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24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pH(24h 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mpedance-pH,24h MII-pH)监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特点,探讨其反流特点与食管动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于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88例,根据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HRM)结果中食管是否存在异常蠕动,将患者分为动力正常组96例和动力异常组92例。采用36通道电极导管和固态HRM系统检测食管动力;采用MII-pH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24h MII-pH监测,记录酸反流、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液体反流、气体反流、气液混合反流次数及近端(酸、弱酸、非酸)反流百分比、反流时间百分比、Demeester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食管动力异常的因素。结果动力正常组与动力异常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反流症状评分、液体反流次数、气体反流次数、近端酸反流百分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动力异常组反流时间百分比、Demeester评分、酸反流次数高于动力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力异常组弱酸反流次数、非酸反流次数、气液混合反流次数、近端弱酸反流百分比、近端非酸反流百分比低于动力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Demeester评分、酸反流次数是影响食管动力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特点与食管动力异常具有密切的联系,且动力异常患者以酸反流为主,动力正常患者以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气液混合反流为主。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动力障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下食管括约肌(LES)低压和食管无效动力(IEM)的发生率以及与食管酸暴露时间、酸清除时间的关系,评价LES低压及IEM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4h食管动态pH监测诊断为GERD的59例患者,将其按食管压力测定分为正常组、LES低压组、IEM组和混合组。结果:在59例GERD患者中,食管动力异常者占84.1%。LES低压组与IEM组、混合组比较年龄差异有显著性。存在LES低压的GERD患者仅在卧位pH<4时间百分比上较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而IEM组和混合组的GERD患者无论在食管酸暴露时间,还是在酸清除时间上都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LES低压组与IEM组比较,pH<4总时间百分比、立位时间百分比和5min以上的反流次数差异有显著性;与混合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IEM组与混合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多数GERD患者存在食管动力障碍。LES基础压力降低、IEM都是GERD发生的主要机制,而其中IEM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4h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技术联合pH监测技术(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mpedance monitoring combined with pH-metry,MII-pH)在胃食管反流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表现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烧心、反流、反酸的患者58例,根据内镜特征表现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者(NERD组)23例、糜烂性食管炎(EE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20例作为对照。对3组行24hMII-pH监测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并观察埃索镁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效果。结果 NERD组、EE组总反流、酸反流、弱酸反流次数和酸反流所占百分比,液体反流、混全反流、近端反流次数及近端反流次数所占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均P<0.01)。EE组较NERD组的酸反流次数和酸反流所占百分比明显增加,NERD组较EE组的弱酸反流所占百分比明显增高,正常对照组的气体反流次数较NERD组、EE组明显增多(均P<0.01)。所有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治疗后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24hMII-pH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发现更多反流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食管24 h pH-阻抗监测、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GERD患者72例,其中糜烂性食管炎(EE)39例(E组)、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33例(N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均行高分辨率食管测压、食管24 h pH-阻抗监测.对比三组收缩前沿速度(CFV)、远端收缩积分(DCI)及pH<4次数、最长反流时间.结果E组、N组CFV、DCI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CFV、DCI较N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N组上下电极pH<4次数较对照组高,最长反流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上下电极pH<4次数较N组高,最长反流时间较N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24 h pH-阻抗监测、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结果提示酸反流、食管动力障碍为GERD重要发病机制,且EE患者酸反流、食管动力障碍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 在于确定重症肺炎儿童食管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重症肺炎儿童25例(肺炎组)和正常儿童10例(对照组)进行连续食管pH监测和食管动力学监测,监测时间包括鼻饲前1小时和餐后3小时.结果 重症肺炎儿童胃食管反流(GER)发生率为84.0%(21/25);正常儿童GER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90,P<0.01).重症肺炎组无效食管运动(IEM)发生率为72.0%(18/25),明显高于对照组(20.0%)(χ2=15.770,P<0.01).结论 重症肺炎儿童胃食管反流发病率高,表现为酸反流次数增加,酸清除能力降低,与IEM增加有关,改善食管动力可能抑制重症肺炎儿童的反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女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食管动力学特点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110例GERD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月经情况将患者分为围绝经期组45例和非围绝经组65例。分析并比较2组GERD患者的食管动力学特点、典型症状发生率和非典型症状发生率。结果围绝经期组反酸症状发生率为44. 45%,显著低于非围绝经组的52. 31%(P 0. 05); 2组反食症状和胃灼热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非典型症状中,2组患者咽喉炎和咽部异物感发生率均较高;围绝经期组嗳气发生率为53. 33%显著高于非围绝经组的29. 23%,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5. 56%显著高于非围绝经组的27. 69%(P 0. 05)。围绝经期组、非围绝经组G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 Q)积分分别为(9. 57±1. 82)、(9. 87±2. 2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GERD患者的总反流次数、酸反流次数及非酸反流次数无显著差异(P 0. 05)。围绝经期组与非围绝经组的弱酸反流次数有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围绝经期女性GERD大多表现为非典型症状,主要是咽喉炎和咽部异物感,食管动力学检测可以作为诊断围绝经期女性GERD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研究了Hp阴性和Hp阳性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动力学和食管酸暴露情况,以阐明Hp感染和GERD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GERD患者64例,按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37例,Hp阴性组27例。检测前1周停用抑酸药和胃肠动力药。对2组进行食管动力学检测和食管24 h pH监测。结果①Hp阳性和Hp阴性组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Hp阳性和Hp阴性组食管动力学检测:LES压力、长度及食管体部的各项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Hp阳性和Hp阴性组24 h食管pH监测DeMeester评分、食管pH<4时间百分比、pH<4反流次数、pH<4大于5min反流次数、pH<4最长反流持续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本研究中GERD患者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LESP)为(9.1±1.9)mm Hg,明显低于正常人,但它和DeMeester评分无相关性(r=0.130,P=0.304)。结论①Hp感染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LESP和食管体部的运动功能无明显影响;②Hp感染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酸暴露也没有显著影响;③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人24 h食管监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Barrett's食管、咽部异物感及慢性咳嗽、哮喘病人进行24 h食管pH值监测及护理.[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组pH值<4的反流次数、反流持续≥5 min次数、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糜烂性反流病组和Barrett's食管组pH值<4的反流次数、反流持续≥5 min次数、pH值<4总时间百分比(%)、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Barrett's食管和咽部异物感及慢性咳嗽与异常胃食管反流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收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f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的临床信息、胃镜表现以及24 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比较难治性GERD和非难治性GERD的反流特点,探讨难治性GERD的预测因素,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008年10月-2012年12月因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咽痛等症状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疑诊为GERD的74例患者.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胃镜结果等.监测患者的食管下段pH和食管阻抗变化.难治性GERD诊断:符合GERD诊断标准,同时经过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4周(每天至少1次)无效或者deMeester评分下降少于50%;非难治性GERD诊断:符合GERD诊断标准,同时经过PPI治疗4周(每天至少1次)症状改善明显;非GERD诊断:内镜检查未见食管黏膜损害,且24 h食管pH-阻抗监测反流次数和deMeester评分不足以诊断GERD.计数资料正态分布者用r±s表示,菲正态分布者用中位数和百分位数(25th,75th)表示.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按是否为GERD、是否为难治性GERD分组,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反流特征性因素.结果:(1)难治性GERD患者与非难治性GERD患者的酸反流次数、总反流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GERD患者的deMeester评分较非难活性GERD患者高,长酸反流次数较非难治GERD患者多(P=0.032,P=0.008);(2)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难治性GERD与长酸反流次数、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1和0.045).长酸反流次数增加1次,发生难治性GERD的危险增加36%;NERD患者发生难治性GERD的危险是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4.54倍;(3)不同类型GERD的反流特征:NERD患者的近端反流次数大于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患者,而近端反流百分比显著大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Barrett食管患者(P=0.006).结论:(1)长酸反流次数多和NERD是难治性GERD的独立危险因素;(2)NERD患者比糜烂食管炎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难治性GERD.NERD患者的近端反流百分比的升高可能与其对PPI的反应差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反流性食管炎(RE)与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患者食管酸暴露特点、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以及食管体部压力,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具有典型反酸、烧心等症状的患者78例,经胃镜等系统检查确诊RE 48例,NERD 30例.便携式pH监测仪行食管24 h pH监测,De-Meester积分≥14.72分为存在病理性酸反流;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食管下括约肌(LES)、食管体部(即LES上方3 cm、8 cm、13 cm、18 cm)和食管上括约肌(UES)的压力指标.结果 78例患者中,24 hpH监测阳性在RE组和NERD组分别为33例(68.75%)和17例(5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eMeester积分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51.42±62.05 vs.40.37±62.60,P>0.05);RE组长反流次数显著高于NERD组(8.08±10.17 vs.3.87±6.15,P<0.05),RE组酸暴露与食管炎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两组LES压力及食管体部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组UES压力明显低于NERD组(P<0.05).结论 RE患者食管炎严重程度与酸暴露呈正相关.胃酸与食管黏膜接触时间的长短可能是导致食管黏膜炎症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对食管动力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VB)的影响。方法 :本文采用核素扫描法测定 4 2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 (EV)和 30例健康人 (HS)食管液体通过时间和胃食管反流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 ;并随访 1年。结果 :EV组血浆NO含量显著高于HS组 (P <0 .0 5 ) ;EV组胃食管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HS组 (P<0 .0 5 ) ;EV组中胃食管反流患者的NO含量显著高于无胃食管反流的患者 (P <0 .0 5 ) ,EV食管动力异常组血清NO含量显著高于EV食管动力正常组 (P <0 .0 5 ) ;EV食管动力异常组出血率显著高于EV食管动力正常组 (P <0 .0 5 )。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NO含量的升高可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 (LES)松弛而产生胃食管反流 ,进而导致EVB机会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人24 h食管监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Barrett’s食管、咽部异物感及慢性咳嗽、哮喘病人进行24 h食管pH值监测及护理。[结果]反流性食管炎组pH值〈4的反流次数、反流持续≥5 min次数、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非糜烂性反流病组和Barrett’s食管组pH值〈4的反流次数、反流持续≥5 min次数、pH值〈4总时间百分比(%)、DeMeester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Barrett’s食管和咽部异物感及慢性咳嗽与异常胃食管反流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斌  徐少勇  杜勇  宋军 《新医学》2005,36(2):79-80
目的:探讨夜间酸突破与食管酸暴露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ex disease,GERD)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早、晚1次口服,其中1组睡前加服法莫替丁40 mg,疗程1周.两组治疗前后行24小时食管和胃pH检测及食管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奥美拉唑组、加服法莫替丁组治疗后夜间胃的pH小于4的中位时间百分比分别为32%、10%,显著低于治疗前95%、95%(均为P<0.05);后者夜间胃的pH小于4的中位时间百分比显著低于前者(P<0.05);加服法莫替丁组夜间酸突破发生率为33%,奥美拉唑组为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服法莫替丁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分别为19(7~41)、12(4~27),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拉唑组则分别为20(7~41)、13(4~27),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的夜间食管pH小于4的中位时间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间酸突破是一种用很强的抑酸治疗也不能良好控制的胃孤立现象;食管酸暴露和症状控制不依赖于夜间酸突破的消除程度,可能依赖于控制反流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其受体在反流性食管炎及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及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内镜活检标本:正常食管上皮20例,反流性食管炎22例,长段BE14例中ET-1及其受体ET(A)R、ET(B)R的表达。结果反流性食管炎中ET-1及ET(A)R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3.25±1.78vs.1.10±0.71,P=0.000;2.13±1.06vs.1.12±0.64,P=0.001)。BE近侧端的ET-1mRNA水平显著高于BE远侧端(3.03±1.83vs.1.16±0.70,P=0.004)及正常食管上皮(P=0.002)。BE两端的ET(A)R及ET(B)RmRN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显示,ET-1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阳性表达(51.18±30.14)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21.10±18.17,P=0.000)及BE远侧端(28.02±24.92,P=0.022),近侧端BE的阳性表达(50.07±25.88)显著高于BE远侧端(P=0.030)及正常食管上皮(P=0.001)。在反流性食管炎,轻、中、重度炎症评级的ET-1表达分值分别为36.08±27.84,65.86±11.82,98.00±8.49,呈阶梯式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ET(A)R及ET(B)R在炎症及非炎症组织中表达均较弱,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1及ET(A)R在反流性食管炎中表达增加可能与炎症有关,ET-1可能在BE的形成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罗燕军  胡赤军  鲁明 《临床荟萃》2011,26(9):769-771
目的探讨胃食管连接部(EGJ)屏障功能在喘息儿童酸反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有典型喘息症状的儿童74例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和食管测压。根据pH〈4总时间百分比〈4%且Boix-Ochoa计分〈11.99的标准,将受试者分为胃食管反流组(pH+组)和非胃食管反流组(pH-组)。结果喘息儿童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为66.2%(49/74),pH+组儿童食管pH监测的各项参数均明显高于pH-组儿童。胃食管连接部(EGJ)功能指标中,pH+组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低于pH-组(12.1±6.8)mmHg vs(33.5±5.6)mmHg(P〈0.05)。pH+组平静呼吸时的膈脚压(CDP)、EGJ压(EGJP)及与吞咽相关的LES松弛后收缩波幅(post-LESRA)均低于pH-组(14.6±8.4)mmHg vs(21.3±10.3)mmHg(P〈0.05),(28.6±11.1)mmHg vs(38.0±14.5)mmHg(P〈0.05),(37.0±18.9)mmHg vs(71.8±17.2)mmHg(P〈0.05)。结论喘息儿童酸反流发生率高,与其EGJ抗反流功能减弱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多通道食管阻抗监测于非糜烂性反流病与功能性烧心上的临床鉴别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内镜检查均为阴性),设为研究组;再择取同期收治的98例健康受检者,设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全部实行多通道食管阻抗监测,探究食管酸的暴露时间以及各反流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按照监测结果分组:A组:阳性,39例(39.80%);B组:阴性/阳性,37例(37.76%);C组:阴性/阴性组,22例(22.45%)。A组在总返流次数、液体反流次数、酸反流次数、上明显高于B组、C组与对照组;B组在上述指标上高于C组和对照组。C组与对照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可以通过多通道食管阻抗监测鉴别出与,其临床诊断价值鲜明。  相似文献   

17.
GERD患者24h食管pH动态监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对 30例患有胃食管反流病 ( 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患者进行 2 4h食管动态pH值监测、探讨 2 4hpH值与胃食管反流 (GER)之间的关系 ,从而对GERD的发生、发展、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0例患者采用SynectisDigitrapperMKⅢ动态 pH监测仪及计算机分析用软件动态监测 2 4hpH值。采用Johson和DeMeester 6种参数指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分以反映病人的反流程度 ,通过症状指数的计算来比较有症状及无症状时食管反流 pH检测资料。 结果  6种参数指标正常组分别为 ( 1.34± 1.10 ,1.6 0±1.2 4 ,1.10± 1.6 0 ,30 .0± 11.5 ,0 .75± 0 .2 0 ,6 .2± 5 .90 ) ,病例组分别为 ( 13.5 2± 8.4 7,12 .2 7± 4 .99,16 .94±4 .99,5 6 .2 4± 13.98,4 .12± 2 .4 8) ,两组经方差检验 ,差异显著 (P <0 .0 1)。病例组各参数诊断阳性率如下 :其中 pH <4的总时间阳性率为 90 % ,2 4h内pH <4超过 5min的反流次数阳性率为 80 % ,症状指数≥ 5 0 %的阳性率为 80 % ,总分 >14 .72的阳性率为 80 % ,立位 pH <4的总时间 %为 5 7% ,卧位 pH <4的总时间 %为87%。结论 我们认为pH <4的总时间 ( % )、pH <4长于 5min反流次数这二个参数指标结合症状指数及综合评分是判断GERD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胃超声造影探讨胃食管反流患者体位变换时胃食管反流的情况.方法 73例胃食管反流患者饮用胃肠超声助显剂后,采用平卧位、右侧卧位和左侧卧位,超声分别观察不同体位下5 min内胃食管反流的次数及总反流时间.结果 5 min内反流次数:左侧卧位为(2.85±0.67)次,平卧位为(4.68±0.72)次,右侧卧位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食管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某院就诊的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食管压力。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胃脘腹痞满(0.94±0.15)分、大便稀薄(1.15±0.15)分、食欲降低(1.04±0.12)分、胃部喜按(1.08±0.11)分均比对照组胃脘腹痞满(1.61±0.19)分、大便稀薄(1.72±0.22)分、食欲降低(1.54±0.16)分、胃部喜按(1.53±0.21)分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后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UESP)(62.89±8.08)mmHg(1 mmHg=0.133 kPa)、下食管括约肌静息压(LESP)(22.15±1.73)mmHg、远端收缩积分(DCI)(1 209.52±186.51)mmHg·s·cm均比对照组UESP(57.38±9.46)mmHg、LESP(18.56±2.13)mmHg、DCI(1 124.18±209.62)mmHg·s·cm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结合针灸治疗可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医证候,加强食管压力,提高患者食管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食管动力指标联合食管pH值检测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抑郁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回顾性分析为法,观察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入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80例GERD患者,参考是否合并抑郁分为研究组(合并抑郁,37例)与对照组(无抑郁,43例)。比较两组患者食管动力指标、食管pH值;同时,比较不同类型GERD[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合并抑郁患者的食管动力指标、食管pH值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分析SDS评分与食管动力指标、食管pH值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远端收缩积分(DCI)、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DeMeester评分、pH<4大于5 min反流次数、pH<4反流次数、立位pH<4的时间比率、pH<4的总时间比率、收缩前沿速度(CF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GERD合并抑郁患者中,RE患者的LESP明显低于NERD患者,SDS评分、DeMeester评分、pH<4大于5 min反流次数、pH<4的总时间比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