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肿瘤靶向治疗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肿瘤靶向治疗是利用具有高导向性的载体将药物等运送到肿瘤这一特定"靶标",发挥抗肿瘤作用,同时避免或减轻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损伤的治疗方法。目前,实现癌症靶向治疗的策略主要有单克隆抗体治疗、靶向基因治疗、RNA干扰技术、小分子靶向药物等。这些靶向治疗策略绝大部分还仅仅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且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放化疗对于不能手术的肝癌疗效有限,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仍然是当前主要手段。然而反复的TACE可加重病人肝脏损伤,且栓塞治疗后局部缺血、缺氧,促进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活化,进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导致肿瘤复发,降低疗效。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尤其是多靶点索拉非尼的出现,开创了肿瘤治疗新领域,已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具有独特优势,局部高浓度靶向药物导入及持续释放,不仅可提高抗肿瘤效果,还可弥补TACE术后复发等不足。两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现就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oralcolon-specific drugdeliverysystem,OCDDS),即通过药物传输系统,使药物口服后,在上消化道不释放,将药物输送至人体回盲部后开始崩解并释放出来,而在大肠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10余年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局部治疗实体肿瘤的新技术,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的治疗中~([1~4]).但由于超声波本身的特性,如在组织传播过程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超声能量衰减越大,到达靶组织的能量就越低~([5]);若靶组织较均匀,声阻差小,超声能量更不易沉积等,导致HIFU治疗效率降低.目前HIFU治疗常常采用大剂量、长时间的方法才能达到消融肿瘤的目的,这虽然有效,但也引起了一系列并发症,如皮肤灼伤、声通道及周围组织损伤等~([6]).为此研究者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改变组织声环境,即改变组织的结构、密度、血液供应和功能状态等,从而改变组织固有的声学性质,以达到加速超声能量沉积的目的~([7]),进而提高HIFU治疗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几年快速发展并在国内外广泛用于临床的非侵入性局部消融治疗肿瘤的新技术,目前已经成功应用于肝、肾、胰腺、前列腺、乳腺、骨骼、子宫等部位的良、恶性实体肿瘤的治疗[1,2]。其显著特点是使靶区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而不损伤声通道和周围正  相似文献   

6.
寇海燕  孙鲲  张宏  赵毅哲 《武警医学》2006,17(9):686-688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仪是近年来国内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一种非侵入性局部物理治疗肿瘤的新设备,它将高能量的超声波聚焦于肿瘤组织内,使靶区组织瞬间发生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应用HIFU治疗恶性骨肿瘤的报道不少,但用于治疗良性骨肿瘤的不多,我院应用HIFU治疗良恶性骨肿瘤,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发病率高且患者逐渐低龄化.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的问世,为子宫肌瘤的治疗开辟的新的途径.HIFU是一种非侵袭性治疗实体肿瘤的方法,利用超声波的穿透性、可聚焦性和人体组织对超声波的吸收特性,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聚焦于靶区组织,产生高温使局部组织发生凝固坏死.随着其治疗技术日趋成熟,HIFU逐渐被患者和临床医师接受.大量临床实践及研究表明,HIFU治疗子宫肌瘤具有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就其临床研究予以简述.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6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中国现有癌症患者约450万人,死亡率逾30%,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肿瘤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药物、中药、生物制品、基因药物和肿瘤靶向治疗。用于肿瘤治疗的化疗药物能够杀死肿瘤细胞,但缺乏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肿瘤中药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但目前还不能治愈肿瘤。生物制品主要集中在肿瘤或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的研究,是肿瘤治疗研究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Uterine fibroids,UF)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其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微创治疗.其中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非侵入性局部高温治疗肿瘤的新微创治疗技术,HIFU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安全有效的无创治疗方式,因其可以保留子宫结构及功能、不影响卵巢内分泌及生殖功能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受到临床妇科医生的关注.探索新的无创局部治疗方法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将HIFU在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肝细胞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射频消融、经皮乙醇注射、经动脉化学栓塞、冷冻消融、微波凝固及激光诱导的间质热疗法都可局部控制肿瘤,偶可获长时间的无病生存。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为一种无创性治疗方法可应用于其他方法难以治疗的肿瘤,其初步的临床研究结果令人满意。本研究旨在评价该系统致靶组织坏死的有效性,判断HIFU消融是否对邻近大血管造成危险。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肝细胞性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射频消融、经皮乙醇注射、经动脉化学栓塞、冷冻消融、微波凝固及激光诱导的间质热疗法都可局部控制肿瘤,偶可获长时间的无病生存。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作为一种无创性治疗方法可应用于其他方法难以治疗的肿瘤,其初步的临床研究结果令人满意。本研究旨在评价该系统致靶组织坏死的有效性,判断HIFU消融是否对邻近大血管造成危险。  相似文献   

12.
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放化疗对于不能手术的肝癌疗效有限,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仍然是当前主要手段.然而反复的TACE可加重病人肝脏损伤,且栓塞治疗后局部缺血、缺氧,促进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活化,进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导致肿瘤复发,降低疗效.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尤其是多靶点索拉非尼的出现,开创了肿瘤治疗新领域,已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具有独特优势,局部高浓度靶向药物导入及持续释放,不仅可提高抗肿瘤效果,还可弥补TACE术后复发等不足.两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现就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AP)在90%以上的上皮性肿瘤的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中高丰度表达,具有特异性和广谱性,是肿瘤微环境靶向显像和治疗的研究热点。FAP靶向抗体、小分子抑制剂和多肽作为配体,通过偶联核素以及荧光探针用于肿瘤靶向显像、治疗、精准手术导航,并通过二聚体化以及新剂型构建(如白蛋白、纳米递送系统等)优化FAP靶向药物的生物分布,进而增加其在肿瘤内的滞留时间和增强生物学作用,推动其用于肿瘤靶向内放射性治疗和光热治疗。除了肿瘤,FAP也可为炎性疾病的显像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靶点。笔者就近年来FAP在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中的显像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以程序化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化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为主的药物开始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不典型肿瘤治疗反应的出现给实体肿瘤评价指南(RECIST)带来了挑战。肿瘤免疫反应评价指南涵盖了新型肿瘤治疗反应,但是缺乏大样本下的证据支持。与此同时,新型影像学技术如影像组学、能谱...  相似文献   

15.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已成为最常见的头颈部肿瘤,大多数DTC患者经治疗后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转移性及失分化患者缺乏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手段。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药物已被应用于前列腺癌患者的显像和治疗中,而其在DTC中应用的研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对DTC靶向PSMA显像及治疗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噬菌体体内展示技术的出现,使器官靶向性多肽的筛选、器官特异性血管分子作图成为可能。更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动物体内的筛选,鉴定出了一系列肿瘤相关分子的标志物的特异性多肽配体,为肿瘤的诊断,肿瘤药物的输送以及肿瘤血管性基因治疗等提供了靶向性分子。最近,人们又成功地将此技术应用于肿瘤患者,并鉴定出与肿瘤特异性结合的多肽模序。  相似文献   

17.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为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无创技术,因其安全、无创、无辐射、可重复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本文对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法、安全性及有效性和并发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分析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对肺癌局部控制及生存曲线的影响。方法 219例ⅢB和Ⅳ期NSCLC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单纯接受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组(118例)和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组(101例),评估治疗后近期局部控制情况及生存时间,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对联合化疗组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单纯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组与联合化疗组患者氩氦靶向冷冻冰球覆盖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体直径<4 cm患者较直径≥4 cm冷冻冰球覆盖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组术后3个月局部有效控制情况较单纯氩氦靶向冷冻组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氩氦靶向冷冻与联合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00±1.48)个月和(20.00±2.21)个月,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联合化疗组行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诊断分期及术后局部控制情况是影响远期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经皮穿刺氩氦靶向冷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局部控制情况及生存时间均优于单纯氩氦冷冻治疗;肺癌分期较早、瘤体较小及近期局部控制较好者相对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α粒子靶向治疗(TAT)是利用发射α粒子的放射性核素靶向内照射治疗肿瘤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α粒子具有较高的传能线密度、较大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及较小的毒副作用等独特的治疗优势。就目前研究最多的几种α核素及其标记的小分子配体、肽、抗体、抗体片段以及纳米材料等配体和载体予以综述,并分析TAT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晚期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低,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高能聚焦超声(HIFU)是一种无创性治疗技术,以超声为能源,在体外对肿瘤聚焦,通过焦点的超声产生高温等效应杀死肿瘤。为探讨HIFU用于胰腺癌治疗的有效性和配合放疗的可行性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