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过氧化氢导致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编码基因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 (H2 O2 )对肠上皮细胞线粒体DNA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ATP合成酶基因的损伤作用。方法 :肠上皮细胞株 (SW - 4 80 ) ,采用 4mmol·L-1H2 O2 处理细胞后进行线粒体DNA的提取 ,对细胞色素C氧化酶 (COXⅠ、COXⅡ、COXⅢ )基因、ATP合成酶 (ATPase 6亚基、ATPase8亚基 )基因进行PCR扩增 ,并将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Ⅰ从 6 80 3~ 6 84 8出现大范围的点突变及 70 2 7出现点突变 (TC) ,在 732 9(CG)、7341(TG)、735 2 (GA)出现点突变 ,在 7337出现缺失突变 (缺T) ;COXⅡ序列在 82 19~ 82 6 0段出现大范围的点突变 ;Atpase 8亚基基因在 8385~ 85 4 3段出现大范围的点突变。结论 :H2 O2 可明显损伤mtDNA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ATP合成酶基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荧光探针JC-1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荧光探针JC-1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早期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在凋亡早期,利用新型荧光探针JC-1标记细胞线粒体,在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上检测JC-1荧光强度的变化,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鉴别凋亡和坏死的心肌细胞。结果显示,在正常大鼠心肌细胞中,线粒体维持较高的膜电位,JC-1在线粒体内形成聚合物,发出红色荧光。H2O2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JC-1聚合物分解成单体,红色荧光强度减弱。提示JC-1结合流式细胞仪是一种理想的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三氧化二砷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线粒体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并观察线粒体基因组在该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细胞生长抑制实验、线粒体膜电位检测、RT-PCR等方法,观察As2O3对NB4细胞的诱导凋亡、生长抑制作用及线粒体基因差异表达变化.结果 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NB4细胞经As2O3处理48h后呈现出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As2O3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NB4细胞具有显著的生长抑制效应.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NB4细胞经0.5、1、2、3μmol/L As2O3处理后,其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02%、6.40%、28.40%、33.34%.以0.5、1、2、4、8μmol/LAs2O3分别处理NB4细胞48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NB4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下降12.8%、21.6%、66.9%、83.7%、83.8%.对As2O3诱导NB4细胞凋亡过程中的13个线粒体基因组基因进行RT-PCR分析发现,COX2基因表达下调,其余12个基因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As2O3在体外对NB4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及生长抑制效应,其诱导凋亡作用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密切相关;线粒体相关基因COX2的表达变化参与了As2O3诱导的NB4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4.
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细胞凋亡和分化的双向诱导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对白血病细胞株NB4,HL-60细胞凋亡和分化的双向诱导作用。方法:细胞分化抗原用相应抗体标记,用PI标记DNA,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0.6μmol·L-1As2O3作用72h能诱导NB4发生44.9%的凋亡,提高其浓度至8.1μmol·L-1,也能诱导HL-60发生62.3%凋亡,低浓度0.1~0.3μmol·L-1As2O3对NB4、0.1~2.7μmol·L-1As2O3对HL-60细胞无诱导分化作用,对分化抗原表达无影响。只有当浓度增至0.6和8.1μmol·L-1并作用较长时间才能使两种细胞分化抗原表达增加。结论:低浓度As2O3无促分化作用,较高浓度作用较长时间才显示诱导凋亡和一定的促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阿魏酸钠对氧化应激条件下 ,肝星状细胞中I型胶原及其相关调控因子CTGFmRNA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 以 5 0 μmol·L-1H2 O2 处理的HSC -T6细胞为氧化应激模型组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并分析 12 5 μmol·L-1和 5 0 0 μmol·L-1SF对细胞中I型前胶原及其相关调控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结果 肝星状细胞在氧化应激条件下I型前胶原mRNA和CT GFmRNA表达水平都明显上调 ,而阿魏酸钠可以下调二者的表达水平。结论 阿魏酸钠从转录水平调控胶原表达可能对肝纤维化有重要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大鼠小肠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小肠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 70只 ,随机分为 :对照组(n =30 ) ,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糖尿病模型组(n=4 0 ) ,以链脲菌素 6 0mg/kg腹腔注射 ;造模 2个月后行大鼠胃排空和肠道传输速度测定 ,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小肠平滑肌线粒体膜电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指数 ,Westernblot免疫印迹检测细胞色素C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小肠平滑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36 8.8±5 6 4 )显著低于对照组 (96 0 5± 12 6 3,P <0 0 1) ;TUNEL染色显示实验组小肠平滑肌细胞凋亡指数 (9 6 3%± 2 4 7% )显著高于对照组(3 2 3%± 1 2 8% ,P <0 0 1) ;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实验组小肠平滑肌细胞凋亡率为 15 0 % ,明显高于对照组 (3 0 % ,P <0 0 1)。Westernblot免疫印迹检测实验组细胞色素C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0 1)。结论 糖尿病大鼠的胃肠道动力改变和线粒体功能改变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游泳训练前后大鼠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寻找评定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可行性指标。方法 :5 0只雄性SD大鼠 (10 0± 5 )g ,随机分为对照组 (G1)、训练 1天组 (G2 )、训练 6天组 (G3 )、训练 12天组 (G4 )、训练 18天组 (G5)。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NA倍体分析 ,MDA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 ,SOD测定使用放免法 ,JEM - 12 0 0EX电镜及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游泳训练后各组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发生改变 ,G3 组最低。运动后G3 、G5组的DNA出现凋亡峰。TUNEL染色显示 ,游泳训练后大鼠骨骼肌呈棕黄色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 ,G3组比例最高。各训练组之间SOD活性变化差异显著 ,G3 、G4 组MDA数量显著升高。电镜观察G3组肌细胞溶酶体增多 ,部分线粒体嵴消失 ,但膜完整 ,形似空泡 ,枯否细胞活跃。G5组肌细胞的超微结构似G3 组 ,细胞完整。结论 :游泳训练可诱发细胞凋亡 ,不同运动负荷对线粒体膜电位、MDA、SOD的影响各异 ,运动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同时可导致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SOD/MDA比值变化可能是诱导细胞凋亡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胍丁胺抗抑郁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本研究观察了胍丁胺 (agmatine,AG)的抗抑郁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与结果 在小鼠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中 ,首次发现灌胃给予AG 4 0 ,80mg·kg-1或皮下注射 2 0mg·kg-1可以显著缩短悬尾或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同样 ,AG 10mg·kg-1灌胃或皮下注射 1.2 5~ 5mg·kg-1显著缩短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MTT比色法及LDH法的研究表明 ,AG1~ 10 0 μmol·L-1,去甲丙米嗪 (DIM)及NMDA受体拮抗剂MK80 1均可以对抗NMDA 30 0 μmol·L-1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同时运用fura- 2 /AM荧光标记法发现 ,AG 1,10 μmol·L-1或DIM 1,5 μmol·L-1均减轻NMDA 2 0 0 μmol·L-1诱导的PC12细胞内Ca2 + 超载。结论 AG具有明确的抗抑郁作用 ,抑制NMDA诱导的细胞损伤并减弱细胞内Ca2 + 超载可能是其抗抑郁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七皂甙单体Rg1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活性及膜电位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24只,随机等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失血性休克5小时组(HS)、单纯复苏对照组(RE)、复苏加Rg1治疗组(Rg),每组6只。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COX活性。结果失血性休克5小时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摄取Rhoda-mine123减少,即膜电位水平显著降低(P0.01),单纯复苏组膜电位有轻微提高,复苏加Rg1治疗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提高,恢复到正常组水平。失血性休克5小时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COX活性显著降低,单纯复苏后其活性仍然较低。复苏加Rg1治疗组COX活性较休克组比较有明显升高,并显著高于单纯复苏组。结论复苏加Rg1可显著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COX活性及线粒体膜电位。Rg1提高COX活性可能和提高该酶的产量和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游泳训练前后大鼠肝细胞SOD、MDA、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及DNA倍体分析 ,综合观察不同负荷阈所致的肝细胞凋亡 ,探讨不同负荷阈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5 0只雄性Sprague -Dauley大鼠 (10 0g± 5g) ,随机分为对照组 (G1)、1天训练组 (G2 )、6天训练组 (G3 )、12天训练组 (G4 )和 18天训练组 (G5)。训练方案为每天游泳 30分钟 ,休息 4 0分钟后再游泳 2 0分钟。取材当天训练后休息 4 0分钟取材。用流式细胞仪 (flowcytometry ,FCM )检测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DNA倍体分析。JEM - 12 0 0EX电镜及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 (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随着游泳训练时间的延长 ,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为升高、恢复、再升高。运动后各组DNA均出现亚“G1”峰 ,即凋亡峰。 6天训练组凋亡细胞比例最高 ,可见凋亡小体。肝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运动引起线粒体膜电位、DNA倍体、SOD、MDA发生改变 ,提示这些变化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洛伐他汀对HL-60细胞增殖功能及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 (Lovastatin ,LOV)对HL - 6 0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并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以LOV处理HL - 6 0细胞 ,采用MTT、生长曲线、光学显微镜观察等实验方法 ,观察LOV对HL - 6 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形态的影响。结果 :4、8、16 μmol·L-1LOV处理HL - 6 0细胞 1~ 4d后 ,可抑制HL - 6 0细胞增殖 ,同时 ,细胞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LOV能显著抑制HL - 6 0细胞增殖并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 ,该作用呈剂量 -效应和时间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TI5 71对ANLL白血病细胞c-kitmRNA表达及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STI5 71培养前后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c -kitmRNA的表达 ,涂片吉姆萨染色及过氧化物酶染色观察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 :①培养后不同药物浓度组的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化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 ,原早幼粒细胞逐渐减少 ,中晚幼粒和成熟单核细胞数增加 ,有诱导向同系成熟分化作用 ,并且过氧化物酶染色阳性程度增加 ;②c -kit受体mRNA的表达培养前 2 .2± 0 .4 9,培养后 (对照、0 .1、1、10 μmol·L-1)浓度组c-kitmRNA表达的平均值分别为 2 .1± 0 .6、1.2± 0 .4、0 .8± 0 .4、0 .5± 0 .2 ,培养前与培养后各药物浓度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各浓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且 0 .1μmol·L-1与 10 μmol·L-1两个浓度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STI5 71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有诱导向同系成熟分化作用 ,对c -kit酪氨酸激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与药物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PSO)加长波紫外线(UVA)光化学疗法(PUVA)诱导人白血病细胞HL-60、NB4凋亡时对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影响。方法细胞与不同浓度PSO,接受或不接受UVA照射后共同培养,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UVA处理后的HL-60、NB4细胞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PSO、UVA照射及PUVA均可使细胞凋亡率增加,ΔΨm下降,PUVA的作用显著强于前两者(P<0.01)。结论PUVA可诱导人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诱导凋亡的途径之一为下调线粒体膜电位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钙超载的三磷酸腺苷 (ATP)酶机制。 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休克开始组 (S0组 )、休克后 2 ,4h组 (分别为S2和S4组 ) ,每组 6只。以改良Wigger法 ,即股动脉插管放血并维持血压 4 0mmHg 2h建立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 ,观察休克后大鼠VSMC胞浆游离钙离子浓度及细胞膜、线粒体膜Ca2 +-ATPase ,Na+ -K+ -ATPase活性变化。 结果 C、S0、S2、S4组VSMC胞浆游离Ca2 + 浓度平均通道荧光对数值分别为 2 .0 3± 0 .15、2 .37± 0 .32、2 .5 5± 0 .4 6、2 .80± 0 .4 3,呈休克时间依赖性升高 ,S0组显著大于C组 (P <0 .0 5 ) ,S2、S4组非常显著地大于C组 (P <0 .0 1)。细胞膜Ca2 + -ATPase活性 :C组为 (36 .0± 7.2 ) μmol·mg- 1 ·h- 1 ;S0组 [(35 .3± 8.5 ) μmol·mg- 1 ·h- 1 ]与C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S2、S4组分别为 (2 6 .5± 6 .9)、(2 4 .3± 4 .7) μmol·mg- 1 ·h- 1 ,均显著低于C组 (P <0 .0 5和P<0 .0 1) ;细胞膜Na+ -K+ -ATPase活性 :C组为 (34.0± 5 .8) μmol·mg- 1 ·h- 1 ;S0、S2组分别为 (37.3± 6 .9)、(32 .2± 6 .3) μmol·mg- 1 ·h- 1 ,与C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S4组为 (2 7.0±4 .9) μmo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盐酸埃他卡林 (Iptakalimhydrochloride ,Ipt)对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钾电流的作用。方法 用胶原酶I消化、分离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 ,用全细胞记录 (wholecellrecording)技术记录细胞钾电流 ,通过浴槽内给药 ,观察药物对钾电流的影响。结果 以给药前记录钾电流为 10 0 % ,在给予盐酸埃他卡林 1.0、10 0 .0 μmol·L-1后 ,1min记录的钾电流幅度分别为(114 .9± 3.8) % (n =8)和 (114 .0± 3.5 ) % (n =5 ) ,与溶媒对照组 (87.0± 3.5 ) % (n =8)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在相同条件下给予吡那地尔 (Pinacidil) 1.0 μmol·L-1后 ,钾电流幅度为 (93.6± 4 .1) % (n =8) ,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但当吡那地尔浓度增加到 10 0 .0 μmol·L-1时 ,钾电流幅度为 (12 8.1± 13.3) % (n =4 ) ,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Ipt对动脉平滑肌细胞钾电流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 (CSF)中多巴胺 (DA)、高香草酸 (HVA)及催乳素 (PRL)的影响。方法 :立体定向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法测定手术前后患者CSF中DA及HVA ,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PRL。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手术前CSF中DA( 3 .2 3± 0 .3 6) μmol·L-1、HVA( 1.99± 0 .49) μmol·L-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 2 .44±0 .3 2 ) μmol·L-1,PRL水平 ( 0 .99± 0 .3 1)ng·ml-1显著低于对照组 ( 1.48± 0 .46) μmol·L-1;手术后DA( 2 .49± 0 .3 5 ) μmol·L-1、HVA( 1.42± 0 .2 8) μmol·L-1水平显著下降 ,PRL水平 ( 1.5 4± 0 .5 1)ng·ml-1显著上升。结论 :支持精神分裂症中枢DA亢进假说 ,DA可以抑制PRL的释放 ,立体定向手术具有明显的抗DA能神经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糖蛋白 (P -gp)对MCF - 7/Adr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 -gp功能细胞抑制组 (用维拉帕米抑制P -gp功能 )和对照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mitochondrialmembranepotenial,ΔΨm)。结果 P -gp功能抑制组细胞ΔΨm平均荧光强度值是 2 2 .2 5± 2 .36 ;对照组是 2 9.6 6± 2 .38。抑制ΔΨm平均荧光强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 1 )。结论 抑制P -gp功能下调了MCF - 7/Adr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硒对肺癌细胞株GLC-82 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氧化硒对肺癌细胞株GLC - 82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TRAP -PCR -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 ( 3 ,10 ,3 0μmol·L-1)SeO2 作用不同时间后 ( 2 4、48and 72h)GLC - 8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SeO2 与GLC - 82细胞共育2 4、48和 72h时 ,即可明显抑制端粒酶活性 ,而且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 3 ,10 ,3 0 μmol·L-1)和时间依赖性关系。结论 :SeO2 可明显抑制GLC - 82细胞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鼠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是否构成影响。方法 :2 4只孕 14天SD大鼠按彩超辐照时间不同随机等分为四组 :Ⅰ组 (对照组 ) ,Ⅱ组 (照射 10min组 ) ,Ⅲ组 (照射 2 0min组 ) ,Ⅳ组 (照射 30min组 )。仪器采用Accuson公司Sequeoia 5 12型彩色电脑声像仪 ,照射条件 :4V1探头 ,二维频率H3.0MHz ,彩色频率 3.0MHz,Tis=1.8,Micd =1.6。照射后 2 4h取胎鼠小肠标本 ,HE染色光镜观察 ,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各组光镜下观察均未见异常 ,TUNEL法检测结果 ,Ⅰ组及Ⅱ组胎鼠小肠上皮可见散在凋亡细胞 ,Ⅲ组及Ⅳ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Ⅲ组及Ⅳ组荧光强度与Ⅰ组有显著差异 (ⅢvsIP <0 .0 5 ,IVvsIP <0 .0 1) ,荧光强度与照射时间呈正相关 (P <0 0 1) ,(r=0 .5 71)。Ⅳ组标本电镜检查发现核染色质浓缩边集 ,内质网及线粒体肿胀等超微结构变化。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照射孕鼠 2 0min以上可引起胎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线粒体在血卟啉单甲醚-PDT诱导HeLa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线粒体在血卟啉单甲醚(HMME)-PDT诱导HeLa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膜联蛋白(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HMME-PDT处理后6hHeLa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Rh123染色法检测PDT后2h内HeLa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Western杂交法检测PDT后6h内细胞质内细胞色素C(CytC)的含量变化。结果HMME-PDT后6hHeLa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分别为11.48%±3.42%和17.68%±1.05%。PDT后2h内△Ψm无显著改变。PDT后即刻(0h)细胞质内未检测到CytC,而在PDT后2、4和6h均可检测到CytC,且含量有增高的趋势。结论线粒体内的CytC转位于细胞质,是HMME-PDT导致HeLa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