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与体重、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的关系.方法 对306医院糖尿病中心完成多学科协作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633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饮食控制依从性好、一般、差,将患者分为三组.结果 患者中男3085例,女3245例,1组、2组、3组分别有患者1490例(23.5%)、2865例(45.3%)和1975例(31.2%).三组总体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分别为16.9%、13.2%和25.7%,体重指数达标率为30.7%,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的达标率分别为31.2%和47.9%.饮食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FBG、PBG、HbA1c、舒张压、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控制情况较理想.结论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较低,代谢控制整体达标率较低,依从性与代谢控制达标关系密切.应发挥专科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依从性对血糖、血脂控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例2型糖尿病患者12年血糖自我监测频次达标率、血糖达标率、血脂达标率,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2000年患者血糖自我监测频次达标率仅为14%,201 1年患者血糖自我监测频次达标率为98%;167例患者2000年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达标率分别为17%,12%,18%,25%,24%,25%;2011年167例患者以上指标达标率分别为64%,62%,49%,54%,60%,58%.血糖自我监测达标率与血糖、血脂达标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频次达标率对血糖、血脂控制情况均有很大的影响,而教育患者重视疾病是提高血糖自我监测依从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与血糖控制水平及医疗费用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血糖监测依从性好、中、差将152例公费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1、2、3组,对患者血糖监测的依从性、血糖水平及医疗费用进行调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三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体化系统管理模式对初发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及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青年2型糖尿病初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一体化系统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血糖和糖尿病知识评分。结果:糖尿病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和糖尿病知识水平达标率以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一体化系统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初发2型青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糖尿病足病预防知识水平和治疗依从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教育依从性与医疗费用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的依从程度与医疗费用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相同的强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分.按依从性评分结果分为依从性好组(A组)和依从性较差组(B组),比较2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情况.结果 A组患者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享受医疗保障的程度高于B组(P<0.05);A组监测费用显著高于B组(P<0.05),并发症及住院总费用则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治疗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并提高其依从性可影响医疗费用的支出,使长期医疗费用降低,使血糖得到明显的控制,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控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情况现状,为提高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行为干预及血糖控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以8条目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调查所有患者服药依从性并分组,MMAS-8评分<6分的患者依从性差组,MMAS-8评分6~8分的患者依从性好组;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FBG、PBG、HbA1c,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结果:在纳入研究的148例研究对象中,依从性较差组患者61例(41.22%),依从性较好组患者87例(58.78%),依从性较好组MMAS-8评分明显高于依从性较差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依从性较好组患者FBG、PBG、HbA1c水平显著低于依从性较差组,且依从较好组血糖控制达标率(74.71%)明显高于依从性较差组(37.7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药依从性(OR=0.638,95%Cl(0.422~0.915))是影响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待提高,服药依从性与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密切相关,应该采取针对性措施让患者规律用药,延缓患者糖尿病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提出相应措施,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方法 通过对100例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发放问卷(患者的一般情况、家庭经济情况、对自身相关疾病、治疗的知识了解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其依从性情况)和交谈的形式,分析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果 100例糖尿病患者中,依从性好48例(48.0%);依从性一般33例(33.0%);依从性较差19例(19.0%).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经济情况占20%,对自身疾病及预后的认知度占33%,对治疗效果的认可程度占26%,自我管理能力占20%.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HbA1c均低于依从性一般和较差的患者(均P<0.05).结论 不同依从性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有差异性,依从性良好的患者获得了良好的血糖控制,依从性较差的患者血糖控制也较差.应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以提高其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远期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52例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12个月、18个月治疗依从性、血糖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12个月治疗依从性中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自我管理及血糖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18个月治疗依从性、血糖达标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达到远期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且60%~ 70%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其主要原因为服药依从性不高.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及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而服药依从性可以直接影响患者的疗效,进而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不理想,因调查对象不同其结果有所差异,美国学者所报道的糖尿病患者的依从率为40%,而据我国学者报道,其服药依从率分别为33.33%和44.8%[1-2],可见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通过智能APP多学科协作的血糖综合管理对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后干预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经治疗病情稳定出院的78例患者,通过智能APP,由心内科医师、内分泌科医师和营养科医师组成的随访团队在APP中给予患者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病情监测的综合血糖管理处方,比较干预前后血糖自我监测时间间隔、达标率、血糖平均值,并与同时期常规门诊随访的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的265例患者1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进行比较。结果78例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内、给予血糖综合管理干预2个月后第4个月,自我血糖监测间隔显著缩短[(12.5±4.4)d比(7.3±2.2)d],血糖达标率显著提高(25.64%比83.33%),血糖平均值显著下降[(10.31±3.8)mmol/L比(8.19±2.3)mmol/L],与常规门诊随访患者比较,1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显著降低(3.85%比12.83%)。结论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后血糖监测依从性差,达标率低,依托智能APP平台多学科协作的血糖综合管理能够提高依从性及血糖达标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0):3891-3892
参照完全随机数表方法,将社区门诊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门诊治疗和自我管理)和观察组(社区全科医生的持续社区管理干预)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满意度以及患者的完全依从率分别为97.14%、91.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χ2=6.54,7.92;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分别为(6.58±1.16)mmol/L、(7.65±1.93)%、(4.09±0.75)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12.83,9.63,13.57;P0.05)。社区全科医生的干预能够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更清楚认识自身疾病,从而达到更优良的血糖控制效果和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临床药师不同的用药教育方式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达标率的影响。方法纳入患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用药教育时机不同,按照简单随机法将其分为住院期间全程用药教育组(试验组)和出院当日教育组(对照组)各50例,分别在用药教育前和教育后半年对两组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和高血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的调查。结果 100例患者中,85例完成全部试验,其中试验组47例,对照组38例。试验组的高血压和血糖治疗整体依从性均较用药教育前提高,高血压和血糖治疗同时达标率提高,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临床药师可通过个体化的用药照护,提高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达标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管理对糖尿病病情控制和费用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昌市两个社区内的2型糖尿病医保患者32例作为规范组,采用糖尿病社区规范管理,同时选择2型糖尿病的医保患者32例作为普通组,采用普通治疗和一般宣教。比较两组患者一年后的病情控制和费用情况。结果规范组患者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甘油三酯的控制方面与普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医疗费用明显减少(P〈O.001)。结论社区规范管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并可节约医疗费用,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后,患者的依从程度与医疗费用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40例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相同的科学的强化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用自行设计的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分,结果分为依从性好组(A组)和依从性差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情况.结果 A组患者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享受医疗保障程度高于B组(P<0.05);A组药物费用显著高于B组(P<0.01);并发症及住院总费用则显著低于B组(P<0.01),两组监测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B组(P<0.01).结论 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其依从性,使长期医疗费用支出降低,血压得到很好的控制,减少了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在糖尿病社区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门诊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接受微信、QQ群、支气管哮喘园地论坛、短信提醒等互联网+护理医疗社区家庭护理。分别于入组时和干预后6个月采用服药依从性量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进行调查,比较2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及其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更为明显。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其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互联网+护理医疗服务在糖尿病社区延续性护理中应用效果确切,能够高效地控制血糖,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对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健康管理12个月,观察健康管理前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和患者依从性。结果:健康管理后患者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干预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干预前(P0.05),患者依从性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和延缓病情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 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及其与血糖控制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 44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3 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自主神经功能 (包括心率差、3 0∶ 1 5比值、卧位反应及 S∶L1 比值、S∶ L2 比值、立位血压 )及血糖测试 ,并将 44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血糖控制程度 :好、中等、差分为 3组 ,然后将正常对照组与血糖控制好组进行比较 ,再将 2型糖尿病患者所分成的 3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好组的心率差 ,S∶ L1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 P<0 .0 5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等组的心率差 ,3 0∶ 1 5比值显著低于血糖控制好组 ( P<0 .0 5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组的心率差、3 0∶ 1 5比值、S∶ L1 比值、S∶ L2 比值、立位血压均显著低于血糖控制好组 ( P<0 .0 1 ,P<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好的患者也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异常 ,而血糖控制好坏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程度有密切关系 ,血糖控制越差自主神经病变越重 ,且 2型糖尿病患者副交感神经较易受损 ,血糖控制对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性化日记本在糖尿病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100例糖尿病出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12月100例糖尿病出院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出院后均进行电话随访2~3次,随访内容包括人文关怀、血糖、饮食、运动等,对照组未使用日记本记录生活细节,观察组增加了个性化日记本,详细记录生活情况; 3个月后均门诊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达标率、血脂达标率、再次住院率。结果:观察组FBG达标率、HbA_1c达标率、血脂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再次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个性化日记本进行延续性护理,能改善出院糖尿病患者FBG达标率、HbA_1c达标率及血脂达标率,降低糖尿病患者再次住院率,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门诊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3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9例,观察组接受门诊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随访,检测其治疗依从性、血糖相关指标,并分析两组相关性。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水平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糖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值均与治疗依从性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门诊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降低血糖相关指标,且治疗依从性与血糖指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心理障碍对血糖的影响,探讨药物和心理干预的作用和体会.方法 对133例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组)的临床和心理问卷资料进行分析,同时与往年的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心理问卷结果:焦虑紧张者29.4%;抑郁悲观者38.9%,怀疑拒绝者15.0%,治疗依从性差者37.3%,厌世抗拒治疗者8.7%.而经心理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的血糖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干预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