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结核的临床表现缺少特异性,易被误诊、漏诊,我们对2003年6月-2007年8月,经病理或抗结核治疗证实的9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肝结核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肝结核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肝结核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李月华,迟晶(沈阳第一临床学院内科沈阳110001)关键词肝结核,肝活检,尸检肝结核临床较少见,由于临床表现的非典型性,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随肝活检开展提高了肝结核的诊断率。本文将我院1990年以前40年间收治的28例(尸检12...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检查及直视下肝活检对肝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检查及直视下肝活检对肝结核的诊断价值二院消化内科郭惠春赵丽霞殷积美解放军211医院林磊明王红梅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温明银肝结核是临床少见病,又往往缺乏肝脏疾病所特有的临床表现,所以临床诊断比较困难。我院自1980年以来,对肝脏肿大,腹水及结...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26年误诊的9例肝结核进行了分析,提示结核临床表现错综复杂,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并结合文献对肝结核误诊,诊断、治疗及预后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肝结核瘤在临床上很罕见,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以往报告的病例多在术中发现或尸检证实,湖南省肿瘤医院从1977年~2003经病理确诊1例,现报告如下,并就肝结核瘤的感染途径、基本病理变化、诊断、误诊原因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院1958~1982年病理证实的肝结核3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归纳为5个临床类型,分析探讨其临床规律,为肝结核的鉴别提供线索。肝结核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须与病毒性肝炎相鉴别。凡有肝病一般症状,伴发热、消瘦、血沉增快和/或活动或陈旧肝外结核病变者,须着重考虑肝结核的可能,必要时应及早作肝穿刺活检以确诊。  相似文献   

7.
腹腔内实质性器官结核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内实质性器官结核较少见,其临床表现常不具有特异性,容易漏诊或误诊,我们对本院及重庆西南医院1985~1998年间经病理及临床诊断的肝、胰、脾结核共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肝结核4例,男1例,女3例,年龄23~48岁,平均34.0岁。临床表现:肝区疼痛3例,发热2例,结核中毒症状并不明显。3例患者同时伴体表淋巴结核和/或粟粒型肺结核。体检:肝大3例,肋下2~4cm,脾大1例,肋下2cm。实验室检查:3例病人有贫血,Hb70~85g/L,WBC改变不明显,2例…  相似文献   

8.
肝结核临床表现为非典型性[1~ 2 ] 。在病理诊断前 ,多数难以做出正确诊断。本文综合报道 5例肝结核 ,着重讨论其B超表现及超声检查在肝结核诊断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见表 1)表 1  5例肝结核的一般临床资料病例号年龄性别临床表现    既往或当前结核史    超声诊断  CT诊断  证实方法  18女反复腹账、发热胸片示粟粒性肺结核肝结核肝穿4mo肝大平脐2 2 2男低热、盗汗、乏   无肝占位肝血管瘤肝穿力、上腹疼痛 1mo性病变或肝癌3 17女上腹疼痛 2mo伴   无肝占位肝穿消瘦、乏力、盗汗性病变…  相似文献   

9.
苏伟华 《中外医疗》2012,31(5):52-53
目的探讨、分析肝结核的病理特征以及影像检查、临床诊断、治疗等相关问题。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并经病理学和外科手术治疗证实的7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肝结核仅有1例粟粒型是经由MRI影像学检查出来,其余被误诊为肝癌、血管瘤、肝癌伴液化等疾病,经过手术和内科抗痨治疗,病灶消失。结论肝结核诊治过程中应充分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中活检等措施,以提高确诊率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酒精性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结核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珂 《当代医学》2010,16(1):62-62
酒精性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结核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无特异性,易误诊、漏诊。而且要根据酒精性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结核的病情来选择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肝功能,根据肝功能的情况,调整和改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肝结核并非罕见,常因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而造成诊断困难,未经病理组织证实前,临床上难以确诊。在国内、外有零星的肝结核报导,均系病理检查证实。Lichtman①肺结核尸体解剖中,发现肝结核占50—80%,吴国梁等②在1549例尸检中,发现肝结核31例(占2%),可见肝结核并非少见,但多继发于肺结核。因此,临床医师对肝结核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肝脏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11例肝脏结核超声声像特征、病理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依据超声声像特征肝结核可归纳为四型:弥散型(1例)、实性团块型(3例)、囊实混合型(2例)、肝被膜型(5例)。结论肝结核的超声声像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对肝结核定性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肝结核308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提高对肝结核的认识,减少误诊,寻找最佳治疗途径。方法对于病理证实的肝结核308例病人.从临床症状、体征、主要辅助检查、入院后肺部及肺外结核灶检出情况、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半数误诊为非肝病系统疾病,半数误诊肝炎、肝癌、肝脓肿。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为主要治疗药物,对结核瘤、结核脓肿可行外科手术。结论肝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对可疑病人取活检可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B超表现、误诊原因及诊断价值。方法对误诊的肝结核11例行B超检查并分析其声像图表现。结果根据B超表现,将肝结核分为弥漫性肝结核、浆膜性肝结核、脓肿性肝结核、肝结核瘤、混合性肝结核5种类型。结论对肝结核认识不足,忽视病史及临床表现,不重视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是误诊的重要原因,对有肝结核高危因素的患者可将B超作为首选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肝结核的超声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结核的B超表现、误诊原因及诊断价值。方法:对误诊的肝结核11例行B超检查并分析其声像图表现。结果:根据B超表现,将肝结核分为弥漫性肝结核、浆膜性肝结核、脓肿性肝结核、肝结核瘤、混合性肝结核5种类型。结论:地肝结核认识不足,忽视病史及临床表现,不重视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是误诊的重要原因,对有肝结核高危因素的患者可将B超作为首选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肝结核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颖  刘小方 《四川医学》2000,21(5):402-403
肝结核临床较少见,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本文对我院近10年经病理诊断的11例肝结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例病人中,男5例,女6例,年龄15~63岁,平均35.6±13.3岁,<40岁者8例,占72.7%。病程1周至数年不等。1.2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共9例,其他常见的症状有腹痛,多表现为右上腹或肝区间断性或持续性隐痛、胀痛,其肝区疼痛多与劳累无关。可伴有食欲不振、乏力、盗汗、消瘦。查体:主要为肝肿大及肝区触痛,2例肿大的肝脏表面有结节感。6例病人有脾脏肿大及周围淋巴结肿大。1.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关节结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关节结核,并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分析。结果24例中,18例为脊柱结核,4例膝关节结核,1例踝关节结核,1例骶髂关节结核,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确认为结核。结论骨关节结核的诊断,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确认,需与慢性骨髓炎、肿瘤、嗜酸性肉芽肿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结核的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以致误诊率及死亡率都比其他年龄为高。为了探讨新生儿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院1982~2001年住院的3例新生儿结核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咽喉结核的发病趋势及临床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至2003年经病理确诊咽喉结核3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丈39例同以往咽喉结核相比,在发病年龄、局部病变及临床表现诸方面有极大差异,全部病例经正规抗结核药物治疗痊愈。结论:临床医师必须充分了解今日咽喉结核的临床特征,对可疑患者及早行病理检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0.
陈冰  程琦  徐斌 《当代医学》2021,27(21):103-107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结核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例罕见原发性肝结核病理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并以"原发性肝结核"为关键词检索万方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84年1月至2020年1月).结果 1例原发性肝结核患者主要表现为午后发热,行胸部CT提示未见明显异常,肝脏MRI及全身PET-CT均提示肝肿瘤,行B超引导下肝穿活检提示肝结核,予规范抗结核治疗后疗效显著.共检索到国内发表的有关原发性肝结核的论文15篇,符合病理确诊标准的22例.其中实验室检查:AFP正常21例,PPD阳性10例,血T-SPOT阳性1例.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22例,上腹部CT 15例,增强肝脏MRI 4例及全身PET-CT 2例全部误诊;病理结果提示为干酪样坏死、凝固性坏死、上皮样肉芽组织结节、朗格汉氏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抗酸染色阳性仅2例;采用规范抗结核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原发性肝结核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PPD试验或血T-SPOT强阳性及AFP阴性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对疑诊病例积极进行早期B超引导下肝穿活检并作抗酸染色,可早期确诊,且规范抗结核治疗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