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研究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半髋置换术和全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影响患者髋关节评分的因素。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随访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患者490例。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类型、患肢侧别、伴随疾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因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490例,半髋关节置换术20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88例。男145例,女345例,所有患者平均年龄(75.3±9.5)岁。骨折类型主要为Garden IV型,摔伤是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半髋置换组对比全髋置换组,患者年龄更大、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是影响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越大,优良率越低(OR=1.139,P<0.001),术式对患者髋关节评分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336)。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多为老年女性,多由摔伤等低能量损伤导致。半髋置换术较全髋置换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患者年龄越大,术后髋关节功能越差。年龄较大、身体条件差的患者可考虑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年龄较小、身体条件好的患者可考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74例60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观察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按Harris评分标准,全髋组术后优良率达到半髋93.8%;组术后优良率达78.4%,随访12~78个月,平均37个月,单极与双极股骨头置换组之间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别;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有5例需行全髋翻修手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中有2例发生双极之间脱位,7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对于多种条件均可耐受的病人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能会得到更有利的功能恢复,其余的病人仍然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74例60岁以上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观察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按Harris评分标准,全髋组术后优良率达到半髋93.8%;组术后优良率达78.4%,随访12~78个月,平均37个月,单极与双极股骨头置换组之间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别;人工股骨头置换后有5例需行全髋翻修手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中有2例发生双极之间脱位,7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对于多种条件均可耐受的病人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能会得到更有利的功能恢复,其余的病人仍然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完全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996年5月~2002年12月我院治疗的67例55岁以上有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B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12~70个月,平均62.9个月。结果按北京市髋关节置换术座谈会议标准,A组满意率91.43%;B组满意率90.62%,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半髋关节置换术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5.
雷军  王宇翔 《吉林医学》2012,33(11):2286-2287
目的:比较高龄股骨颈骨折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月~12月收治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各32例。结果:全髋组与半髋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身体状况较好者可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身情况较差、年龄相对较大者可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根据患者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全髋置换组(42例)和半髋置换组(42例),全髋置换组患者行全髋置换术,半髋置换组行半髋置换术,对比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2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疗效情况。结果半髋置换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全髋置换组(P<0.05);但全髋置换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0%,术后2年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半髋置换组总有效率为85.71%,术后2年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与半髋置换术均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术式,但半髋置换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作为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7.
王林鹰 《基层医学论坛》2016,(28):3950-3951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置换术及半髋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髋组和半髋组各42例。半髋组患者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全髋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长于半髋组,但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1年随访Harris评分均优于半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全髋组仅1例发生并发症,半髋组10例发生并发症,全髋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较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且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8.
本科自92年以来共收治股骨颈骨折和各种原因的股骨头无菌坏死79例,其中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术共计40例43髋,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7例29髋,年龄32~78岁,平均55.5岁,完成全髋置换术13例14髋,年龄21~...  相似文献   

9.
马志芳  杨渊  冯江学  陈海涛  韦庆  周游 《广西医学》2012,34(11):1588-1589
目的观察无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年龄>65岁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例行无柄人工半髋关节置换,9例全髋置换术。结果 15例患者随访0.5~4年,假体无感染、松动、下沉及溶骨等现象。按Harris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6.7%。结论无柄人工髋置换术治疗老龄股骨颈骨折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骨科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计8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即全髋组和半髋组,每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各为41例。全髋组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半髋组患者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都明显多于半髋组患者(P<0.05),但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全髋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半髋组患者(P<0.05)。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来决定,身体状况较好者可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年龄相对较大伴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可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68例分为全髋置换组和半髋置换组,全髋置换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半髋置换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髋置换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半髋置换组的82.3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1978年5月~1998年4月我院施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18例,现就其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21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发生早期并发症22例,占10.09%;22例中男14例,女8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67岁.平均57.8岁。其中骨折4例,脱位2例,急慢性化脓性感染6例,皮肤无菌性炎症8例,继发下肢深静脉炎2例。22例中新鲜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5例;创伤、激素、酒精性股骨头坏死4例;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1例;创伤性、化脓性髓关节炎1例;股骨上段良性肿瘤1例;22例并发症患者行全髋置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适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89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术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中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6例患者纳入全髋组,以将其中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33例患者纳入半髋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随访一年评估疗效并统计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半髋组各项手术情况观察指标均优于全髋组,P<0.05;治疗后随访一年,全髋组总有效为96.43%,半髋组总有效率为93.94%,全髋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全髋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半髋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全髋组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半髋组,P<0.01.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适用性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可考虑作为老年患者的首选术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邹四华 《中外医疗》2011,30(34):119-119
目的 观察分析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半髋组27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及全髋组21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优良率无差异(P〉0.05),手术时间、术中输血、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满意,有效地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术后早期并发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病,若为股骨颈头下型,特别是完全移位的内收型,虽经复位和固定,仍常发生骨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因此对老年患者常采用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或全髋置换)。但对于50岁以下患者,假体置换并不适宜。为了解决骨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我院近年来采用各种有血运的骨移植术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其中以缝匠肌为蒂的骨瓣置入术18例。经2~5年的随访,缝匠肌骨瓣置入术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手术方法简单,效果可靠。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4~48…  相似文献   

16.
唐旭东  黄凯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871-1872
目的比较观察人工全髋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9月-2011年9月,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全髋置换术组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每组41例,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髋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半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半髋组(P<0.05),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半髋组(P<0.05),疼痛发生率明显少于半髋组(P<0.05),而两组出血量、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置换术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半髋置换术,可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疼痛率,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不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单极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2007年3月期间5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半髋关节置换30例,全髋关节置换25例,对全部病例术后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2~72月,按美国Harris标准进行评定,半髋关节置换组优24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全髋置换组优20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结论:髋关节置换术能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恢复患肢功能,是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鲜老年股骨颈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股骨颈骨折60岁以上(60~83)124例,男性55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68.4岁。对无移位型或移位骨折易于复位者74例采用空心钉治疗,对移位骨折并有粉碎块,或有内科合并症者采用全髋27例或双动头半髋置换23例。术后常规给予活性D3、钙、降钙素或二磷酸盐药物。结景:随访2-4年,平均2.6年。空心钉组2例不愈合,9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其中移位骨折7例,但股骨颈骨折均愈合。另2例术后2周时出现感染,总并发症13例(17.6%),余功能优良可61例(82.4%)。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组50例,1例术后2周出现脱位,1例发生术中假体周围骨折,3例术后1年内死于心脑血管病,2例1年后出现假体松动,共7例(14.0%)。功能优良35例,可8例,占86.0%。结论:对于无移位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首选早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疗效满意。对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复位困难可选用骨水泥型全人工关节或双动半髋置换方法。给予活性D3、钙、降钙素或二磷酸盐药物,预防再骨折,假体松动或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进行分组,全髋组患者40例,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半髋组患者40例,进行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髋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高于半髋组患者,差异性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显著优越于半髋组患者,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没有发生因手术操作不当导致重症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恢复明显优越于半髋关节置换手术,因此在老年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应尽量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的9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全髋组和半髋组各46例。全髋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半髋组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全髋组Harris量表中疼痛、功能、活动度、畸形评分均明显高于半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半髋组的4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髋关节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