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糖尿病人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27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14):1065-1065
1999年5月~2003年8月,对27例糖尿病人在血糖严格控制下分别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2004年2月~2004年10月应用上海复升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无柄人工髋关节行6例(7侧)髋关节置换术,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帕金森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患有髋关节病变的帕金森病人中应用价值和手术方法。方法:1999年4月~2002年8月对9例患有髋关节病变的帕金森病人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果:9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经2~4年随访,按Harris评分标准:优2例;良3例;可3例;差1例。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在帕金森病人中的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综合评估患者,对术中发现髋关节内收挛缩的患者需行内收肌切断,同时避免广泛的软组织剥离是防止髋关节脱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人工气管置换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气管由于炎症、肿瘤、损伤等疾患需要气管切除和气道再建。当气管切除,端端不能吻合的情况下须行人工气管置换术。人工气管主要适用于气管切除长度超过5.0cm者,切除长度虽然小于5.0cm,但气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无法分离者,气管壁部分切除者[1]。我科1990年和1994年先后为2例患者行人工气管置换术,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例1,女,39岁。因咳嗽,呼吸困难,经抗生素治疗无好转6个月,近3周呼吸困难加重,不能平卧,于1990年3月18日入院。查体:患者呈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口唇…  相似文献   

5.
自1980年4月至1995年4月,应用碳—钛组合式人工股骨头治疗髋关节疾患319例。随访最短1年,最长15年。随访结果:股骨颈骨折组优良率93%,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组优良率89.8%。余者2例失败,4例髋关节周围钙化,2例碳质头略大,3例假体下沉,1例类风湿性髋关节强直,术后关节再强直。1例髋臼硬化,4例6髋关节明显疼痛。4例死于心血管疾病。我们体会到碳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种优良的人工关节材料。碳—钛组合式人工股骨头是目前优良的人工假体之一。  相似文献   

6.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合并症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1980年以来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324例进行了随访调查,随访时间最长8年,最短2年,平均4.5年,出现合并症16例,占38.5%,其中人工股骨头脱位3例,占0.9%,假体柄断裂2例,占0.6%,感染3例,占0.9%,患髋疼痛18例,占5.6%,髋臼磨损18例,占5.6%,股骨近端骨反应48例,占14.7%,人工股骨头下沉24例,占7.5%,文中对各种合并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人工椎体置换术治疗脊柱结核(附1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脊柱结核病人病灶清除后缺损较大,采取植骨等方法不易解决时,可行人工椎体置换1术[1,4]。我院从1987年~1989年对10例脊柱结核病人采用一期切除病灶,并置入人工椎体,平均随访.2年以上。获得满意效果。2临床资料 本组1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60岁,平均42岁。农民9例,工人1例。病程最长者2年,最短者5个月。病变部位:胸椎中段3例,下段4例,胸腰段1例,L1~2例。受累椎体均在2个以上。术前合并截瘫者4例,其中完全截瘫者1例。2手术2.1手术入路 本组7例胸椎结核中,采用经胸腔入路4例,肋骨横突切除入路3例。胸腰椎采用肾切口腹膜外…  相似文献   

8.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进展和现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假体的10~15年毕存率约为85%~90%,从而成为目前最为成功的外科治疗方式之一。不同类型的膝关节假体生存率不同,非组装式膝关节假体15年生存率达到98.9%,活动平台膝关节的20年生存率约为99.4%。后交叉韧带替代型假体的11年生存率超  相似文献   

9.
风湿病患者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Gao T  Lü H  Zhou D  Guan Z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4):256-258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TKR)患者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方法 对1988年8月~、1998年10月收治的363例503个人工关节置拘中不同年龄和原发病种类、不同伴发疾病等情况中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性关节炎患者TKR术后院内感染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返修术埂、服用激素者及糖尿病患者的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TKR患者(P〈0.01);双膝TKR  相似文献   

10.
由于老年人的骨质疏松和相关疾患的原因 ,其肱骨近端病变近年也逐渐开始增多。我院自 1998年 3月~ 2 0 0 4年 10月应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了 16例老年患者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16例 ,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65~82岁 ,平均年龄 72岁。其中外伤致肱骨头骨折 13例 ,骨转移癌致病理性骨折 3例 ,均是转移性腺癌 ,且 2例未发现原发癌灶病变。骨折分型 :13例骨折患者 ,按Neer1970年提出[1] 的四部分骨折分类方法均为Ⅳ型骨折。待术时间 5~ 10d ,平均 7d。1.2 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 :颈丛或全麻 ,患肩垫高…  相似文献   

11.
腰椎人工椎间盘和人工髓核置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腰椎人工椎间盘的研究 ,已经经历了近 40年历史 ,特别是近 10年的发展和应用 ,逐渐步入轨道 ,并取得进展。椎间盘外围是交叉复层纤维结缔组织 ,其内为黏弹性组织 ,共同构成一个椎间盘单位 ,连接着上下椎体 ,不仅有稳定脊柱、吸收震荡作用 ,还有传递载荷、分布应力的能力 ;既保证脊柱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又限制其过度活动。由于腰椎的活动范围特别大 ,作为脊柱功能单位的腰椎间盘是负载活动的中心 ,所受的是压缩、弯曲、扭转的联合负载 ,同时产生张应力、压应力和剪切力。Anderson(1977)认为坐位时腰椎间盘的载荷为躯干重量的 3倍 ,活动时还…  相似文献   

12.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林丹 《护理学杂志》2002,17(12):908-909
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病人晚期多有膝关节的破坏及严重畸形 ,部分病人关节发生纤维性或骨性强直于特殊体位 ,并伴有剧烈疼痛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改善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 ,减轻疼痛 ,矫正关节畸形。我科 1999年 7月至 2 0 0 1年 5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18例(2 0膝 ) ,为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我们采取了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 ,获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 (2 0膝 )中 ,男 8例、女 10例 ,年龄 5 2~ 73岁 ,平均 6 3.6岁。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 8例 ,骨关节炎 10例 (12膝 ) ;病程 11…  相似文献   

13.
碳——钛组合式人工股骨头临床应用15年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0年4月至1995年4月,应用碳-钛组合式人工股骨头治疗髋关节疾患319例,随访最短1年,最长15年。随访结果:股骨颈骨折组优良率93%,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组优良率89.8%余者2例失败,4例髋关节周围钙化,2例碳质头略大,3例假体下沉,1例类风湿性髋关节强直,术后关节再强直。1例髋臼硬化,4例6髋关节明显疼痛。4例死于心血管疾病。我们体会到碳质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一  相似文献   

14.
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股骨颈血供的解剖特点,股骨颈骨折后易导致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患者需长期卧床,容易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只要全身情况允许,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是必要的[1].本院自1999年采用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术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30例,均获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置换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作者对人工全髋置换术后145例患者进行随访,共160个髋。平均年龄52.7±11.7岁,平均随访时间5年9个月,总满意率为93.4%。作者认为THR适应证取决于疾病种类和程度以及患者所面临的社会生活要求。松动和下沉是晚期主要的并发症。髓腔较大者,松动发生率为32.5%,假体柄内翻时,松动率为30%。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达到解除髋部疼痛、保持关节稳定、关节活动较好及调整双下肢长度等治疗目的,其手术近期效果往往为其他手术所不及,是成年人髋关节成形手术中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我院自1994年来对54例病人作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通过这些病例,体会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单极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或不用含水泥)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病例中,选择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均相仿的病例分为四组。A组为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40例;B组为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45例;C组为骨水泥型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42例,D组为非骨水泥型单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4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比较四组住院时间、扶双拐下地活动时间、出院时功能评估、远期并发症、髋臼磨损和再手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C组的手术时间长、失血量大,分别与B组和D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中发现双极假体置换A组和B组步速明显快于单极假体置换C组和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应用含水泥的B组和D组,患者镇痛率多于应用骨水泥的A组和C组,但并不影响治疗效果的评价。四组功能评价优良率为:A组90.0%,B组84.4%,C组88.1%,D组82.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促使者年人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本组资料表明四种置换方法无明显差异,对要求术后有较快步行能力的老年患者,应选择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如有明显骨质疏松和股骨上段髓腔骨皮质薄弱情况的老年患者,骨水泥的应用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量丢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的骨量丢失是导致股骨假体发生松动、下沉或假体周围骨折,从而引起人工关节远期生存质量下降的重要内在原因。随着双能X线吸收测定  相似文献   

19.
珊瑚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随访及松动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3年至今应用珊瑚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共54例60髋。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4例40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0例20髋。在54例60髋珊瑚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有37髋随访6个月~13年,平均随访时间约7年,疗效满意率为85.1%,其中假体松动4例占14.8%,髋臼松动2例7.4%。假体松动原因是假体与股骨负重界面之间没有达到稳定接触,假体与髓腔形状不相匹配,修整髓腔松质骨时,髓腔扩大器应比假体小一号,避免假体与界面存留缝隙。对于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应避免髋关节旋转中心向外侧移位,应向内上方加深髋臼以减少水平移位距离,其次髋臼植骨加盖勿在负重区。  相似文献   

20.
双侧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八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双髋关节均患某种疾病,并影响行走和日常生活与工作时,双侧一期行人工全髋置换术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自1996年1月~2004年6月,双侧同时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例进行了随访(时间1年以上),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56~78岁,平均62.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