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晓飒  潘丹仙  严波  王殷 《浙江医学》2022,44(21):2309-2312
目的探讨血碳氧血红蛋白(COHb)早期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于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250例,包括ABO溶血病94例(溶血病组),非ABO溶血性黄疸156例(非溶血病组),另择同期住院的非黄疸患儿162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新生儿不同时间(入院第1、3、5天)的血COHb、TBil、Hb及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水平,ROC曲线分析血COHb在早期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效能。结果COHb、TBil、Hb指标各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1),且随入院时间呈下降趋势;RE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入院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COHb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最佳截断值为1.35%,AUC为0.909,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0.968、0.751,联合TBil、Hb、RET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的AUC为0.928,特异度和灵敏度为0.955、0.800。结论血COHb可以早期预测新生儿ABO溶血病,联合TBil、Hb、RET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王芬  于杰飞 《中外医疗》2014,33(2):77-78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78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因黄疸收治的1298例占发病人数的12%,母为0型其子为A或B型的新生儿,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黄疸,少数病例合并贫血,平均住院3~7d。结论孕期和生后早期诊断是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李伟生  杨辅直  杨敏  罗有同 《广东医学》2006,27(10):1549-1550
目的观察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合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合并G-6-PD缺陷症12例,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16例,新生儿G-6-PD缺陷症20例,从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贫血、住院时间、治疗措施以及预后转归等方面分析比较他们的变化。结果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合并G-6-PD缺陷症与单纯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贫血、住院时间差别不大,前组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4例,后组3例,出现胆红素脑病分别为2例和3例.随访6个月至3年,发生胆红素脑病后遗症各l例(均为换血前已出现胆红素脑病症状),单纯新生儿P-6-PD缺陷症黄疸出现的时间较晚、程度轻、血色素正常或轻度贫血、住院时间短,预后好,未见胆红素脑病及其后遗症。结论母婴ABO血型不舍溶血病合并G-6-PD缺陷症与单纯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症状、体征相近似,黄疸出现的时间早,程度较重且上升速度快、多有贫血,需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以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后遗症,无明显诱因的单纯新生儿G-6-PD缺陷症症状轻,预后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将118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及来院时患儿出生日龄、黄疸及贫血程度分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3例,分别观察比较患儿贫血发生率及黄疸消退情况.结果:在贫血发生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IVIG明显缩短了患儿住院天数,降低了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有助于降低病残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早期监测干预对新生儿ABO溶血病并胆红素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武华 《广西医学》2010,32(10):1205-1207
目的探讨早期监测、早期干预对新生儿ABO溶血病并胆红素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母婴血型不合ABO溶血病并经早期干预新生儿34例为干预组;与同期在本院出生未经早期监测、干预,出现病理性黄疸确诊为母婴血型不合ABO溶血病新生儿2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高峰期胆红素值、换血例数、胆红素脑病发生率等。结果干预组血清总胆红素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发生亚临床胆红素中毒症及需要同步换血治疗2例;对照组换血疗法11例,发生亚临床胆红素中毒症12例,发生胆红素脑病8例,干预组胆红素脑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O型血母亲所生血型为A型或B型的新生儿,早期监测黄疸并开始干预治疗,可有效控制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换血治疗,降低ABO溶血病并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 ABO 血型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情况,探讨血清学三项实验在诊断新生儿溶血病中的临床价值,为该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6年1月~7月产科和新生儿科疑似母婴 ABO 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血液标本,对其进行 ABO 血型检测及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结果:在583例检测结果中,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有145例,发病率为24.87%。其中男性患儿80例,发病率为25.64%,女性患儿65例,发病率为23.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型血患儿90例,O-A 型母婴血型模式的发病率为54.88%,B 型血患儿55例,O-B型母婴模式的发病率为41.35%,差异显著。145例 HDN 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38例,阳性率26.21%,游离抗体试验阳性76例,占52.41%,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44例,阳性率为99.31%,三者比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结论:长沙地区 ABO 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为24.87%,男性新生儿和女性新生儿的发病率无差异性,O-A 母婴血型发病率高于 O-B 母婴血型。血清学三项试验是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方法,其中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敏感度最高,游离抗体试验次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敏感度最低。血清学诊断为 ABO 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结果,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25例患儿及其母亲血液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统计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相符的例数,相符患儿中ABO溶血及Rh溶血例数、三项试验抗体表达情况,比较不同溶血出现黄疸时间。结果 125例患儿中,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为血型免疫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80例,其中77例为ABO溶血,3例为Rh溶血;ABO溶血中34例A型,43例B型;ABO溶血的77例患儿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49例,游离抗体试验阳性26例,抗体释放试验阳性77例;Rh溶血的3例患儿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与抗体释放试验均为阳性,游离抗体试验阳性1例。Rh血型溶血患儿出现黄疸的时间早于ABO血型溶血患儿(P<0.05)。结论血清学检测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有利于保证患儿的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及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甲组30例,单纯采用静脉滴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乙组30例,采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观察血清总胆红素值动态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乙组患儿治疗72小时总胆红素值较甲组降低明显,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住院天数缩短。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临床效果好,短时间降低胆红素值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从而总结出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光山县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34例新生儿为ABO溶血病患儿,有6例新生儿属于Rh溶血病。结果:40例溶血病患儿中有38例均痊愈出院,有2例患儿并发胆红素脑病。结论:对于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溶血病的预后及降低溶血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牛仙玲 《海南医学》2009,20(9):101-102
目的探讨ABO溶血病的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26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早期诊断和早期光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或好转,无一例换血,无一例发生核黄疸。结论早期诊断和早期光疗可治疗大多数新生儿ABO溶血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ABO溶血病患儿病例临床分析,探讨该病诊断与治疗。方法对56例ABO溶血病患儿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均有黄疸,其中1例出现核黄疸;肝脾肿大2例;贫血39例,出生1周内者血贫发生率较低,程度较轻。血三项试验阳性,以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较高(94.2%)。在光疗、白蛋白输注基础上,予以丙种球蛋白治疗,治愈153例,好转或放弃治疗3例。结论只要尽早发现、干预和治疗,ABO溶血疗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特点,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好、简单、价廉的方法和措施,从而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86例,分日龄≤3 d和日龄>3 d两组,从黄疸出现和消退时间、黄疸和贫血程度、是否需要换血、应用丙种球蛋白(IVIG)与否及住院时间、光疗次数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本病日龄3 d以内即开始治疗47例,3 d以上才治疗39例,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的下降、Hb的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日龄≤3 d组仅换血1例,IVIG应用概率和光疗次数减少,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住院时间(7.3±2.1)d,较日龄>3 d组缩短.结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日龄≤3 d)即可诊断,早期光疗可减少换血和IVIG输注.  相似文献   

13.
王燕 《西部医学》2009,21(1):27-27,29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分为两组,A组(大剂量组)50例,B(普通剂量组)组5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输注,A组静脉丙种球蛋白剂量为1.0g/kg·d,B组为0.5g/kg·d。结果治疗72小时后血清胆红素值A组低于B组(P〈0.05),A组患儿皮肤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能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治及疗效。方法:选择72例新生儿ABO溶血病,不伴其他疾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清蛋白、单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及蓝光照射(单或双面)等治疗ABO溶血病,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早期黄疸且程度较重者即应用清蛋白及蓝光照射,确诊后用单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疗效确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新生儿溶血病 ,特别是ABO血型不合溶血病越来越多见。因该病可引起严重的贫血、黄疸及胆红素脑病 ,需及时治疗。丙种球蛋白 (IVIG)能阻断溶血途径 ,防止贫血 ,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 ,目前 ,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治疗溶血病。我们应用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 2 2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11月— 2 0 0 2年 11月我院儿科住院ABO溶血病患儿 4 1例 ,随机分为IVIG治疗 (观察 )组 2 2例和常规治疗 (对照 )组 19例 ,观察组平均日龄 2 .4d ,平均胎龄38.7周 ,平均出生体重 3.3kg ,黄疸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碳氧血红蛋白(COHb)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ABO溶血患儿6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非溶血性病理性黄疸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C0Hb、总胆红素(STB)峰值水平。  结果  观察组COHb(1.39±0.36)、STB(270.10±63.73)均高于对照组COHb(0.93±0.34)、STB(158.62±26.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OHb诊断ABO溶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灵敏度78%,特异度72%。  结论  COHb在新生儿发生ABO溶血早期可见明显升高,可作为新生儿发生ABO溶血性黄疸的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应用。方法将60例以母亲为O型血,新生儿为A型或B型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比较黄疸消退时间及其他临床症状。结果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的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结论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安全、有效、方便,便于基层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应用。方法将60例以母亲为O型血,新生儿为A型或B型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比较黄疸消退时间及其他临床症状。结果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的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结论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安全、有效、方便,便于基层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横县ABO溶血、G6PD缺陷及ABO溶血合并G6PD缺陷所致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病例.检测G6PD缺陷采用NBT法,ABO溶血病采用免疫学三项试验.黄疸干预标准采用2001年全国新生儿黄疸推荐方案.结果98例可明确病因,以G6PD缺陷最多见.42例(42.9%)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78.3%ABO溶血病合并G6PD缺陷在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与其他组相比,p<0.001.70.6%ABO溶血病在生后48小时内住院,与其他两组比较p<0.05.血清总胆红素浓度的峰值在<72小时也以ABO溶血病合并G6PD缺陷最高,p<0.05.11例并发核黄疸,9例为G6PD缺陷,1例为G6PD缺陷合并ABO溶血病.结论横县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49.6%为G6PD缺陷所致.11例核黄疸中10例与G6PD缺陷有关.72%G6PD缺陷时黄疸多在48小时内出现.但生后两日内住院率低.36例ABO溶血病中,19例合并G6PD缺陷,ABO溶血合并G6PD缺陷时黄疸出现早,24小时内显黄占78.9%,小于72小时血胆红素值226.71±103.19μmol/L.ABO溶血病出现黄疸早,但黄疸程度不如ABO溶血病合并G6PD缺陷.  相似文献   

20.
O型血孕妇妊娠次数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O型血孕妇妊娠次数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8月15日至2009年10月31日在我院产科婴儿室收治的7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按他们的母亲妊娠次数1次或多于1次分为两组,分别统计患儿黄疸出现时间及此时的血清胆红素均值之间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儿黄疸出现时间均值相比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均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第1次妊娠还是多次妊娠的O型血Rh阳性孕妇(尤其不能忽略第1次妊娠者),对母子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均需严密观察他们的生后表现,凡早期出现黄疸或黄疸迅速加重者,尽量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新生儿ABO溶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