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与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C-TBNA)在纵隔及肺门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2016年新医大一附院纵隔、肺门占位性疾病患者301例,其中行C-TBNA检查者183例,行EBUS-TBNA检查者118例,比较两种方法穿刺阳性率及并发症情况,探究EBUS-TBNA技术的价值及优势所在。结果 (1)EBUS-TBNA患者的中央区组淋巴结(2R、4L、4R、7)活检阳性率高于周围区组淋巴结(10R、10L、11R、11L)(P0.05),EBUS-TBNA于2R、4R、7组淋巴结活检阳性率高于C-TBN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EBUS-TBNA于4R和7组淋巴结穿刺的一针阳性率明显高于C-TBNA组(P0.05),三针累计阳性率基本接近该穿刺部位总体阳性率(P0.05),可获得较满意穿刺效果;(3)EBUS-TBNA组诊断技术的准确度及敏感度优于C-TBNA组(P0.05),尤其对纵隔、肺门良性疾病的检出率高于C-TBNA组(P0.05);(4)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BUS-TBNA对不明原因纵隔、肺门占位或气管、支气管腔外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支气管镜下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在肺门纵隔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梅州市人民医院经肺部增强CT检查确诊的肺门纵膈肿大患者123例,全部患者均接受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和UE技术检查。并以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UE技术定性诊断肺门纵隔淋巴结的价值。结果 123例接受EBUS-TBNA检查的患者中,共穿刺139枚淋巴结,经EBUS-TBNA病理结果确诊恶性淋巴结90枚(64.75%),良性49枚(35.25%)。在EBUS-TBNA病理结果诊断为恶性的90枚淋巴结中,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诊断为恶性69枚,良性21枚;UE技术诊断为恶性80枚,良性10枚。EBUS-TBNA病理结果诊断为良性的49枚淋巴结中,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诊断为良性35枚,恶性14枚;UE技术诊断为良性42枚,恶性7枚。支气管镜下常规超声定性诊断肺门纵膈淋巴结与EBUS-TBNA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66);UE技术定性诊断肺门纵膈淋巴结与EBUS-TBNA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  相似文献   

3.
刘丽红  武焱旻  石荣霞 《全科护理》2016,(28):2955-2956
[目的]总结超声内镜下行气管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护理。[方法]对26例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1cm)病人行EBUS-TBNA,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体位训练、充分气道麻醉,术中与术者密切配合,监测病情变化,术后做好并发症观察护理。[结果]26例病人均穿刺成功,无一例出现气胸、大出血、感染,16例病人出现咽喉部不适,5例病人术后少量出血,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加强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病人行EBUS-TBNA的护理可提高手术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对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32例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为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行EBUS-TBNA的资料.结果 132例患者共穿刺171个淋巴结,其中经EBUS-TBNA诊断为肺癌85例,转移癌3例,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4例,淋巴结核4例,结节病1例,其他35例中淋巴结炎26例,假阴性9例,诊断率为93.2%,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4.3%.EBUS-TBNA过程安全,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EBUS-TBNA是诊断纵隔及肺门肿大淋巴结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宫小薇  段争  袁雅冬  于婧  刘欣  张爱彦 《临床荟萃》2014,29(12):1362-1364
目的 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肺部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总结32例接受EBUS-TBNA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最终诊断为金标准,分析EBUS-TBNA诊断肺部及纵隔病变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32例患者穿刺淋巴结33组,穿刺肺内及纵隔占位病变8例次.EBUS-TBNA在诊断肺部及纵隔恶性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20/24)、100%(9/9)、87.9%(29/33)、100%(20/20)和69.2%(9/13).结论 EBUS-TBNA是诊断肺部及纵隔病变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方兰花  徐巧巧 《全科护理》2014,12(4):304-305
[目的]总结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对280例病人行EBUS-TBNA检查,术中提供优质的护理。[结果]280例均顺利完成检查,共穿刺644组淋巴结,淋巴结穿刺取材满意率96.1%(269/280);出现穿刺部位周围纵隔内可疑感染2例,纵隔气肿2例,未出现气胸及纵隔大血管破裂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加强EBUS-TBNA检查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 本文报告135例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操作配合。该项操作对气道稳定性要求很高,护士在操作中的配合及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熟练操作超声仪器及超声电子气管镜的使用方法,能识别超声图像,协助医生避开周围血管,安全有效地进行肿块和各组淋巴结的穿刺。专业的气管镜检查护理操作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对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检查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RNA)在纵隔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明确恶性淋巴结的声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3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行EBUS-TBNA检查的临床资料,对照病理结果,对淋巴结大小、形态、境界、内部回声、血流分布等超声声像分析和总结。结果 273例行EBUS-TBNA检查的患者在纵隔淋巴结扫查和活检中均能清晰显示,准确引导。在纵隔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5%、100%、94.1%。以淋巴结短径>15mm、类圆形、境界清晰、内部血流丰富作为恶性预测指征有意义。结论 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对纵隔淋巴结定性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超声支气管内镜引导下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诊断纵隔及肺门病变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21例经CT证实存在肺内病变伴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的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及不明原因纵隔占位患者进行EBUS-TBNA,穿刺物行细胞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BUS检查,无并发症发生,20例患者穿刺活检阳性.统计穿刺阳性率为95.2%(20/21),诊断阳性率为66.7%(14/21).肺部病变伴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15例:根据病理结果诊断恶性肿瘤11例,其中鳞癌1例,腺癌1例,小细胞癌1例,不能分类8例;不明原因的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4例:结合临床诊断结节病1例,未能诊断3例;纵隔不明原因的占位2例:根据病理结果诊断支气管囊肿1例,淋巴结核1例.结论 EBUS-TBNA是诊断纵隔及肺门病变一项有效的检查技术,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经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EBUS-TBNA)在老年患者肺门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受EBUS-TBNA术的206例患者,年龄均≥65岁,所有患者经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和(或)存在气管旁、支气管旁肿块,且均具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包括经皮肺穿刺、胸腔镜、开胸手术及浅表淋巴结活检等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EBUSTBNA诊断效能及分析漏诊情况。结果:206例患者共穿刺气管旁、支气管旁病灶61个以及淋巴结225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疾病的患者有151例,其中由EBUS-TBNA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为140例;经病理确诊为良性病变的患者55例,其中由EBUS-TBNA确诊者为50例。EBUS-TBNA的总体诊断灵敏度达92.2%,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7.8%。EBUS-TBNA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7.3%;EBUS-TBNA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100%,漏诊率为9.1%。造成EBUS-TBNA漏诊的主要原因包括病灶直径小(病灶平均长径或直径1 cm)、送检组织较小或数量较少等。结论:在老年患者的肺门及纵隔病变诊断中,EBUS-TBN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对结果为阴性但病灶的平均长径或直径1 cm的患者,要注意漏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0例经胸部影像学检查(CT或PET-CT)诊断为胸内气管或支气管旁肿块及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行EBUS-TBNA的资料,统计EBUS-TBNA诊断的特异性、准确率、敏感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已确诊或怀疑肺癌72例,经EBUS-TBNA检查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52例。EBUS-TBNA检查阴性者中,18例接受胸腔镜或开胸手术,其中有12例肺癌术后病理证实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3例肺癌出现纵隔淋巴结转移,其余3例为肺良性病变;EBUS-TBNA在本研究中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特异性、敏感度和准确性分别为100%(12/12)、94.5%(52/55)和95.5%(64/67);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52/52)和80%(12/15)。(2)不明原因的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以及纵隔肿物16例,经EBUS-TBNA检查后明确恶性病变5例,良性病变11例;EBUS-TBNA在纵隔病变良恶性诊断方面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3%(5/6)和93.8%(15/16)。(3)大气道旁肺内病变12例,经EBUS-TBNA检查后明确肺癌10例,EBUS-TBNA在大气道旁肺内病变中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0.9%(10/11)和91.7%(11/12)。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在胸部疾病诊断中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目前有关其在肺癌诊断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院内镜中心2010年8月至2012年11月共242例行EBUS-TBNA病例的护理配合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42例,男161例,女83例,年龄46~78岁,中位年龄61岁.全部患者术前常规行胸部X线片、胸部增强CT等检查;上述患者均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症,术前气管镜检查气管内均未见病变,均无术前病理诊断.术前增强胸部CT或PET检查均发现肺内病变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为进一步明确其病理类型及淋巴结分期而行EBUS-TBN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在肺结节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结果本研究肺结节病患者中,Ⅰ期101例,Ⅱ期28例,Ⅲ期1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系统症状,影像学可表现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肺内及胸膜病变等。本研究患者均进行淋巴结活检,其中应用EBUS-TBNA明确诊断者119例(91. 5%)。结论肺结节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发现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者应怀疑为此病。EBUS-TBNA具有创伤小、对Ⅰ及Ⅱ期结节病诊断率高特点,在肺结节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纤维支气管镜腔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作为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通过实时超声引导下行支气管针吸活检,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准确率和安全性高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肺癌患者淋巴结分期、肺门和/或纵隔肿大淋巴结诊断、肺内及纵隔肿瘤诊断等诸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消化道细针穿刺活检术(endoscopic 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和经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由于其安全、有效且微创,已逐渐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消化道和呼吸道这两大系统肿瘤诊治过程中。该文将重点阐述EUS-FNA和EBUS-TBNA在消化道和呼吸道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及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9月~2011年8月182例经EBUS-TBNA检查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胸部CT均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1.0 cm)和(或)PET/CT提示纵隔淋巴结阳性.结果 该组182例患者,经EBUS-TBNA检查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者151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者31例.阳性者放弃手术,予以化疗或新辅助治疗.阴性者接受胸腔镜或开胸手术,行肺叶切除或肺楔型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26例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5例纵隔淋巴结可见癌转移(EBUS-TBNA检查假阴性).EBUS-TB-N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价值及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96.8%(151/156),100%(26/26),97.3%(177/182),100%(151/151)和83.9%(26/31).所有患者检查耐受良好,无任何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E-BUS-TB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肺癌纵隔淋巴结分期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支气管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术较传统的开胸探查或纵隔镜手术相比,安全性高、重复性强、创伤小.在我国,这一技术尚处在起步阶段,临床应用很少[1].本科2011年6~9月,对CT检查提示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的46例患者进行EBUS-TBNA检查,过程顺利,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现将手术配合和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术(EBUS-TBNA)在肺癌淋巴结分期和病理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CT检查拟诊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59例肺癌患者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的EBUS-TBNA检查,并与其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59例患者术前EBUS-TBNA检查诊断淋巴结阳性55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淋巴结转移57例,诊断敏感性为96.5%;病理分型符合率为91.2%;术前EBUS-TBNA检查N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N分期对比准确性为93.2%。59例患者接受EBUS-TBNA检查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经EBUS-TBNA检查对肺癌淋巴结分期及病理分型具有高度敏感性和准确性,并且创伤小、安全性高,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纵隔淋巴结的超声弹性成像(UE)各参数,探讨气道内UE技术对纵隔淋巴结良恶性性质判定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7年3月南京市第一医院呼吸科气管镜室拟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BUS-TBNA)的46例患者共63例淋巴结,对目标淋巴结进行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检查,分析并记录淋巴结常规超声特征和弹性成像各个参数,并以病理结果及3个月的随访确认为依据,分析比较UE的诊断价值。结果 (1)UE图像类型、超声弹性评分、UE应变率比值、UE蓝色面积比例诊断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常规超声特征中边界、回声强弱、内部回声均匀程度对诊断淋巴结良恶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边界(清楚)对恶性淋巴结诊断的价值最高。弹性成像各参数中,弹性评分的准确率最高。将两者分别与边界(清楚)作为联合指标判断纵隔淋巴结性质,其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及UE单独使用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E参数对纵隔淋巴结性质判定的价值优于常规超声特征,且两者综合应用能够提高对于良恶性淋巴结鉴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徐巧巧  张洁萍  方兰花 《全科护理》2013,(32):2992-2994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纵隔和/或肺门占位性病变病人中的应用,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280例胸部CT检查提示纵隔和(或)肺门占位的病人进行EBUS-TBNA检查,提供专业护理.[结果]28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EBUS-TBNA是纵隔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占位性病变获得病理诊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者丰富的经验和护士专业的护理对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