF、LF均显著低于正常值(P均〈0.01);101例患者中,33例合并有糖尿病,68例不舍并糖尿病,2组HRV指标TI、TP、HF、LF、VLF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MHD患者短程HRV频域指标小于正常参考值,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功能均受损;合并糖尿病的MH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络病理论探讨冠心汤对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心率变异性、心肌微循环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12例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冠心汤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指标[高频功率(HF)、正常窦性心搏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值> 50 ms心搏数百分比(PNN50)、正常相邻窦性心搏间期差值平方根(RMSSD)、运动耐量指标[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微循环指标,包括左回旋支校正时间流帧计数(LCX CTFC)、右冠脉校正时间流帧计数(RCA CTFC)、左前降支校正时间流帧计数(LAD CTFC)及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达到3级标准的占比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HF、SDNN、PNN50及RMSS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6M...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辨证分型与心率变异关系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悦 《山西中医》2002,18(6):45-46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不同证型的心率变异 (HRV)情况。方法 :选符合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 6 2例 ,分为 3组 :阴虚热盛型 (19例 ,A组 ) ;气阴两虚型 (2 3例 ,B组 ) ;阴阳两虚型 (2 0例 ,C组 )。检测 2 4 h动态心电图 ,并对其 HRV6项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A组 6项指标均正常 ;B组与 A组比较 ,SDNN、PNN 5 0、L F、HF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t值依次为 2 .34、2 .4 8、1.98、3.0 2 ,P<0 .0 5或 0 .0 1) ;C组与 A组比较 ,SDNN、RMSSD、PNN5 0、TP、L F、HF指标均有显著差异 (t值依次为12 .13、2 .4 8、4 .6 1、3.4 5、2 .4 4、2 .0 9,P<0 .0 1或 0 .0 5 )。结论 :糖尿病气阴两虚及阴阳两虚患者均合并自主神经损害 ,且以阴阳两虚型为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蜡疗联合中药脐敷干预腰椎开放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腰椎开放手术后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剔除4例,对照组剔除2例.对照组(33例)予以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蜡疗联合大承气汤脐敷干预.2组疗程均为7 d.比较2组综合疗效,胃肠道症状定量表(GSPS)评分,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胃泌素含量,心率变异性指标[极低颤动率(VLF)、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LF/HF、4h R-R间期标准差(SDNN)、24h每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24h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NN50除以总的NN间期个数(PNN50)]的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77%(30/31),对照组为78.79%(2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GSP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血浆胃泌素水平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肛门恢复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或P<0.01);干预后2组心率变异性指标比较,观察组HF、RMSSD、PNN50,对照组HF、PNN50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干预后观察组HF、RMSSD、PNN50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期间观察组有2例皮肤药物过敏,1例腹泻.结论:蜡疗联合中药脐敷干预腰椎开放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抑制肠道炎性渗出,减轻肠道水肿,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中医症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探讨中医辨证分型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13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不同的中医症型分为三组:心血瘀阻组(56例)、痰阻心脉组(44例)和心阴亏虚组(32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归纳分析各组间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时域指标(SDANN、SDNN、SDNNI、PNN50、RMSSD)的变化。结果:冠心病患者各项时域指标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心血瘀阻组及痰阻心脉组SDNN、SDNNI、RMSSD及PNN50较心阴亏虚组显著下降(P 0.05),但心血瘀阻组与痰阻心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显著降低,其中心血瘀阻与痰阻心脉症患者降低较心阴亏虚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