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究积雪草酸(AA)调节环磷酸腺苷(cAMP)/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信号通路对七氟醚诱导的新生大鼠神经毒性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AA低剂量组(AA-L组,10 mg/kg)、AA高剂量组(AA-H组,20 mg/kg)和AA高剂量+cAMP抑制剂SQ22536组(AA-H+SQ22536组,AA 20 mg/kg+2.22 mg/kg SQ22536)。Y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认知能力。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和海马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和海马组织中cAMP含量。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CREB、BDNF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p-CREB、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第4、5天的逃逸潜伏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丙泊酚调节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1(SIRT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 取SD新生大鼠通过Rice-Vannucci法构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丙泊酚低剂量组(5 mg/kg)、丙泊酚高剂量组(10 mg/kg)、EX527组(5 mg/kg)、丙泊酚高剂量(10 mg/kg)+EX527(5 mg/kg)组,每组15只,另取15只新生大鼠设为假手术组,以丙泊酚和EX527分组干预后,跳台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检测大鼠脑含水量;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使用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炎性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及氧化应激因子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水平;免疫印记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SIRT1/HMGB1/NF-κB通路相关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发生严重损伤,跳台潜伏期、海马神经元数量、血清和脑组织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木犀草素(Lut)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日龄新生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IBD组)和Lut治疗组(HIBD+Lut组)。用Rice-Vannucci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HIBD+Lut组在造模后即刻通过腹腔注射给予50 mg/kg Lut,连续3 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同时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3 d后,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估脑梗死范围;用干/湿重脑含水量法评估缺血脑半球的脑水肿情况;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以及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和神经元核抗原(NeuN)荧光双标共定位法观察缺血脑半球海马和皮质中神经元损伤情况;用商用试剂盒检测缺血脑半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脑半球的海马和皮质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蛋白表达水平。取35日龄大鼠,用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HIBD组大鼠脑梗死、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舒芬太尼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 将SPF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MPK激活剂AICAR组、SUF低、高剂量组、SUF高剂量+AMPK抑制剂组。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情况;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率;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神经元AMPK、p-AMPK、SIRT1、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可见细胞紊乱、坏死、肿胀等损伤,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凋亡率、TNF-α水平均升高,BDNF、NGF水平及p-AMPK/AMPK、SIRT1、PGC-1α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AICAR组和SUF低、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水肿等损伤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REB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组、尼莫地平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用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30 d。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海马组织cAMP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KA催化亚基(PKAc)蛋白表达,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检测CRE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cAMP含量、PKAc蛋白表达和CREB的DNA结合活性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和尼莫地平组cAMP含量、PKAc蛋白表达和CREB的DNA结合活性均升高(P<0.01)。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增加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MP含量、PKAc蛋白表达和CREB的DNA结合活性,增强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HIBD新生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脑内移植胚鼠神经干细胞 (NSCs)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学习记忆的影响。 方法: 分离孕龄14 d的Sprague-Dawley(SD)大鼠胚胎前脑皮质,采用无血清悬浮培养的方法获得细胞克隆;7 d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HIBD组(n=11)和移植组(n=13),后两组结扎左侧颈总动脉联合8%氧吸入制作HIBD模型,损伤后3 d利用立体定位仪分别在左侧海马区植入培养基作为对照或BrdU 标记的NSCs,观察植入4 周后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恢复情况。计数海马CA1区正常神经元,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迁移情况。 结果: 在放射形迷宫测试中,移植组较对照组表现出明显的改善,觅水时间缩短(61.40 s±24.83 s vs 89.32 s±31.52 s),错误次数(2.65±0.57 vs 3.78±0.41)及重复次数明显减少(0.32±0.43 vs 0.81±0.47)(P<0.05)。BrdU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移植后4周,在脑内可见存活的NSCs在海马内广泛分布;尼氏染色显示移植可明显减少海马CA1区的细胞丢失。 结论: 脑内移植胚鼠NSCs对HIBD新生大鼠的学习记忆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和顶叶皮质CREB mRNA表达.结果 假手术组右侧海马CAl区和顶叶皮质CREB mRNA有明显表达,缺血再灌注组右侧海马CAl区和顶叶皮质CREB mRNA阳性产物吸光度值减少,CGRP组缺血侧海马CAl区和顶叶皮质CREB mRNA表达的吸光度值比缺血再灌注组增高(P<0.05).结论 CGRP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CREB mRNA的表达,CGRP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激活CREB的转录与翻译,从而启动一系列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时皮质及海马中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变化。方法: 分假手术组和模型(HI)组。用新生7 d的大鼠建立新生儿HIBD的模型,于缺氧后不同时点取脑,分别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观察双侧皮质及海马caspase-3 蛋白及mRNA表达的程度。结果: HI组皮质及海马caspase-3 mRNA 于HI后0 h出现瞬时高表达,然后下降,6 h可检测到mRNA和蛋白同时升高,表达峰值于HI后24-48 h出现,然后下降。结论: Caspase-3参与未成熟脑HIBD后皮质及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进程。在其表达峰值出现以前,即HI后24-48 h之前,抑制caspase-3的表达,应是治疗脑损伤的适宜时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咯利普兰对酒精中毒戒断诱导的抑郁样行为的作用及对小鼠海马和前额叶皮质脑区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CREB(p-CRE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取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咯利普兰组、慢性酒精模型组和咯利普兰治疗组(0.1、0.5和1 mg/kg)。给予酒精28 d期间每周进行酒精戒断处理。慢性酒精处理后,进行强迫游泳测试(FST)和悬尾测试(TST),观察小鼠抑郁样行为;ELISA检测小鼠海马和前额叶皮质cAM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和额叶皮质PKA、CREB、p-CREB和BDNF的表达。结果:随着饮酒天数及戒断次数的增加,小鼠表现出明显嗜酒现象,饮酒量增加(P0.01),FST和TST测试中的不动时间增加(P0.01)。小鼠给药咯利普兰(0.5和1 mg/kg)28 d后,FST和TST不动时间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且能改善小鼠的嗜酒现象,小鼠饮酒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相比于正常组,模型组小鼠海马和前额叶皮质cAMP含量明显降低(P0.01),并且海马和额叶皮质PKA、p-CREB和BDNF也明显低于正常水平(P0.01)。咯利普兰(0.5和1 mg/kg)给药28 d后,海马与前额叶皮质cAMP含量明显增加(P0.01),酒精抑制的海马脑区PKA、p-CREB和BDNF表达被逆转(P0.05),且酒精抑制的前额叶皮质PKA和p-CREB表达被逆转(P0.05)。结论: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咯利普兰能明显改善酒精中毒及戒断引起的抑郁样症状,且能减轻嗜酒症状,机制可能涉及第二信使cAMP通路。咯利普兰通过抑制PDE4,增加海马与前额叶皮质cAMP水平,进而激活PKA-CREB-BDNF通路,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黄素调节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对宫内炎症致早产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孕鼠后腹腔内注射脂多糖建立宫内炎症致早产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素低剂量(25 mg/kg)组、大黄素高剂量(50 mg/kg)组、空载质粒组、大黄素高剂量(50 mg/kg)+HMGB1过表达组,每组10只,另制备10只孕鼠腹腔内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作对照组,每组孕鼠所产的仔鼠随机选出10只,采用大黄素和质粒分组处理各组孕鼠和仔鼠后,检测各组孕鼠所生仔鼠活产数及出生体质量;H-E染色检测各组孕鼠子宫及胎盘病理形态变化;斜坡实验及圆筒实验检测各组仔鼠神经行为学能力;TUNEL染色检测各组仔鼠海马及脑皮质神经元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仔鼠脑组织与血清促炎因子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仔鼠脑组织HMGB1/NF-κB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子宫及胎盘病理评分、转头所用时间、海马及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率、脑组织与血清COX-2、IL-6水平、脑组织HMGB1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熊果苷通过调节Gas6/Axl信号通路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神经保护的作用。方法 采用Rice-Vannucci法构建HIBD新生大鼠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48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Model组、低剂量熊果苷组(50 mg/kg)、高剂量熊果苷组(100 mg/kg)、高剂量熊果苷+Anticancer agent 109组(100 mg/kg+3.00 mg/kg Gas6/Axl抑制剂);再选12只新生大鼠作为NC组。平衡木法对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估;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面积;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Gas6、磷酸化Axl(p-Axl)、Axl蛋白表达。结果 与Model组比较,低剂量熊果苷组和高剂量熊果苷组大鼠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组织结构较正常,大鼠脑梗死面积减少,血清中IL-6、MDA表达减少,SOD、BDNF表达增加,Gas6、Axl蛋白表达增多,p-Axl...  相似文献   

12.
早期干预与TrkA受体在脑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脑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神经生长因子TrkA受体表达的关系。方法:将HIBD大鼠分为干预(H1)组和非干预(H0)组,用跳台试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用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rkA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HO组错误反应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而H1组的学习记忆能力则明显提高。同时,H1组额皮质和海马CA3区TrkA受体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HO组。结论:早期干预方法可提高HIB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促进脑功能修复的机制与提高脑神经细胞TrkA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内的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AMPresponseelementbindingprotein,CREB)mRNA表达的影响。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和顶叶皮质内CREB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侧海马CA1区和顶叶皮质CREBmRNA阳性反应产物平均光密度(OD)比假手术组减少(P<0.05),NGF组CA1区和顶叶皮质内的CREBmRNA阳性产物平均光密度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NGF可以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缺血神经元CREBmRNA的表达,NGF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激活CREB的转录与翻译,从而启动一系列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及其受体拮抗剂对吗啡戒断大鼠额叶皮质和海马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及其磷酸化(pCREB)的影响,初步探讨CCK-8调节吗啡戒断大鼠的受体后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吗啡慢性依赖及纳络酮催促戒断模型,并给予CCK-8、CCK1受体拮抗剂L-364718和CCK2受体拮抗剂LY-288513慢性干预,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额叶皮质和海马CREB与pCREB 表达的变化。结果:(1) 正常组大鼠额叶皮质神经元胞浆、胞核均表达CREB蛋白,pCREB蛋白则仅在胞核中高表达;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神经元中,CREB蛋白在胞浆中高表达,胞核低表达,pCREB蛋白则仅在胞核中表达。(2) 慢性吗啡作用后CREB无明显变化,pCREB增加;急性纳洛酮催促戒断后CREB仍无明显变化,pCREB进一步升高。(3) 与戒断组相比,CCK-8、L-364718和LY-288513慢性干预对吗啡依赖戒断大鼠额叶皮质CREB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pCREB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L-364718和LY-288513慢性干预后,海马CREB与pCREB表达均明显降低,而CCK-8慢性干预对CREB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仅pCRE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CCK-8及其受体拮抗剂可能通过调节核转录因子CREB减轻吗啡戒断症状,并具有脑区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对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gous protein,CHOP)表达的影响,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神经元CHOP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损伤12 h,采用TUNEL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及皮质内神经元凋亡和CHOP的表达.结果:Sham组海马及皮质偶见凋亡细胞,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内少见CHO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I/R组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凋亡增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内CHOP阳性表达高于假手术组.bFGF组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凋亡减少,皮质及海马神经元内CHOP表达较I/R组减少.结论:bFGF减少缺血神经元凋亡,抑制脑缺血诱导的CHOP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设5组,即假手术(sham)组、抑郁症模型(model)组及DEX(2.5、5和10μg/kg)组,每组12只大鼠。抑郁症动物模型采用卵巢摘除加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法制备。DEX各剂量组大鼠连续腹腔注射给药21 d。强迫游泳及旷场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变化。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病理变化采用尼氏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RT-qPCR法检测。Western blot检测海马IL-1β、IL-6、TNF-α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及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B(Trk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m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model组相比,DEX各剂量组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降低,自发活动明显增加,逃避潜伏期明显降低,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海马神经元损伤显著减轻,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KA、CREB及TrkB的磷酸化水平和BDNF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同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抑郁症大鼠行为及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调节海马BDNF蛋白表达及TrkB磷酸化水平、进而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和顶叶皮质CREB mRNA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右侧海马CA1区和顶叶皮质神经元CREB mRNA表达比假手术组减少,NGF组及CGRP组的CREB mRNA表达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NGF与CGRP联合应用时CREB mRNA的表达分别高于NGF组和CGRP组。结论:NGF及CGRP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和顶叶皮质CREB mRNA的表达,NGF与CGRP联合应用则作用更强,NGF和CGRP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CREB基因转录与翻译,从而启动一系列信号通路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顶叶皮质CREB和磷酸化CREB(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右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大鼠手术侧顶叶皮质CREB和p-CREB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顶叶皮质CREB表达少于假手术组,CGRP组大鼠顶叶皮质CREB表达多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假手术组右侧顶叶皮质p-CREB表达很少,缺血再灌注组顶叶皮质p-CREB表达多于假手术组,CGRP组p-CREB表达多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CGRP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右侧顶叶皮质CREB和p-CREB的表达,CGRP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神经元内CREB和p-CREB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GHB)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CA1区神经元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生后 7 d SD大鼠采用Rice等法,制成HIBD动物模型。新生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缺氧缺血(HI)组、GHB组。其中GHB组包括GHB50(50 mg/kg)、GHB100(100 mg/kg)、GHB200(200 mg/kg)亚组。各组在缺氧完成后 1 h、3 h、24 h、72 h 和 168 h 时点取脑切片作HE染色,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光镜下HE染色结果:HI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锥体细胞减少,海马带宽窄不一,可见细胞肿胀和核碎裂。GHB50组和GHB100组可减轻锥体细胞层病理改变。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I组缺血缺氧后1h海马CA1区 Bcl-2、Bax表达开始增强,24 h 时达到高峰,其后逐渐减弱。在GHB50组和GHB100组可使Bcl-2表达明显高于HI组(P<0.05,P<0.01),Bax表达明显低于HI组(P<0.05,P<0.05)。结论:GHB可通过对Bcl-2、Bax表达的调控抑制新生大鼠HIBD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丙酮酸乙酯(ethyl pyruvate, EP)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65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43)、HIBD模型组(n=61)和HIBD+EP处理组(n=61),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EP(50 mg/kg)1次,此后每天1次,3 d后测定脑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脑组织含水量,TUNEL法检测脑组织凋亡细胞数;14 d后检测缺血侧和非缺血侧脑重量以判别脑萎缩程度。结果:HIBD+EP组脑组织SOD活性为(125.78±18.35)×103 U/(g protein),较HIBD模型组[(97.84±15.50)×103 U/(g protein)]明显增强(P<0.05);MDA含量为(4.42±1.04) μmol/(g protein),较HIBD模型组[(6.02±0.89) μmol/(g protein)]明显降低(P<0.05)。此外,HIBD模型组缺血侧(左侧)的脑组织含水量高于非缺血侧(右侧)(P<0.05),EP治疗后两侧的脑组织含水量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EP减轻了缺血侧的脑水肿。同时HIBD+EP组缺血侧脑皮质和海马每个视野的凋亡细胞数目分别为96.63±10.08和41.91±9.96,较模型组(111.54±1.64和51.73±1.77)明显减少,但仍多于假手术组(P<0.05)。HIBD+EP组左脑萎缩程度为(13.25±5.19)%,较HIBD模型组[(20.32±5.10)%]明显减轻(P<0.05)。结论:EP具有抗氧化功能,能减轻脑水肿,减少脑细胞凋亡,减轻脑萎缩,对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